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以諸葛亮的智慧,難道看不出強行伐魏會失敗嗎?

火鳳凰37465


蜀國在魏蜀吳三國當中,實力的最弱的。北伐曹魏,成功性非常低。諸葛亮很清楚這個事實,而且蜀國大部分朝中大臣都不贊同北伐,希望休養生息,但諸葛亮仍然執意北伐,是非常無奈的事情。有三點原因。

北伐是蜀國立國的根基

蜀國正式名稱叫漢,以漢朝正統自居。而西漢的都城在長安,東漢的都城在洛陽。如果偏安一隅,不光復長安和洛陽,只是待在蜀地,又怎能以漢室正統自居呢。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開篇,就談到了這個問題。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絕對不能待在巴蜀地區做土皇帝,一定要北伐,光復中原,恢復大漢基業。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在《前出師表》裡,諸葛亮也談到了北伐的事情,他是這麼說的: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重點是興復漢室。如果待在蜀地,怎麼能興復漢室。

無論是《前出師表》還是《後出師表》,諸葛亮都提到了一種觀點,那就是北伐不僅是先帝劉備的遺願,也是關係到蜀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戰略。先不論北伐是否是劉備的遺願。單論北伐作為蜀漢的基本國策,確實關係到蜀漢的生死存亡。因為這是蜀漢立國的根基所在,失去了這個根基,蜀漢也就如同失去了戰略支柱一般,喪失了存存的依憑。

如果曹魏統治者派人這樣跟蜀漢說,“你們蜀國不是以漢朝正統自居嗎,待在巴蜀算什麼漢室正統。你們這完全打著漢朝的旗號搞獨立啊,是典型的割據政權!我們大魏的文皇帝接受漢帝的禪讓,從漢帝手中接過了漢室江山,我們才是真正的漢朝正統,整個天下都是我們大魏的。我們大魏作為天下唯一合法的政權,有什麼理由不討伐你們這個割據政權呢?”

那麼,很顯然,蜀國君臣將啞口無言,無地自容。所以北伐真的是蜀漢的立國根本,也是蜀漢存存的意義所在。如果不北伐中原、光復漢室,只是待在蜀地搞割據,那麼以漢室正統自居的蜀國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穩定蜀國內部派系,化解內部矛盾衝突

整個蜀國內部有四個派系,分別是元老派、荊州派、東州派、益州派。

元老派代表是劉備、關羽、張飛、趙雲、糜氏兄弟等,這些人在蜀國後期,基本都凋零了。

荊州派代表有諸葛亮、黃忠、魏延、蔣琬,費禕、馬超、馬岱。荊州派在蜀國後期是蜀國的中堅力量,而諸葛亮則是荊州派的核心人物。

東州派有法正、李嚴、許靖、董和、孟達、董允,他們雖然在蜀國高層沒有人,但是佔居著蜀國中層的位置。

益州派有黃權、李恢、馬忠、譙周、王平。他們是蜀國的本土派系,弔詭的是作為本地人的他們,在蜀國的地位是最低的,作為本土派,他們和其它3個外來派系有很深的矛盾。

以上派系在蜀國內部的政治鬥爭中,彼此爭來鬥去,矛盾很嚴重。諸葛亮北伐,就是想通過外部戰爭手段,化解內部政治鬥爭。諸葛亮期待的是,如果仗打起來了,不管大家是什麼派系,都要停止內鬥,一致對外。

如東洲派的代表人物李嚴,他和諸葛亮一樣,也是劉備的託孤重臣。然而李嚴和諸葛亮的矛盾很深,劉備死後,諸葛亮是丞相管政務,而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李嚴當時作為諸葛亮的副手,卻始終跟諸葛亮合不來,多次在諸葛亮北伐時,背後使絆子。諸葛亮忍無可忍,以李嚴“受恩過量,不思忠報,橫造無端,危恥不辦,迷罔上下,論獄棄科,導人為奸,狹情志狂,若無天地”為由,上表罷黜了李嚴,把李嚴貶為平民,流放梓潼郡。此後,東洲派稍微有所收斂,但對諸葛亮是口服心不服,矛盾依然存在著。

而益州派和諸葛亮的矛盾更深,諸葛亮執政時,益州派非常不配合諸葛亮,經常藉機鬧事,於是諸葛亮對益州派進行強勢打壓,益州派這才老實了,但和東洲派一樣,也是口服心不服。只是礙於諸葛亮是位高權重的丞相,權傾天下,他們才不敢和諸葛亮公開作對,但暗地裡很諸葛亮恨得要死。諸葛亮死後,益州派迅速崛起,成為後主劉禪的倚重。當司馬昭大軍伐蜀時,益州派的代表人物譙周強烈建議劉禪投降,而劉禪也接受了劉禪的建議,不戰而降。

諸葛亮執政時,蜀漢的各個派系之間存存著不同程度的矛盾和衝突,諸葛亮北伐,就是有意借北伐來緩解蜀漢政權的內部矛盾。

以攻為守,爭取戰略上的主動

儘管蜀國國力最弱,諸葛亮還是寄希望於北伐,改善蜀國的困境。如果真的北伐成功,蜀國面臨的所有困境,都將迎刃而解。

蜀國當時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人口不足,軍隊戰鬥力也不足。如果曹魏進攻蜀國,即便蜀國有諸葛亮、姜維這樣的人才在,也不見得保證扛得住。

從理論上說,休養生息,養精蓄銳是蜀國的上上策。但是曹魏不一定會給蜀國休養生息,養精蓄銳的時間和機會。如三國後期,曹魏曾有好幾次攻打蜀國,但因為彼時曹魏內部進行著激烈的權力鬥爭,使得曹魏無法全力攻蜀,蜀漢才勉強支撐著。而司馬昭執掌曹魏時,司馬家族已經贏得了曹魏內部權力鬥爭的最後勝利,有能力集全部中力量伐蜀,他出動3路大軍大舉伐蜀,最終攻滅了蜀漢。可見,曹魏是蜀漢最大的軍事威脅。如果不趁早解決解除之,那麼蜀漢永無寧日。儘管以蜀漢的實力,要想滅掉曹魏實在太困難,但是諸葛亮已經別無選擇,明知事不可為而偏為之。

對諸葛亮而言,與其被動挨打,還不如主動出擊,爭取戰爭主動權。以攻為守,爭取戰略上的主動,儘可能多的消耗曹魏的有生力量。這也是諸葛亮的一種策略,雖然效果不明顯,但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實際上,以蜀國當時的情況,只要曹魏能舉全國之力征討蜀國,蜀國絕對抵擋不住。而這也是蜀國為什麼國力虛弱卻在諸葛亮死後,卻堅持了好久的重要原因。

就算諸葛亮不北伐曹魏,曹魏也不會放過蜀國。諸葛亮勉力北伐,明知困難重重,仍然以期在戰略上爭取主動,以戰略上的優勢抵消國力上的劣勢。

結語

以上三點,就是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魏蜀兩國的國力對比懸殊,諸葛亮北伐,基本上沒有成功的可能性。諸葛亮對這些情況,當然是心知肚明的。但是諸葛亮卻不得不展開北伐,這其實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明知道北伐很艱難,諸葛亮卻不得不這麼做。這是諸葛亮的宿命,也是蜀國的宿命。這或許是諸葛亮的偉大之處,既然選擇了前方,就該風雨兼程。


袁衛宇


當然諸葛亮的智慧不可能不知道北伐可能會帶來的後果,他心裡清楚的知道蜀弱魏強,那他為何偏要以弱伐強呢?而且當北伐遭遇多次失敗之後,諸葛亮仍強行興兵伐魏,他這又是圖個啥?興復漢室還是自取滅亡?下面由小編詳細道來!

或許很多人認為,諸葛亮此舉完全是為了證明自己或者滿足自己建功立業的慾望,絲毫沒有顧及到蜀地百姓的感受,到頭來不僅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還坑了百姓坑了蜀國。當然,不可否認諸葛亮採取的北伐行動確實給蜀國上下帶來了不小的負擔,也耗費了蜀國很多的物力財力。但是這並不代表諸葛亮北伐是愚蠢的行為,事實上這是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舉動。為何這般說呢?

第一:蜀國弱小

蜀國太弱小了,以至於諸葛亮沒有其他的選擇,只有北伐這條路可以走。我們知道蜀國不僅地小資源少,而且人口也是遠遠少於魏國的。有人認為蜀國要是選擇閉關休養,好好的發展幾年,等到實力強大的時候再和魏國一決高下,或許勝算更大。這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卻忽略了一個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與此同時魏國也在發展。而且魏國的體量與基礎,在同樣的時間內,魏國的發展速度是絕對要快過蜀國的。

也就是說,看似蜀國也發展起來了,但是與此同時再對比魏國,那麼他們之間的差距不會縮小隻會拉得更大。諸葛亮正是看到這一點,因此他才不斷的發動北伐,要想縮小與魏國的差距,那麼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通過征伐魏國進行土地和資源的掠奪,來強大蜀國。而對於魏強蜀弱這一現實,諸葛亮自然再清楚不過,可是打仗並不意味著兵精糧多就一定能贏,畢竟打仗還要靠智慧謀略。

第二:魏國動盪

要知道,曹丕死後,魏明帝曹叡接手魏國。在這帝王更迭中,魏國政局肯定會動盪,諸葛亮得知,曹叡與曹丕雖然是父子,但是曹丕卻逼死了他的母親毛小姐。可以說曹丕這個父親,曹叡是恨的牙癢癢,對他的爪牙肯定會暗中清除。在曹叡眼裡,無論你是有能力還是沒有能力,只要是曹丕的親信,那麼肯定會受到打壓甚至殺死,這對於魏國來說絕對不是件好事。正是因為如此,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大大出乎意料的順利。

第三:各種資源

眾所周知,魏國是三國之中能人最多的一個國家,科學家有馬鈞,對發明一項絲毫不亞於諸葛亮;武將資源,那隻能說讓諸葛亮垂涎三尺,曹氏的鐵桿粉絲俘虜了是策反不了,但那麼多武將不全姓曹吧?其餘的都是人盡其才嗎?肯定有鬱郁不得志的,這些人策反起來就很好說了;人口資源,不要小看這項,想要屹立不倒,就要有充足的後備條件,士兵陣亡了就得需要補充,人口多了,壯丁就多了,壯丁多了,士兵自然而然就多了;肥沃的土地資源,四川是什麼?不是山就是陡坡,開墾土地是相當不容易,用鋤禾這首詩來形容當時的蜀民一點也沒錯,而魏國是肥沃的平原。

第四:復興漢室

這是劉備建立蜀漢最初的意願,也是天下人所期盼的。如果不是打著這個旗號,我想蜀國會提前離開很多‘大將’,並且,蜀漢可是靠著這個來招賢納士呢!所以,無論諸葛亮是真正忠於這個口號還是拿來當成政治幌子,都必須打出這個口號。只有這樣,才會師出有名,才會隨了天下人的‘意願’。

第五:平原地勢。

魏國屬於平原,相對於吳國的長江天險好進攻的多。雖然魏國的騎兵厲害,但是蜀國的步兵也不差不是嗎?而且諸葛亮改善的弩對騎兵殺傷力極大。

第六:司馬懿的出現

北伐不幸遇到了司馬懿這樣強勁的對手,雖然諸葛亮也很厲害,但最終還是司馬懿略勝一籌。可以說,司馬懿的出現完全阻礙了諸葛亮理想的實現,若是魏國沒有司馬懿這號人物的話,那麼諸葛亮的北伐一定會進展得很順利,不可能次次都是無功而返。

所以說,諸葛亮的北伐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勢在必行,這是蜀國唯一的出路。因此就算北伐屢次失敗,也仍要咬牙堅持,因為只要出兵就有機會,只是沒想到對手太過強悍,太沉得住氣。以至於沒給諸葛亮半點機會,造成了北伐的敗局。


老劉侃三國


蜀國的國力與魏國相差數倍,根本無法與魏國抗衡。何況蜀國又佔有險要地形,易守難攻,蜀國何不守住地盤,休養生息,積蓄國力呢?這是很多人不解的問題,還有人因此詬病諸葛亮的軍事謀略,事實上,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並非與魏國決戰,而是要得到民風彪悍、多出戰馬的西涼。

諸葛亮認識到荊州不可復得,益州不足以制天下,而一旦控制雍涼,既能夠斬斷魏國右臂,又可積蓄自身力量,困擾諸葛亮的兵員,糧運甚至人才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而且,背後還沒有一個隨時會背棄盟約的東吳,從而就可以從全局上實現對“隆中對”的修正,一步步實現恢復漢朝的大業。

建興四年(公元226年),曹丕病死,曹叡即位。諸葛亮認為這是北伐的好時機。於是,次年春,諸葛亮領兵20萬進駐漢中,準備北伐。臨行前,他向劉禪上了一篇堪稱千古奇文的《出師表》,表達了統一天下,恢復漢朝的願望。

建安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五丈原上秋色蕭索,諸葛亮知道他將要在這裡告別人世。從27歲那拿跟隨劉備離開隆中,又一個27年就這樣過去了。他半生殫精竭慮、戎馬倥傯,竭盡全力地實現安邦治國的理想,奈何理想還未實現,自已卻先倒下了。諸葛亮在無盡的遺憾中離開了人世,終年54歲,歷時七年的諸葛亮伐魏之戰至此結束。



回看北伐,第一次如果街亭不丟,諸葛亮就可以實現對關中的緩圖;第二次李嚴糧草得運,就可以憑藉戰後優勢挫敗司馬懿;最後一次跨渭河登北原成功,就可以動搖魏國的西方利益。每一次皆有勝的可能,但每一次諸葛亮都與勝利失之交臂,最後飲恨渭水。由此看來,要想成大事,除了自身的智慧與實力外,運氣也是相當重要的。


楓葉永刀


諸葛亮為什麼明知曹魏強大,蜀國弱小情況下卻要北上伐魏,大約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蜀國在諸葛亮的正確統領下,採取了一系列開拓整合的有效措施,招撫少數民族地區,使蜀國的面積有了進一步擴大,安定了蜀國政局,生產力有了提高,軍備物資有了一定保障,具備了兵丁來源和北上伐魏的基礎實力。

二,北定中原,匡扶漢室是先帝劉備對諸葛亮的一生心願重託,以此做為國策,可以號召天下,高舉匡扶漢室大旗,讓天下歸心蜀漢,積聚反曹魏力量,墊定統一基礎。

三,面對曹魏強大,蜀國弱小的現實狀況,若蜀國不採取進攻態勢,維持現狀,蜀會遲早亡於曹魏,因曹氏父子皆有統一大願,曹魏地域廣闊,實力雄厚,兵源甚廣,武備強大,以為統一做了基礎準備,兵鋒直指蜀漢,

諸葛亮面對此種危局,因此就採取了聯合東吳,號召天下,匡扶漢室,實施北上伐魏的積極防禦戰略,擴大蜀漢影響,對魏採取進攻態勢,迫使曹魏固守,難以南下滅吳,蜀兩國,在確保蜀國安全的情況下,連續北上伐魏,以圖匡扶漢室,完成統一,實現先帝遺願,成就自己一世偉名。



以詩會友3


這麼說吧,北伐,蜀漢才有機會活下來(至少活的稍微久一點);不北伐,一二十年後,曹魏下一代人口多了,國力強大了,蜀漢必亡!

第一個原因——人口。

三國時期,連年戰亂,農田荒蕪,人口銳減。加之天災人禍,流民頗多。尤其是中原地區,曹魏當時有官員上書:我們魏國的人口全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全盛時的一個郡。這雖然有點誇張,但也足見當時人口數的減少程度。但這也反映出,只要給魏國十來年休養生息的時間,人口增長,經濟發展,魏國的實力足以一打二,即使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幹不過。另外,當時的荊州、益州、江東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北方中原大地的流民湧入才有發展的機會,須知農業時代,人口就是一切。

諸葛亮明顯知道這個道理,所以才奮力一搏。打,有生的機會;不打,必死。但也正像他說的,“我如果考慮自己,那麼不北伐,安安心心的做我的丞相,憑蜀漢國力與蜀中天險,可保二十年無虞。二十年,那時我也早已入土。但二十年後,陛下正值盛年,到時怎麼辦?”。簡單說一下,北方中原地區的戰亂導致了南方割據局面的形成,而一旦北方恢復過來,則天下一統。順便提一下,自古以來,由南方而定天下者,唯朱元璋一人而已。這主要是因為北方才是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南方要到宋朝後才逐漸有了經濟地位(蘇湖熟,天下足)。

第二個原因就是以北伐引起曹魏的混亂,拖慢北方經濟恢復的時間。

《隆中對》就說了,待天下有變就出去打。那麼北方沒變,怎麼辦?那就製造變化。原因大概是,曹魏實行屯兵制,戰時打仗,閒時種地。因此,一旦打仗,動兵的成本很高。

第三個原因大概是皆北伐轉移內部矛盾,防止益州本土勢力奪權。

劉備集團和蜀地的勢力關係並不怎麼好。畢竟人家在家裡好好的,戰亂也少,突然就來了一個新的主子,還到處打仗,還佔了自己的利益。你說這關係能好嗎?最開始是荊州歸劉備,益州還是我們來管,兵源賦稅一樣交給你。可關羽大意失荊州,就意味著益州人要供一個土皇帝。這和當大魏的一個州比肯定不划算。因此諸葛亮北伐必須亮明漢室正統名號,借北伐打壓本地勢力,提拔支持劉備的人才。

總的來說,諸葛亮不斷北伐在於不斷製造曹魏的混亂,延緩其國力恢復的時間。並且製造機會,引發曹魏國內的社會動亂。有了這個動亂就趁機全面進攻,入主中原。沒有這個動亂,就消耗魏國國力,保存自身實力,鞏固自己對益州的控制。所以,諸葛亮北伐,不貪功貿進,只求穩



老羅說世界


北伐不能成功,但不得不北伐,因為北伐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原因有四。以下。

第一,讓蜀漢政權具有“合法性”。

我們先從政治博弈上分析,時漢中王劉備在得知曹丕廢獻帝后,建安二十六年,懼高祖、光武之業,將墜於地,登壇高祭,受皇帝璽綬,繼統西川!

圍繞蜀漢政權建立的最核心因素,就是漢室的繼統。蜀漢政權的存在有且只有一個目的,恢復漢室江山。

固有云: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逆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知道不知道魏國根本幹不過?太知道了!但是如果不伐魏,大傢伙也就是混吃等餓,多活個小几年而已,況且咱蜀國可不像吳國,安於一地就可以,咱可是正統,目標是恢復漢室江山。眼下魏國才剛代漢不久,根基未穩,老百姓和士大夫,還有一絲念漢之情,等魏國根基穩固,老百姓習慣了魏國的統治,恢復漢室就基本沒希望了。這也很好地解釋了有些人的質疑,“為什麼會有過一年當中進行兩次北伐,這是一個小弱之國該採取的行動嗎?”

第二,為了弱化人民內部矛盾,帶動敵我矛盾激化,諸葛亮已經把伐魏作為蜀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而在他死後,劉禪可以不給繼任者“開府”的權力,也可以不給諸葛亮立廟,但是他卻不能改變這個國策。

然後是指定蔣琬為接班人。

我們先來看下,諸葛亮在世期間,蔣琬的工作:

五年,亮往漢中,琬與長史張裔統留府事。八年,代裔為長史,加撫軍將軍。亮數外出,琬常足食兵以相供給。

問題來了,既然伐魏成為重中之重,為什麼諸葛亮臨終之後會選擇鴿派文治為長的蔣琬作為指定接班人?為什麼不重用伐魏比誰都積極的魏延?以諸葛亮的智慧會想不到嗎?

建立在益州的蜀漢朝廷,根基並不安穩,荊州系,益州系,中原系,各種勢力交織齷齪。其中,有的不得志,有的風光一時。

個人認為不排除這種可能,諸葛亮死後恐益州矛盾再無法通過北伐的方式平衡,遂安排蔣琬等人為繼承人。

益州人向來十分現實。

劉備入西川,劉璋率眾開城投降;

鄧艾取綿竹,劉禪率眾開城投降。

率眾。

世家大族的利益往往能夠控制政治風向。

在諸葛亮去世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之後,復興漢室這個旗號,還會有那麼大的號召力嗎?

第三,以戰止戰,戰之可也。

諸葛亮真的老了,站在山坡上,如一塊坍塌的土牆,放眼望去身邊人才凋敝。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分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諸葛亮知道現在雖然並不是伐魏的合適時機,卻是自己,和那些老臣們,伐魏的最後機會了。

即便伐魏不成,一戰威聲大震,天府之國不可小覷。

第四,諸葛亮對劉備託孤的承諾。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事實證明,諸葛亮做到了,他對得起託孤重臣這四個字。

蜀漢連續北伐,連續失敗。

前路漫漫,羌笛悠悠。






大白說歷史ii


其實伐魏難以成功,諸葛亮是心知肚明的,但儘管如此,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強行伐魏,本文通過兩方面來分析,一是諸葛亮伐魏的原因,二是為什麼諸葛亮明知伐魏會失敗。首先諸葛亮伐魏的直接原因很好理解,可以從他寫給劉禪的《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中窺探一二。

在《前出師表》中,諸葛亮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同時表達了自己對劉備的感恩:”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因此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有4點:

第一: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感激劉備三顧茅廬和重用之恩,“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這是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個人原因。

第二:安內攘外的方式鞏固蜀漢政權。因為劉備生前以恢復漢室,還都洛陽為自己的奮鬥使命,也是蜀漢政權的立國之本。劉備一聲漂泊,晚安才取得益州作為根據地,但益州人心不穩,很難取得當地士大夫的支持,因此需要樹立一個旗號,才證明自己政權的合法性,這個合法性就是恢復漢室。而證明自己政權還在堅持“恢復漢室”使命最好的方式就是北伐曹魏。

第三:具備了北伐的條件。此時劉備剛剛七擒孟獲,穩定了南方,同時粉碎了曹丕登基後第一次對蜀漢的進攻,並進行了幾年的修養生息,因此內部穩定後才能北伐。

第四:就是當時的三國形勢,曹魏強、蜀漢弱,而且曹魏和蜀漢難以長期共存,將來必回決出勝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一點從後出師表中,也就是第二次北伐之前的上表,諸葛亮說“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就能看出來,諸葛亮是很清楚閥魏是以弱敵強,但為了蜀漢的生存也必須要去做。

至於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諸葛亮明知伐魏會失敗“,上文第四點就是跟大家做的分析,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史料記載的數據進行分析:

當時蜀國只佔據益州之地,曹魏佔據中原,幽州,冀州,豫州等12州富庶之地,蜀漢無法和曹魏相比。

另外根據史料記載,公元263年,魏國有440多W人,蜀國只有100W出頭,兵力蜀漢僅10W餘人,是曹魏的1/4,另外蜀漢戰將的數量和質量也沒辦法和曹魏相比,因此如此巨大的實力差距,在兩國裝備,戰術方法相似的背景下,很難取得成功,蜀漢更經不起長期的消耗戰,因此只能畢其功於一役,要是贏了就可以進擊中原;要是輸了,益州之地易守難攻,也可以退回防守本土。

可以說諸葛亮伐魏完全是不情願而為之,而且不得不為,從226年開始,當時黃忠,趙雲等名將還健在,尚可和曹魏一戰,出師北伐。要是劉備留下的一批兵將紛紛離世,蜀漢就在無人可以領導北伐了,這一點從三國後期的歷史中也可以看出來。


股玩家


以諸葛亮的智慧,肯定能夠預料到強行伐魏,會加速失敗。不斷北伐,於公與私都只是自保之法,裝裝樣子,走個過場而已。理由如下:

一、北伐動力遞減。劉備的蜀漢政權,是一個外來政權,與益州本地人士有合作,也有衝突。雙方在尋求共同利益時,需要一個磨合的過程。蜀漢政權的人員構成有三個組成部分:一類是從劉備起家時就一路跟隨的北方籍人士,如趙雲、魏延、廖化等,他們處於權力核心,資格老背景深影響大。是唯一一個真心想北伐的群體,盼著回到中原,但人數少,力量不足。隨著這些人的不斷離世,北伐慢慢變成了一個幌子。二是以諸葛亮、蔣琬為代表的荊州人士,他們是政權運作的關鍵人士,他們主張北伐,只是一種策略,希望以攻為守,為羸弱的蜀漢政權贏得生存時間,也可藉此整合國內各方勢力,穩固自己的執政地位。他們人數眾多,把控朝局,一呼百應。三是以李嚴、費禕為代表的益州人士,他們反對北伐,注重保護本地利益,人數眾多,但處於權力下層,難以左右政局,只能被動地參與動員當地資源,支持北伐。隨著上述兩類外籍人士的減少,反對北伐的呼聲也高。

二、諸葛亮作為荊州人士的代表,負責權力運作,一方面要貫徹北方藉核心人士的意圖,一方面要調動益州人士組織當地資源支援北伐。以北伐的方式將三方力量凝聚在一起,並藉機培植自己的勢力。諸葛亮以權臣輔佐劉禪,沒有軍權在手,恐怕自身難保。但手握軍權也會功高震主,成為眾矢之的。既不能擁兵自重,那樣會成為董卓第二,千夫所指,也不能養寇自重,那樣會自毀形象,遺臭萬年。只能尋找一個軍事攻擊目標,在作戰中控制軍隊。先是通過平定南中,收服孟獲,從李嚴手裡奪回了軍權,其次,在曹睿年幼登基時,適時出兵伐魏,名正言順地繼續掌控兵權。

三、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計劃以諸葛亮正面進攻吸引魏軍主力,以魏延的子午谷奇兵偷襲長安。這一方案符合奇正並用的軍事原則,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翻版。第一次北伐能收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突襲效果。但以後的戰場局勢難以掌控,一不小心局勢失控,就會使諸葛亮的策略性伐魏最後弄假成真,收不了場。如果在關中作戰失敗了,不能全身而退,諸葛亮就會失去軍權。如果突襲成功了,以蜀漢的實力最多能佔據關中,無力再接再厲突破函谷關。只要不能一鼓作氣挺進中原,等援兵一到,很容易在函谷關關前形成僵持局面,源源不斷的軍費開支會拖垮蜀漢政權,蜀軍反而進退兩難。而從祁山出兵,進可攻,退可受,容易控制戰場節奏。如果勝了可以控制隴右,如果敗了,道路曲折,成為天然屏障,曹兵不敢放膽追擊,蜀軍可以從容退兵。北伐局勢不至於會失控,諸葛亮的軍權也能牢牢地纂在手心裡。

四、孟達寫信給李嚴,表達想重心迴歸蜀漢的想法,這本來是天賜良機,諸葛亮如果真想北伐,會及時從漢中發兵予以積極配合,不僅能收回上庸等地,還能震動魏國朝野,動搖曹兵軍心,對北伐曹魏極為有利。可諸葛亮卻通過其他渠道把這一機密洩露出去,間接向司馬懿通風報信。結果,一是司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了孟達的反叛,二是司馬懿可以不經請示就敢擅自調兵。三是平定孟達反叛,馬懿立功受獎,在曹睿面前露臉,鞏固了地位。關鍵是事急從權,擅自調兵,事後沒有受到皇上的追責,開了一個不好的先列。諸葛亮賣了一個人情給司馬懿,司馬懿心領神會,投桃報李。以後在馬謖失街亭後,蜀軍一敗塗地,諸葛亮手裡無兵可用,只能唱起了空城計。司馬懿明白諸葛亮的狼狽,以假當真,假裝被城內伏兵嚇得魂飛魄散,快速地脫離戰場,讓諸葛亮有時間從容撤退,還了諸葛亮的人情。以後兩人的雙簧唱得是天衣無縫。諸葛亮北伐一出祁山,司馬懿就安營紮寨對峙,諸葛亮一撤兵,司馬懿就尾追,還對諸葛亮的用兵讚不絕口,以抬高自己的身價。兩人把各自的皇上糊弄得團團轉,忽悠得心花怒放,自己的軍權還牢牢在手,兩個權臣的位置穩如泰山。

以蜀漢的實力,根本不足以滅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斷伐魏,實為權臣的自保之法。休兵息戰,軍權不穩,馬上會受到各方勢力的圍剿(諸葛亮死後,司馬懿被退休的遭遇就驗證了)。孤注一擲地北伐,會把國家拖入戰爭的泥潭,民不聊生,朝局不穩,自己也會成為戰爭罪人,難以善終。於是籌夠了糧草,時不時地北伐一下,糧草耗完了,再撤軍回來休養生息,為下一次北伐積蓄力量。隨時保持進攻狀態,以攻為守,曹魏摸不清虛實,也不敢輕舉妄動,這樣國家安全。隨時保持軍權在握,諸葛亮個人也安全。


正陽資訊


誰說伐魏一定會失敗。

經過之前多次北伐,諸葛亮已經找到克敵制勝的解決辦法,他用木牛流馬緩解了運糧問題,有把握對付司馬懿的烏龜法。建興十二年春,蜀軍主力出斜谷,與司馬懿對峙於渭南,直至當年八月長達前後百餘日,可見此時軍糧已經不再嚴重困擾蜀軍了。蜀軍此次北伐還分兵進行屯田,以優惠政策招流民屯田,到八月時第一茬新糧業已收穫,雖然還不能自給自足,但無疑大大減輕了後勤負擔。

有理由相信,如果諸葛亮身體不出問題,蜀軍一定能堅持更長時間,甚至在關中修築城垣長期駐紮。到那個時候,雙方主客易位,魏軍進退兩難,主動出擊凶多吉少,繼續消耗下去只能眼睜睜看著蜀軍坐大。如果呼叫外部支援,殘破的關中無法供養大軍,後勤壓力就落到了曹魏一邊。接下來的劇本將變成,諸葛亮實踐“烏龜法”持重不戰,而魏明帝著急上火,畢竟戰爭是在曹家地盤進行的,蹂躪的是魏國民生!

甚至說蜀軍只需要分兵在此與司馬懿相持,主力可以再攻隴右,因為主動權在手,丞相完全可以指東打西,充分疲憊魏軍。


真正鱷魚不哭


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諸葛亮在劉備死前的那段時間,恩威並施,使劉備入川集團與原益州劉璋舊部融為一體。他輔佐劉禪執掌大政後,"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

希望以下為大家分享一這個問題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逆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知道不知道魏國根本幹不過?太知道了!但是如果不伐魏,大傢伙也就是混吃等餓,多活個小几年而已,況且咱蜀國可不像吳國,安於一地就可以,咱可是正統,目標是恢復漢室江山。眼下魏國才剛代漢不久,根基未穩,老百姓和士大夫,還有一絲念漢之情,等魏國根基穩固,老百姓習慣了魏國的統治,恢復漢室就基本沒希望了。這也很好地解釋了有些人的質疑,“為什麼會有過一年當中進行兩次北伐,這是一個小弱之國該採取的行動嗎?”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美好的生活,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