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遼寧:織密一張網 通達幸福路

原標題:今年,我省農村公路新改建、建設村內道路等工程均超額完成任務

報告原聲:建設農村公路4000公里,實施農村公路維修改造4400公里,建設“一事一議”村內道路5500公里

快過年了,大連莊河市鞍子山鄉山海豐村的林春紅摸著鼓溜溜的腰包,難掩喜悅。11月起,他的暖棚西紅柿陸續成熟,依託發達路網,全部賣到了俄羅斯。

“西紅柿出國,這在以前可不敢想。沒有柏油馬路的日子,連出門都困難,更別說發展產業了。”每每說到如今的好,林春紅最先提的一定是“路”。

要想富先修路。今年,像這樣助力鄉村振興的產業之路,在遼瀋大地越織越密、越築越牢。

大道通衢天地寬。今年初,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建設農村公路4000公里”列入民生實事。至今,我省已新改建農村公路4396公里、維修改造農村公路4501公里、建設村內道路6518公里,分別超額完成任務的10%、2.3%和18.5%。

12月11日清晨的一場雪,成為瀋陽市沈北新區農村公路養護站工作的發令槍。“現在一遇雨雪天氣,我就馬上跑下樓看路。”養護站站長張吉嚴早上5點已將任務佈置下去。7點,四郎線、五座跨線橋等多個線路的掃保照片就紛紛發到群裡。

也許這一幕對於居住在城市的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是對於農村公路來說,做到如此實屬不易。

三分建、七分養。相對於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公路,農村公路情況較為複雜,特別是村屯道路、通林通田道路建養管運協調發展難度大。

如何養護?關鍵在“管”。今年,我省出臺《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的工作指導意見》,在全省範圍內構建起縣、鄉政府主要領導和村委會負責人任各級路長的管理責任體系。同時,通過對鄉村道路日常養護補助標準進行測算,積極研究調整相關補助激勵政策。推動市、縣交通部門和鄉鎮政府增加農村公路養護投入,紮實開展巡路護線、清掃保潔、病害處置等日常養護工作,取得實效。

村路連接城鄉,讓兩地人員愜意往返,公共交通運營顯得尤為重要。

這個週末,盤錦市大窪區石廟子村村民趙文福7點半準時來到了村口乘降點等車。新建站點擋風遮雨,35路公交車準點到達。

“過去進城使勁買,因為去一次不容易,現在花1塊錢,半個小時就能到。”趙文福說。

今年以來,我省指導建立全省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工作信息臺賬,完成了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100%通客車任務。開展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評價,全省所有市縣鄉均達到3A級以上,其中5A級市縣達到22個。為了保障安全,我省還在3255臺農村客車上安裝了安全預警裝備。

日前,喜訊傳來,盤山縣、莊河市獲評2019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如今我省已有6個地區獲此殊榮。以試點示範為引領,父老鄉親的“幸福路”將更加通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