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向臨終患者及家屬進行死亡教育?

得手掂


首先希望每個醫生必須讀一篇,可以大大減少醫療糾紛。題目應改為“應該怎樣和臨終患者家屬溝通”?

這個問題很重要,可能是活著的人都會遭遇的事情,尤其是我們國家還未實施安樂死之前。

對臨終者不必再進行任何說教了,他們生命即將終結短暫的那段時間內儘可能減輕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對意識尙存在的人解除心理上的痛苦尤為重要,在即將離開親人時的種種依依不捨之情、種種的擔憂、不放心是他們最無奈的事。我覺得讓他們停止不良的思維活動處於中度以上睡眠狀態是最人道的。氯丙嗪是首先,口服肌肉都可以,靜滴靜注血壓猛跌有變相安樂死之嫌。有嚴重疼痛的不惜用嗎啡、杜冷丁做到不受疼痛的折磨,過量也會抑制呼吸,有變相安樂死之嫌。這也適合意識已不清並伴劇烈疼痛或有譫妄症狀的臨終患者

但必須和能到㘯們家族提出患者面臨的處境和發展,必須提出兩種方案:不惜一切措施搶救(僅僅是延長)措施包括插管、心肺復甦等和實際效果如何。另一種即上面提及儘量減輕患者痛苦的相應措施,不做過度無效搶救,並取得家族一致性意見記錄在病歷上並簽名。

對於家族來說到了臨終期大家基本上都有思想準備,如果病情發生演變得太突然、太快,他們的家族成員似乎從難接受,這時醫護人員的一句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引起一種投射反應,似乎不能接受患者進入臨終期特別容易投射到對醫務人員身上,尤其是哭哭啼啼求你救救親人的家族,這時侯不是解釋我們已經盡力了等等。同為家族是醫盲,不懂,即使理解病情的發展感情上也難以接受,此時必須在積極搶救的同時由科主任或在場最高職稱的醫生將全體家族成員耐心解釋病因一病情一醫方的判斷和措施一目前面臨的實際情況一耐心聽取家族的意見、建議、看法,並儘可能給予滿足。但對必須面對的現狀一定要儘可能使家族接受、理解。必要時請醫務處共同面談,也表示重視。這是最好的死亡教育。在家族基本理解的基礎上出於人文關懷可以提醒在身份證注消前把該辦的事抓緊辦理好。

至於慢性器官功能衰竭性疾病和惡性腫瘤拖了3-5年,家族基本接受臨終現狀,只是感情上的不捨和痛苦。是要將積極的不惜一切的搶救措施全上,但需講清楚只是增加患者痛苦拖時間,還是減少患者痛苦安靜地離去。總之不同對象、不同的家族成員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反應,這在臨終溝通中都要及時應變的。至少醫護人員雖然熟視但不能無睹,因為對行將結束生命的患者和即將失去親人的家族你應該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而不是局外人。因為這種心情過去或將來自己都會親身經歷什麼叫生離死別。

2019.5.5




我想說點真話



首先,在軀體層面上,晚期癌症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是巨大的,這就要求醫生常常幫助,盡最大努力減輕患者的痛苦。例如疼痛,這是晚期癌症最常見的現象,由於疼痛患者往往痛不欲生,鎮痛此時就是患者最大的願望,任何語言幫助都無濟於事。此外,嚴重的便秘、進食困難都是患者所面臨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也許就是患者最大的願望。


其次,在精神層面上,人文關懷同樣重要。在這方面個體差別極大!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個人發現:對於具有宗教信仰者(無論基督教還是佛教)對於死亡相對平靜,對於無神論者相對恐慌,也許進入另一個世界後的歸屬的認識是他們的差別。但無論如何儘可能滿足患者最後的願望是體現人文關懷最重要的內容。


事實上,在中國非常缺乏死亡教育的課程。在身體健康時,談死亡往往會與晦氣、不吉利聯繫在一起。然而,事實上生與死就是人生的起點和終點有什麼可以忌諱的呢?


對於生死,這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領域,孔子就說過“不知生焉知死”。歡迎關注我的頭條-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眾所周知人總是耍死的,但怎麼死何時死,誰也難斷定。至於得了重病的人統常的作法就是瞞。儘量瞞,直到實在瞞不往!有人主張不要瞞他,大大方方的告訴他,讓他正確面對,教育他死亡是正常的。我認為不如能瞞儘量瞞,人在未知中總會有希望,能往好的一面想。那怕他產生懷疑也會推翻自己的。如直白的告知,他會產生難以形容思想壓力,當一個人知道自已就要死去他能正確面對嗎?人到萬般無奈加病痛時 會變形的。會加速死亡的,白天還好過慢慢長夜沉重的病痛,加死亡的可怕!站在病人的角度上你那忠言教導,讓他正確面對的空話多滄白!螻蟻都惜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