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讀張愛玲《金鎖記》:透過人性,淺談曹七巧的悲劇人生

《金鎖記》是張愛玲1944年創作的中篇小說。主要講述一個被命運捉弄的女人,從青春靈動再到無愛扭曲的悲慘一生,讓人看之心情沉重又唏噓不已。

夏志清教授稱這部小說為“中國自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

毫無疑問《金鎖記》稱得上是一個完美的悲劇,其中人物刻畫之真實、情感把握之細膩、心理描寫之精準、人性發展之必然,像是被張愛玲構畫成的一幅冷峻悽美的畫,直逼逼地鋪開在讀者面前,讓人拍案叫絕又毛骨悚然。

沒有哪個女人一開始就是面目可憎的,曹七巧也一樣。不妨讓我們透過畫面的冷峻淒涼,回溯一下最開始的少女美好,是怎樣被抹殺而後變得扭曲不堪的。

讀張愛玲《金鎖記》:透過人性,淺談曹七巧的悲劇人生

無愛的扭曲者、封建禮教下的犧牲品

歌德曾說:哪個少年不善鍾情,哪個少女不善懷春,這是我們人性中的至神至聖。

正是對美好愛情憧憬時期的曹七巧,就連這點人性中的至神至聖都被抹殺掉了。她的家人把她塞進一戶姓姜的大戶人家,拿著錢財走後就不管她的死活了。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時的曹七巧她又能怎樣?這一過就過了五年,守著一堆腐肉。

七巧的丈夫是姜家的二少爺,七巧這樣的小商人之女原本是匹配不上這樣的人家的。只不過姜家二少爺一落地就是個殘廢,患的是軟骨病,成天癱瘓在床,才得以讓七巧有這樣的“福氣”嫁進來。

只不過有得必有失,七巧得到的是吃穿不愁的闊家二少奶奶的身份,失去的又有誰能體會呢?

李宮俊說:沒有一種情慾動物會喜歡孤獨。

七巧就是在這種孤獨的婚姻裡過了五年的,她已經習慣了用鴉片來麻木自己。除了鴉片,她還有另一絲藉慰的,那就是姜家三少爺姜季澤。是的,她愛他。

“你去挨著你二哥坐坐!你去挨著你二哥坐坐!”她試著在季澤身邊坐下,只搭著他的椅子的一角,她將手貼在他腿上,道:“你碰過他的肉沒有?是軟的、重的,就像人的腳有時發麻了,摸上去那感覺……”

“天哪,你沒挨著他的肉,你不知道沒病的身子是多好的……多好的……”

“難不成我跟了個殘廢的人,就過上了殘廢的氣,沾都沾不得?”

面對姜季澤與妻子新婚蜜月的甜蜜,七巧忍耐不住地表露於質問,姜季澤都沒敢回應。

讀張愛玲《金鎖記》:透過人性,淺談曹七巧的悲劇人生

十年,七巧終於結束了婚姻的桎梏,分得了家產。而姜季澤卻又來撩撥她了。

當初她為什麼嫁到姜家來?為了錢麼?不是的,為了要遇見季澤,為了命中註定她要和季澤相愛。

......

她要在樓上的窗戶裡再看他一眼。無論如何,她從前愛過他。她的愛給了她無窮的痛苦。單只是這一點,就使她值得留戀。

......

今天完全是她的錯。他不是個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裝糊塗,就得容忍他的壞。她為什麼要戳穿他?

得知姜季澤是因為想哄騙她的錢才來的,七巧的心從剛開始的狂喜,再到知道真相時的恨意,最後把心愛之人趕走後的悔意,張愛玲只用了寥寥數語,就把一個女人在愛情裡的婉轉綿長體現得淋漓盡致。

人生最大的悲劇不是死亡,而是無愛。

曹七巧徹底將自己的情愛和柔弱剔除了,換上一副冰冷強硬的鐵皮外殼,藉著尖酸刻薄的話語,到處傷人。

讀張愛玲《金鎖記》:透過人性,淺談曹七巧的悲劇人生

偏執的控制狂、不可理喻的瘋子

曹七巧在婆家得不到尊重,在孃家尋不到依靠,在婚姻中感受不到幸福,在愛情裡得不到回應。她已經一無所有了,她唯一有的就是金錢和一雙兒女。

餘傑說:脆弱想人相信愛,堅強讓人相信恨。

曹七巧心中沒有愛,只能用恨來偽裝堅強。夫弱子小時,她只能用尖酸刻薄來強勢自己不被欺辱;孤兒寡母時,她也只能用潑婦罵街來顯示強硬。她恨孃家,更恨夫家;恨姜季澤,更狠像姜季澤一樣窺視她用命熬來的錢財的人。

所以她不斷地控制著兒女的生活,給女兒裹小腳、勸女兒吸鴉片、趕走女兒的戀愛對象;看不得兒媳幸福,硬拉著兒子陪自己熬夜聊天;不斷從兒子口中套出兒媳的秘密,再大肆渲染地說給兒子的丈母孃聽。

讀張愛玲《金鎖記》:透過人性,淺談曹七巧的悲劇人生

她見不得別人好,憑什麼她沒有得到的,別人就能輕易得到,所以看不得女兒臉上露出為愛情甜蜜的笑容,看不得兒媳婦享受正常的夫妻生活,更不能忍受兒媳婦幸福的得到她失去幸福所得來的金錢,和兒子有了媳婦忘了孃的後果。

最後,兩個兒媳婦被她逼死了,女兒失去了自己的幸福更不敢再找了。她成功的控制了兒女一輩子,直到她死去。

心理學家說:控制慾強是內心恐懼的表現,也是極度沒有安全感的表現,通過控制一些人和事物來給自己帶來安全感。控制者的內心是緊張的,而內心有愛的人內心是放鬆的。

曹七巧在臨死之前才回首往生,她知道兒女們恨死了她,婆家人恨她,孃家人也恨她;她想起自己以前還沒出嫁時,也有著幾個人喜歡著她,如果她跟其中任何一個人在一起,都會比現在更幸福。可是,人生不會重來。

她一輩子靠著鴉片來麻木著自己,守著一堆冰冷冷的錢財,為自己打造了一副黃金鎖,鎖住自己的情與欲,也禁錮了兒女們的幸福,使自己扭曲成一個人見人恨的瘋子老太婆。

讀張愛玲《金鎖記》:透過人性,淺談曹七巧的悲劇人生

曹七巧的一生是可悲的一生,於命運她無法抗爭,於愛情她欲愛而不能。壓抑的情慾,愛情的缺失,做人的尊嚴和價值感,這些人性本能她都無法擁有,怎能不扭曲變異?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

1. 生理上的需求

2. 安全上的需求

3. 情感和歸屬的需求

4. 尊重的需求

5. 自我實現的需求

人的基本需求曹七巧一項都沒有得到滿足,不由得為這個悲劇人物可嘆又可憐!

劉亮程說: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的過冬。

是啊,落在一個人身上的雪,我們又怎能全然知曉,關於張愛玲亦或曹七巧,只不過是藉著感慨,淺談一二罷了。

讀張愛玲《金鎖記》:透過人性,淺談曹七巧的悲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