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袭人与黛玉交情甚好,为何背后总说黛玉坏话?

李翔


在小说《红楼梦》里,袭人与林黛玉并没有多少交情。要说得上交情甚好之人,那必定是袭人从小服侍过的湘云,和后来袭人真正欣赏的宝钗。林妹妹入贾府后,由于与宝玉“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才与负责照顾宝玉的袭人日渐熟络起来。

宝玉与黛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无法改变袭人十年前就曾照顾过湘云的情分。湘云有了议亲之喜后,袭人向湘云道喜就曾说过,“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那会子不害臊,这会子怎么又害臊了”。只不过后来由于史家太太故去,湘云回去住了一段时间,贾母便将袭人派给了宝玉。从此袭人心里便只有一个宝玉,与湘云的关系略有疏远。但后来大观园建成之后,湘云又不时来贾府游玩,与袭人的关系又恢复如常了。

因而从交情上来看,与袭人最亲密的应该是湘云。至于宝钗,自从入住贾府以来,一向安分随时、行为豁达,成为袭人最欣赏的人。而袭人温柔和顺、恪尽职守,常常规劝宝玉要读书上进,又颇得宝钗赏识。所谓“袭为钗副”,两个人的交情也匪浅。至于黛玉,她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是袭人欣赏不了的。尤其黛玉喜欢拈酸吃醋和使小性子,在袭人看来更是小气极了。与豁达从容的宝钗相比,黛玉的敏感多疑和多愁善感,只能是挥之不去的缺点。袭人背后所言,看似是坏话,但却也是实情。

站在“上帝视角”的读者,或许能理解黛玉的真性情,但受限于地位与见识的袭人理解不了。不仅袭人理解不了,就连宛如霁月光风的湘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理解不了。每当宝玉在湘云面前维护黛玉的时候,湘云都忍不住要抱怨一番。宝钗生日宴会上,一向心直口快的湘云在众人面前说那个小旦长得像黛玉。宝玉出于好心使眼色给湘云切莫多言,却把湘云气得要收拾包袱回家。正如宝玉所言,“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我是怕你得罪了人,所以才使眼色”。

如此看来,林妹妹的“多心”在贾府是公认的,只不过宝玉能理解她,想着处处维护她。而袭人看到的却是:林妹妹三番五次地与宝玉使小性子,发生口角之争,还要宝玉低三下四地赔笑和道歉才能消停。心里惟有一个宝玉的袭人,又怎么不会心怀不满呢?所以,袭人对于黛玉略有微词,一方面源于她对宝玉恪尽职守的这份忠心,不忍心看到宝玉每次都被黛玉奚落和欺负;另一方面则始于她与宝玉有过雨水之欢后的自我归属感,将宝玉视为自己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对黛玉多少带有些醋意。

这种醋意,很大程度上在于袭人看出了宝黛之间,有一种缠绵情愫在暗自涌动。小说三十二回,赶去给宝玉送扇子的袭人,就被宝玉错当成了黛玉而听到一番真情告白:

“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袭人听后的反应却是,认为这一切皆由黛玉而起,一边暗自流泪,一边想着以后如何防止这“不才之事”和“免此丑祸”。

这里面不乏袭人受封建礼教束缚对自由恋爱的警惕,也少不了对自己以后姨娘身份的担忧。毕竟,在她看来黛玉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主儿。

带着这种微妙而复杂的感情,袭人与黛玉算不上交情甚好,看不出她对黛玉有过关心。而黛玉对待袭人,却是一片赤诚,一口一个好嫂子地叫着,还公开表达对其遭受李嬷嬷欺负的同情,“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他,可见老背晦了”。

总之,袭人对黛玉的感情曲折而微妙,说不上交情甚好,背地里颇有几分微词也是事实。至于那些所谓的“坏话”,在贾府众人看来,也是心照不宣的缺点。袭人敢于在湘云和宝玉面前说出来,有自己的私心,也有出于对于宝玉的忠心。

黛玉的真性情固然美好,只不过在袭人这种被封建礼教所严重束缚的丫鬟来说,有着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不理解也欣赏不了这种美好。但好在聪明的读者会懂,“正邪两赋”的宝玉会懂,世外仙姝寂寞林,质本洁来还洁去,掩不尽的纯情与风流。


此笺


袭人与林黛玉有交情吗?在《红楼梦》一书中还真没有过多的体现。现在,我们就来捋一捋袭人和黛玉的几次重要交集。

袭人和黛玉的第一次交集是宝玉摔玉。在黛玉刚进贾府的那个晚上,因为宝玉得知神仙似的林妹妹也没有玉,就耍起了小性子摔了他的命根子——通灵宝玉。黛玉为此不安,还偷偷地淌眼抹泪,此时袭人过来探望,安慰黛玉说,快不必为此事烦恼,以后比这怪的事多了去了。这时的袭人真象个善解人意的邻家大姐姐。

第二次是黛玉劝架。第三十一回端午节时,宝玉因为金钏的事心里不痛快,恰巧晴雯跌了扇子,这下撞到了正气不顺的宝玉心里,二人由此起了冲突,袭人劝架又说错了话,引起了晴雯醋意大发,三人闹的不可开交。黛玉来了,进门就戏谑他们为争粽子吃打架,又挨着袭人叫好嫂子。黛玉平息了怡红院的风波,却惹恼了袭人,袭人对于她和宝玉私下的事被人知道而恼羞成怒,也埋下了她排挤嫉恨黛玉的种子。

第三次是紫娟试探宝玉。紫鹃对宝说说黛玉明年就回南方老家了,痴情的宝玉信以为真,一时痰迷心窍,变得痴痴傻傻起来。袭人得知宝玉病起潇湘馆,风风火火地来潇湘馆兴师问罪——

袭人听了,便忙到潇湘馆来,见紫鹃正伏侍黛玉吃药,也顾不得什么,便走上来问紫鹃道:“你才和我们宝玉说了些什么?你瞧他去,你回老太太去,我也不管了!”说着,便坐在椅上。黛玉忽见袭人满面急怒,又有泪痕,举止大变,便不免也慌了,忙问怎么了。袭人定了一回,哭道……”

看看这一回的袭人,她还真没把黛玉放在眼里,进来不请安不问好,也不管紫鹃正伏侍黛玉吃药,直接歇斯底里大喊大叫,口口声都是紫鹃把她的宝玉怎么了……

从这几次的交集来看,黛玉和袭人之间谈不上交情,更别提关系有多好。相反,袭人倒是常把说黛玉的坏话挂在嘴边,什么黛玉不做针线活了,黛玉小性了,还去王夫人那里买好,等等。

其实,这都是袭人在排斥黛玉,她怕宝玉娶了黛玉后自己的地位不保,所以她处处去讨好维护宝钗,希望宝钗做二奶奶。

这都是因为袭人不会识人,黛玉心地善良,她一心一意地爱宝玉,岂会容不下宝玉身边的丫头?相反,容不下袭人的却是宝钗,宝玉和宝钗大婚后,宝钗就把袭人打发嫁人了。贤袭人千算万算,就是没算过她精明的宝二奶奶,不过,她的命运也算是较好的了。

我是刘玲子candy,希望我的回答能引起您的共鸣,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学习。


刘玲子candy


袭人在《红楼梦》中有着很重的份量,除了四大主角她出场的次数算是最多的了。袭人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有很多人觉得她温柔善良,从来不和人拌嘴生气,对每个人都很好。

可是也有很多人觉得她很虚伪,说一套做一套,明明和黛玉很要好,却总在背后说黛玉的坏话。袭人真的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吗?事实并非如此,她会这样对黛玉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袭人说的都是众人知道的小事,且和湘云聊天无伤大雅

袭人不是不严谨的人,在贾府生活了多年什么话该说什么不该说,她心中很清楚,她和湘云闲聊黛玉的八卦也只是一些鸡毛蒜皮大家都知道的小事,根本无伤大雅。

袭人道:“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 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

袭人说黛玉不做针线是她不知道黛玉为别人做了针线,而且很多时候黛玉也确实没有做,袭人说的也是实话。袭人嫌弃黛玉懒,这只是一件小事,况且探春等姑娘也未必做多少东西,所以即使黛玉在窗外听到了也并不在意。

袭人会提起这事儿不是故意的,而是在聊起之前湘云为宝玉做的扇套子因为宝玉和黛玉闹别扭被剪碎了,顺口的话就说到了黛玉不做针线,并非特意说起,只是话赶话顺嘴一说。

这句话既不会引起湘云和黛玉的之间的误会,也不会让湘云对黛玉产生不好的想法,反正家里多的是绣工和缝人,黛玉即便什么都不做也没事儿。袭人是一个很有分寸的人,她和湘云说的这些都是小事,不该说的话她绝对不会说。

比如贾环诬陷宝玉这样的大事,她在王夫人处她绝口不提,只在宝玉和宝钗面前说,就能看出袭人知道什么话该对什么人说。有一次宝玉无意中错把袭人看成了黛玉,对袭人倾诉了对黛玉的爱慕之情,袭人对迎面而来的宝钗也是守口如瓶。

袭人说话很谨慎,哪些能说哪些不能,她心中十分清楚,所以她对外说的都是小事,不会对黛玉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袭人和黛玉的感情很好,她不讨厌黛玉,只是比较喜欢宝钗

袭人自黛玉到贾府以来和黛玉的感情就很要好,她不讨厌黛玉,只是后来宝钗和她更亲近就比较喜欢宝钗了。

袭人在黛玉初入贾府的时候就很照顾黛玉,她们的交往很频繁,两人的关系也一直比较要好。

在书中第三十六回,那宝玉一心裁夺盘算,魂不守舍的走回到怡红院中,正巧看见袭人与黛玉正坐在一块说话。

书中第五十九回,春燕一路跑回院中,顶头遇见“袭人往黛玉处去问安。”而且黛玉伤心的时候,宝玉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让袭人去安慰黛玉。甚至是湘云知道袭人已经得到自己送的宝石戒指时,湘云的第一反应都是黛玉送的。

所以不管是从外人看来,还是她们的自身相处来看,袭人和黛玉的关系都是很要好的。袭人后来会更喜欢宝钗,也是因为宝钗的主动亲近。宝钗没事就来找袭人聊天,而且还主动提出要帮袭人做一些宝玉的针线活计等,以及宝钗老是爱劝宝玉好好读书等。宝钗的性格比较成熟,所以袭人对她的好感也会更多一些,但是这并不代表她不喜欢黛玉。

第三、袭人很喜欢宝玉,所以有时候会对黛玉有微词

袭人会说黛玉的坏话,其实也是喜欢宝玉的缘故。这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女人会因为很小的爱好成为朋友,但也总是会为了男人争风吃醋。

袭人知道宝玉和黛玉的感情,虽然有时候她也会吃醋,但是很多时候她还是很理智的。

黛玉和宝玉从清虚观打醮回来就吵架,两人第一次吵了谁也不理谁,可是这个时候也是袭人主动劝宝玉去向黛玉赔礼道歉,主动去和好。

袭人自然也不能免俗,她知道宝玉和黛玉的感情,她能理解但是偶尔也会吃醋和嫉妒,在宝玉对黛玉太好或者是有些逾矩的时候,袭人就会适当的提醒,出于小女人的心思,不时的她也会说一些黛玉的坏话,不过一切都在合理的范围内。

总之,袭人整体上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姑娘,她对黛玉很好,可是偶尔也会因为宝玉的关系而对黛玉有些微词,这也属于人之常情,而且袭人所说都是事实,所以也不会对黛玉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因为宝宝钗很会做人,也热衷于交际,所以袭人对宝钗的印象会更好,但是这也不会妨碍她对黛玉的喜欢。总的来说,袭人说黛玉的坏话只是偶尔,黛玉不在乎,而且也无伤大雅。


少读红楼


在人们的印象中,花袭人是一个老实,本份,踏实肯干,温柔,体贴,戴人和气。因此,贾母说她是“沒嘴的葫芦”。众姑娘和丫鬟们又称她是“大好人”。但是,如果你拜读曹公的《红楼梦》后就会觉得花袭人是一个善于攻心的人。她伺候贾母时,为了博得贾母好感,终日守在她跟前,像亲生父母般的伺候着,端茶,送水,洗洗刷刷,样样周到。最后,她终于有一个不起眼的小丫鬟,升为让人羡慕的贴身大丫鬟。还荣幸地被贾母派往宝贝孙子处成为跟班丫鬟(姨娘候)。她要达到岀人头地就要与众姑娘交好。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她深知只有巴结,讨好众姑娘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她与林黛玉好,她是冲着贾母对外孙女的疼爱而来。冲着宝玉对林姑娘的喜爱而来。她对宝玉好是岀于真心,她关心他,卫护她,为了讨宝玉欢心,宁愿献上自己少女的贞操。她为啥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_就是要做人上人,自己想要的姨娘身份。她和林姑娘好还有一点就是,万一宝玉和黛玉成亲,自己日后做了偏房,也好有立足之地。但,林姑娘的孤傲,尖酸与她格格不入。因此,在王夫人处大讲林之坏处,最后并向王夫人献计让元妃赐婚来拆散了宝玉,黛玉这对美鸳鸯。她向宝钗使好,因为宝钗,知书达理,平易近人。所以是她选宝姑娘的原因吧。

以上是我对题主问题的认识,如有不足,请多多海涵。


启辰926


袭为钗副,其实注定了袭人和黛玉的关系不会一直很好。\r

梳理一下黛玉袭人关系发展的过程。

1、\t黛玉入贾府(第三回),宝玉初见黛玉摔玉大闹,黛玉见之落泪,袭人还特地去安慰,此时袭人和黛玉的关系是正常的主仆关系,说是交好,不如说是因为黛玉作为贾母的心头肉人人都要巴结着更准确。

2、\t宝玉袭人初尝云雨情(第六回),此刻袭人地位有所提升,宝玉待其与旁人更不同。此时,宝玉黛玉关系尚可,不至于与袭人有利益竞争。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袭人与黛玉交情是好的。

3、\t转折点在端午晴雯骂袭人(第三十一回)。袭人一个“我们”算是自爆了自己和宝玉的关系,而此时黛玉打趣袭人是“好嫂子”,可见袭人宝玉的关系已经公开到人人皆知了,袭人作为通房丫头,将来很可能作为姨娘服侍宝玉。黛玉尖酸,尽人皆知,这句“好嫂子”带着多少讽刺,自然要袭人内心掂量。

4、\t“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中(第三十二回),宝玉错把袭人当黛玉,对其表白,这也就真正撕开了袭人与黛玉的关系。其实女人之间关系比较微妙的,虽然袭人不会有做夫人的非分之想,考虑到以后的生存,在宝钗底下做姨娘和在黛玉底下做姨娘肯定是不一样的,这点小小的微妙就慢慢生根发芽。

5、\t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中,宝玉因为黛玉要回家,急得大病一场,黛玉在宝玉心中地位可想而知。袭人则更要着意许多,此时和黛玉其实已经有了利益冲突,自然交情日益浅薄。

6、\t再到后来黛玉病重,宝玉娶宝钗已成定数,袭人自然更不会理会黛玉,两人自然就不会再有什么交好的必要了。\r

至于背后说坏话,一是黛玉确实有时尖酸,二是袭人与宝钗一样,想让宝玉走仕途,想法与黛玉不同,自然要诋毁对方,三就是利益冲突日益严重,所以坏话也就多了起来。\r




娱乐bot


红楼梦小说中,不仅是袭人对林黛玉颇有微词,对黛玉不满的大有人在,起码贾母就不喜欢。

当然,贾母也不是一开始就不喜欢,是黛玉自已亲手把一副好牌给生生打成了烂牌,把自己逼上了死路。

如果要从红楼梦小说中选一个最讨厌的女人,我毫不犹豫的选林黛玉。

除了模样长得还可,有点小聪明会写几首诗之外,我看不出黛玉的好到底在哪里?

相反,如果要找黛玉的缺点,那是一找一大把啊:身子骨弱,性格又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肚量又小,不识大体,动不动就反脸,还鼓动宝玉不看书不学习不参加科举考试,自己偷看西厢记这样的禁书,另外杀手锏就是随时随地抹眼泪。

这要放在如今社会,象黛玉这样的姑娘出去工作不但肯定会把单位领导得罪的死死的,连同事和下属也会造她的反。工作干不下去是一定的。

没法出去工作,那就在家吧,但是就以黛玉的性子,如果持家,也会管的家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她就不是个持家过日子的人。

运气好的话,黛玉倒是可以向职业作家这个方向去发展。不去给别人打工,也不管家,更不能让她去创业。就自己一个人在家写写诗歌、情感美文,搞点伤痕文学作品出来,说不定倒是能吃上饭,这也许才是她唯一的出路。

当然,以上是我个人对黛玉的看法,权当幽上一默,当不得真。还请喜欢黛玉的红迷们原谅则个。

我们言归正传,回到头条的提问上来:在袭人的眼中,黛玉究竟为何也是不受待见,且在背后说黛玉的坏话呢?

 

1、          袭人之所以不喜黛玉,绝大部分是缘于宝玉对黛玉过于的迷恋。这在今天看来可能无伤大雅,可这是在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封建礼教的大背景之下啊,是讲究三纲五常、讲究三从四德七出、讲究存天理灭人欲的。两个人不但不避讳,反而光天化日之下拉拉扯扯你侬我侬眉目传情的秀恩爱,袭人多次劝说宝玉也不改。这在当时的社会简直是惊世骇俗不容于世之举啊。

2、          袭人也为自己的将来考虑呀。毕竟袭人是贾母默许的宝玉通房大丫头,以后是要当姨太太的。摊上个黛玉这么一个小肚鸡肠的主母,以后这姨太太的日子还怎么过啊?

3、          袭人也看出来了,就黛玉这体弱多病的身子骨,加上尖酸刻薄的小性子,贾母和王夫人也不见得会把她许配给宝玉。而宝玉要是老和黛玉这么不清不楚的纠缠下去,以后可是没法收场啊。

4、          黛玉从不劝说宝玉学习八股,也不鼓励宝玉参加科举。我们不能跳出小说的时代背景,拿今天的社会理论去解读说黛玉这是反封建礼教的斗士。放在当时,科举考试几乎就是读书人唯一的正规出路了,尤其在贾家这样的豪门世家。为了宝玉的将来,袭人对黛玉有意见再正常不过了。

5、          宝钗随分豁达,十分大方,善处世为人,袭人打心眼里觉得宝钗才是宝玉的良配。有宝钗这样的主母,袭人将来这个姨太太也会好过不少。因此,对黛玉就更瞧不上眼了。





胡子周


《红楼梦》袭人与林黛玉交情甚好,为何却总在背后说黛玉坏话?

我想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以下几点

1,袭人立场的转变

袭人从开始对宝玉的奴婢思想,转换成的对宝玉的拥有思想。

贾母曾经说过袭人,伺候谁,心里眼里都是他。袭人伺候宝玉,心里眼里都是宝玉。所以袭人的思想和王夫人不谋而合,她觉得林黛玉不适合。

2,袭人的嫉妒心里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袭人会不知道么?就是太知道了,所以嫉妒林黛玉能够被贾宝玉喜欢。当一个女人嫉妒另一个女人的时候,她就会变得面目可憎,袭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了,所以不要指望能从她嘴里听到什么关于林黛玉的好话。

3,袭人的见识浅薄

在袭人浅薄的认知里,她觉得宝玉娶了薛宝钗对宝玉比较好,因为薛宝钗可以劝导贾宝玉读书上进。所以袭人肯定私底下拿林黛玉和薛宝钗做过无数次的对比,然后在她的感知里,觉得薛宝钗比林黛玉好。自然而然说话就会带上偏颇。

4,袭人的私心

前面说了,袭人是知道贾宝玉非常喜欢林黛玉的,也是知道贾宝玉不喜欢薛宝钗的,所以,作为贾宝玉预备姨娘的袭人,当然得为自己打算。如果贾宝玉娶了林黛玉,那么袭人在贾宝玉面前还有什么地位可言。只有贾宝玉娶了不喜欢的薛宝钗,她才能在贾宝玉面前有出头的机会。

5,王夫人的认可

王夫人对于林黛玉是一直都不喜欢的,这个毋庸置疑,袭人要成为贾宝玉的姨娘,只有通过王夫人的认可才行,因为贾母希望的是晴雯成为贾宝玉的姨娘,所以,袭人只有通过王夫人才能达到她的目的。所以,知道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的袭人才会不遗余力的诋毁林黛玉,她知道她越诋毁林黛玉,王夫人就会越高兴。最终,袭人的目的达到了,在和王夫人顺利会师之后,成功的被王夫人提名为贾宝玉的预备姨娘了。曾经看到这里时候,我异常惊讶于王夫人的脑回路,居然把自己的宝贝儿子交给一个大字不识的丫鬟教导,这个心得有多大,要不是确定贾宝玉是她的亲儿子,我还以为是捡来的呢。

其实史湘云也和袭人一样,到处诋毁林黛玉,在他们二人看来,诋毁林黛玉是一件损人利己,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事,他们为什么不做?

反而是林黛玉太过厚道了,对湘云和对袭人都很不错。


落葉kv


袭人与黛玉交情并不好,她在背后说黛玉坏话也正常。

一,袭人之精明,早就看明白了王夫人是不认可黛玉的,她不能跟黛玉交情好。

为了站队保住自己将来姨娘的地位,袭人必须向王夫人宝钗效忠,那二人向她伸出了橄榄枝的。黛玉不在意这些歪门邪道,她可能就理解为黛玉不认可她的地位。

在袭人的理解里黛玉是小性儿的人,要是黛玉和宝玉成了袭人的日子可能不好过。在湘云王夫人等面前说说黛玉坏话,对她来说是战队的一种。那个时候湘云也是跟宝钗亲的,袭人说黛玉坏话也是看对象的。


二,黛玉初入贾府宝玉摔玉,袭人去劝解过黛玉,并不能说她就喜欢黛玉。

都知道黛玉是贾母的心头肉,就是做做样子她也要去一下,此后并未曾见到袭人对黛玉有多余的关心。

黛玉曾玩笑称袭人为嫂子,可能以黛玉的角度袭人不会生气,从袭人的角度会觉得主子在开涮他,那时候袭人与宝玉已经偷试了云雨情了。

袭人的利益不在黛玉那边,她可能和黛玉交情好。


偶得之


首先袭人跟黛玉的交情谈不上甚好,袭人这个人,她有一个特点,她服侍谁的时候,眼里就只有谁。服侍贾母的时候,眼里只有贾母,服侍史湘云的时候,眼里只有湘云,后来贾母把她派给了宝玉使,她的眼里也就只有宝玉了。

所以袭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着宝玉来转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宝玉是袭人的金主,是袭人的衣食父母,也是袭人将来的希望。

袭人在跟宝玉云雨之后,又获得了王夫人的支持,她的目的就是很明确,要帮着王夫人带好宝玉,所以袭人和宝钗一样,经常会劝宝玉好好读书,将来谋求功名。因为宝玉是她将来的希望,如果宝玉不读书,整天无所事事,不但王夫人要绝望,连袭人怕也是要绝望的。

所以在这一点上袭人跟宝钗甚至跟王夫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而跟生性散淡的黛玉是相背离的。

但是袭人并没有后总在背后说黛玉的坏话。只有比较明显的一次是袭人跟湘云一起聊天,说起做针线的事,就说到前不久宝玉惹恼了林姑娘,黛玉把宝玉的香袋给绞了的事,心直口快的湘云说林姑娘他也犯不上生气,他既会绞就叫他做。袭人道:“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就?旧年好一年的功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线呢。”

袭人的口气里面似乎透着一些抱怨,但是也仅仅是他站在她的角度上面说了一些抱怨的话。这个抱怨的话,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她跟湘云的关系特别近,我们知道史湘云小时候就是袭人服侍她的,湘云带礼物也都专门惦记着袭人,关系特别要好,说一些体己话,也很自然,另一方面,从袭人口里说出这个话来,也从侧面反映了黛玉的身体不是很好,半年都没有拿过针线,就是证明。要知道黛玉并不是不做针线的人,她的针线甚至做得非常不错,也不是那种特别懒散的人,从这个我们可以推测他这个半年确实身体不太好。

除了这一次比较明显的给人感觉袭人,在抱怨黛玉之外,其他时候其实并没有说待遇的坏话,如果你要把袭人在王夫人面前的进阑看成说黛玉的坏话的话,那我是不认同的,因为袭人在王夫人面前同时提到宝姑娘和林姑娘一日大似一日,这两位姑娘都是经常出入怡红院的,新人并没有单单去说林姑娘一个,自然也谈不上是说黛玉的坏话。

说到底袭人,他到底是个丫头,他的身份和他的境界都在那摆着呢,不能拿小姐的标准来要求他。


苏小妮


袭人和黛玉交情甚好?这个恕我不能认同。若论和袭人有交情的,恐怕也只是湘云了,在派给宝玉之前,袭人照顾过湘云一段时间。湘云是个爽快之人,想来应该和袭人相处不错。

至于她和黛玉,倒真没看出有啥交情。只是黛玉会常常叫她嫂子,袭人听了虽说有些害羞,但内心是高兴的。

黛玉对她倒是一片真心,从不设防。袭人并没有为此亲近黛玉,这也怪不得袭人,黛玉的确喜欢在宝玉面前耍小性子,说出话来也是尖酸刻薄,这对于眼里只有一个宝玉的袭人来说,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特别是宝玉对黛玉伏低做小的样子,不只是袭人,估计大家心里都在笑话宝玉。



袭人眼里心里只有宝玉,宝玉心里眼里只有黛玉

●可这怎么办呢?宝玉只要和黛玉闹了别扭,一定是他先去和好,看到这一切,袭人心中是少不了醋意的。第三十二回,宝玉对着离开的黛玉表白:“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这一番话恰被袭人听见,把她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对于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感情,袭人是看不明白的,也不会理解,只会认为黛玉带坏了宝玉,让宝玉天天不得消停,所以总不想让宝玉靠近黛玉。


●第二十一回,宝玉头儿晚上刚从黛玉处回来了,一大早又去了,袭人就跟着找过去,看到宝玉已经梳洗完毕,心中很失落,然后自己回去了。恰好宝钗来找宝玉,借此把心中的不悦说了出来,袭人道:“宝兄弟那里还有在家的工夫!”宝钗听说,心中明白。宝钗明白的是宝玉对黛玉的痴情,并不知道袭人是在吃醋。在宝钗心里,该吃醋的是她,而不是袭人。又听袭人叹道:“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袭人这番话在宝钗看来,袭人是作为大丫鬟在尽职尽责,所以才认为袭人是明事理的。



袭人与宝玉云雨后,心境也发生变化,以姨娘自居;宝玉心里只有黛玉,袭人心里不是滋味,觉得黛玉直接威胁了她在宝玉心里的地位


●相比较黛玉,袭人更喜欢宝钗一些,她觉得宝钗更平和稳重,不像黛玉那样难相处。再者,袭人也清楚,宝玉在乎的是黛玉。自从她和宝玉有过肌肤之亲以后,心里是有变化的,她把自己当成宝玉的人。要是宝钗能和宝玉成亲,那她以后作为姨娘看似更为有利,宝玉不会把心思都给宝钗。而黛玉不同,若是黛玉和宝玉成亲,他俩的感情就容不去她了。


袭人跟宝钗说的那番话,要是对湘云或其他姊妹都没问题,唯独对宝钗是不可以的,因为她知道“金玉良缘”之说。宝钗听了一定会有想法的,也许比她更吃醋。而且还告诉宝钗,他们没白日黑夜玩在一起。这话要是传到王夫人耳朵里,那她不就更讨厌黛玉了吗。所以袭人说这话也不无目的。



黛玉尊重宝玉的喜好,放纵宝玉;袭人不理解宝玉,希望宝玉用功上进不要经常和女孩混在一起

●第三十二回,贾雨村来访,贾政要宝玉过去,宝玉烦贾雨村俗人一个。湘云劝宝玉:“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湘云能说出这样一番话着实不简单,你再不愿意仕途上进,可也要懂点仕途经济的道理,成天和女儿家家混在一起,以后该如何独立?这样的话宝玉从来听不进耳里去,反说湘云:“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袭人见宝玉这样,就宽慰湘云。说宝玉不只是这样对你,宝钗说这样的话时候,也是被宝玉怼了回去,这让宝钗羞红了脸,下不来台,无法言语。接着袭人对宝钗一番赞叹:“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这番话,袭人是当着宝玉和湘云面说的,也不叫什么坏话,有感而发吧!黛玉确实如此,袭人没冤枉她。这里有点讽刺宝玉“低三下四”之意。袭人这个真是操闲心了,宝玉和黛玉,那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别人管不着。袭人碍于地位和知识的局限,理解不了宝黛之间的感情。由此看来,袭人对黛玉只有吃醋的份,没啥交情可言。淑女从来多抱怨,娇妻自古便含酸,说得就是这般道理,万般闲愁皆为情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