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井陘這個村誰知道?連母雞都不敢偷懶

井陘這個村誰知道?連母雞都不敢偷懶

冬日的太行,寧靜悠遠。站在新修的太行天路上放眼望去,山下的村莊在薄霧中若隱如現。位於河北井陘境內的南張井村就是這樣一個小山村。該村位於山腳下,農戶的房屋多數是依山而建。

井陉这个村谁知道?连母鸡都不敢偷懒

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筆者驅車從太行天路來到南張井村,停車駐足在山丘平地上,一位大姐站在山下,主動跟我們打招呼:“來這裡玩的?來我們這看看?”這位大姐的熱情好客,從而讓我們走近她,開啟了一位山村女漢子的自強自立的人生故事。

井陉这个村谁知道?连母鸡都不敢偷懒

經過了解得知,這位大姐姓尹,名叫尹金花,今年50歲,是土生土長的南張井村人。尹大姐熱情開朗、愛說愛笑,不笑不說話。據她講,自己姐妹三人,她排行老二,年輕時,父母給自己招婿上門,讓老公“嫁”過來,成為南張井村人,至今已20多年。

井陉这个村谁知道?连母鸡都不敢偷懒

說話間,一位穿卡其色衣服的中年漢子從山上的房屋走出,這位就是尹大姐的老公於秀庭。老於介紹,原先他們兩口子都在外地打工,後來由於丈母孃身體不好,因此兩口子從外地返鄉,回家照顧老人。為支撐家庭日常開銷,他在附近採石場打工,而妻子採收山貨,拿到太行天路賣給遊客,貼補家用。

井陉这个村谁知道?连母鸡都不敢偷懒

尹大姐是個勤快人,筆者與她老公交流時,他在山下一個類似於蒙古包的大棚中進進出出忙碌著。蒙古包的大棚中有什麼?這讓筆者產生好奇。而尹大姐卻賣起關子:“下來看看就不知道了。”

井陉这个村谁知道?连母鸡都不敢偷懒

尹大姐把“蒙古包”打開進入其中。原來,這個蒙古包中養的是土雞。尹大姐稱,自從外地返鄉回家照顧老人,生活一下子平靜下來,為打發閒散時間,更為增加家庭收入,因此在山間散養土雞,總共四五十隻,除了家人吃雞蛋外,還拿到天路上去賣。

井陉这个村谁知道?连母鸡都不敢偷懒

山中養雞,咋還要建個“蒙古包”,是單單把這些土雞圈起來?對此,尹大姐稱,不單單是這個目的,如果不用帳篷把雞舍罩起來,冬天這些雞不會下蛋,就是說光吃飼料不下蛋,雞偷懶。

井陉这个村谁知道?连母鸡都不敢偷懒

說話間,尹大姐還從山上的房間中拿出一籃子土雞蛋,說:“只有把雞舍罩起來才豐產。”對此,尹大姐進一步解釋稱:每到冬天,雞也怕冷,天冷雞也不生蛋,一般土雞每天一個雞蛋,如果到了冬天,由於天冷,很多雞就不再生蛋,保證不了每天一個蛋。而通過用塑料布、毛氈等把雞舍罩起來,起到了保暖作用,能讓土雞冬天不減產,照樣每天一個蛋。

井陉这个村谁知道?连母鸡都不敢偷懒

尹大姐山上的偏房中,還擺放著磨面設備。尹大姐說,自從今年太行天路開通後,遊客增多,自己在天路上賣山貨時發現,遊客對產自山村的原生態食品感興趣,因此添置了磨面設備,主要磨玉米麵、豆麵等。“這些活兒都是我自己來幹,他(指她的老公)在採石場忙,顧不上。”尹大姐坦言,每天家裡家外忙,見得人多事多,自己的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井陉这个村谁知道?连母鸡都不敢偷懒

尹大姐介紹,自己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結婚,二兒子還小,老父親已去世多年,老母親體弱多病需要人照顧,目前自己的家庭,掙錢還是次要,主要是照顧好老孃。通過尹大姐的言談舉止能看出,她不僅性格開朗、愛說愛笑,骨子裡還有一股堅韌、不服輸的勁兒,猶如一位女漢子。對此,尹大姐說:“我們生活在閉塞的山村,就得自己找出路,美好生活是自己奮鬥來的, 不是等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