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历史上刘邦和项羽攻打秦国的时候,当初一统六国的百万秦军去哪了?

呆小萌Or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赵高与李斯两人伪造遗诏,列举蒙恬与扶苏种种罪名,逼迫太子扶苏自杀,扶持胡亥登上了皇位。秦二世却并非君王之才,即位后朝政全由赵高把控,愈加残暴的统治使得民不聊生,激起各地农民纷纷起义,企图推翻秦朝的暴政。然而当时的秦朝派出来镇压起义军的,却是一些囚犯拼凑出来的队伍。我们不由疑惑,秦朝统一中国靠的就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为什么要用这么一支杂牌部队来抵御农民起义军呢?原来秦朝的正规部队分别在北边抵抗匈奴和在南边攻打岭南,咸阳军力不足,只好将囚犯放出充当军队。起义爆发后,北部30万主力开始起兵南下,但由于蒙恬已死,军心涣散,南下速度非常缓慢,后来,巨鹿之战中,章邯率领二十万大军投降于项羽。

至此,秦朝大势已去。令人疑惑的是,秦朝危亡之时,由赵佗带领的驻守岭南的五十万秦军表现得异常平静,丝毫没有北上支援之意。传闻,始皇特意嘱咐赵佗:“中原但又不测,岭南军队切不可北上靖乱,应当封闭来往之通道,不使中原乱局波及岭南。将军谨记:秦军北上,则华夏从此无南海矣。”且不论这传闻是真是假,我们从后来赵佗的种种举动可以看出,他确实无意于中原地区,由此我们推测,始皇这一命令极有可能为真。让赵佗驻守岭南不动,可能是为了让长期游离于中原文明的南越地区彻底并入华夏,让华夏族世代繁荣。 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





马力斯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秦国军队大约有百万上下,那么秦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何却少有秦国军队勤王呢?其实秦国军队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南征百越的秦军、蒙恬的上郡边军和驻守各地的秦军,其中除了南征百越的秦军没有参与秦末战争之外,蒙恬的上郡边军和各地守军均参与了平叛战争,可惜均损耗殆尽了。

百越秦军:六十万秦军南下损失惨重,秦末乱世固守百越并未北上

根据《史记·王翦列传》的记载,秦国大将王翦在率领六十万秦军攻灭楚国,“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之后,除了部分驻守楚地的秦军之外,其余秦军随即“因南征百越之君”,迅速投入到了攻打百越的战争之中。

然而,这场南征百越之战秦国却打的无比艰难,虽然目前关于这场战争的时间存在一定争议,但各种史料均指出,这场耗时长达五年的战争,秦国动用的军队高达六十万左右。而这场战争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五十万秦军损失惨重。根据秦始皇的命令,五十万秦军在主帅屠睢的统帅下,兵分五路扑向百越之地,《淮南子·人间训》有载“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即一路由今江西向东进发,攻打东瓯和闽越;中军两路攻取南越,其一经今南昌,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其二经今长沙,循骑田岭直抵番禺;其余两路入广西,攻西瓯,一路由萌渚岭入今贺县,一路经越城岭入今桂林。

然而,五路大军除了第一路于当年攻占东瓯和闽越地区,设立闽中郡之外,其余四路进攻岭南的秦军均因山高路险、河道纵横,以及水土不服、烟瘴严重等因素影响,均陷入了苦战之中,再加上两广各地百姓的顽强抵抗,结果导致这四路秦军不仅进展缓慢,而且伤亡极为惨重。

根据《淮南子》的记载,越人在译吁宋的率领下充分利用地利与秦军进行周旋,给秦军造成了极大伤亡,而在译吁宋死后,越人不仅在新首领桀骏的率领下继续顽抗,甚至还对秦军发动了反击,不仅导致秦军“伏尸流血数十万”,甚至“夜攻秦人,大破亡,杀尉屠睢”,就连秦军的主帅屠睢也被越人击毙于今广西桂林附近。主帅阵亡,军队又伤亡惨重,结果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

根据史学家的推断,秦军在第一阶段的进攻之中,伤亡高达30万上下,而剩余的十万左右秦军则全部退回两广北部一带。不过,越人虽然打退了秦军,但人口也锐减一半左右,根本无力对秦军进行追击,双方开始进入了对峙阶段。

2、第二阶段:征调十万援军一举平定百越。秦始皇在接到战败的消息后,认为战败的主要原因是补给线太长,因而开始征调军民开凿灵渠,并最终于前214年建成。灵渠修建完毕之后,秦始皇再次征调十万援军,连同此前的十万左右秦军,共发兵二十万,以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再度进军百越。百越由于在前一战中损失惨重,对于有备而来的秦军再也无力抵御,结果秦军迅速攻占岭南全郡,秦始皇于此设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

如上所述,秦国为征服百越之地,先后动用六十万大军,但由于第一次进攻损失惨重,因此留守百越的秦军其实总共也只有三十万左右。秦末天下大乱时,由于百越之地尚未彻底平定,再加上秦二世不得人心等因素影响,这三十万秦军并未北上回援。

上郡边军:蒙恬死后仅剩十余万,巨鹿之战被项羽击败

根据《史记·蒙恬列传》的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之后于攻占地区设立九原郡,而蒙恬则率领这支秦军驻守上郡十余年,在修建长城的同时,防御匈奴南下。

这里虽然明确记载蒙恬的上郡边军有三十万,但《史记·匈奴列传》中却记载,“秦始皇灭六国之后,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

根据这两处的记载,目前推测认为,蒙恬率领的上郡边军虽然的确有三十万,但却分为两部分:一是蒙恬征讨匈奴时率领的十万秦军,另一部分则是蒙恬驻守边地时,随后补充进来的“适戍边者”大约二十万。

此外,《史记·匈奴列传》有载,“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即蒙恬被杀之后,由于天下大乱,那二十万“适戍边者”便都逃散了,也就是说王离手中剩余的边军仅仅只有十万左右。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秦末天下大乱,各地烽烟四起,六国贵族后裔纷纷自立,在章邯率军平定黄河以南叛乱的同时,秦二世下令召王离率军进攻赵国。于是,王离便率领着仅剩的十余万上郡边军,经井陉关攻入赵地(路线有争议),在击败赵军之后,将赵王赵歇围于巨鹿城中。

在接到赵王的求援之后,楚怀王熊心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主帅,以项羽为副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领六万楚军北上救援。项羽在杀死宋义之后,随即率领这路援军攻向巨鹿,并以“破釜沉舟”之计对秦军发动猛攻,围困并消灭了王离军。

如上所述,当年蒙恬率领的上郡边军,在秦末时其实仅剩下了十万左右,这部分秦军在王离率领下攻打赵国,结果最终被项羽在巨鹿战场所歼灭。

各地驻军:前期各自为战消耗较大,章邯统帅主力投降后被坑杀

除了驻扎在上郡和百越之地的大量秦军之外,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后,由于各地时有叛乱发生,因此各地同样驻守着一些秦军,这些军队总数其实并不少,只是由于驻扎各地过于分散而很难发挥作用。

△李斯之子李由便曾率领2.5万秦军

例如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的他,曾在陈胜吴广大军杀向关中时,上书称,“贼军十万已到许县,日夜可达荥阳,城内25000名士卒日夜铸兵器,加固城墙,挖拓城河,防哨巡守。无奈兵力悬殊,存粮也只可用数月。望速派兵增援。”可见,李由所在的三川郡,便驻扎着2.5万秦军,后来义军攻城,双方死伤惨重。

后来,李由又统帅这部分秦军跟随章邯平叛,并奉命驻守雍丘,当项羽、刘邦率兵攻打雍丘时,李由重伤之下仍然拼死作战,结果最终被刘邦不下曹参所杀,项羽目睹李由惨烈之状,深为感动,令人把李由尸体送回其老家上蔡以葬。而李由所率领的这部分秦军,也就此损耗殆尽。

不过,由于胡亥前期对叛乱并不关心,导致驻扎各地的秦军根本无法形成合力,只能各自为战,进而在前期被消耗殆尽。此外,我估计也有相当部分秦军参与了叛乱,例如刘邦起兵的丰沛之地,当地县令便在天下大乱之际起兵,可惜最终被刘邦消灭了。

除了前期被消耗的各地守军之外,剩余的各地秦军以及关中新征发的秦军,则共同组成了巨鹿战场上的章邯军队。有人说,章邯率领的不是赦免后的骊山刑徒吗?其实并不准确,章邯前期平叛率领的的确是骊山刑徒,但随着长时间的征战,这些仓促组成的军队肯定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不断补充进来的各地秦军,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便有载“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即胡亥派遣长史司马欣、董翳支援章邯,又如前文所述的李由军队,便加入了章邯平叛的队伍。

此外,章邯曾在东阿和濮阳两次被项梁击败,《资治通鉴》有载,“二世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也就是说胡亥得知章邯战败的消息后,发动全部兵力增援章邯,章邯这才一举在定陶之战中击败并杀死项梁。

如上所述,章邯在巨鹿战场上统帅的秦军,其实就是由各地残余秦军和关中新征发秦军所组成的正规军队,也正因如此,才能在王离边军战败之后,仍然长时间坚守,然而由于秦国国内局势的动荡(李斯被杀),章邯最终被迫投降,而其所统率的二十万秦军,则在随同项羽西入关中途中,被项羽坑杀于新安一带。

综上所述,秦国统一天下后,的确曾有百万左右的军队,而除了驻守百越的秦军之外,蒙恬的上郡边军和秦国各地的驻军,其实都参与了平叛战争,只是最终都损耗殆尽了。


香茗史馆


我是大史官,我来告诉你“历史上刘邦和项羽攻打秦国的时候,当初一统六国的百万秦军去哪了?”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手里的百万秦军主要分布三个地区:其一,是驻守在秦国各地的20万秦军;其二,是驻守阴山,抵御匈奴的30万长城军团;其三,是南征百越、岭南的50万秦军。可是,为什么曾经横扫六国的秦军在秦始皇魂归西天后,在刘邦、项羽攻打秦国之时怎么不见了?百万秦军去哪里了呢?怎么不见踪影了呢?

当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项羽,刘邦也趁机起义,一时间,秦国狼烟四起。此时驻守在秦国各地的秦军担起了镇压起义军的重任,他们或战死或叛变。此时的大秦根本无兵可调,没办法,负责修建皇陵的章邯临时拼凑了一支军队,基本上都是些囚徒与六国的遗民。就是这乌合之众竟然将陈胜吴广打的落花流水。

而由蒙恬统帅的长城军团在蒙恬死后由王离接管,当关中告急之时,王离奉旨回京,在顺利和章邯的部队汇合后成功的挡住了将起义军的进攻。但是,不幸的是,他们居然遇到了战神西楚霸王。在巨鹿之战中,这支秦军居然被项羽带领的楚国子弟给活埋了,真的是太可怜了。

此时,南征的50万秦军主帅任嚣也有自立之心,毕竟岭南一带山高皇帝远,于是便坐山观虎斗。后来赵佗上任后干脆直接封锁了从中原到岭南的道路,并成立南越国,自己坐起了南越国国王,于是这50万秦军成了南越国的国军。

秦始皇英明一世,经秦国兵力基本上都部署在了边疆上,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开疆拓土,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外族入侵,为大秦守疆开土,保卫华夏。但他万万没想到,大秦的瓦解居然是从内部开始的。


大史官


历史上刘邦和项羽攻打秦国的时候,当初一统六国的秦军的百万大军去哪了?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不存在不来勤王的问题

秦末,百万秦军无一来勤王,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因为章邯带领一群劳改犯灭陈胜、杀项梁的战斗太过耀眼,以至于忘记还有其他秦军的存在。其实一开始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秦军正规军就参与了。三川郡守李由3万秦军坐阵荥阳,陈胜到死都没拿下荥阳,这难道不是秦军吗?

陈胜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后,全国一时全是起义军,毫无疑问,分布全国各地郡县的秦军第一时间会出来镇压,这难道不是秦军吗?

最后王离率领长城军团所有秦军来勤王了,包围了赵王歇的巨鹿城,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王离军,长城军团至此灰飞烟灭。其实压根不存在不来勤王的问题,是勤王了没啥效果。

百万秦军的下场。

秦国统一中国后,秦军主要分布三个地方。一、驻守在秦全国郡境内的秦军,长官叫郡尉,掌管郡内的军事与社会治安。全国算下来有20万(包括边郡的守军),秦末大起义时,或镇压起义军战死或叛变。

二、大名鼎鼎的长城军团,还兼职修长城。方士伪造了一份“亡秦者胡也”的预言,于是秦始皇派蒙恬率领30万秦军驻守阴山,败匈奴、修长城。蒙恬死后,王离接任,在后来的勤王时,巨鹿之战败于项羽。

三、南征军团。前后两次共派50万大军南征百越、岭南等地,设立象郡、桂林郡、南海郡。后来南海郡守任嚣病重,正值中原遍地起义之机,便生了自立之心,赵佗继承任嚣遗志,于是建立南越国。并不是秦始皇下过旨,无论秦国发生什么都不要回救,那都是瞎扯。(网上的大神多,尤其那谁简直胡说八道,秦灭时下大雨,哭天喊地!)他们不来勤王是条件不允许,自立当皇帝他不香吗!

三个地方的秦军各司其职,由于朝廷空虚无兵可发,只好放出劳改犯短暂的打出秦军最后的辉煌。最后强调一下,长城军团来勤王了,南征军团自立了。

各位看官认为解决了问题,请点赞或关注一下,我是李跃汗青。


李跃汗青


首先一个题主的百万秦军,事实上那是一个虚数,秦赵和秦楚之战,秦军举国之力动员,也就60万人了,这已经是极限了,下至13岁上至50岁,这几乎就是除了残疾所有的男丁了。

秦统一后,拆除天下关隘,收缴刀兵,始皇认为一战而罢千年战祸,老百姓应该支持,其在中原内部是没有什么百战秦军的,连天下至险,秦地门户函谷关都拆了。从这里看出始皇的胸怀是我们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好了,说回天下暴乱时的秦军主力,秦军主力有三大军团,北方抵御游牧异族的长城军团,南方征伐百越的南征军团,这两只军团历史都有大量记载,大家稍有了解都知道,长城军团有20万人,这20万是真正的统一秦地老兵组成,精锐之师,统领也是大秦的重臣蒙氏和太子扶苏,这里就可以看出始皇当初对北方威胁的重视,短短几十年后伟大的汉高祖受白登之围,大汉三代受辱,到玄孙汉武才找回面子。

而南征军团有50万人,详细找了资料,这50万水份就很大了,真正能打的秦军有5万就不错了,其他都是原六国一般贵族和百姓,意图很清晰,百越乌合之众一盘散沙,5万秦军主力足以平定,其他的六国遗民除了支持后勤,最大的作用就是充实占领地,统帅也比长城军团明显低了一个层次,后来的情况也说明百越确实是乌合之众。

这两只军团在战略上都是没有错的,还有一支历史很少记录,但是你想想章邯一介少府,凭骊山囚徒就能纵横天下,杀的叛军落花流水。

这只军团就是精锐中的精锐,关中军团,关中军团是秦军之精锐,也是秦帝国最后的屏障。关中军团留下的资料不多且比较隐晦。但并不影响我们还原他的原貌。

郎中令军为皇帝的亲卫军官团,由九卿之一的郎中令统领,最多不会超过数千人,往往由帝国出身良好且政治忠诚的贵族中经过严格选拔而来,也是皇帝的后备武官库,实际上和常备军区别不大,负责皇宫内警卫及皇帝陛下的私人安全,类似于后来拿破仑的老近卫军一样的存在。然而胡亥有个大BUG,当时郎中令是他娘的赵高[捂脸]。关中军团的组成都是赢姓十四氏族人中的良家子,作为主力,其人数最少,只有大概5万人,其命运与秦帝国或者说与皇族休戚相关。

现在讲下,长城军团苦心经营的扶苏和蒙氏被杀后,军心涣散是必然的,古代战力士气的影响很大,最后已近天下大定时,王离才匆忙整合了10万人南下平乱,却被韩信大败而告终。剩下的人后来估计也是投降的投降,回家的回家。

南方军团,随着统帅屠睢的莫名死亡,一股浓浓的阴谋味就散开了,而副统帅任嚣也不知所踪,一个无名的赵佗却崛起为军团首脑,这可以说几乎百分百是六国遗民趁机叛乱,杀死作为中坚力量的秦军。南方军团自然不可能回援。

关中军团,由于人数很少,最大的作用是守卫咸阳。但是应该有一部分人被调出去了章邯部充当骨干力量。受始皇自信爆棚的加持,没有函谷关天险可守,咸阳更是从商君建城就没有磊过城墙,咸阳和今天城市一样,是一座不设防城市。这些人在精锐,也无计可施,再加上大BUG赵高的存在,滥杀王族,估计十四氏都没少杀,人心尽失,关中军团最后的雄起形成就是子婴杀赵高,最后的出手。如果早些杀了赵高,再有函谷关加持,关中军团5万人起码可以守住老秦地3年以上,在出个雄主,翻盘很有可能。别忘了统一之战还没过去多久,军械生产大部分都在关中,而只要杀掉祸乱君臣,蓝天大营的存在,很快就可以有一支称霸天下的强军,继任者能吸取教训,对六国贵族不在手软,刘邦项羽之流,跳不了多久。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秦帝国是完了,但是秦制度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并影响了我们的思想,最突出的就是大一统,没有大一统连正史都上不了,一个皇帝连大一统都做不到还算什么皇帝,这就是我们能将华夏留存至今乃至以后的因素。换个角度,这未尝不是始皇所讲的他为一世,传二世、三世,如果把每个大一统王朝都看做一个继任者,那么始皇说的也没错。别忘了,他是被称为祖龙的男人。

这样的千古一帝,岂是缩头缩脑的儒家伪君子诽谤两句就可以定性的?




人生越留恋越痛苦


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跟随蒙恬北征匈奴,收取河套。公子扶苏就是在蒙恬的军队里面做监军。类似政委。后来扶苏自尽。蒙氏兄弟被赵高等人迫害致死。

另一部分跟随赵佗南征百越,所谓百越就是今天的五岭以南的两广,越南北部等。始皇在此设立了桂林,南海,象郡。这部分大概五十万人。这支军队在秦末大乱时来不及回来支援秦朝。在赵佗带领下封闭了五岭与中原的通道。赵佗自立为南越武帝。


丁强888


秦国是全民皆兵,每个成年男子都需要参与边防戍守的。

章邯率领的囚徒等不是一点战斗力没有,皆是当过兵的老卒。

好比长平之战的时候,白起困住赵括主力,但是没兵阻挡赵国援兵,秦王立即从上党征召男丁,组成大军来阻挡赵国援军。这一波军队基本打完就地解散。


卧牛说历史


秦人实行的是耕战政策,战时出征,平时农作,那百万秦军除了部分常备军外,其余都化为秦人各郡县的吏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