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看吉水如何破解農村社會治理難題 鄉村治 百姓安

看吉水如何破解農村社會治理難題 鄉村治 百姓安文峰鎮水口村幹部正在幫助村民打包臍橙,準備外銷。通訊員 王國俊攝

看吉水如何破解農村社會治理難題 鄉村治 百姓安烏江鎮楓坪村村務監督員在養殖戶家瞭解合作社經營情況。通訊員 廖 敏攝

  本報記者 邱 玥

  破解農村社會治理難題,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如何破解基層治理中“小馬拉大車”現象?如何在基層實踐社會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近年來,吉水縣轉變治理理念,變革體制機制,以黨建為引領,注重發揮鄉賢作用、注重培育基層人才、注重基層權力管控,走出了一條農村社會治理的創新之路。

  “村‘兩委’+鄉賢參事會”,激活群眾主體治理能力

  12月7日,黃橋鎮社下村委會崦山村通往田間的村道開始施工澆築混凝土。而就在兩個月前,村小組還在為徵收村民郭三仔的0.8畝土地犯愁,後來村“兩委”在鄉賢參事會會長龍清元的幫助下,最終做通了郭三仔的工作。

  龍清元是村裡的老黨員,備受村民尊敬。2017年村裡成立鄉賢參事會,他被推選為會長。此後,村裡修橋補路、資金分配、鄰里糾紛、環境整治,只要村“兩委”有需要,龍清元隨叫隨到。如今,像龍清元這樣的鄉賢,吉水縣村村都有。

  為激活村民的主體治理能力,2017年,吉水縣堅持“黨建帶動、鄉賢互動、內外聯動”相結合,以德高望重的本土精英、功成名就的外出精英、投資創業的外來精英為主體,探索推行“村‘兩委’+鄉賢參事會”基層治理模式,成立鄉賢參事會280多個,吸收鄉賢3700多名。“鄉賢參事會”自覺接受鄉鎮政府的監管和村委會的業務指導,在基層治理中發揮參謀建議、示範引領、橋樑紐帶作用,實現黨組織領導下的“村事民議,村事民治”,構建起“基層黨組織主導、村民自治組織主體、社會組織主動”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體系。

  記者在吉水縣委組織部看到,該縣建立起一個鄉賢數據庫,將鄉賢姓名、工作單位和聯繫電話等信息資料彙編成冊。每年歲末年初,縣裡舉辦鄉賢懇談會,共商發展大計。

  吉水縣還積極動員本地鄉賢利用自身優勢和特長,獻計獻策,引導各方資金迴流、技術回饋、人才迴歸。丁江鎮鄉賢吳曉霖利用自己在廣東經商的人脈資源,為丁江中學、丁江小學捐贈價值18萬元的教學設備;楓江鎮楊家塘村鄉賢陳海龍,承包300多畝土地發展稻蝦共作產業,帶動11戶貧困戶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縣借力鄉賢資源人脈優勢,共引進項目28個,撬動資金4.8億元,帶動村民大力發展井岡蜜柚、稻蝦共作、高產油茶、農旅休閒等致富產業。

  吉水縣委組織部負責人表示,鄉賢從群眾中來,做群眾工作群眾信服,把鄉賢吸收到基層治理中來,能有效提高農村重大事項決策效率和村級事務執行力度,激活群眾的主體治理能力。

  “雙帶頭人”工程,培育農村基層治理人才

  如何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增強鄉村吸引力、構建鄉村可持續發展機制,從而實現鄉村振興?培養農村基層治理人才是關鍵一環。

  今年年初,吉水縣針對農村幹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外出能人黨員不願回”“後備人才儲備跟不上”等困境,出臺《吉水縣農村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操作辦法》,實施農村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黨建帶頭人、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著力建設“五有”村黨支部書記隊伍。

  12月7日,記者在文峰鎮水口村看到,年輕幹部莊國恩與村民一道,忙著給阿巴山地臍橙打包,通過快遞銷往外地。近年來,在莊國恩等村幹部的引領下,水口村80餘戶果農藉助網絡成為微商。目前,該村年外銷水果15萬餘公斤,交易額逾200萬元,帶動全村種植各類水果2000餘畝。

  吉水縣逐村建立優秀年輕村幹部信息庫、村幹部後備人選庫,如今已儲備村級後備力量795人,其中農村致富能人334人。同時,還將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的農村鄉賢作為村幹部隊伍的補充來源,換屆以來,共有200多名鄉賢推選進村“兩委”班子。

  盤谷鎮友聯村曾經基礎設施薄弱、經濟基礎較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不明顯,2017年底,村“兩委”換屆,將致富能人陳連軍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群眾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全面完成村組美麗鄉村建設,帶頭組建扶貧車間,吸納村中全部貧困戶就地就業,建立108畝井岡蜜柚扶貧基地。現在的友聯村,村容村貌乾淨整潔,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預防和治理“微腐敗”,維護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微腐敗”損害的是基層群眾的基本利益,對“微腐敗”進行預防和治理,是農村社會治理中非常重要的內容。

  吉水縣深諳此理,2018年選取烏江、丁江兩個鄉鎮,創新開展了農村“微腐敗”預防和治理試點工作,今年又將該項工作向全縣18個鄉鎮全面推開。

  12月8日,記者來到吉水縣首批農村“微腐敗”預防和治理試點村——烏江鎮楓坪村。村黨支部書記趙令勇告訴記者:“2018年村務監督委員會運作以來,監委會成員積極參與村級財務管理、工程項目管理、重大事項決策,充分發揮了群眾監督和‘連心橋’作用。2018年以來,全村沒有出現一起到鎮到縣的信訪案件,村‘兩委’各項工作得到群眾的大力支持。”

  楓坪村委會雁湖村小組村民周高湖早年身患重病,家庭貧困,但一直沒有被列為低保戶。自開展農村“微腐敗”治理後,楓坪村委會推行低保聽證制度,聽證表決人員由15個村小組所有的村民推薦產生,村幹部一律不參與,現場由村務監督委員會和民政所幹部全程監督,會後還通過手機短信平臺在村民中公示。在去年的低保聽證會上,周高湖最終被列為低保戶。“從入戶調查、確定聽證員,到會後審核和結果張榜公示,全程公開透明,評審結果群眾信服。”楓坪村監委會成員張日祥如是說。

  隨著農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的比率不斷提高,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同級監管日益成為群眾的呼聲。如今,吉水縣建立完善了280個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共選配了932名村(居)監督員,制定完善了包含信息公開、村務監督、村級財務管理等10項監督制度,有效維護了基層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