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沉沦在“网贷”中的大学生该清醒一下了,根源在于攀比心

大学生“网贷”后,因为还不起,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在现在来看已经不是什么大的新闻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思。现在“网贷”盛行,几乎所有网民都看到过“网贷”的广告,收到到过推销“网贷”的短信,可以说极具煽动性。如果光看广告的话,你会以为这个钱借来了就不用还一样。然而你一旦入坑,利滚利,一旦还不上你还会申请别的网贷,恶性循环,越多越还不起。然而大学生正式那类最容易被“忽悠”的人群。

沉沦在“网贷”中的大学生该清醒一下了,根源在于攀比心

由于大学生刚脱离父母的“管教”独立生活,思维还不成熟,很容易被网贷引诱。据统计80%的大学网贷,并不是必须用钱,比如花在学费或者创业上,多数是用在了消费上,比如买手机买电脑,吃喝玩乐。再加上大学生本身没有收入来源,借着借着就换不起了。由于虚荣心,不想被身边人知道,又害怕父母责备,就拆东墙补西墙,当形成了一个难以接受的庞大金额时,难免就做出难以想象的事情。

沉沦在“网贷”中的大学生该清醒一下了,根源在于攀比心

比如层出不穷的“裸贷”曝光,比如贷款3000元,一年下来利滚利到60万,再比如前一阵子比较让人痛心的南京某211大学毕业生由于还不起网贷跳楼自杀,自杀后家人仍能够接到“网贷催”还的电话。大学生“网贷”现象已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再不重视这种悲剧就真有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

”网贷“危害的源头无外乎两点,第一”网贷“本身诱惑性,由于宣传的时候欺骗性或者趋利避害的过渡宣传,导致容易让人脑袋一热,冲动贷款。第二,大学生的虚荣心、攀比心越来越重。其实现在的某些大学生生活圈里,学习已经不是第一主题了,有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不务正业”,兄弟气、江湖气、姐妹情谊、情侣风、攀比情节严重,都催生了消费的超支。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有了“生活的压力”,这在我们那个上学的年代是很少见的。

沉沦在“网贷”中的大学生该清醒一下了,根源在于攀比心

为了杜绝这种乱象,作为学生来讲一定要认清学生阶段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家长来讲,一定要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多和孩子沟通。别以为上了大学,给了生活费就什么不用管了。而对于无处不在的”网贷“广告,我建议相关机构一定要加以管控。如果是合法的我们没有理由取缔,但是不能如此宣传,就像香烟的包装上必须写着有害健康呢。多方合力,净化社会风气,否则”网贷“的悲剧将会愈演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