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東周為什麼要分為春秋和戰國?

品177206512


話說由於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諸侯對周王室信心喪失,產生了“狼來了”效應,直接導致外敵入侵時,諸侯未及時勤王,周平王被迫遷都,從此中國歷史從西周走進來東周,但是歷史上東周卻分為“春秋”和“戰國”,那為什麼東周又被分為兩個時間段呢?

一個時代的劃分是基於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因素的,東周之所以被分為兩段,主要由於:

一,政治形勢變了。周天子從有名有份,別為有名無實。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說明周王室在諸侯心中還是有地位的,雖然之前也發生過周夷王聽信讒言,煮了齊哀公的悲慘事件,但是諸侯還是恪守君為君,臣為臣的禮制,還是尊周王為天下共主的。周平王遷都是周王室衰弱的轉折點,其可謂倉促遷都,不得不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重傷周王室的犬戎是周平王的外祖父申侯招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周平王奪他父親周幽王的權,雖然《史記》沒有記載,但是當時因此造成兩個周王同時存在的局面,所以周平王遷都前後,周王室的所作所為傷了諸侯的心,周平王也沒有完全得到諸侯們的支持,進而周王室慢慢變成了諸侯國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不再具有轄制的能力。雖如此,春秋時,諸侯為了拓展勢力,仍然打著“尊王攘夷”的大旗行事,但是到了戰國時期,諸侯已經扯下了這塊遮羞布,開始了侵佔兼併他國領土,殺主取而代之的行為。作為春秋和戰國分水嶺的三家分晉和田陳篡齊就是其典型的代表事件。

二,春秋到戰國的過渡也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由於周王室的衰落,諸侯國空前發展,在兼併和擴充國土的戰爭中推動了西周井田制(公田)的瓦解。到戰國時期,稍有想法的諸侯國都或多或少的進行了變法,這樣不僅確立了依法治國的施政理念,還逐步承認了土地私有。奴隸也由於戰爭的需要得以解放,通過參軍等渠道擁有了土地。鐵製農具的使用提高了生產力,也推進了奴隸向農民的轉化。士卿代代相繼的局面也被打破,以下犯上不斷髮生。諸子百家佼佼者可以通過自己的政治主張被諸侯所賞識,進而躋身為新興貴族,成為了地主階級的代表,通過勢力的碾壓,推動老牌貴族從奴隸主向地主轉型。


梓元小維


為什麼要將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是在周王朝的歷史進程中階段性的幾個歷史大事決定的。站在歷史、文化的高度看,這兩個時期的劃分即合理又科學,為後來歷史研究者,提供了明確的歷史分界線。

周武王姫發於公元前1046年推翻商王朝統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三個大一統王朝。在周武王死後成王即位是謂周成王。因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攝政當國。周公旦攝政期間,平亂建都,大行封建,製作禮樂,調整、規範國民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奠定、夯實了周王朝的統治基礎。是整個周王朝的全盛時期。史稱“成康之治”。

此後,周王朝漸漸衰弱,至第十二代周王姬宮湦,史稱周幽王,因其不務朝政沉溺美色導致亡國,周幽王死於驪山,西周滅亡(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0年共275年。

此後,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歷史上將東周建立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三年)共294年時期劃為春秋時期。

話說建立東周、建都成周(今洛陽)的是原廢太子宜臼,他是在鄭國、申國、秦國、晉國和衛國幾個大諸侯的擁立下才得以上位,因諸侯擁立有功,周平王又將洛邑周邊幾個大城池分別分封給幾個有功諸侯,這樣,在東周分封的大小170多個諸侯國中,作為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面積甚至小於幾個大諸侯國,其國家實力進一步衰退,堪比一個小諸侯國了。幾個老牌諸侯便仰仗威望騎到周平王的頭上,其西周之初建立的禮制也逐漸受到挑戰,禮崩樂壞,特別是楚國熊通無視周王朝自封為王后,周王室的威望也如日落西山一日不如一日,不能擔負起天下共主的責任。

當時,中原各國經常受到遊牧民族犬戎的侵擾,中原各國聯合起來打出“尊王攘夷”的口號共同對付遊牧民族對中原地區的侵襲,所以,東周王朝仍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在這個時期,雖然天下騷亂已現,但王朝天子名份尚在,沒有一個諸侯獨大敢於覬覦天子之份。這段時間,各諸侯國都在積蓄力量,雖然為爭奪土地人口各諸侯戰爭頻發,但都是小規模戰場,雖然稱不上和平年代,但戰亂尚未波及整個中原各國,所以,歷史將這段時期分為春秋時期。春秋時期,先後有五國稱霸,分別為齊恆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史稱“春秋五霸”(還有另五霸說,這裡暫不論)。

從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原前)稱為戰國時期。

從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開始,戰國時代正式揭開了歷史的大幕,以“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為代表,小諸侯紛紛被大諸侯吞併,形成了較大的幾個諸侯國,史稱“戰國七雄”。分別為秦、齊、楚、魏、趙、韓、燕。同時期雖然還存在越、巴、蜀、宋、衛及中山國等幾個小諸侯,但其實力遠遠不及七雄,並最終被七國所滅。

這一時期,以李悝在魏國變法成為七雄首霸開始,依次是吳起在楚國變法興楚,申不害在韓國變法圖強,齊威王行賞罰強齊,再到商鞅變法徹底改變秦國,最後一掃六合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史集權王朝止。

如果說春秋時期是舊體制舊秩序經受挑戰的時期,那麼,戰國時期則是徹底粉碎舊體制舊秩序的時期。

這個時期,是所謂但有血性必有紛爭的金戈鐵馬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學術風氣大興的時代,是諸子各顯其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思想大開放,文化大爭鳴的時代,是一個徹底打破舊傳統舊秩序變革的時代,是一個民族大融合、時代大進步的時代。

正是以新舊二個體制的更替,建立一個新的秩序為代表,故東周分為春秋戰國二個時期。


天涯孤旅a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管是西周還是東周,春秋還是戰國,都是後人為了方便區別歷史階段而稱,所有的這些時期,當時的人們還是稱為“周”,其中秦提前滅周王朝再滅諸侯這一段比較特殊 。下面就以綱要的形式簡單解釋一下。

一、武王伐紂建立周王朝

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伐紂滅了商朝,周王朝開始建立,定都鎬京(今西安),由於堵城地理位置在後來的洛陽在西邊,所以歷史上稱為“西周”。周武王死後,年幼的周成王繼位,因此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攝政,在周公旦的努力下,西周採取了很多符合當時環境特點的措施來鞏固統治,包括我們熟悉的分封制、禮樂制和井田制等。

二、周武王的子孫無能誤國

經過兩百多年的統治,和歷史上大多數朝代一樣,周武王的子孫越來越無能。在公元前771年,西周被被少數民族勢力犬戎攻破都城,周幽王被殺死。

三、周王朝遷都洛陽,史稱東周

周幽王死後,周平王繼位。為了躲避犬戎,周平王把都城從鎬京籤遷到了洛邑(今洛陽),由於洛邑在鎬京的東邊,所以歷史上把遷都後的周王朝成為“東周”。

四、東周在歷史上被人們分為兩個階段:春秋時期、戰國時期

(一)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是東周前半期的歷史階段,時間從遷都洛陽到三家分晉。由於這段時間,魯國史官(也有人認為是孔子所修訂)編寫了編年體史書《春秋》,記錄了當時各國的重大事件,所以歷史上把這段時期成為“春秋時代”。春秋時代是一個諸侯開始無視周王朝,相互征伐的年代。後來南邊楚國、西邊秦國逐漸強大,也加入了爭霸,於是出現了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的局面,史稱春秋五霸。

(二)戰國時期

經長期相互吞併,諸侯國越來越少。尤其是三家分晉、齊國田氏取代姜姓後,諸侯主要剩下了強大的七個國家長期爭霸、連年戰爭,所以歷史上把東周後半期的這一階段稱為“戰國時代”。前256年,東周最終被秦所滅,再後來 前221年,秦國統一中國。

嚴格的說,周王朝應是前1046年武王伐紂到前256年秦滅周,之後到秦統一中國前的三十幾年已不在周朝範圍裡。





戴草帽的小老鼠


東周被為分春秋與戰國兩個階段。其實,春秋與戰國在時間上是延續的,並不存在改朝換代的鉅變。那麼,為什麼會人為劃分兩個歷史階段呢?

1、春秋之時間,與《春秋》一書的歷史編年大體吻合,史料詳細清晰;戰國階段的史料則混亂、破碎、不完整

我們對春秋歷史的瞭解,要比對戰國的歷史清楚得多。這是得益於孔子所編的《春秋》以及其衍生作品《春秋左傳》。

孔子編撰的《春秋》是在魯國史書的基礎上,加上微言大義,實際上包含了孔子的政治見解與觀點。《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但是《春秋》這本書,對歷史事件的記錄十分簡略,於是《左傳》就應運而生,實際上是對春秋歷史事件的詳細記錄。《左傳》記敘時間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比〈春秋〉一書要多記了十幾年。

現在我們所說的“春秋時代”,一般是指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總共295年,約為三百年。除了前四十八年的歷史外,其餘年份的重大歷史事件都記錄《左傳》裡。為什麼春秋時代選擇公元476年作為終點呢?這個時間點有什麼特殊意義呢?其實並沒有,這一年只是周敬王去世。為了彰顯“尊王”的大義,把周天子的去世,作為一個時代的終點。

進入戰國時代後,由於《左傳》結束的時間是公元前468年,故而戰國前八年的歷史事件還是比較清晰詳盡的。在前468年之後,戰國的史料開始變得混亂,特別是前期的史料十分簡略。這是戰國與春秋的區別之一。春秋的歷史是完整的,清晰的;戰國的歷史,特別是前期的歷史,是不完整的,破碎的。

2、春秋的政治格局與戰國有比較大的不同

三百年的春秋史,霸業為先。

從鄭莊公牛刀小試,馳騁中原始,一代代的霸主,你方唱罷我登臺。真正的霸業,肇始於齊桓公,他高舉尊王攘夷的大旗,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開創春秋霸業的模式。然而真正的重頭戲,卻是晉、楚百年爭雄,這兩個國家均人才鼎盛,明君輩出,勢力此消彼長,實力不分伯仲,晉國的傑出君主有晉文公、晉襄公、晉悼公等,而楚國亦湧現楚武王、楚成王、楚莊王等一代梟雄。晉楚爭霸,將春秋之勇武精神推向極致。

弭兵之會終結兩強相爭的格局,齊、吳、越的相續崛起,打破了長期以來北晉南楚的局面。齊景公狙擊晉國的霸權,而吳王闔閭則以氣貫長虹之勢,搗破楚都,幾滅強楚,吳國之霸業由此樹立。越王勾踐則上演最精彩的謝幕之劇,從而登上了春秋霸業的最末班車。

這是個混亂的時代,這又是一個自由的時代;這是打破舊秩序的時代,這是建立新秩序的時代;這是鐵血與權謀交織的時代,這也是文明與智慧發展的時代。春秋開始了諸侯間的兼併戰,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而這又為戰國時代更大規模的兼併戰打下了基礎。

儘管都是諸侯爭雄鬥霸的演義,但春秋與戰國還是有很大不同:春秋時代還堅守著仁義的底線,傳統的精神仍被奉為圭臬,殘酷戰爭表面上還披著一層文明的袈裟;相比春秋,戰國時代多了幾分冷酷與血腥,實用主義興起對抗道德主義,思想突破傳統的界限,更加自由奔放與豐富多彩,平民階層有了更多的機會去登上原本屬於貴族的政治舞臺,中國大地的鉅變進一步加劇著……

與春秋時代崇尚“仁義”相比,戰國時代“唯武力論”的軍國主義色彩濃厚,這是對春秋仁義思想的一種反動。生活在戰國晚期的韓非子曾經講過:“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競於仁義道德的時代已漸行漸遠,逐於權謀與爭於武力的時代漸行漸近,戰國是一個個人野心與權力膨脹的年代。

戰國的血腥味遠遠濃過春秋時代。在春秋,幾乎看不到大屠殺的場面,戰爭雖然頻繁,實則規模不大。到了戰國時代,戰爭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殘酷,發展到後期,甚至出現屠殺數十萬戰俘的現象,這才春秋時代是沒有的。

春秋貴族主義強調禮法,尊重對手的人格是文明的表現,比如晉國與楚國交鋒時,兩軍高級將領在血戰的同時,還可以在戰場上互相敬酒,以示對對方的尊重。到了戰國,貴族的氣質已蕩然無存矣,人道與寬容不再成為時代的主流思想,殺戮成為一個新時代的代名詞。


君山話史


西周與東周,包括西漢與東漢,乃至西晉與東晉等,都是後世對一個朝代不同時期的劃分而已。

當然,春秋與戰國,並非指朝代名稱,而是指同屬於周王室東遷洛邑之後至秦王朝一併天下之前的那段時間。那為何,又要將東周那段時期分為春秋與戰國呢?

之所以將東周分為春秋與戰國。主要原因是,這段時期比較長,約有550年之久(前770年--前221年),而在這麼長的時間裡,社會發展有了明顯的變化與不同。

春秋的得名,源於孔子著《春秋》一書,《春秋》是一部編年體史書。而戰國作為一個時代的名稱,源於西漢末年劉向編輯的《戰國策》。《戰國策》為國別體史書,其記錄的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至秦朝一統。

而另一部史籍鴻篇《資治通鑑》也是編年體,其記錄的年代是從周威列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王室正式冊封韓、趙、魏為諸侯,即三家分晉),而到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北宋建立的前一年)。《資治通鑑》記錄到959年,很好理解,是為了不述及當代(宋代)。那為何又從前403年開始記錄呢?

因為,在司馬光這些儒生看來,孔聖人已經著了《春秋》,而後世孺子是不能比擬“聖人”的。故而,孔聖人寫過的那段時期歷史,後世儒生是不能輕易動筆的。

故而,《資治通鑑》的記錄年代,只能從《春秋》之後的年代開始。但是,《資治通鑑》又沒有緊接著《春秋》之後的年代(前481年)開始,而是從前403年(三家分晉)開始記錄。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司馬光等人把“三家分晉”這一事件,當成一個時代的分水嶺。

後世也基本上都認同,“三家分晉”、“田氏代齊”是春秋邁入戰國的重要標誌事件。

春秋與戰國的不同,背後的本質在於社會形態體系已悄然發生了變化。周王朝建立的時候,實行的是分封制度。天子將部分土地封賜給宗室勳臣,以建立邦國,而稱諸侯。諸侯再將自己的部分領地封賜給各卿大夫以作采邑,而稱為家。諸侯的疆域(國)與各卿大夫的采邑(家),就共同構成了“國家”一詞。


將夏商周稱之為奴隸社會,秦朝到清朝這兩千多年的時期,稱之為封建社會。但實際上這種劃分,並不適用於中國。

如果,對比東西方的歷史,我們很容易發覺商周時期的分封制度,其實與西方中世紀那段時期更為相似。且“封建”一詞,源於《詩經·商頌·殷武》:命於下國,封建厥福。封建的本義,就是指封邦建國。春秋時期,雖說周王室已然式微,但在社會結構體系上並沒有本質變化,仍是那種封建體系。

但是,到了戰國時期,卻發生了變化。各諸侯紛紛實行變革,魏有李悝,齊有鄒忌,楚有吳起,韓有申不害,秦有商鞅,趙有肥義,燕有樂毅。雖變革的措施不盡相同,但其變革的核心就是:加強君權、削弱世族卿大夫的權力。

故而,在戰國時期,雖也有分封采邑制度,但已經不佔據主流。而漸漸實行了郡制、縣制(縣制始於楚,郡制在秦盛行),即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這樣,君權才得以漸漸加強,而世族卿大夫的實力卻漸漸削弱。這也是為何魯國三桓,在春秋時期權勢熏天,而到戰國時期,卻漸漸沒有影響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戰國中後期,封建制在各諸侯國都已基本解體,這也是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突然變大的根本原因所在。再至秦始皇統一天下,而在天下範圍內確立了集權帝制的形式。簡單地說,春秋時期,仍為封建制度。而到了戰國時期,已悄然成為了君主集權制。正是這內在的變化,而導致了社會的更加動盪,從而凸顯出了時代的變化。


超凡博弈


何南迴答

很簡單的,在威烈王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403年,他分封了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他在位期間沒做過啥大事兒,就這一個被司馬遷、司馬光記下來了-----估計他刨過司馬家的祖墳。

這三個人是誰啊?

這三個人是晉國三個家族的族長,晉國在這之前一直很亂,原來有六家.......還是說七家吧,公元前550年欒氏被滅了後才成為六家的,分別是韓氏、趙氏、魏氏、智氏、範氏、中行氏六家,這六家又相互使絆子打來打去,最後剩下了三家,就是魏氏、趙氏、韓氏,歷史上稱為三家分晉。

需要著重說的是,在此之前,大家打歸打,但是誰都不能不顧國主的臉面和命令,更多的是打打談談,談談打打,宋襄公的仁義之師、晉文公的退避三舍等都是那時候大家相互謙讓的美談。也就是大家還講點兒理和禮,故此之前的階段史學家稱之為春秋,以孔子春秋經典命名也是一種認可和讚譽。

而威烈王分封的這三個族長-----也就是後來的魏國、趙國、韓國,可是分了他們君主的地盤兒立國的,晉國國君剩下極小的一個城郭,不久就被滅了。就這麼幾個以下犯上的家族竟然得到了最高的周天子的認可,一方面說明周王室衰微的厲害,另一方面也說明當時社會對禮樂這些東西已經不在乎了,大多數時候都是以武力說話。

這也是史學家為什麼叫這段時期為戰國的原因,打來打去,最後剩下七個比較牛的國家,也就是戰國七雄,再打來打去,七個打成一個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戰國結束、周朝結束、所有權力歸集到一個人身上。

等於是恢復出廠設置了。

我是何南,一個偽史學家。


精銳高考志願


東周之所以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是因為這兩個時期存在一些本質的不同。

簡而言之,雖然同樣是“禮崩樂壞”,但春秋時期,整個社會處於由有秩序向無秩序的發展階段;而戰國時期,整個社會是由無秩序向有秩序的發展階段。

周朝是由周天子為天下共主、分封諸侯而建立的封建制“邦聯”國家,雖然周天子為天下共主,但各諸侯國實際上各自為政。在周天子有足夠的能力(人、財、物力)能夠維持其權威的時期,各諸侯國還能尊奉周天子為共主,聽從周天子調遣,比如西周時期;而在周天子沒有能力維持其權威的時期,各諸侯國就開始離心離德。

齊桓公等“春秋五霸”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謀求自己諸侯國的利益時,還說明周天子有其利用的價值,但這樣的價值利用一次就少一點,而周天子的權威也就逐次降低一點,由此往後,周朝立國初期建立的“禮樂典章”等制度就一步步走向瓦解。所以說春秋時期整個社會是從有秩序走向無秩序。

而由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可以說各諸侯國基本上拋棄了作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拋棄了周朝的立國基礎,也就是“封邦建國”,因為韓趙魏三家自己就能夠決定自己的疆域和“建國”,只不過讓周天子走程序象徵性的認可一下就行。自此往後,各諸侯國相互征伐,也不用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而是赤裸裸的為了各自的利益。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而這樣的無秩序局面註定是要走向終結的。“百家爭鳴”就是為終結無秩序局面提供思想武器,而無論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也好,還是各國“變法圖強”也好,無不是向著終結無秩序局面的政策努力。最後,只有秦國的努力收到了成效,一統天下,但最終終結無秩序局面的卻是漢朝。

因此,將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是很有道理的。




老璞


春秋和戰國,史學界一般以公元前403年為界(如司馬光寫資冶通鑑,即以此年為開篇)。是年,周天子分封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戰國正式拉開序幕。

東周之所以分為兩段,主要是春秋和戰國的形勢截然不同,可以從社會制度、政治、軍事與文化認同(周天子地位)上區分。

一、社會制度上

春秋時各國基本上以奴隸制為主,各國改革後逐步向封建制過渡,各國治國主要依賴貴族階層(如公族,世襲卿族);而戰國基本上都是封建制,平民階層興起,治國以"士"為主,各國人才流動頻繁。

二、政治上

春秋時諸侯國眾多,強國打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稱伯",以打服對方為主,滅國而不絕嗣,比較講究禮儀,是謂"春秋五霸";弱國依附於強國,尚能生存。

戰國時打仗主要為了統一天下,滅國之戰不絕,血腥四起,諸候國迅速減少,連禮儀之國魯國及周天子亦被滅,後來剩下七國,是謂"戰國七雄"。最終六國入秦。

三、軍事上

春秋時打仗時講究禮儀,以車戰為主,貴族儀式感強,強調"不擒二毛,不二傷敵",甚至在晉楚爭霸泌之戰中,晉國兵敗,士卒於逃跑途因車子陷入泥中而不能動,追上的楚國士兵競停下追擊,教晉卒如何弄出車子,然後等晉卒跑遠後再追趕的行為。這在殺人如麻、動輒斬首數萬的戰國是不可想象的。

戰國打仗主要目的就是殺人滅國,以步戰為主,如魏武卒、秦銳士等。戰爭中詭計百出,不擇手段,血腥殘忍,毫無道義可言,甚至出現了秦將白起坑殺40多萬趙國降卒的惡性事件。這種事在春秋也是絕不會出現的。

四、文化認同上

整個春秋時期強調禮儀,周天子還是各國認可的天下共主,爭霸戰爭多在"尊王攘夷"口號下進行,爭取到周天子的支持,無疑會佔據道德優勢,在爭霸中處於有利地位,如齊、晉,晉更是稱霸中原百年之久;而楚國僭越稱王,遭到了中原各國鄙視,被視為蠻夷,屢受打擊,雖稱霸而時間很短。

戰國時周天子地位芨芨可危,強國競相稱王,不斷挑釁天子,對周天子名義上的尊重也沒了,最終在戰國中期,秦滅周,歷史進入秦王紀年。

以上就是拙見,請有識之士多加指教。




投筆客


東周分為春秋與戰國這在歷史界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什麼算春秋,什麼又算戰國,很多歷史學家都有自己的觀點,還有就是時間的分界點也沒有那麼明確,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等等,也都是一個過程,並沒有一個確切地點,因此,對於這個問題,必須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去看待,發生的事情不過是表面上的表現,深一層次的改變才是時期真正劃分的原因,這就像我們都熟知的青蛙成長。小時候,青蛙就是小蝌蚪,沒有四肢,還有尾巴,漸漸地,蝌蚪長出了四肢,退化了尾巴。按照兩種形式青蛙分了至少兩個時期。

因此,我覺得東周分為春秋與戰國,是因為這兩個時期都有各自的主題與社會形勢。

春秋的主題是爭霸戰,隨著周平王東遷,周王室衰微,沒有能力再領導各諸侯國,但是各國之間仍有交往與戰鬥,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國家站出來主持與領導。周王室既然沒有這個能力,那麼有能力就要站出來了,主持會盟,商討大家都遵循的盟約。要站出來,就不會像毛遂自薦那麼簡單,靠的是實力與武力,即誰的胳膊肘有力誰當老大。因此,嘴上說了不算,是騾子是馬出來溜溜。說的再好,不如出來一戰。於是,歷史舞臺一次上場了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他們之間通過實力上較量,然後成為周圍小諸侯國的盟主。

同時,春秋時期的戰鬥還是非常有禮節的,戰爭開始前,彼此會商量好一個開闊的地方,然後雙方擺開戰勢,然後雙方還要互相派一輛戰車進行較量,較量完之後,如果有一方不服,那麼再開始互相進攻。比如在晉楚之間的最後一次大戰,晉國慌亂後撤,很多車子都陷進了水裡,而楚國這邊的士兵竟然還幫晉國士兵從水裡拉車等等。而且那個時候僅僅掙一個勝負強弱,並沒有要徹底消滅對方。

戰國的主題是滅國戰,也就是統一戰。這個時候發生最大的變化是戰爭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從當初禮節性的戰鬥轉變成了消滅戰。就是不是以打敗對方為目的,而是以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為主。比如戰國時赫赫有名的名將白起,據統計,僅僅他參與的戰鬥,其他六國的死亡人數達兩百多萬人,我們都知道,一個長平之戰,就坑殺了趙國四十多萬士兵,戰爭之慘烈,死傷數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同時,各個國家都在追求變法,改變當初周朝時期定下的分封土地獎勵的制度,尤其是趙魏韓等率先實行了郡縣制,包括楚國也有郡縣制等等。

因此,春秋與戰國兩個時期都有自己的主題,並且戰爭形式,規模以及目的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個人覺得,這可能是其中劃分的一個主要原因。


弗洛伊德的噩夢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併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