03.02 如何看待李子柒获得中国新闻周刊「年度影响力人物」?

VIP-linxi


我在微头条里说了这个问题,还想补充一下。

《中国新闻周刊》是中国新闻社办的很有权威的周刊,影响力很大。

李子柒被授予“文化传播奖”。作为一个草根,做了大媒体无法做到的事情。在西方主流媒体中,有那么多粉丝追捧中国文化,中国美食,中国生活方式,这是任何一家大媒体难以做到的,也无法让对方的主流媒体认可。

尽管我们说,视频中的生活镜像,现实中很难再现,那是我们对文化传播缺乏了解。每个人都喜欢电影中的爱情,但每个人都难以拥有那样的爱情。但这些爱情故事,成为人类文化经典的一部分。

李子柒以生活日常,展示古老中国的田园生活方式,画面唯美,大家也知道现实中不是这样的生活,但通过这种方式,阐释了中国这块土地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李子柒还亲自剪辑视频,不让团队帮她做,是关注每一个生活细节,这样更显真实性。

李子柒现象给我们宣传理念冲击很大。我们花大精力拍这拍那,写这写那,但只有李子柒做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

高手在民间,我很佩服这句话!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24383979003732733"} --}

徒步上路的人文地理


第一次看到李子柒的视频,好像看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番外篇!

而她所呈现的美食,也着实是非同一般,如同画中仙子,田园中古色古香的天然食材,都是网友们十分向往的。

李子柒YouTube的订阅量是753万。而每条视频播放量都在数千万,评论也在数万,吸金能力非常恐怖,NoxInfluencer日前也公布了中国顶级网红在YouTube的收入估算情况:;李子柒单个视频合作费用高达80万,一年的广告分红预计达4452万元。这还仅仅是一个Youtube的平台分红,都没有将拍摄视频中的软广告收入算入其中,李子柒国内几大平台粉丝量更加惊人, 微博粉丝2100多万,今日头条和抖音各有3000多万粉丝,粉丝多意味着变现能力强, 成为微博知名美食视频博主和“东方美食生活家”后,李子柒也在天猫开了自己的旗舰店,仅电商年收入达到1000多万元。而最近,李子柒以文化输出“年入3000万”上了热搜,受到央视共青团表彰,人民日报说她的视频表达出了中式生活之美 。

李子柒和其他的网红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她网红处在都市的繁华之中,她却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奶奶两个人居住在偏远的乡村里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李子柒和其他的网红都不一样,也被大家称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得知李子柒爆火海外之初 ,我以为李子柒团队会在视频上配上英文字幕,然而并没有,视频和微博上发的是同样的内容。

评论区的老外一边看不懂一边每天看,还纷纷说这简直就是童话世界,就是伊甸园,尽显中国之美。这令看不懂中文的老外心生羡慕。

从她拍摄的清新画面和淳朴食材可以看出,她并不会为了金钱而改变自己。

对于她而言,钱够用了即可,她不喜欢大都市的喧嚣,能回到山里孝敬奶奶,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足矣。

在大城市见惯了灯红酒绿的年轻人,似乎已经忘掉了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还有像视频中幽静休闲的场景.

回答的最后,我希望每一位在城市中忙碌的奋斗者,在放下工作之余,都能尽情享受自己的休闲时间!


绍特行动


很多人看了她的视频以后,第一感觉就是这妹子肯定是经过包装的。

想到知乎来看看,却意外发现居然有“视频是一人之力完成”这种说法。我觉得不可能的,她背后一定有团队,而且是很大的团队。

但也有网友说以前没团队,后来可能就有了。

不过我觉得这样的网红没什么不好啊,比起傍富豪混成网红再开TB店卖大牌仿款,宣传买买买才是人生目标的好多了。

也有的说看她切菜,砍竹子啥的,嘁哩卡啦干净利落,看着就舒爽,一看就是真的会做家务活而且做得很好的那种。而且她那双手也是有点沧桑了。

她的过往我觉得不能否认,现在有团队也很正常。她被人发现,有人想曝光她,觉得她是奇女子,就像好的千里马,也需要有人挖掘,不然也是废材,永远被埋没。

她说她之前曾经经历过很艰难的时光,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坚强的小姑娘今天却在网络暴力下妥协了,她在不断被质疑用了替身,背后有公关团队操作,而她的朋友帮她辩解却被说成是素质低下,由此推断李子柒的素质也低下。

我能说有些网友就是见不得被人好吗... 就算人背后有团队,那也得她自身有才华,看待问题有时候放好角度,就没那么多流言蜚语。


阿冬爱电影



李子柒被评为中国新闻周刊【年度影响力人物】,既是官方权威媒体对李子柒的官方背书与肯定,也反映了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

先从李子柒的网络走红谈起。李子柒的走红,有本人的的聪慧、坚韧及出色的艺术审美天赋;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成全,换句话而言,就是李子柒的生活美学视频,顺应了时代人心的需求,踩准了时代的脉搏。当下,正是现代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业文明与科技文明的社会氛围下,人们渐渐远离自然,房贷、车贷、养老、子女教育的压力,也无形中加剧了人心的浮躁。

李子柒的视频,给生活于喧嚣都市的网友们,呈现了一种闲适美好的田园牧歌,唯美的画面、古典的配乐、诗意的风景,很好底填补了都市人的心灵空虚、缓解了工作的压力、满足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从商品经济的角度来看,李子柒的视频正是顺应了市场环境的“稀缺类”精神产品,年入3000万的价值也是理所应当。

被官媒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则因为顺应了政策大环境。在被人民日报、央视乃至中国新闻周刊关注以前,出于商业价值,李子柒实际上已经被许多机构关注,先后被评为网络红人、文化大使等头衔;被中央媒体关注报道,则已上升到社会意义范畴层面。能够引起央媒的关注,个人觉得主要还是海外粉丝的肯定以及外媒采访的助力,以及网络讨论的发酵(虽然不知道背后有无其团队软文策划运作)。

从文化传播、文化输出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热爱家乡”等多个角度,央视媒体与高校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剖析解读,即使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顺应了文化振兴的政策要求,是从媒体的角度对社会事件进行了顺应政策的热点解读。

每一个事件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意义,对事件的热点讨论也呈现了不同观点的全相。李子柒事件也是如此。相信,经过最近的热点发酵,不同观点的碰撞与辩论,人们对这一现象会有更加完善的认知,也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李子柒”出现,共同传播、创造与输出中国的美好文化内容!


柒月流光


李子柒已经不是李子柒了,她已是一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被创作出来的人物,李子柒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她唯美地铨释了中国文化与中国风光的完美结合,看李子柒不是看纪录片,而是一部构思巧妙匠心独具的,穿越时空的田园生活连续剧。

李子柒出神入画地在扮演着李子柒,一个背负着荣辱的沉默女子、一个让世人羡慕的农家姑娘、一个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的年轻使者……众说纷纭,围观者众,点赞的、抹黑的,如海潮汹涌,举托起这艘原应停在杨柳岸边的,却随波逐浪飘进大海的画舫,画舫中,一位女子不卑不亢。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深度广度任她纵横,穷其一生也有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素材,期待着李子柒驰骋在百花园中,亭亭玉立,绽放中国女子的美与勤劳。











卡门线


从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到李子柒田园牧歌式的网络视频蹿红国内外,无不展示着民以食为天,食不厌精的饮食文化。不同之处可能就是一个是鸿篇巨著大制作,一个人清新文艺短视频,却更适合现代人的打开方式!

李子柒打动人心处就在于,她用心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无论是酱油、桃花酒、琵琶酥等美食,还是文房四宝、缫丝、刺绣等工艺,都按照古法流程,一步步精心制作。那制作的过程又是多少人儿时的对父辈生活的记忆?又是多少人向往的晴耕雨织恬淡生活?都市的钢筋水泥抑制了多少人的手工创作欲?快节奏忙碌的生活又让多少人焦虑不安?


yzsshok666


其他人在抄袭,模仿且乐此不疲时,她却在静静地努力做着原创,普通人不在乎质量,拼露脸的次数,时时更新,而李子柒一月半载一条视频,她拍的生活片段唯美,富有诗意,却没有演的成分,而我们普通作者一出现,先跟观众要关注,要红心,扮可怜,摔锅盖,无奇不有。

我们和李子柒不输一个层面,追求就不一样,还好意思说她。我们用短视频纯属娱乐,她视为工作,事业。这个世界越来越公平,不是一个人说好就是好,而是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我们的粉丝增长缓慢,她在哪个平台都会引来粉丝无数,她合作的品牌销量一路攀升,这难道不是她个人魅力的凝聚力所产生的效益吗。

李子柒的视频没有外文翻译,很少台词,却在外宾眼里心里产生共鸣,让中国文化得到了传播和弘扬,让他们对中国充满好奇。她的正面影响是深远的,她受到的赞誉和肯定是当之无愧。

同样作为新时代网民,我们应该惭愧,觉醒,深感拍摄不仅是展示万花筒般的生活,还有责任让这个社会进步一点点。而不是质疑她拍的到底是不是农村的真实生活。谁都有权利和资格拍出比她更精致,更前卫的视频啊。只要你合理合法,想象无限制。

李子柒做蚕丝被,是从养蚕开始,采摘桑叶,把一粒粒蚕子养到结成蚕茧,我小时候生长在农村,家里就养过蚕宝宝,背后的辛苦和汗水深有体会,随着蚕逐渐长大,需求的桑叶会迅速猛增,我们全村的桑叶都被我们全家总动员给采摘到火烧过一般。养蚕真的不易。

蒸煮,抽丝,剥茧,漂洗……,每一个细节李子柒都一一展示在镜头前面,她演绎地是真正的制作流程,是蚕丝的发展史。

她做什么都追求自然,流畅,不做作。做布鞋,做拉面,造纸,做家具,做灶台,她一个小女子横跨众多个行业,都说隔行如隔山,她却跳跃得游刃有余。我们有哪个人愿意去尝试这些笨重,繁琐的体力劳动呢,如果不想就少说一些。李子柒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天地,她实至名归。

趁这个开放,自由,开明的时代把自己做好,做出精彩。给我大国人长脸。


雪莲花的生活篇


传播本身是一个中性词语,传播范围的大小决定了影响力,而大众需求和审美决定了传播的裂变速度,中国新闻周刊把李子柒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一方面是因为李子柒在政治上不违和,且自带正能量,二是其视频内容主要集中在大国小民安居乐业的表达,三才是对其传播能力的认可。

互联网时代孕育了自媒体的生存的空间,在并不久远的过去,这一切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李子柒的入选,在广义上反映出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向更深层次的政治和主流意识形态上的包容。狭义层面,李子柒的存在,比起那些带货网红,各路精英大咖更贴近这个充满浮躁的社会基层受众。

有些人更愿意去关注李子柒本人和她在视频中呈现出来的东西的真实性,其实大可不必。即便是官媒制作的纪录片,也无法回避策划、节选、摆拍这些环节。

如果你觉得好看就多关注,审美疲劳了换个频道,不管李子柒是不是在扮演“李子柒”,这只是娱乐,跟你看一出电影,听一首歌没什么区别,不要试图去赋予某种意义。



木公先生虾说


李子柒现象——另一种中华文化的传播方式

刘勇说法时间

3分钟前 · 焦作广播电视台制片人 传媒领域创作者

李子柒又火了,成了一种现象级的存在。中国新闻周刊把年度影响力人物颁给她,以及各大主流媒体近段时间一直在追捧她,都和她最近在YouTube上大火有关系。

为什么说又火了呢?因为李子柒几年前在国内就火了,有人说她像金庸笔下的小龙女,有人说她像脱离凡尘的仙女下凡到人间,制作的美食,让人印象极度深刻,是无数宅男心中的完美形象。

我是个美食者,曾经很早以前就想做一档自己的电视美食节目,对蔡澜,对旅游卫视美食节目《品位世界》的johnny推崇有加,对当时李子柒团队所拍摄的美食节目形态非常痴迷。我在微博上很早就关注了她,她也时不常给我发一些产品的信息,虽然我都没有回过抱歉

李子柒作为主持人或主人公,基本上一句话都没有,在节目中用实际行动和唯美的画面演绎了什么是中国传统美食。

李子柒视频表现的更加的柔软,更加的人性,给世界展示了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充满人性的中华文化。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把李子柒神话,赋予她们不该承受的东西,她和她背后的团队,一直在专注的做他们自己的事情,我觉得这就挺好,就像郭德纲说的那样,我们不是什么名人,就是普通的说相声的,为了养家糊口而已。


刘勇说法时间


李子柒获得2019影响力人物我觉得是实至名归,她所做的事情是很多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她不娇不躁,温婉踏实的过着自己的日子。无论别人怎么议论对于她而言都是浮云。别的不说就在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她对于外界的言论和反对的声音她怎么看时,她只是四个字“谢谢大家!”由此可见,这是个多么淡然的女子,她年龄不大二十七八岁,她的回答蕴含了超出她年龄的智慧和豁达。

就这份从容淡定就值得我粉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