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是不是六圣之首,鸿钧之下第一仙?

闪击伯爵2


很高兴回答你问题

看过书籍《封神演义》的读者都知道,在书中有一个神仙十分厉害,他就是太上老君,就连鸿钧老祖都害怕他。在书中太上老君的寿命比天地还要长,并且有多重身份。仔细的看完书中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太上老君在封神榜中有五种身份,分别是开天辟地之祖、三清祖气、先天圣人、八景宫掌门人和三界主宰。

在第一回的时候,书中说盘古是开天辟地的神仙,然而很多读者都在思考盘古的真实身份。在后面又说太上老君乃是开天辟地之祖,并且说太极图是开辟鸿蒙的神器,因此在封神榜中的盘古,他的真实身份应该就是太上老君的化身。记得书中说太上老君的寿命比天地还要长,然而盘古又是创造天地的神仙,说明盘古就是太上老君的一个分身。

太上老君在书中擅长分身之术,他也是三清祖气。在诛仙阵那一回,太上老君来到诛仙阵中,他使用了一气化三清对付通天教主。虽然打不过通天教主,也不能破掉诛仙阵,但是这种本领却能让太上老君借着障眼法逃离了诛仙阵。这么说来封神榜中的三清也是太上老君的分身,所以太上老君也是三清祖气。

先天圣人,他们出现的时间比天地还要早,太上老君在封神榜中是开天辟地的神仙,说明他肯定是一个先天圣人了。记得太上老君曾经说“先天而老后天生,借李成形得姓名。”说明太上老君是在混沌宇宙中修炼元神,后来斩三尸成圣,成为一个不死不灭的先天圣人。鸿钧老祖也说“先有盘古后有天,太上更在盘古前。”因此太上老君应该就是书中出现的第一个神仙,肯定也是一个先天圣人了。

我们都知道这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就是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间的神魔大战,也就是玉虚宫和碧游宫之间的封神大战。后来元始天尊联手太上老君打败了通天教主,让封神榜上的有名之人几乎都是碧游宫的弟子。在书中碧游宫有万仙来朝的美誉,然而太上老君创立的八景宫,在三界中也是赫赫有名,因为太极图和乾坤图都是放在八景宫中,因此太上老君在书中也是八景宫的掌门人。

封神榜乃是昊天大帝的旨意,他只不过是鸿钧老祖在紫霄宫中的一个门徒,是鸿钧老祖让他去掌管三界。在十五回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封神榜乃是昊天大帝的旨意,然而封神大战导致了三界生灵涂炭,后来昊天大帝被鸿钧老祖惩罚。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太上老君在开天太极界变化成玉皇大帝,成为新的三界主宰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作为鸿钧老祖的三个徒弟,都是历万劫不灭之体,换句话来说就是天地间的任何能量都杀不死他们,即便是他们三个互相之间也不能真正将对方置于死地。其中通天教主是三个人中法力相对较弱的一个,被太上老君和准提道人打过屁股,但也仅仅是挨几下打,对他来说是不痛不痒。

那么,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这两位大佬谁更厉害一些呢?有人说是太上老君,因为他是大师兄,法力神通该当最强;也有人说是元始天尊,因为他是盘古的化身。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通天教主身上去寻找答案,因为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都和他交过手。

在通天教主摆下诛仙阵后,阐教众人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只得请元始天尊前来破阵。元始天尊乘坐九龙沉香辇进入诛仙阵门,用万朵金光莲花照亮了整个剑阵。这时候通天教主发一声掌心雷,震动诛仙宝剑,竟然把元始天尊顶上的一朵莲花给削落下来。元始天尊在诛仙阵中转了一圈后就出去了,并没有去戮仙门、陷仙门、绝仙门中查看。

出了阵门,上了芦篷,这时候燃灯问他:“老师!此阵中有何光景?”元始天尊说:“看不得”。这两句对话很有意思,“看不得”有两个意思,一是不应该去看,但这显然是不成立的;二是没有能力去看,但这也似乎不符合现实,毕竟元始天尊已经进入到阵内,而且安然无恙地出来了。我们结合元始天尊探阵的全过程以及他被削落顶上莲花的事实可以推测,元始天尊对诛仙阵的威力还是有些惧意的


阿政放映厅


“诸天六圣”指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女娲娘娘、准提道人、接引道人。

扩展资料:

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并称为“三清”,相传他化身为周朝的思想家老子。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道祖老君的圣诞日,国际道教节。

首次出现

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随世立教,事竟则隐,故在世未有诞生之迹。至商十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于武丁九年二月十八日降生。这是最早关于老君诞生之迹的纪传。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此后被道教奉为开山祖师。

东汉明帝、章帝之际(公元 58~88 年),益州太守王阜将老子神化为先天地之神物,并与“道”相等同。

汉顺帝时(公元 126~144 年)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据传张陵在传教布道时作的《老子想尔注》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书中出现了太上老君的名号。



彼岸视觉新媒体


《封神演义》中,鸿钧道人是至高无上大仙,他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父,他的三个徒弟都是圣人,可想而知鸿钧道人的地位是何其尊贵无上。

在《封神演义》中,除了鸿钧道人这样至高无上的人之外,还有六个圣人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准提道人、接引道人,当然还有女娲娘娘。

那太上老君是鸿钧道人的大徒弟,他是不是鸿钧道人之下第一仙、六圣之首呢?

的确,太上老君是鸿钧道人的大徒弟,在地位上是高过于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西方二圣准提道人、接引道人的实力、地位虽然也很高,但也不至于会强过太上老君。故而这里就不言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

鸿钧道人的三个徒弟中,通天教主有教无类,故而他的弟子门人很多,其截教有万仙来朝之誉,在地位上太上老君虽然是大弟子,但是在势力上还是通天教主厉害。而阐教元始天尊的虽然都有修为,但在人数上还是不如截教。

同时通天教主颇受鸿钧老祖的疼爱,所以通天教主得到的法宝最多,并且当他摆下诛仙阵、万仙阵的时候,不仅太上老君不能破,而且和元始天尊一起也破不了,直到集准提道人、接引道人,共四位圣人才破了诛仙阵、万仙阵。

当然通天教主的诛仙阵、万仙阵虽破,但是他以一对四,还是能说明他的战力的。退一步说,若单打独斗,不摆阵,通天教主胜不胜太上老君不清楚,但他还是不至于轻易落败的。

所以太上老君是不是鸿钧道人之下的第一仙还是有待考虑的。当然在地位上,太上老君是高于通天教主,毕竟太上老君是大师兄。

但是这里海忽略了一个圣人,就是女娲娘娘,女娲娘娘泥土制人、补天救世,是大地之母,女娲娘娘和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不同,女娲娘娘并不是以力证道、斩三尸成圣的,她是以功德成圣的。

同时在《封神演义》中,注重的是天数,商亡周兴是天数,封神榜亦是如此。然而封神榜虽然是三教圣人共同签压,但书中常常会出现说奉女娲娘娘的法旨,由此可见女娲娘娘的地位。

如此就以《封神演义》而论,女娲娘娘和太上老君的地位、实力孰高孰低就好分辨了。当然了,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以他们到底谁是第一就不同了。


中孚鉴


看过《封神演义》的读者都知道,在书中鸿钧老祖是太上老君的师傅,按道理鸿钧老祖的地位应该比太上老君高,但是在书中却这么说:“先有盘古后有天,太上更在盘古前”。

那鸿钧老祖在书中乃是天道的化身,古人常说“天地本无极,无极生太极”,在书中提到鸿钧老祖的来历,记得书中这么说的:“盘古生太极,一炁化鸿钧”,也就是说在《封神演义》中的鸿钧老祖指的就是天,或者鸿钧老祖代表天。

所以在书中就会有这么说到太上老君在鸿钧老祖出现之前就存在了,那么在书中的太上老君既是鸿钧老祖的徒弟,那为什么又比鸿钧老祖的地位高?

在《封神演义》中的太上老君其实是混元先天无极大道,也就是道祖,也就是无始无形的无名大道。或者说在书中的太上老君乃是天地之根,元炁之祖,也就是鸿钧老祖的祖师爷。

但是那太上老君既是鸿钧老祖的祖师爷,在书中又为什么会变成鸿钧老祖的徒弟呢?

其实在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那一回中已经说明了,那太上老君原本无形无名的状态,后来经过无数年以后借李耳之身分身下界,拜鸿钧老祖修炼道德。记得书中说到:“方借李耳修成形,同拜鸿钧修道德”,也就是说在书中鸿钧老祖的大弟子太上老君其实只是一个分身而已,真正的太上老君依然以无始无终、无名无形的状态存在于太虚宇宙之中。

因此,在书中说的“太上更在盘古前”,其实指的是真正的太上老君,而是分身下界的太上老君。

换种说法讲,比如那太上老君乃是古时候人间的皇帝或者太子,而那鸿钧老祖乃是皇帝的老师或者太子的老师,相当于一个古时候的大学士,但是从本质上讲太子或者皇帝的地位依然比他们的老师高。

所以在书中的太上老君相当于玄门的创始人或者祖师爷,而那鸿钧老祖相当于一个老师或者军师,归根结底那太上老君的地位依然还是比鸿钧老祖的高,换句话说那鸿钧老祖和太上老君不仅仅是师徒关系,而是君臣关系。


一一热门搞笑派一一


《封神演义》中通天道人肯定是鸿钧下的第一圣人。为什么这样说呢?

鸿钧道祖下有六位圣人,老子、元始天尊、通天道人、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是造人功德成圣,虽然也是不死不灭,但武力并不强悍,从不参与争斗,女娲娘娘先除外。

老子持有功德至宝天地玄黄玲珑宝塔,往头上一放,万法不侵,谁也打不动,先天立于不败之地,谁也不可能赢得了他。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也是武力超绝,无人可敌。

但虽然是这样,通天道人一个人摆下诛仙剑阵,没有一个圣人敢单独进去破阵,《封神演义》中说的明白,在破诛仙阵前,老子和原始天尊两个人不敢破阵,等着西方教俩圣人来了才破阵。准提道人先到,问老子:“这阵内有四口宝剑,具是先天秒妙物,不知当初如何落在截教门下?”老子曰:“当时有一分岩……如今道兄来的恰好,只是再得一位,方可破此阵耳。”

老子自己都说了,没有四个圣人,破不了通天道人的诛仙阵。

由此可见,六大圣人之中,通天道人是第一仙!!





风雪夜


首先我们看下小说中封神榜的由来

《封神演义》中鸿运老祖有三个亲传弟子元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 他们分别创立了阐,道,截三教。封神榜就是三位教主共同创立的。

原文第十五回 昆仑山子牙下山 里面这样写道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布雨兴云、善恶之神。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正此之故。

大致意思就是说

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劫临身,故此闭宫止让。又因昊天上帝(玉皇大帝)命仙首十二称臣,故此叁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叁等,共编成叁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叁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

可以证明封神榜的出处

其次再说下三位大佬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老子就是老君爷的第十八次世化身。度人无数,因其传下道家经典《道德经》,故称老君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为开山祖师。

元始天尊,全称“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

《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

道经记载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号虽殊,本同为一。"《道门十规》中说:“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

(此处大家可以参考历代神仙通鉴)

通天教主本来也是“封神榜”的制订者之一,知晓门下仙徒在封神榜上有名者(即必死者)甚众。但随着其门徒在太师闻仲的力邀、阐教叛徒申公豹的蛊惑下与姜子牙对抗,因而不断被杀,再加之门人弟子的挑拨,最后通天教主终于无法隐忍,也参与了这场争斗。通天教主于界牌关布下“诛仙阵”会斗元始天尊和老子等,但在众位教主级仙长的联手夹击下溃败;随后又以门下弟子布下“万仙阵”再战,最终截教大败。去向不明有人说被鸿运老祖带回天上受罚去了。

最后我们回归到小说中来

原著第七十七回:元始曰:“古云:‘先师次长。’虽然吾掌此教,况有师长在前,岂可独自专擅?侯大师兄来,自有道理。”元始天尊为何不出手,就是在等太上老君发话。

所以,《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人虽是师兄弟,但太上老君不管是教中地位还是个人实力都远远高于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在古代神话中 原始太尊比太上老君厉害。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

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本来是“三清”中地位最低的,但是后世认为道教为老子所创,故而其地位应该提升,尤其是李唐王朝时期,太上老君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再往后太上老君便成了元始天尊的大师兄了。


一忆一


不是的。而是太上太白太乙。太乙真人,太白金星,原始天尊,太上老君。大罗金仙之首。排位不同,自己上网查询搜索看看都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