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孫殿英幹兄弟盜寶,派工兵連挖8天,挖出物現成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馬鴻逵“盜寶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民國盜墓史上,最著名的一起盜墓事件,當是軍閥殿英挖清東陵盜寶一案,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較少被人關注的是,孫殿英的幹兄弟也曾幹過盜寶的勾當。


孫殿英幹兄弟盜寶,派工兵連挖8天,挖出物現成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國軍挖工事


孫殿英這位幹兄弟是誰?馬鴻逵。

馬鴻逵(1892-1970),著名的西北軍閥,國民黨陸軍上將軍銜。曾任寧夏省政府主席、國民聯軍第四路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一方面軍第四軍軍長,抗戰時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十七集團軍總司令。

馬鴻逵盜寶是咋回事情?原來在民國十九年(1930年)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中原大戰時,馬鴻逵攻佔山東泰安市,升任討逆軍第十五路軍總指揮兼徐州警備司令,移防泰安。


孫殿英幹兄弟盜寶,派工兵連挖8天,挖出物現成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住到這裡後,事情就來了,泰山有寶的傳聞不時傳進馬鴻逵的耳朵裡。找來知曉當地地理的人士詢問,證實泰山腳下蒿里山藏寶的可靠性後,馬鴻逵便下定了盜寶的決心。

他起初指派親信傳令兵班長馬子周,擔任“盜寶隊長”,帶領一個班去知情人指認的地方挖。但連續挖了三天,也未見到什麼寶物。

馬鴻逵根本不死心,認為馬子周“辦不成事”,改派得力干將、副官處處長馬如龍負責盜寶。

馬鴻逵當時叮囑馬如龍:“根據來自可靠方面的消息,山下肯定有寶,你務必完成。”為了防止被懷疑是盜寶,馬如龍出了一個主意,假借為十五路軍陣亡將士建立紀念碑的名義,堂堂正正地挖掘。


孫殿英幹兄弟盜寶,派工兵連挖8天,挖出物現成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馬鴻逵和他的部隊


馬鴻逵遂向南京政府和蔣委員長打報告,打算在蒿里山擇址建紀念碑,紀念在泰安戰役中犧牲的將士,項目定名為“討逆陣亡將士紀念碑”。得到南京政府批准後,馬鴻逵借為陣亡將士建立紀念碑的名義,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秋天,在蒿里山再一次進行了盜寶活動。

馬如龍請來風水先生,對蒿里山進行一番踏勘,確實挖掘目標地。另外,調來有挖土方經驗的工兵,實行輪班制,輪流開挖,晝夜不息,前後挖了八天八夜,幾乎把蒿里山挖平了。

第八天,終於“出寶了”。


孫殿英幹兄弟盜寶,派工兵連挖8天,挖出物現成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聽說出寶,馬鴻逵親自趕到現場。地下的石板揭開後,露出一個石槽,槽內刻有一行篆字。馬鴻急令士兵取出石槽,石槽下面還有寶物,裡面埋有一隻黑色小木匣。此匣長約一尺二寸,寬八九寸,有硃紅篆字。蓋子用三縷金絲捆緊,四周還釘有24顆金釘子。

寶物都是一窩一窩出的,現在挖出了“寶盒”,應該還有東西。果然,士兵繼續向下再挖一人多深時,又發現了一隻一尺見方的鐵盒。再向四周深挖,又挖出一個與鐵盒大小相似的銅盒。

同時出土的還有52片或正方形或長方形或梯形的玉片,玉片上有龍紋、鳳紋、雲氣紋。


孫殿英幹兄弟盜寶,派工兵連挖8天,挖出物現成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清朝紫檀盒,民間多用來收藏珍物


後來專家推測,這些玉片可能是盒、匣子外面的裝飾件。過去收藏貴重東西的盒子叫“玉匱”。從現在的盒、匣外面沒有玉來看,推測那些玉片是從上面散落下來的。

估計再也挖不出什麼東西,馬鴻逵才通知住手,結束泰安盜寶活動。

挖出來的到底是什麼寶物?馬鴻逵根本不懂,他急於知道結果,於是讓馬如龍找當地懂行的人問個明白。馬如龍私訪當地的一位老學究,請他鑑定那匣子、盒子。

經鑑定,這可是驚世之寶,乃唐玄宗李隆基的稀世寶物,價值連城!


孫殿英幹兄弟盜寶,派工兵連挖8天,挖出物現成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李隆基(右三)與群臣雕塑


匣上篆文:“天子臣李隆基誠惶誠恐頓首”,玉簡上還刻有“開元十三年李隆基”字樣。盒子裡面盛放的則是用金鍊串聯的16根玉簡組成的簡冊,質地為青白色閃玉。冊文以楷體書寫後刻畫,並塗以金漆,系宋真宗遺物。

這些盒、匣都是古代中國帝王泰山封禪之物證,簡冊內容都是祭天祝禱,可以說是通天地之神的天書——當時誤傳是秦始皇的祭天封禪之物。

對泰山封禪之物,中國民間一直很迷信,甚至神化之。這類封禪之物質地有金、銀、玉,相應地就叫金簡、銀簡、玉簡,目前考古發現極少,屈指可數。


孫殿英幹兄弟盜寶,派工兵連挖8天,挖出物現成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古代金筒


西漢武帝劉徹是中國少有的長壽皇帝,有一個說法,他得以長壽,便與泰山寶物有關。

泰山上有金篋玉策,傳此寶物能知人壽限長短。有一年劉徹又來泰山祭天,探訪了玉策。策上有“十八”字樣,結果他倒讀成“八十”。後來,劉徹活了80歲。此傳說見於《風俗通義》中的“封泰山禪梁父”條目:“岱宗上有金篋玉策,能知人年壽脩短。武帝探策得十八,因到(倒)讀曰八十,其後果用耆長。”

漢武帝長壽倒是事實,他實際活70歲,是中國古代皇帝中為數不多的幾位長壽帝王之一。

馬鴻逵盜出來的唐、宋玉冊是否可靠?從史書中找到了這方面的記載,證明兩樣東西確是貨真價實的稀世皇家寶物。


孫殿英幹兄弟盜寶,派工兵連挖8天,挖出物現成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古代玉冊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隆基確實到過秦山。據《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八》,當年十一月,“丙戌,至泰山下……上問禮部侍郎賀知章曰:‘前代玉牒之文,何故秘之?’對曰:‘或密求神仙,故不欲人見。’上曰:‘吾為蒼生祈福耳。’乃出玉牒,宣示群臣。”

宋真宗趙恆則於大中祥符元年行泰山封禪禮。《宋史·禮志五》記載:“真宗封禪畢,加號泰山為‘仁聖天齊王’。”

《宋史》記載,唐玄宗的玉冊曾多次被人挖出。據說在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有人曾挖到唐玄宗封禪“社首玉冊”、蒼璧,到了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玉冊被重新埋進地下老地方。


孫殿英幹兄弟盜寶,派工兵連挖8天,挖出物現成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宋真宗的玉冊也曾在明初被山民發現過。

《岱史》記載:“洪武初,居民于山中得玉匣,內有玉簡十六。有司獻於朝,驗其刻,乃宋真宗《祀泰山後土文》。又成化壬寅秋,日觀峰下,雨水衝出玉簡,會中使有事東藩,復馳以獻,乃命仍瘞舊所。”

這次重新埋寶後,泰山(蒿里山)有寶的事情,就一直在民間流傳。想不到,這兩朝絕寶竟然都讓馬鴻逵又給挖出來了。

最後交代一下,此寶物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系鎮院之寶。


孫殿英幹兄弟盜寶,派工兵連挖8天,挖出物現成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