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華為“脫胎換骨”後的Cloud & AI“全家福”

在不知不覺過去的2019年中,華為完成了一次“脫胎換骨”地爆發。此前所熟知的IT基礎設施業務進行品牌煥新,升級為華為Cloud & AI產品與服務“家族”。這是華為原生研發能力的最佳展現,也代表基於鯤鵬和昇騰處理器,華為正在賦予數字世界更多選擇。




一雲兩翼雙引擎


其實,華為Cloud & AI產品與服務是個大家族,“全家福”成員包括:數據基礎設施、華為雲、智能計算、智能安防、企業協作、融合視頻、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等。旗下產品線又可細分為: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臺、TaiShan服務器、FusionInsight大數據解決方案、GaussDB數據庫、OceanStor Dorado智能存儲、HoloSensIVS、CloudLink、WeLink等數十個產品系列。

話題由此展開。華為每每確定業務戰略,都頗為體現腳踏實地的思考,例如“黑土地”、數字世界“基座”等,而其所有品牌命名,又均在展示仰望星空的力量,例如鯤鵬、昇騰等。總結Cloud & AI產品與服務“全家福”的產業定位,也符合上述發現,即華為正在形成,“一雲兩翼雙引擎+開放生態”的戰略佈局。

華為“脫胎換骨”後的Cloud & AI“全家福”

“一雲”,即華為雲。華為雲通過全棧創新,提供安全可靠的混合雲解決方案,並將成為生態夥伴發展的“黑土地”。“兩翼”,即智能計算和智能數據與存儲。其中,智能計算是面向通用計算和AI計算,提供“鯤鵬+昇騰+x86+GPU”的多樣性算力;智能數據與存儲則包括:OceanStor存儲、FusionInsight大數據、GaussDB數據庫等產品,其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數據服務,可讓數據的每比特成本最優,讓數據的每比特價值最大。“雙引擎”,即鯤鵬芯片和昇騰芯片,鯤鵬是通用算力處理器,昇騰則是AI算力處理器。

逐一展開上述產品和服務,並深入理解華為Cloud & AI進化的全過程。


最自帶流量的數據基礎設施


數據基礎設施,又稱為“智能數據與存儲”業務領域。其自帶流量,也頗具品牌“野心”,希望擁有與華為手機、華為5G同樣的影響力,至少讓5億人記住,華為是家“懂數據”的企業。

其實,這並不困難。2019年,華為在智能數據與存儲領域的幾次重要表現,可總結一句話:高斯(GaussDB)在數據湖(FusionData)中釣到一條劍魚(OceanStor Dorado)。由此,華為開始重新定義數據基礎設施。

“重新定義數據基礎設施”,可簡單理解為:實現數據使能、重新定義數據處理平臺、重新定義存儲架構、實現多樣化數據連接、實現多樣性計算等五個方面。其意義在於,以多樣性的算力,匹配多樣性的數據,加速數據流動和數據價值變現,使數據和業務之間的銜接更高效。

其中,華為FusionData智能數據解決方案,以及GaussDB數據庫的發佈,標誌著華為可提供“採-存-算-管-用”全生命週期的數據服務。而被稱為“劍魚”的OceanStor Dorado,則實現了“重新定義存儲架構”的最佳蛻變。通過自研的網絡芯片、計算芯片、SSD控制芯片、管理芯片、AI芯片,華為開始,華為正在幫助用戶進入全閃普惠時代。


最高光的華為雲


華為雲,Cloud & AI“全家福”成員中,最為高光。其面對強大的對手毫不手軟,面對數字化轉型中的企業客戶體貼周到。IDC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華為雲IaaS+PaaS業務收入增長超350%,IaaS市場位列TOP4廠商增速第一,而且排名第三的中國電信,也一直與華為雲保持著密切地技術和業務淵源。

華為“脫胎換骨”後的Cloud & AI“全家福”

在此,也分享一個有意思的想象。凡與“黑”沾邊的名稱,都會產生現象級的影響力。例如黑馬、黑天鵝,當然還有黑土地。華為雲也是如此,其品牌定位,即是堅持成為“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踐行此定位。2019年,華為雲已經聚集300萬用戶和開發者,上線200多款雲服務,其中69款鯤鵬雲服務,以及43款昇騰雲服務。同時,華為雲推出180餘個解決方案,雲市場中上線應用超過3500個,政務雲客戶超過350家,金融雲客戶超過200家。


最貼近應用的智能計算

智能計算,在華為Cloud & AI“全家福”中,最為貼近應用,其擔負著人工智能產業的“爬坡”使命。顧名思義,智能計算重點在於智能應用,但核心在於計算驅動。也就是說,華為是將核心能力沉澱於芯片和計算平臺,以賦能人工智能產業。

2018年12,華為以“芯開始”為主題詞,成立智能計算業務部。而在此之前,華為已臥薪嚐膽,歷經15年,目前投入2萬名工程師,打造鯤鵬+昇騰雙引擎芯片族,並由此延伸出Atlas平臺、TaiShan服務器兩大產品系列。

以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臺為例,其全景圖包括:Atlas 900 AI集群、Atlas 800 AI服務器、Atlas 500智能小站、Atlas 200 AI加速模塊等產品。而在過去的一年中,Atlas平臺已在七大行業,與40餘家ISV形成聯合解決方案。

由此,在醫療領域,Atlas應用於眼底視網膜血管分析;在智能零售領域,Atlas應用於水果等商品識別;在高速公路領域,Atlas應用於車牌視頻;在城市道路領域,Atlas應用於路口紅路燈控制;在能源領域,Atlas應用於輸電線路智能巡檢。


“神器”最多的智能安防

智能安防,在華為Cloud & AI“全家福”中,可謂“神器”輩出。2019年,華為高頻發佈了界內首款複眼型攝像機、業內首款5G雙模攝像機、業內首款昇騰加持的智能微雲HoloSens IVS1800、業內首款“鯤鵬+昇騰”智能視頻輕量雲HoloSens IVS3800,以及業內首個一站式智能視頻算法商城HoloSens Store。

當然,上述產品只是華為智能安防的能力外在表現,而其背後則是一系列策略升級。其實,2019年才是華為智能安防真正的元年,其發佈了全新的品類品牌——Huawei HoloSens,從“單維視覺”,升級到“全息感知”,意在打造從“看見”走向“預見”的智能安防產品及服務,推動安防從防控延展到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務。

同時,華為智能安防確定了“2+4+N”戰略定位。華為將基於鯤鵬和昇騰“2大系列芯片”,以真數據、真智能、真開放、真安全等“4真”原則,跨越產業發展鴻溝,並攜手“N家生態夥伴”,讓智能安防走向各行各業。

此外,智能安防還明確了戰略定位。就如智能手機是移動互聯網的“超級入口”,智能安防也將成為行業數字化的“超級入口”。由此,智能安防正在成為萬物感知的核心,成為是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加速器。


應用最廣的企業協作

企業協作,華為應用最廣的產品解決方案。華為業務覆蓋全球170餘個國家和地區,華為企業協作產品,也服務於全球170餘個國家和地區。甚至可說,全球用戶瞭解華為,多是從企業協作產品開始。

華為“脫胎換骨”後的Cloud & AI“全家福”

目前,華為企業協作產品線中,CloudLink、WeLink兩大解決方案知名度最高。2019年,CloudLink視訊解決方案的平臺和終端,已全面切換至華為鯤鵬處理器。澎湃的動力使其可廣泛應用於視頻會議、應急智能、智慧醫療等領域。

而華為雲WeLink則被稱為,“更懂企業的智能工作平臺”,其也可視為華為雲實現海量用戶高頻互動的“超級入口”。WeLink將團隊、設備、知識、業務,統一於一個平臺,實現了AnyTime、AnyWhere、AnyDevice、AnyBody全場景智能辦公。也就是說,用戶能夠隨時、隨地、通過各類終端設備(手機、電腦、Pad、電子白板等)實現協作辦公。

最炫的融合視頻


融合視頻,堪稱Cloud & AI“全家福”中最炫的業務。其包括視頻直播、點播雲服務、視頻AI雲服務、Cloud VR端到端解決方案等。舉例說明,電影《流浪地球》的雲渲染服務,“鬥魚黃金大獎賽”電競直播,以及國慶70週年大閱兵,其背後都是由該業務的解決方案,提供技術支撐,背後也都是由鯤鵬處理器,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上述解決方案中,可重點關注Cloud VR。因為,Cloud VR正在成為“雙G時代”新價值業務。所謂“雙G時代”,即千兆光纖和5G。而正是基於此,全球70餘家運營商已發佈視頻套餐;10餘家運營商已發佈Cloud VR服務。未來,Cloud VR服務更將廣泛應用於影視、媒體、金融、教育等領域。


延展閱讀:

  • 2019年,已有700餘家企業加入鯤鵬合作伙伴計劃,其中600餘家企業已完成技術認證。
  • IDC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19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華為雲IaaS+PaaS業務收入增長超350%,IaaS市場位列TOP4的廠商中增速第一;
  • 2019 Q3 Gartner全球存儲市場份額報告中,華為存儲市場份額躋身全球前三,增長率持續第一;
  • 企業通信連續六年蟬聯中國區第一,市場份額達到36.5%。
華為“脫胎換骨”後的Cloud & AI“全家福”

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Cloud)將於2020年2月11日-12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這是華為面向ICT(信息與通信)領域全球開發者的年度頂級旗艦活動。大會旨在搭建一個全球性的交流和實踐平臺,開放華為30年積累的ICT技術和能力,以“鯤鵬+昇騰”硬核雙引擎,為開發者提供澎湃動力,改變世界,變不可能為可能。本次大會設有兩場主題演講、數十個Codelab、上百場技術論壇、三萬平米展區、熱門開源項目、創新大賽、初創公司與投資者對接會、黑客松、音樂節等活動,面向企業開發者、初創公司、學生等群體提供個性化內容體驗。我們期待與你在一起,夢飛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