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血壓降下來後,還要繼續吃藥嗎?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羅麻丹


很多高血壓患者血壓降下來以後,應該都會有這樣的困惑~


“醫生,我能不能不吃降壓藥啦?”

“我現在能不能少吃點降壓藥”

“降壓藥可不可以隔一天吃一次?”

有這種想法之前,首先得搞明白,誰有這個提問權限?

難道不是血壓降到正常的人就可以嗎?

答案否定的。因為只有服用降壓藥後血壓達到正常範圍,且反覆發生低血壓的,才可以提出更改治療方案,而低血壓的標準是小於110/70mmHg。

除了考慮血壓的分層管理,從實際治療出發,評估高血壓患者的情況,必須考慮的高血壓人群本身就具有血壓調節機制障礙以及也許會有靶器官的損害。

所以,110/70mmHg可以作為一個高血壓治療參考底線。

如果你的血壓沒有降低到治療底線,那麼還是應該按照原定方案規範用藥。如血壓低於了此數值,那麼就可以考慮是否要改變治療方案了。

一、可以停藥嗎?

降壓藥是通過改善機體的血壓調節機制起到降壓作用的

,而高血壓的發生是由於這種機制發生了不可逆的障礙所致。所以一旦停藥,血壓很快就會再次升高,甚至比原來的高血壓還要高,因此不能隨便停藥。

二、可以隔天用藥嗎?

通常而言,降壓藥是不能一天隔一天服用的。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保持血壓穩定,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降低心腦血管併發症的發生和死亡的風險。

目前上市的降壓藥,藥效最長的可以達到24小時,比如替米沙坦、氨氯地平等藥物,患者可以一天一次給藥,從而確保可以控制全天血壓。(具體用藥方式需諮詢醫生)。

三、那減少藥物用量可行嗎?

吃降壓藥血壓低了首先要了解血壓降低的原因:一是不是藥物藥效強;二季節波動也會影響到降壓程度。

如果患者出現頭暈乏力、器官供血不足的症狀,建議停服1到2次,等血壓恢復到正常水平再重新服用。這時建議減量服用,具體情況需要根據是否出現症狀、血壓低的程度、是否合併其他疾病來決定。

需要提醒的是:現在絕大多數人服用的都是長效降壓藥,每次更改了降壓藥的服用劑量,都應觀察5-7天血壓變化情況。

備好血壓計,每天按時測血壓,詳細觀察自己的血壓變化情況,再做下次藥量調整,避免血壓的大幅波動。


康尚醫療


  血壓穩定後到底需不需要繼續服藥?

  許多人都認為我的血壓恢復到正常值後就不用吃藥了,病已經好了就不用服用降壓藥了。一些患者就會自作主張的停止服用降壓藥,有的還會去詢問醫生我是否還需要服用降壓藥。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沒必要吃藥了,大夫還繼續給我開藥是不是為了賺錢等等的想法,其實不然在服用降壓藥後,血壓短時間處於正常值範圍內,其實是降壓藥起的作用,如果這時候停止服藥病情很有可能出現反覆。那麼到底還用不用吃藥,後續應該如何治療呢?

  血壓穩定後是否需要繼續服用降壓藥,是根據患上哪種高血壓決定的,如果患上的是原發性高血壓,則需要終身服用降壓藥。因為這類高血壓疾病難以治癒,只能通過服藥來控制病情。

  如果屬於繼發性高血壓,找出準確病因是能夠有效緩解和治癒的。這時候可以找醫生查看一下病情,看治療效果如何,是否可以適當地減輕藥量。

  繼發性高血壓大多無有效的預防措施。需要早發現病因,採取有效的治療手段是避免心腦腎靶器官嚴重併發症發生的關鍵。原發性高血壓則需要注意平時的飲食習慣,適當的運動,避免過度肥胖!


醫護有約



高血壓同糖尿病被醫學界認公為姐妹病、富貴病。因發病機制、致病因素不明至今難以確定。高血壓的最大損害是破壞心、腦、腎人體重要靶器官。輕者致殘,重者致死。目前為止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和根治藥物進行治癒。

就目前而言,高血壓性腎病


的對最廣大患者而言最易忽視、最無知的舉動不去做定期尿常規生化檢查項,以致出現症狀後為期以晚。檢查項目有“尿常規、血常規、多勒普超聲儀(B超),建議至少每年一次專項檢查。

因為一旦發病,就是不可逆,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後也就晚了。降壓藥一旦確定不可以常換、經常變動,以·適合自身質。血壓平穩後,可適量遞減,但不可賞自停藥。具體可諮詢專業醫生為準。

平時可吃些降壓類輔助食物:如海帶、芹菜、松針(松葉)薺菜等,對降壓也有一定療效和作用。


雲霧山的霞光


但是藥物只能降血壓,並不能恢復病人血壓平衡系統的調節功能,且降壓藥的作用主要就是擴張血管或減少體內水鈉瀦留,單次藥效週期基本都在24小時之內。因此,一旦停藥,血壓還是會升高。其實,高血壓就像“彈簧”,不壓就會跳,一旦放棄對高血壓的治療,放鬆了自我保健的約束,高血壓這隻“彈簧”馬上還會跳起來,甚至會竄得更高,不僅血壓沒有得到控制,反而引起心、腦、腎等器官的我嚴重併發症,更加大了今後治療的難度。

其次,大多數高血壓病人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目的不是為了降血壓,而是為了控制血壓在符合標準的水平,這樣才能避免或減輕因血壓高引起的其他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避免發生心、腦血管急症,所以降壓藥不能隨意停。可以說,降壓治療的收益主要來自於降壓本身。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在血壓降下來後,還應繼續吃藥,不過在血壓穩定後,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減量。高血壓減藥、停藥建議遵循以下原則:一般來說血壓降至120/80毫米汞柱以下且血壓半年至一年來一直保持在理想水平時可以考慮減量,一次減少原劑量的1/4~1/2,或複合製劑先將一種藥物減半,或複合製劑該為單一劑型。當然,如果藥物用量已經很小,也可以直接停藥。減量後觀察一段時間如果血壓仍控制在理想水平,可進一步減量,繼續觀察,直至停藥,但若是血壓反彈,可恢復減藥前的劑量。藥物調整的時間最好放在每年的6~9月進行,而不要在冬季。值得說明的是,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可在血壓降下來的情況下,在醫生的指導下停藥。

要什麼不一樣的觀點,在下方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康復科岑醫生


如果您確定了是有高血壓,那麼吃藥以後基本是不可以隨便停藥的。高血壓不同於我們平時感冒發燒,它是我們心臟泵血功能改變和血管壁硬化造成的一種現象,而降壓藥通過各種機制來改善循環,而不是真的把高血壓治好了。

我們平時可以通過積極的改變生活方式來降低自身血壓,達到降壓藥減量的目的,但是也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自己隨意停藥或者減量。

我寫了幾篇關於高血壓的文章,希望您看下,也許有幫助。也希望各位提出寶貴意見,想多瞭解什麼可以告訴我。


軒傳健康


高血壓一旦形成,西醫根本無法根治。

吃藥是抑制動脈血小板集聚形成血栓,防止血小板集聚形成血栓閉塞血管出現腦出血,腦血栓中風。

高血壓中醫屬血瘀症。

由於風溼寒熱入絡,血液流變學改變形成血栓。

動脈血栓主要因素是血小板集聚。

靜脈血栓主要因素是血液凝固。

中醫"百病隨風始",風溼寒熱入絡才是改變血液流變學形成血栓主要因素。血栓形成變成血瘀症。

現代研究表明,血瘀症病者普遍存在微循環障礙引起或加重。

主要是動脈毛細血管發生微循環障礙,使動脈血液無法正常通過動脈毛細血管,心臟壓力增加,出現高血壓,尤其是頭部毛細血管發生微循環障礙,使動脈血液無法正常通過頭部毛細血管,血小板集聚形成血栓,栓塞血管出現高血壓,腦出血,中風後遺症偏癱。

所以改變血液流變學預防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障礙,防止動脈形成泡沫細胞,纖維素及壞死組織,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防止血管內沉積血脂,防止局部管發生狹窄才是防止高血壓唯一正確方法。

中醫治百病,首先祛風化瘀療傷,擴張血管,加速血流,改善微循環障礙,幾次用藥可以達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預防各種心腦血管疾病作用。

關注本人動態看看看再說吧?

廣東民間中醫,百病五敷康創始者!



用戶77095148395


血壓為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要控制好血壓,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減輕血管阻力,要用擴張血管藥物,尤其是擴張動脈藥物。2,減少迴心血量,減輕心臟前負荷。3,降低心肌收縮力。4,降低血液重量,改變性質 ,降低血液粘稠度。


阿明210790787


首先從高血壓的發生原理來看,高血壓是一個血管進行性退化的病,當人生命進行到一定階段,由於各種原因血管開始老化(即硬化)血液在血管中的壓力改變而產生高血壓,並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的硬化程度增加,血壓也進行性的增加。所以人一旦得了原發型高血壓,特別是二,三級高血壓是難以逆轉的,只能依然藥物終身控制,而不能治癒。第二,從循證醫學的數據理論來看,臨床上無數的高血壓患者不按醫囑吃藥,吃吃停停或者一旦控制就停藥,造成血壓再次上升而喪失生命,所以從循證醫學上看高血壓就是一個不能停藥,不能治癒只能藥終身控制的慢性病。


手機用戶10565326553


因人而宜,首先是怎麼降下來的?吃西藥降下來的。就是一天正常。如果中藥調理正常的就不用。科學的道理。西藥降壓。只是頂一天。中藥。就能持續時間長。其它科學我就不懂了。兩種辦法你自己選。沒人能干預你。


用戶73162073673


血壓降下來就停藥再繼續喝肝脾腎胃全壞啦降壓藥付作用最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