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精準施策,優化營商環境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改善營商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對地方政府職能部門來說,落實這一要求,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需要精準施策、傾情幫扶,從而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精準施策,要求發展思路精準。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江西省吉安市在產業發展思路方面經過了長期的探索。近年來,在充分剖析產業發展方向和自身產業優勢的基礎上,市委市政府決定將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作為主攻方向,並提出了打造中國“中部聲谷”的目標。發展思路一經明確,工作就有了抓手和重心。近年來,我們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優先和重點來打造,在項目招引、平臺打造、政策支持等方面予以傾斜。“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良好的發展平臺和發展環境,吸引了一批電子企業來吉安市投資和發展。

改善營商環境,就是要聚企業、聚人心。對企業來說,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我們深知營商環境體現在一點一滴的工作中,因此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注重用優質環境、良好體驗留住企業。吉安重點圍繞企業開辦註銷、施工許可證辦理、不動產登記、獲得信貸、納稅便利、通關效率等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下大力氣改善營商環境,開闢審批“綠色通道”,實現審批流程“去粗存精”“化繁為簡”。全面落實國家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著力推動已出臺的省152條和市26條降成本措施落地見效。同時,進一步細化配套措施,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意見》,提供“菜單式”服務,重磅推出20個減稅降費“大禮包”,預計全年可為企業減負100億元以上。

營造好的營商環境,就是激發生產力和競爭力。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吉安市全力打造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的營商環境。牢固樹立“圍牆內的事企業說了算、圍牆外的事我們幫著辦”的服務意識,並探索“大企業組團配套服務”。比如,某外貿企業成長迅速,年產值已達120億元,職工5.6萬人,但職工反映生活不太方便。為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實地調研、現場辦公,要求科學規劃、強化功能,圍繞目標定位,合理佈局、一步到位解決問題。近年來,我們注重強化居住、商業、教育、醫療等一系列配套功能,完善路網設施,建設生態停車位、臨時夜市,建設溼地公園以及開展水體治理,加快企業周邊城中村治理,努力打造產城融合試驗區,等等。用一系列實際行動,營造重商、親商、富商、安商、穩商的濃厚氛圍。

今年以來,我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穩外貿”決策部署,積極推進外貿穩增長、調結構、促升級、優服務,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截至目前,吉安市生產型企業出口251.5億元,同比增長122.5%,增幅居江西省第一位。吉安市在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實現了做強一家企業、壯大一個產業、做活一方經濟的目的。事實證明,營商環境好,企業才能留得住、發展好,進而實現企業發展和地方經濟壯大的雙贏。

(作者為江西省吉安市商務局局長)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17日 05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