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与房价上涨相比,这4件事可能更让人“关心”,最终会如何破局?

与房价上涨相比,这4件事可能更让人“关心”,最终会如何破局?

最近,和几个很久未见的朋友聚了一聚,当大家围坐在一桌时,自然少不了谈及房子的话题。其中,一个朋友就向在座的吐槽起自己的买房经历:按买房合同应该是2017年就交房,可如今2020年都快来了,自己还是没能住进去。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开发商降低了小区配置,擅自修改了小区规划,结果导致验收审批没有通过,虽然最后开发商答应整改,但迟迟没有动静。

买房是一件大事,动辄需要上百万,可能还需要凑够六个钱包,所以遇到这种事情谁都会感到郁闷。其实,最近这两年,伴随楼市调整和降温,房地产高歌猛进的阶段渐渐远去,延期交房、降标减配等买房问题也多了起来。为什么突然这样呢?究其原因,房地产处在上升期时,大家都忙着拿地盖房、买房赚钱,常常忽视了问题所在,而楼市降温以后才从狂欢盛宴中慢慢缓过神来。

与房价上涨相比,这4件事可能更让人“关心”,最终会如何破局?

众所周知,2016年以来房价经历了一轮大涨,最初以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率先领涨,随后二线城市跟涨,2017年下半年三四线以及五六线城市也纷纷迎来上涨。期间,开发商纷纷开启高周转模式,投机炒房客赚得盆满钵满,根本无暇顾及楼市可能出现的问题。但伴随2018年、2019年楼市调控的深入,房地产市场进入到了下行期,高房价的“后遗症”开始渐渐出现。

第一,住房质量问题开始不断出现

墙壁裂痕、装修材质不达标等住房质量问题,是购房过程中常见问题。最近三年,伴随融资渠道收紧,不少开发商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纷纷推出高周转模式,快速施工,快速回笼资金。显而易见,高周转意味着房企过于强调工程进度,比如30天干完的活可能压到15天,势必会带来降标减配和质量问题,往往由购房者买了单。早在去年,绿城房地产建设管理集团董事长李军就表示,这两年一直劝同事不要买房,很多同事觉得会错过买房增值的机会,但却忽略了这两年买的房子可能会是最差的。

与房价上涨相比,这4件事可能更让人“关心”,最终会如何破局?

第二,住房贷款利率上升增加了买房成本

房贷利率关乎买房成本,一直都是调控的重要手段。过去三年,为了抑制投机炒房,快速给楼市降温,房贷利率整体呈上涨趋势,而普通购房者的成本同样也增加了。举个例子:2016年首套房贷利率基本还是4.9%,过去三年普遍提高了15%,假设同样购买一套100万的房子,现在要多支付利息10-20万。今年8月份,央行确定了将用LPR取代传统的贷款基准利率,当时央行副行长刘国强明确表示,新的LPR形成机制也不会使房贷利率下降。可预见的是,在楼市调控继续收紧的当前,房贷利率下调的可能性不大。

与房价上涨相比,这4件事可能更让人“关心”,最终会如何破局?

第三,棚改货币化安置透支了房价上涨空间

过去三四年,棚改计划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更推动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其中,从2015年到2018年,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从28%增加到了60%以上,这成为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推力。不过,随着去库存任务完成,棚改红利开始减弱,笔者认为,这对三四线房价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再叠加房价上涨已经大大透支了购房能力,未来或将面临调整,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更是如此。对此,中国社科院在报告中明确表示,三四线销售可能进一步回落,要防范价格下跌过快。

与房价上涨相比,这4件事可能更让人“关心”,最终会如何破局?

第四,商铺遭遇“租不出、卖不掉”的尴尬

伴随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除了普通住宅,商铺也成为了大家投资的“香饽饽”,甚至一度有“一铺养三代”的说法。但时过境迁,商铺行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只要有小区就建有配套商铺,商铺严重过剩,而且在一些城市远郊区,甚至出现了人少铺多、烂大街的怪象。另一方面,住宅价格不断上涨,商铺价格水涨船高,结果就导致商铺租金过高,从而使得实体店运营成本增加,拉低了实体店的竞争水平。因此,过去这几年,商铺逐渐出现了租不出,卖不掉的尴尬局面。

以上4个问题,将如何破局?

通过上文分析来看,伴随房地产调控的逐步深入,高房价狂欢盛宴已经逐渐落幕,而“后遗症”也开始显现。那么,最终将如何破局?对政策性市场来说,最主要的还是看政策。根据目前的楼市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已对未来几年的楼市进行了明确定调:一是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变;二是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三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四是加快推动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

与房价上涨相比,这4件事可能更让人“关心”,最终会如何破局?

通过这四点定调来看,基本可以用“稳字当头”来形容未来的走向,这意味着房价软着陆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态势下,三四线的房子适合自住,但不适合投资,否则只会大大增加持有成本。此外,楼市告别狂欢盛宴,开发商只有提高房子质量,才能获得市场占有率,否则只能被市场所淘汰。当然了,随着投机炒房客被挤出市场,未来利好刚需的局面会逐步形成。

其实,退一步来说,高房价“后遗症”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因此,如果短期内就有买房计划,笔者建议,购房者应该多看、多问、多考察,尽量避开质量有问题的房子。同时,对长线投资者来说,无论是投资住宅还是商铺,都应该把地段因素放在第一位,尽量避开缺乏人气的商铺,以及人口净流出城市的房子。那么,你如何看待这4个问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