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购房者越来越少,而卖房者却不断增加,原因究竟是为何?

徐元一


购房者减少,卖房者增加,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房地产市场已经趋于平稳。

房地产市场经过近3年的调控,目前已达到基本平稳的状态。和其他市场一样,当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状态时,市场的第一反应是购房者不再那么积极主动,价格的小幅变化起不到刺激消费群体的欲望。这时市场的表现形式多为有价无市。而卖房者的表现则相反,大都想把房子早点卖出去。因而也就出现了买房的越来越少,卖房的越来越多的情况,这是市场趋于平稳的一种正常表现。

当卖房者多于购房者时,市场表现为供大于求。按照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要想把房子卖出去,就必须降低房价。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大多数人的‘’买涨不买跌‘’心理,二是市场确实有泡沫,房价虚高成分太多。购房者越来越少,表明观望者越来越多,实际购房者并没有减少,只是等待房价下降到他们的心理价位。而卖房者或者说开发商,其实他们心里也明白,市场确实发生了变化,过去是房子不愁卖,坐等房价上涨。现在是房价高了确实卖不出去,如恒大的打折销售,碧桂园的跟风,就很能说明问题。众多的卖房者更是如此。

那么,房价是不是就会一直降下去,也不是完全这样。有的地方房价不但不跌,反而还小幅上涨。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份70城市的销售情况来看,有55个城市的新建商品房价格还在上涨,有43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也是上涨的,只不过是上涨的幅度很小,更多城市的房价还是下跌的。房价下跌的空间到底有多大,其中房产大佬潘石屹的观点是20%,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房价下降20%一30%,银行将面临显著压力。也就是说,房价下降到20%是一个底线。

对于购房者和卖房者来说,都应该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购房者谁也不能把握何时‘’抄底‘’,卖房者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赔本销售。你说呢?


平淡如水5343


现在宜兴市的房价已经涨到买不起了,城东便宜点一万八,高的二万,就算一个周铁镇,也八千六,而且都是最少一百二十八个平方的,连车库,想想我一个上班的一个月四千多,一年下来,去掉开销,孩子念书,剩几个,现在社会钱难挣,房价到越高,算了吧,农村房子三百多平方,花点钱装修下,住着也可以,反正到镇上五分钟,市里二十分钟,地铁也马上通了,买个屁房


用户32258484713


说实话,我是农村的我们四线城市的房价6000-7000左右,买一套3室的差不多80万,村里大部分人都是打工,种地,首付3成都得存好几年,几十万的货款,30年还,一个月都得几千,小夫妻根本就是除了家庭孩子开销和房货一个月基本上沒有存款,有时连病都不敢生,如果父母身体好点能补贴点还好一点,(又肯老了,没有办法啊)现在一套房基本是二代人才能买的起,希望的房价保持10以上不变,让那些落后的人赶一赶,不要变成绝望


用户6332615756979


今年40的我18年卖掉五个19年卖掉老家最大一个,然后花了非常少的少买了惠阳淡水,海陵岛也有一个基本上不打算买了够用了忘记说了海南乐东还有俩个,这四个房子都60平左右不打算卖,也不算近期再买有钱把孩子教育搞上去。以后超过120万房子很难出手,因为买大房子人买房会考虑更多轻易不会再买而且很多人都希望房子能挣钱促使房子有价格无市场,聪明人留够住就好。经常换风水都身体也好,狡兔三窟这样生活比较惬意,


wangzi686868


本人天津从业十年的经历,一起探讨一下天津这个城市这种现象吧。

天津房价大涨是16年开始的,至17年年中结束上涨,逐渐调整然后下跌开始,18年五月因为海河英才计划导致当月房价又小幅度上涨了一波,紧接着又是近一年多的下跌,虽然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跌幅不大,但是从我身边的房价下跌程度判断天津有些区域已经下跌了30%,这个数据很是惊人了,很多17买房的客户都面临房价下跌带来的风险了,而且16年的疯狂直接导致了很多投资客出手,当时我公司有一个客户帮亲戚买了10多套房产,这些投资客户买房无非短期投资,眼看着天津房价止跌无期,所以很多客户选择了出手。

天津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一手房销售价格跌幅很大,很多开发商已经降到了楼面价以下,赔钱在卖,他们的手头现金流太低了,为了回笼资金迫不得已降价,导致把本来不多的有购房资格的客户又吸引到一手房去来,所以的二手房又卖不动了,导致市场恐慌情绪增加,越来越多的二手房投放到市场上,越积越多,而天津这个城市现在工资水平不高,加上近两年的环保,很多外地人离开了天津。虽然天津大力度吸引人才落户,但是人口增加数量还是不算很多,导致房子多了却卖不出去的现象,这个现象还的持续一段时间。除非政策调整给到大家一个房价上涨预期!


陈阳133858803


购房者越来越少,卖房增加是很多原因综合起来。

一,购房者越来越少,这个原因主要是买不起和房子严重过剩。

①买不起,现在房价除了企业主和大企业高管以外其他人都买不起的,然而企业主和大企业高管现在动不动都是几套,已经不缺房子。加上这几年由于高物价、高房租的挤出效应,出口不好做,企业主都开始负债和卖房还债了,高管更不要说裁员降薪多的是。还有物价,房租和房价大涨以后,很多人从月光族都是月负债族,不负债的也不够房子月供,首付一辈子都集不齐了。能够一家人集首付,一家人还月供的都买了,剩下是一个人养一家人的,按照现在房价是望房兴叹。最终还是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

②房子严重过剩,你看到房子不好卖,是房子多了,这3年间要是不回老家的,回去路都找不了了,遍地高楼大厦,都是摩天摸星星的那种,空置率20%和空置6500万套,那是不完全统计,完全统计估计30%以上空置率,8000万套以上空置房,还有大量出让和在建设的,按照这个速度2022年空置房绝有几亿,足够50亿人口居住吧。

二,卖房增加,这个因素很多很多,我们说几个主要的。

①首当其冲是做实业做不下去了,由于高房价高物价高房租挤出效应,导致市场失去需求市场,做什么都亏本,车子不好卖,衣服不好卖,服务业不好做,开店不好开,亏本了不得不卖房还债。

②租售比,租出去不如卖出去。持有房子出租没有卖房子拿银行利息划算,租给别人一年3万的房子,卖掉可以去银行拿6万利息,租给别人一年2万房子,卖掉房子可以银行拿4万利息,肯定卖房子了。还有卖掉房子租房子住比持有房子划算,

③持有货币比房子划算。我们不能保证所有人会算账,但是有一部分人还是会算账的,2016之前买房的,继续持有房子一年给银行几万利息,卖掉房子一年可以银行拿几万利息,有的卖掉房子了回农村或者去房价便宜地方买大别墅,也有的移民了,继续上班工作不如卖房享受生活。

④工作不好找,失业了,降薪了,在不卖房子换活不下去了,要断供了,在活不下去和断供之前肯定先卖掉房子还债和活下去了,这种发生在2016后接盘的比较多,包含刚需和投资房子的,2019年初到2019年10越挂牌量翻了5倍以上,大多数都是这些人。失业和降薪活不下去原因当然也是高房价、高房租、高物价的挤出效应了。由于高房价、高房租、高物价导致人们生活成本变高,消费能力下滑,导致很多产品失去了市场,生意不好做,企业不得不裁员降薪和停止招人。


抖音老二


不是购房者越来越少而是钱越来越难挣,2018~2019特别是2019多少人都只能在为一日三餐而奔波挣扎,处于这样的状况下谁还有可能有心思和余钱再去考虑其它或是房子的事情。

造成这样恶果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如今的主力消费人群80后90后又都形成了一种提前消费的习惯,各种信用卡、网贷、花呗、借呗又助长了他们先支后空的不良习惯,加上移动支付花钱没有感觉,所以他们哪来买房的存款,近期央行数据显示我国信用卡的逾期超过半年的金额居然高达797.43亿元,和2010年的77亿相比居然翻了十倍!这还没十年啊!

似乎现在过度消费已经在摧毁新一代的年轻人了,不少专家都表示,它的危害已经和“黄赌”它们并列了。那到底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负债”前行,让他们负债累累,是虚荣心在作祟相互攀比,还是是消费观念的变化。可以这么说,是新的消费观念带来了新的“穷人”,这一消费观念就是超前消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肆无忌惮”的享受消费,深怕自己落后于他人,甚至以领先他人为豪。

造成卖房越来越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前期房地产利润爆增,特别是三年前,好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他们挣到了钱都进城购房,也是推爆房地产市场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银行的支持推高了房子地产过剩,个人开发商只要拿地就可以拿到银行贷款进行大量的建房盖房,造成了准入门坎低只要有前期少量的投入资金都一窝蜂而上的现象,都认为房地产能赚大钱都认为花银行的钱赚自己的钱,他们缺乏清醒的理智去分析房地产市场的诸多因素盲目扩建,从而造成房地产市场空置率居高不下的现象。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如今进城购房的大多数农民工他们都不愿意去购买小区房,他们习惯乡下那种宽敞的自建房,所以他们愿意在城郊周边购地建房,而花小区房的钱和城郊购地建房的钱都差不多,所以造成地县或一些大城市小区房空置率高的主要原因,当然也就造成了一种房子越建越多的现象,这就形成了城内空城外越扩越大的乱象,浪费了国家很多有限的资源。








帮帮居家乐


2019下半年以来,随着调控持续加码,楼市也持续疲软,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买房的人越来越少,卖房的人却越来越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怪现状?如何才能跳出楼市怪圈呢?

一、买房的人越来越少

1、房价收入比过大

据最新公布的9月房价收入比报告,在重点监测的100个城市中,房价收入比在9-12的城市数量最多,为38个城市,其中大部分为三四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在20以上的城市数量为6个,为深圳、厦门、北京、三亚、上海、福州。房价收入比在6以下仅有鞍山一个城市。这意味着,在国内大多数城市,一个平均收入的城镇家庭最少需要9-12年的收入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而如果是在购房最难城市深圳,房价收入比高达35.9,可以说就是买房后一辈子都要当“房奴”了。试想一下,在房价收入比如此大的情况下,又有多少刚需有能力买房呢?

2、房地产预期不乐观

进入2019年以来,楼市调控持续加码,今年1-9月的调控次数高达415次,再次刷新历史记录。在严厉的楼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房价基本横盘,楼市前景不甚乐观,购房者多数都在持币观望,即使售楼处或中介公司门店有人看房,但是真正下手买房的人却很少。

二、卖房的人越来越多

1、经济下行,生意难做

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大,很多中小企业主做生意失败破产,为了抵资还债,不得已出售名下房产;一些大公司为了换取流动资金,也将囤积的房产批量抛售,比如上半年海马汽车抛售400余套房子,就是为了能“活下去”。如此一来,市场上的房源供应就越来越多。

2、房产投资回报率不高

在“房住不炒”提出以后,楼市结束了全国普涨的势头,房价基本横盘,从9月百城房价数据可以看出,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收窄,三四线城市房价或横盘或下跌,房价已无大涨可能。加之很多城市房价租售比也不高,部分投资者买房出租的租金还不够还房贷,在还贷压力大的情况下,更多人选择了把房产出售。

3、房产税呼声高

自年初的两会就提出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经历了2019一年的准备工作,房地产税出台的时间越来越近,从房产税试点的上海、重庆来看,两套以上的房产基本都会被纳入征收范围,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人为了规避重税,不得已出售手里多余的房产。同时,被重点针对的炒房客们,为了避免血本无归的下场,也在加速出手套现。

三、如何才能跳出楼市怪圈

从前文我们可以看出,买房的人越来越少,一是因为买不起房,二是因为房价走势不明朗;卖房的人越来越多,一是因为楼市调控,二是因为房价再无大涨可能。那如何才能跳出楼市怪圈呢?

小黑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继续坚持“房住不炒”。近一年来的调控已经取得显著效果,只要继续坚持下去,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防止房价大涨或大跌,让房价逐步回归居住属性,慢慢“挤牙膏”式地挤掉房地产泡沫,才能最终实现房价软着陆;同时,建立房地产长效监管机制,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提高居民收入,让更多人能买得起房,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买房的人少,卖房的人多,这是楼市调控必经的一个阶段,只有继续坚持“房住不炒”,才能跳出这样的楼市怪圈,房地产市场才能更加健康平稳地发展。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认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文说楼市


房子太多了。

很多当地人有两套房,甚至更多。

爹妈一套,爷爷奶奶一套,外公外婆一套,自己一套。老一辈断气了,还不都是他小字辈的啊。

房子多,想卖卖不出去。是不是有价无市了啊??都是外地人买,为了儿女上学买学区房,搬迁……

房子多,当地人口不多,外地人撤了。外地人回家乡了,不来了。厦门大马路空了一半。想象一下,多少房东吃力了。


尤婆姨lilly


题主的问题实际上是反映了二手房市场的现状。

今年以来,二手房市场挂牌量上升,原因有这样两方面:

1、前几年投资购房者获利变现的增加。在这两年房住不炒的政策引导下,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平稳甚至小幅下调的可能。这样引起市场对未来房价走低的担忧,部分投资者在获利的情况下,增加挂牌,有落袋为安,尽快变现的想法。

2、这两年不少城市实行严格的限价措施,新房价格被限制住,一二手价格倒挂,购房者纷纷选择新房,二手房成交困难,造成二手房挂牌量大,成交不易。

买房者减少的原因,除了上面分析的转向新房,造成二手房需求降低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房价在近几年的上涨后,买房压力加大,房价有无法承受的情况。另外,房价下调的预期也造成部分买房者观望情绪严重,二手房市场不景气,成交困难,反映在市场上就是卖房的多,买房的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