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解碼“6+2+8”——關於2019年廈門跨島發展的觀察與思考

解碼“6+2+8”——關於2019年廈門跨島發展的觀察與思考

廈門島外新城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重大公共建設及產業發展項目紛紛落戶。圖為集美新城。(本報記者黃嶸航拍器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張小燕 藍碧霞)

推窗見景,出門看海。

“我第一次來廈門,就深刻感受到廈門在構建新經濟產業生態上的用心。”今年11月,快看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葉名香,站在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樓頂俯瞰時,由衷地感慨。

作為一個初次來廈的北京人,她看到的是一個總建築面積42.6萬平方米的複合業態新型產業綜合體,其中濱海多層獨棟辦公樓將成為新銳企業和總部企業的聚集地。

作為出席廈門新經濟發展大會的近百位獨角獸和瞪羚企業創始人、高管以及投資機構代表,她感受到的正是廈門一座島外新城發展的脈動。

萬商雲集,潮湧鷺島。如果說2019年的廈門給人們留下了什麼樣的深刻印象,今年以來絡繹不絕來廈出席招商大會、“三高”企業發展大會等一系列發展大會的海內外客商所感受到的,正是一座城市跨島高質量發展的雄心。

毋庸諱言,對於廈門這座以美麗著稱的城市而言,最大的短板就是本島基本飽和而島外發展不平衡,經濟腹地空間偏小。

“提升本島,跨島發展”。2002年,為了破解廈門發展難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就為廈門擘畫了這份藍圖,並且指明瞭發展路徑。

十多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為落實這一戰略採取了多種舉措,逐步有力有序地推進戰略實施。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來廈門調研第一站選擇了島外的馬鑾灣新城。緊接著,島內外八個重大片區建設,市領導一個個親自“上陣”,靠前指揮“作戰”。

如果說2019年的廈門給人們帶來一個什麼“新”詞,“6+2+8”算一個。它說的其實就是六區加自貿片區、火炬高新區,以及廈門新機場、軌道交通、馬鑾灣新城、環東海域新城、兩岸金融中心、集美新城、東部體育會展新城、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等島內外八個重大片區。

這一年,跨島發展成為廈門經濟“短跑衝刺”的力量爆發點和“中長跑競賽”的能量蓄積器。人們欣喜地看到,島外新城加快建設,貫穿島內外的重大交通工程進一步暢通,重大公共建設及產業發展項目紛紛落戶。

如今,四個島外城市次中心,海滄新城、集美新城、同安新城、環東海域新城初具規模。廈門新機場、東部體育會展新城等八大片區成為廈門經濟強勁發展的新增長點。

這,是廈門2019年為跨島發展交出的新答卷。

點擊:環東海域的“美麗崛起”

環東海域,這是一片規劃面積達到114平方公里的島外最大新城。由於它的開發建設,未來集美、同安、翔安三區將連成一片。

幾年前,人們問說,廈門最美的道路在哪裡?市民遊客的回答一定是環島路。但是,今天的答案不止一個。

從環東海域丙洲統建區100多米高的寫字樓頂遠眺,高樓與塔吊連接著雲天,描繪出動人的城市輪廓,展開一道廣闊的天際景觀。

這條全長52.6公里的岸線,被稱為“濱海旅遊浪漫線”。它串起了114平方公里的環東海域新城,成為這座新城建設的“一號工程”。到今年國慶,濱海旅遊浪漫線建成開放18.3公里,陽光、沙灘、海浪、椰子樹、生態公園,以及紅藍相間的馬拉松賽道,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客。

“我們這裡比島內的環島路還美,”剛在新城安家的盧先生無比驕傲於自己的選擇。依託得天獨厚的濱海岸線資源,這裡逐步形成充滿活力的濱海旅遊文化體育產業帶,人氣加快聚集,濱海高端酒店群初具規模。

不過,美麗只是這條岸線對環東海域新城環境提升的一個方面。它的“智慧”才是新城的亮點。這條道路正在開展智能化建設,跑道沿途將設計多套3D光影系統,可展現不同季節、不同主題的視頻風格,讓跑者彷彿置身其中。運用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全息光感等一系列前沿技術,運動者能夠掌握運動狀態和運動效率。

智慧浪漫線,是環東海域新城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的一個縮影。它的背後,還有環東海域新城孕育集聚的一大批智慧產業。

“如果說基礎設施是一號工程,那麼,現代服務業基地等產業項目就是環東海域新城的二號工程。”環東海域新城建設指揮部常駐副總指揮吳志堅說。

把產業嵌入新城建設,本身就是廈門協調發展、產城融合的題中之義。近來,廈門從全市層面梳理各新城片區產業空間佈局,環東海域新城產業定位於“智慧+”,這片誕生於灘塗之上的新城,成為撬動全市經濟發展的一個新引擎。

被濱海浪漫線環抱的灣區,研發型企業密佈。自西向東環灣而行,科技創新園研發中心、美亞柏科、清華紫光產業園、中船重工725研究所、翔安數字產業園等項目落地佈局,智慧產業、智慧園區、智慧社區日漸形成態勢。

站在環東海域美麗的海岸線上,趣店集團負責人說:“這裡就像深圳的前海,是最有活力的區域。”去年底,趣店金融科技創新園在環東海域開工,這家互聯網科技企業把總部從北京遷到廈門。

在趣店總部不遠處,新經濟產業園規劃已經完成,這意味著園區建設很快就會啟動,這裡將是廈門又一個互聯網與新業態高地。

這座未來的智慧新城、活力新城,還在加速成長中。到過環東海域新城的人,無不被那火熱的建設場景所感染,被那多彩的濱海旅遊浪漫線所吸引。今年,新城計劃新開工65個項目總投資211億元,截至目前新開工項目已達73個,預計到年底可實現新開工項目76個,總投資281億元。招商引資新增註冊企業1933家,它們無疑成為支撐新城快速發展的新增長極。

八大片區齊發力跨島發展多面開花

一座島外新城尚且如此,那麼,全市各大新城、各重大片區同步發力,又將是怎樣的強大態勢呢?

2019年廈門的這個“新”詞:“6+2+8”,給了人們一個潛力巨大的想象空間。

今年3月,市委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市重大片區開發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重新調整組建了八個重大片區指揮部,配齊配強指揮部總指揮和領導班子,對指揮部放權賦能,並確定了“扁平化原則”、“總指揮負責制”、“指揮部全權指揮”、“問題不出指揮部”等工作要求。各重大片區加快了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徵地拆遷和項目建設。

曾幾何時,人們說到海滄喜歡說一橋飛架。如今,西通道建設加快和地鐵2號線即將開通,無疑讓馬鑾灣新城承載了海滄發展的新期望。今年以來,馬鑾灣新城規劃優化升級,前場物流園和生態綠楔逾8平方公里範圍納入新城指揮部統籌,新城規劃面積由37平方公里擴大為45平方公里。馬鑾灣的產業、生態、市政設施、道路交通等等都進行了規劃提升。這意味著,馬鑾灣新城建設開發即將進入爆發期。

在集美新城,誠毅書城、誠毅圖書館、誠毅科技探索中心、嘉庚劇院、集美新城市民中心、集美新城商務中心等公建配套投入使用,軟件園三期、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閩南戲曲藝術中心等項目加持,華為鯤鵬、中科院計算所、快商通等重大項目紛紛落地。這些大力促進了廈門營商環境改善,經濟實力提升,增強了城市整體競爭力。

東部體育會展新城作為“後起之秀”,快速搭建了組織架構和工作機制,徵地工作有力推進,近一年時間完成徵地近兩千畝。該片區計劃三年建成,對標一流的場館建設和承辦國際性活動的能力,將大大提升廈門的現代化國際化水平。

城要建起來,人要住進來,產業要發展起來。廈門的新城建設,著力推進的是“新城+基地”。今年以來,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丙洲美峰現代服務業基地初具規模,石墨烯產業園等平臺載體有序建設,產城融合不斷增強。

全市招商大會以來,國內外知名企業紛至沓來,島內外調研考察絡繹不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各區、各重大片區爭當主角,分別制定了2019-2021年的三年行動規劃,目標導向激勵各級幹部敢於“跳起來摘桃子”。自貿片區、總部集聚區和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片區也在強力推進,片區規劃、產業格局更加明朗。

只有足夠的產業集聚和經濟規模,才能有足夠的實力參與全球性的城市競爭。縱深推進跨島發展,讓廈門的城市發展進入了新的天地、新的境界。在最近的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中,廈門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宜居競爭力、宜商競爭力均躋身前列。

騰挪發展空間中心城區動能釋放

如果說高素質高顏值,要島內島外“內外兼修”。那麼,島外大發展,為廈門島內提升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幾個月前,加快推進“島內大提升”工作領導小組,在市級層面成立,市委市政府還研究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島內大提升”的意見》。這項工作的核心是,進一步釋放島內發展空間,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見效。

島內特區發祥地,迅速奏響“東進序曲”。今年本島東部11個村整村改造順利實施,徵收簽約面積達340萬平方米,11箇舊村將華麗變身。未來這裡將承載金融、科技、旅遊、會展、商務、文創等現代服務業,有專業機構可提供一流的科技研發服務、法律服務、會計服務、商務服務。

富民工程與東部舊村改造同步實施。湖里區為整村改造範圍內的10個社區,全部優先安排了集體發展用地,為居民持續增收提供長久保障。改造中,堅持優先啟動安置房地塊徵收,同步加快建設23個安置房項目,實現城市品質與居民幸福感的雙提升。

東坪山環境整治,又是本島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發展質量過程中,啃下的一塊“硬骨頭”。

東坪山美景渾然天成,這抹迷人的綠,一度因違建而失色。為此,市委市政府部署成立專項工作指揮部,向東坪山上的違法建設、違法佔地揮出重拳。經過持續幾個月的整治,拆除違法建築1099棟,違建面積8.54萬平方米,整治違法建設佔地面積58.11萬平方米。

看到東坪山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居民張金榮非常滿意。他說:“這裡的空氣更清新了,聞不到樹林裡雞舍鴨棚飄來的臭味,也聞不到露天燒烤的嗆人油煙味,我們住得也舒服了。”

“兩違”建築拆除、整治工作基本完成,東坪山就進入了提升階段。有關人士表示,東坪山將建設城市中央山地生態公園,為廈門全域旅遊增添新的亮點。

著力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城市功能再造與文化重塑相輔相成,鼓浪嶼、曾厝垵、沙坡尾,一個個發展空間的拓展都是這樣的整治提升得來。

如今,從思明到湖裡,廈門中心城區動能加快釋放,總部經濟、文創產業、金融業、旅遊會展業等現代服務業,成為島內產業的主基調。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更是在創新中講究協調,在開放中力求共享,既關注經濟,又注重生態。人們說,這是實實在在地踐行五大發展理念。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廈門一如既往氣勢如虹加速跨島發展,全力推進島內外一體化進程,如今城市承載能力、綜合實力、區域輻射帶動力實現了質的飛躍。

一個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讓我們有理由對她的未來充滿更多期待!

【數據】

●1-11月島外固投佔全市比重75.8%,島外六個重大片區(機場片區,馬鑾灣新城,環東海域新城,集美新城,東部體育會展新城,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完成投資約佔全市53.5%。

●1-11月島外各區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1183.3億元,佔全市72.5%。

●兩岸區域性金融中心完成投資112億元;島內東部11個村整村改造順利實施。

【聲音】

廈門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環東海域新城項目負責人劉慶誠:

美好藍圖成現實

作為廈門跨島發展的一名建設者,我已經“沉”在環東海域新城12年,可以說是這個新城成長起來的見證者、親歷者。這裡已經有了一座“城”的模樣,居民進來了,企業進來了,學校辦起來了,人氣起來了。環東海域新城就是廈門跨島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很幸運能夠親歷島內外一體化的美好藍圖在現實中呈現。本報記者藍碧霞整理

湖里區高林社區黨委書記孫先建:

多年心願將成真

政府拿出最好的地塊,給出最好的政策,讓我們建設發展中心項目,這就是真正的為民情懷。這些年來,我每天都在想,怎麼帶領大家集體致富。

如今,有了高林-金林社區發展中心項目,村民變股民——這個總用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的城市綜合體項目,將惠及高林、金林兩個社區的居民。

多年心願即將成真,作為高林的一分子,我感到十分的榮幸與幸福。本報記者郭筱淳整理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