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囧妈》为什么婚姻中明知强行改变对方会适得其反却还要这样做?

桃小斌职言


1.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是希望别人长自己希望的样子 ,正如《囧妈》里面所说,住着一个幻想的另一半,他/她应该是这样子的。稍有不合适就会想着要强行改造对方。

2.其实好的爱情应该求同存异,活出自己……


晴天家治愈系


人生中婚姻的过程,就是人性和与道德的调和过程。

这说的有点高大上了,一切从底层逻辑去思考。

人作为人,有两大本性,或强或弱,就是自私和懒惰。

作为自私的出发点,在婚姻生活里,哪怕已经重新结合了一个家庭,还是多少保留自私的一面。作为强势方,总想着伴侣去迎合自己生活,主动去改变自身来适应自己。所谓自私便是如此,出发点始终在自己,只不过有时候说辞是那种万年梗“

我是为了你好”、“这都是为了咱俩以后的生活”等等。如此一来,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何区别?

因此,出于自私的出发点,人改变他人的动力往往会被合理化,一切皆能自圆其说。即使伴侣出现了反抗,为了实现最终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好,依然会奋力地执行改变他人。

第二,作为懒惰的出发点,人为什么要改变?终极目的是更好地活着。明明知道如此做是不对的,但心存侥幸,认为伴侣爱我,理所应当地为我改变,一次改变,要做到彻底,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因为我懒得忍受你的生活方式,不想用的多余的力气去适应。那明知会触碰到你的逆鳞,仍要加以婚姻道德来束缚你,改变你。

婚姻相处得好的夫妻,是应当和自私和懒惰相反的一个词,认可。

学会去认可另一半的生活方式,毕竟每个人的成长轨迹本就不同。

是男人,给多点依赖感给女人。

是女人,给多点崇拜感给男人。

你若安好,一切将会安好。


Berlin达人


我想用《囧妈》中的台词来引出观点,台词中张璐对依万说:“你心里长了一个幻想的老婆,你全都设定好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这些年来,你难道还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电影往往反映现实并透过艺术的手段加工、放大使观众更好的去理解,从而找到“自己”!

那么婚姻中的两人为什么要试图去改变彼此呢?这样的努力又是否一定会适得其反呢?

第一个问题:“那么婚姻中(或恋爱长跑中)的两人为什么要试图去改变彼此呢?”这个问题要从恋爱说起。两个彼此陌生的人,通过一些缘分相互认识并产生好感、确定关系,这个过程往往都很美妙!这一阶段处于热恋中的男女大都是盲目的!即使觉得对方有什么不如意都会被浓浓的爱情掩盖,且不愿将之揭开!但随着相处时间的渐渐流逝,爱情与亲情逐渐交织,生活逐步归于平淡,这时被掩盖的诸多“不如意”将浮出水面,有的爱人之间选择各自输出意见并让对方接受并做出改变。有的爱人之间仅一方提出,另一方虽不欣然但仍会接受。有的爱人之间任何一方提出都无法为之“妥协”。等等这些,“又是否一定会适得其反呢?”答案是否定的!总有众多愿意为生活、为家庭、为事业、为子女、为种种重视之因而不断为之努力且携手白头的爱人!

春节借回答这个问题祝天下有情人终能携手白头!







空气宇语


先说结论:并不是试图控制对方的那个人错了,而是察觉自己被控制的人变了。

前几天有同事跟我吐槽,说年前聚会应酬太多,某天夜里归来,媳妇把门锁了。

他敲门无果,气急败坏扬言要离婚,说受够了妻子的掌控。

妻子在门内哭喊,说他天天在外面喝酒应酬,一点都不关心这个家,自己真是白瞎了眼了嫁给他。

然后他细数妻子的控制:在家不能喝酒,不能吸烟,在外应酬要报备地点,不能关机,不能超过几点还不回家,在家吃饭要洗碗,袜子不能乱丢,擦脸的毛巾不能擦别的地方……等等等等。

他说自己受够控制的神情,颇像徐峥在《囧妈》里对着妻子说那段话的神情:“你心里住着一个幻想的老公……”

当时在一起吐槽的还有别的同事,有个至今单身的同事小李开口讽刺了一句:“你这是有人照顾,身在福中不知福。”

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因为他跟我们讲他之前的女朋友,刚开始也是管着他,爱的如胶似漆的时候管着他他自然乐意,慢慢女友都变心了,开始不管他,然后才发现女友爱上了别人。

小李说:“你爱她的时候,希望她管你,当你不爱她了,就嫌她烦了。”

其实,哪有谁改造谁,你自己变了而已。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当父母拿着一盘好吃的,或者某个水果给你的时候,你摆摆手说:“不吃”,他们一脸诧异:“你以前不是很喜欢吗”。

是的,就是这样,无论是对于妻子的管,还是父母的关心,你以前都是很喜欢的,如今你变了,长大了也好,自力更生了也好,总归是变了,变得不喜欢了,就弃如敝履了。

所以,分清什么是爱什么是控制了吗?

你需要的,对方提供了,这就是爱。

你不需要的,对方提供了,这就是控制。

凡事还是要往自己身上找原因,说不定对方一直都没变,变得只是你的心。


只待君来


人们都喜欢找到自己舒适的姿势生活,在自己舒适的同时,会更热衷主动帮身边的人找到能让自己接受的方式的别人的生活方式。这不是自私或自我,这是一种非常清晰的自我意识,如若一味屈就对方的方式,或是考虑他人感受胜过自己,那只是短暂的热情,我倒希望活的能更脚踏实地清清楚楚一些。


1998年的小伞


我执在作祟。无我,就是最好的境界。一般人到不了。


韵雅茶馨


这是受父母的影响,并非他本人意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