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斯柯達市場偏位,嚴重拖累上汽大眾,品牌定位急需調整

在市場寒冬下,本就屬小眾品牌的斯柯達,受到市場影響非常明顯,更是直接將上汽大眾的銷量冠軍拱手相讓給了一汽大眾。

2019年1月-10月, 一汽大眾累計銷量為:163萬,上汽大眾為:155萬,相差8萬;雖然還有11和12月銷量待定,但冠軍寶座已經無懸念。

真正拉開差距的並不是大眾品牌,而是奧迪品牌和斯柯達品牌。

斯柯達市場偏位,嚴重拖累上汽大眾,品牌定位急需調整

斯柯達市場偏位,嚴重拖累上汽大眾,品牌定位急需調整

今年前9個月的中國市場,奧迪品牌銷量49.1萬輛,同比增長1.7%;斯柯達品牌銷量為19.4萬輛,同比減少了22.3%;而兩者銷量相差近30萬。

上汽奧迪與一汽捷達

作為品牌互補與戰略平衡,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分別對各自汽車品牌進行了優化。

一汽大眾在今年發佈了全新“捷達品牌”,將基於大眾技術的產品定位進一步下探,直接與自主品牌進行白熱化競爭,目前已經上市的捷達VA3和VS5, 售價只有6.58~9.28萬;8.48~11.28萬。捷達品牌將成為一汽大眾入門品牌的有利補充。

斯柯達市場偏位,嚴重拖累上汽大眾,品牌定位急需調整

而在上汽大眾方面,高端品牌項目上汽奧迪,已經正式發佈。

2018年6月,大眾集團已將其持有的上汽大眾1%的股份轉股給奧迪,這意味著上汽大眾從法律上,已可以生產和銷售奧迪品牌汽車。目前猜測的上汽奧迪產品包括A7L、B級SUV、Q4e-tron等。Q4e-tron有望成為上汽奧迪首款電動車,在上汽大眾的新建的MEB工廠生產。

斯柯達市場偏位,嚴重拖累上汽大眾,品牌定位急需調整

斯柯達市場偏位,嚴重拖累上汽大眾,品牌定位急需調整

斯柯達的尷尬

一汽集團、上汽集團、大眾集團,三家業內頂尖的戰略高手,就這樣悄無聲息地完成了兩個合資公司產品品牌的優化調整。

而之後,最尷尬的就剩下斯柯達了,我們來對比下捷達和斯柯達定位最接近的兩款車,如下:

斯柯達市場偏位,嚴重拖累上汽大眾,品牌定位急需調整

這兩款車平臺、車身尺寸、動力配置都非常接近,而售價方面,斯柯達柯珞克比捷達貴了近3.4萬;而如果你再詳細對比下配置,無論是氣囊、主動剎車、LED大燈等關鍵配置,便宜了3.4萬的捷達VS5均有配置,而柯珞克則沒有。

加上配置差異成本,在11~15萬級別,斯柯達比捷達品牌溢價居然高出近4萬。

從這個維度分析,斯柯達品牌在大眾品牌體系中的定位明顯偏高;雖然斯柯達作為百年品牌,在歐洲受到認可,但是在中國市場,斯柯達品牌的認可度並不高,4萬的溢價完全支持不起斯柯達。

斯柯達市場偏位,嚴重拖累上汽大眾,品牌定位急需調整

在中國市場寒冬中,市場的趨勢是強者恆強,弱者更弱;斯柯達顯然是弱者;2019年前三季度斯柯達在中國銷量下滑了22.3%,這還是再斯柯達推出多款新SUV的基礎上取得的。

斯柯達目前在售共10款產品,車型已經足夠豐富;這兩年陸續上市了包括柯迪亞克、柯米克、柯珞克、柯迪亞克GT等多款SUV。

斯柯達市場偏位,嚴重拖累上汽大眾,品牌定位急需調整

斯柯達現在的產品定位,稍低於同門德系大眾,接近日系品牌。

而市場端,斯柯達品牌的知名度遠低於日系品牌豐田、本田、尼桑;在自主品牌往上走的當下,在部分市場的知名度,還不如吉利、長城等。

斯柯達定位錯誤,導致無法打造爆款,就是再多車型也無法支撐起品牌的熱度,最終只有被邊緣化。

斯柯達品牌定位調整

2019年斯柯達的市場表現,以及一汽大眾捷達品牌的推出,將直接觸發上汽大眾對斯柯達品牌的再思考,再定位。

筆者認為,斯柯達應從如下方面做思考:

1.堅持“實在,不簡單”品牌定位,這才是消費市場中最大的群體。

2. 重新調整品牌定位,斯柯達要從韓系品牌和自主品牌口中奪市場。

3. 增加產品配置是核武器,特別是科技配置、斯柯達不能跟著大眾的節奏走,必須跟上自主品牌的節奏,方能在市場中一戰。才能讓斯柯達品牌重回主流消費者視線。

~~~~~~~~~~

“汽車產業觀察員”原創,2019.1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