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见蜡烛都未捻后,为何确定是太监要作乱?

少侠一号


周培公是谁,能在民间一观康熙气质就能猜中是圣上的人,毫不夸张的说,此人大智若愚,当初连康熙都以为此人没认出自己,实则,人家都把你看穿了,就差你不承认掀开身段看下穿的是不是真龙衫。

康熙身边的谋臣-周培公

康熙与周培公的相识是在康熙私访民间时偶遇,也正因为这次偶遇,让康熙发掘了这位人才,也正因为这次偶遇,也让周培公知道,当今圣上是位体恤民情的君主,而非昏君,是乃值得效忠的圣主。

周培公效忠康熙后,在康熙十三年间就为康熙立下大功,当时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还联动了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一起反叛,而作为康熙的心腹,这位大学士不顾自己的性命也要为康熙这方争取一线生机。

如果当初周培公劝降失败,可能大清王朝又是另一番景象,为何?

首先吴三桂就已经够康熙吃一壶,作为陕西的王辅臣更是以骁勇善战闻名已久,双方同时叛乱,给康熙的压力非常巨大,稍有不慎,王朝即刻倾覆。

王辅臣当初造反,多数清将都怕他导致不敢出兵,可见这陕西藩王威慑力多大,而且造反后,康熙派遣了十万清兵,但王辅臣都毫无惧色,可见是个打仗狠人。

当初周培公劝降,一是因为事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必须抛开个人生死,二是因为他恰好与王辅臣手下两员大将是同乡,劝降的几率比任何人都大,而且很大可能王辅臣愿意给自己机会,让自己从头到尾把厉害关系梳理一遍。

事实也证明,周培公的自告奋勇,的确如设想般,王辅臣给了他这三寸舌莲开讲的机会,如果不然,真是请缨前的那句:“如果前去说服了王辅臣,那是大学士的福份;如果遭遇不测,自己则死也无怨。”

自此后,这位周培公在朝廷开始平步青云,由于身份清白,康熙尤为看重周培公,凡大小事均要找这位谋臣商议一二,这些大小事不仅没让周培公居功自傲,反而帮周培公养出了一种细致入微的能力。

就拿当初太监拿蜡烛出来,唯独少了捻,这位善于观察的谋臣当即就知道情况不对,为何不对?

其因皇宫制度非常严格,进出都需要合符,这还是紧急情况下,晚上更是锁闭紫禁城,任何人都禁止出入门,御林军更是严密防守。

除开合符凭证,还需要出示腰牌,该腰牌记录的就是姓名、年龄、所属衙门、相貌特征等一系列信息,两者缺一不可。

既然城门处不可能出现问题,那么问题可能就出在这屋里,为何?因为太监心虚先出去了,其二是皇室用的东西都是一层一层筛选,不可能在捻这等事上犯下大错,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太监作乱。

综合以上要素后,周培公一经判断就知道是乱在其内,笃定就是太监作乱,当即就提醒了胡太医,提醒后不久,果然灯熄就内乱开始。

但一切均被周培公提前预警,此次作乱最终被化解,从以上点线面可看出,谋臣就是谋臣,心思细腻,如果没有周培公提醒,康熙与孝庄也有安排,但是康熙那不一定能安全不受伤,毕竟,这场内乱,也是有人替康熙流了血。


探索历史奇闻


周培公何等聪明,培公虽是穷人家出生,但古人说的好:寒门多出贵子。周培公便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至于大清最难的一段日子我认为是康熙皇帝铲除三藩时,康熙皇帝当时就要自己挺不住想要退位,要不是孝庄太后劝谏康熙一定要坚持下来,或许大清也就没有康乾盛世。

1、周培公如何知道太监作乱

当时正值内忧外患之时,外有三藩来势汹汹,内有朱三太子党羽想要谋逆宫廷,当时周培公为了康熙也是日夜操劳,本来周培公不会发现,可另一位大臣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需要时间解决,周培公只好让身旁的太监再去取一根蜡烛。


取来之后发现没有捻,一连去了多次拿回来都是没有捻的,最终周培公大怒自己去取蜡烛,可与太监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没有捻,众大臣都在暗自生气,咒骂太监,可周培公可不是这样想的。


首先蜡烛是皇上每天都要用的,不说其他后宫妃子、太后、太皇天后,蜡烛的油水也不是很大,太监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调换皇帝每日都要使用的东西,因此这件事情一定有妖。

不一会周培公根据现在的形式想到了一件事情,是不是朱三太子手段通天已经买通了内廷太监,事实证明这件事情是真的,因此周培公大喊:胡太医速去保护圣上。有异心的太监知道了这件事情只好硬着头皮往上冲,由于提前行动,各部门没有商量好,导致失败。


周培公这一战直接让他成为了康熙的重臣,可他看淡了官场的黑暗,几年后去外地做官,不久后辞官回家,周培公的一生可以用传奇来说,相信没有他康熙皇帝很可能在那一次被刺杀。


大清国没有了康熙单凭孝庄一人,根本不可能抵挡三藩的进攻,何况当时的内廷充满了朱三太子的内应,皇权根本不稳固,至于周培公是如何看穿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的,我来为大家解释一番。


古代大多时候还是通过蜡烛来照明的,晚上唯一的照明工具便是蜡烛,一旦蜡烛没有捻皇宫中必定是一片黑暗,正好中了谋反太监的下怀,因此这成为了周培公辨别此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总结:周培公这一次可谓是拯救了大清王朝,他拥有睿智的头脑,如若能够一直留在皇宫中为皇帝分忧的话,相信大清还是更上一个台阶,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历史红尘


清皇室所用的蜡烛和其它日用品都是由专门的作坊来生产的,由皇室管理机构人员也就是太监来监制,有专门一套严格的监管和使用制度,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是出了问题,就是严重的事件,轻则各种处罚,重则砍头。所以正常情况下是很少出现问题,况且是所有蜡烛都这样。

电视剧中出现了所有蜡烛都无烛捻,说明这不是一次制作过程的疏忽,而是有意行为。因为古代人夜间照明完全依靠蜡烛,如果有人故意让蜡烛点不着,那就是有所企图,而且这个蜡烛是由太监管理的,说明问题出在太监身上,由此判定是太监作乱。

周培公天性聪明,且此时他正全力协助朝廷削藩,对削藩可能产生的问题也早有警觉,所以一发现这个问题,立刻联想到可能发生内乱,他立即着手部署平乱。


华哥杂谈


其实周培公判断出太监作乱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发现蜡烛没有捻,而是送蜡烛的太监趁乱逃跑了,他才得知宫中的太监们已然开始逼宫行动,而周培公早已从卧底太监小毛子口中得知,一个关于朱慈炯密谋了数年的惊天阴谋,他在宫中编织了一张“网”,而这张网的可怕之处是因为网的本身是由一群不要命的“杀手”组建而成,为等待杀康熙的死命令而沉睡多年。

为什么周培公直到发现蜡烛没有捻才大喊出让胡太医当心太监作乱呢?

其实周培公早知知晓禁宫中会有太监作乱,只是不知道他们的行动时间,就在太监送上无捻蜡烛趁乱逃走之时,周培公幡然醒悟,大声告诉胡太医。

“哎,蜡烛怎么都没年啊?” “胡太医,注意太监作乱”

不知大家在看这个桥段时有没有发现,周培公告诉众臣蜡烛无捻时旁边递送蜡烛的太监急忙转身离去,而且桌台上的蜡烛几乎燃尽,太监们知道这正是灯下黑下手杀康熙的好时机,周培公话音刚落,潜伏的太监们已然换衣带刀冲杀而出。

胡太医带领太医院的将士们从救死扶伤,被逼成了杀敌猛将,可想而知康熙的处境是多么悲惨,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连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愿站出来替康熙挡一刀,可见康熙气数未尽,帝王之气还是在向康熙这边倾斜。

康熙以苦肉计为为影,成功把太监小毛子送入朱慈炯的卧底之中,打探出宫中确实有太监为朱慈炯的同谋,待机而发。

杀鳌拜时康熙已然知道在对自己不利和自己不相信的人行列中安插眼线卧底,更何况现在的康熙帝也算是经历尽磨难,看尽朝中百态之人,怎么能没点心机果策?

不是康熙太“狡猾”,而是朱慈炯太愚蠢。

当时的康熙是如此的看重周培公,怎能不把此时告知周培公呢?

所以周培公由此才准确无误的断定此时太监们必有所行动,大喊:胡太,医小心太监作乱。

可惜人算不如康熙算,更不如孝庄太后神算,早已在宫中布下天罗地网,引蛇出洞,群聚而歼之。

图海带领久经沙场的手下和胡太及其下属联动行动,内外包夹,分散剿灭,在两者联动的情况下将宫中的造反的太监及朱慈炯的虾兵蟹将被杀的支离破碎,片甲不留。

朱慈炯及其信徒未能坚持到吴三桂大军的到来已然兵败,只能趁机让手下故作佯攻,自己扮作小兵趁乱逃走。

朱慈炯及吴三桂等人太过于轻视康熙及孝庄太后的情商和智商,贸然行动,首尾未能呼应,而且两人也是心怀不轨,互相利用,最终自食恶果。

我是追溯历史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可以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角色,他以聪明才智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且他的一生都忠于康熙,连死都殚精竭虑赠送给了康熙一副大清地图。

虽然说康熙一生从擒获鳌拜、平定吴三桂到收复台湾和远征格尔丹缔造了一代大帝的赫赫威名。但是在平定三藩之前,康熙也经历过一段至暗时刻。

为什么周培公看见蜡烛没有捻儿,就确定太监要作乱呢?

一、周培公对当前局势的正确把握!

这个时候的大清已经处于于危难之中了。心高气傲的少年康熙擒获鳌拜,顿时觉得自己要成为千古一帝,所以紧接着他就想要平定三藩。

但是他没有想到事情远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康熙陷入进退两难之地。

而周培公作为不世出的人才,自然知道现在是最危难的时刻,康熙迟迟没有下定决心,而吴三桂那边已有反意。

康熙这边没有动作,不代表吴三桂没有动作,吴三桂作为前朝的旧臣,心怀鬼胎已是很长时间了,老谋深算,老奸巨猾是少年康熙万万比不得的。

所以周培公的神经变得小心翼翼,一点反常的事情都会引起他的注意。

蜡烛的事情自然逃不过他的法眼!

二、周培公对太监这一底层人物的深刻理解!

皇城里面的太监大多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并没有遣送。所以这些太监们个个心怀鬼胎,而且有些太监参加了有反清目的的集会。

周培公此人厉害就厉害,在此处他不仅有对大局势的判断,对小人物的一举一动和心理太能把握的八九不离十。

在这段时间里,康熙皇帝心绪难平,迟迟不能定下决心,而作为大臣的周培公也在皇宫里面办公。已经连续好几个晚上了,他知道这些蜡烛都是太太监们负责提供使用的。

而当他看到没有捻儿的蜡烛时,就知道这些太监肯定没有干好自己的正事,转念一想这些太监连提供蜡烛这样的事都没有干好,必定要作奸犯科。

周培公通过对底层人物的心理了解,知道蜡烛之事必有阴谋。

三、周培公对康熙皇帝状态的担忧先虑!

少年康熙擒获鳌拜,扳倒了不可一世的权臣,这是他亲政以来干的第1件大事,干完这件事之后,康熙肯定意气风发,觉得自己能够成就一番帝王的伟大事业!

所以在没有准备好的前提下就决定了平定三藩,结果没有想到引来吴三桂强烈的反扑,骑虎难下,此时的康熙心里已经没有了主意。

周培公了解康熙现在的境地,想必吴三桂也略有耳闻,老谋深算的吴三桂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他懂得先下手为强的道理,周培公也能猜到,所以此时皇宫之内,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有大事发生。

所以太监们提供的蜡烛没有捻,周培公综合种种,知道必有大事发生!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角色,可谓汉族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的突出特点,是善于提前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电视剧中,"朱三太子"杨起隆的造反当晚,他临危不乱,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


那么,周培公是怎么从太监手中没有灯捻,判断出宫中可能大乱,太监可能造反呢?

原因就是:他早就想到了这种可能。

有人要造反,这点已是共识。

从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出,康熙与"朱三太子"杨起隆为代表的三郎香会的矛盾,已不可调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康熙派到杨起隆身边潜伏的小太监小毛子,已经把杨起隆的造反计划告知康熙,只是时间未曾确定而已。康熙和众亲信大臣早已有准备,外松内紧,守株待兔而已。

要造反,必然要趁晚上,尽可能制造混乱才行。

皇宫历来是重兵把守的,高手如云,一般人在大白天攻进去无疑痴人说梦。《鹿鼎记》里面华山派的超一流高手归辛树夫妇,武功多么牛,气势多么霸气。结果呢?还不是死得不要不要的。杨起隆只要脑子没进水,就不可能光天化日进攻皇宫。

那么,现在是晚上了,月黑风高,便于蒙面,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自然也不是。寻常人家,可能晚上只点几盏灯,可皇宫是什么地方?又岂会差这点灯钱?所以,哪怕晚上,皇宫也是灯火通明的,别说人,一个苍蝇都飞不进去。

那么,要攻进去,只有在灯火上做手脚,趁着一片天黑,伸手不见五指,立即攻进去。以有准备,对付无准备,这才能有获胜概率。

除了灯火,还需要有一个条件:必须有人在皇帝身边,趁黑行刺。不然,就三郎香会那点人,可能都攻不到康熙身边,就被全歼了。堡垒么,自然是内部攻破最容易。

以周培公的能力,虽然不知道叛军何时起兵,但上述两个条件,肯定想得到,且不止想过一次,连叛乱发生后,如何处理都肯定胸有成竹。

所以,才能果断出手,迅速杀拿蜡烛的太监,集中亲信侍卫到康熙、太皇太后身边。只要叛军抓不到这两位,天就塌不下来。


总结一下:周培公是一个富有谋略,有预见性和高度行动力的大臣,对叛乱早有准备并做好了对策。所以,叛乱看似闹哄哄,其实一直在康熙和其掌握中。如果没这点能力,如何成为后来的抚远大将军,挥师二十多万……


执着的放牛娃


周培公也是个苦出身,从小父母双亡,一路坎坷,经过多年的磨难,终于获得了康熙的赏识,成为皇帝身边重要的谋臣。

题主所问的问题,正值三藩作乱之际,朝廷内外一片混乱,北方还有蒙古诸部、西北王辅臣虎视眈眈,南方半壁江山尽入三藩手中,怎么看当时的时局,大清都是风雨飘摇的孤舟一般,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在这个最绝望的时候,年轻的康熙皇帝甚至都想着退位来逃避了,而一路呵护他长大的孝庄太皇太后自然是痛心疾首,不断地给他做思想工作,同时还得给内外的朝臣们打气,此时的孝庄,压力空前之大。

而外边的朱三太子,经过多年的秘密培养,已经在宫里面安插了很多内线,许多太监都成了朱三太子的人,先行潜伏,待时机成熟举事。

因为和吴三桂在一些条件上谈不拢,朱三太子索性自行举事,组织宫里面的太监作乱,在乱局中杀掉皇帝和若干重臣,以成大事。

正在太监们蠢蠢欲动准备举事的时候,周培公和其他大臣们商讨平定吴三桂的事情,无意中发现蜡烛一根根的都没有捻,眼看黑灯瞎火的,政治嗅觉灵敏的周培公迅速向胡太医大喊:小心太监作乱。

这样当太监们潜伏出动的时候,胡太医组织起力量进行反击,避免了措手不及的窘境,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巨大危机。

当时清宫里的太监们负责紫禁城的大多数后勤事务,包括蜡烛,如果蜡烛没有捻,那只有2种可能性,要么是负责采购的太监们贪污吃回扣,买了一堆没有捻的蜡烛,但这蜡烛是每天都要用,皇帝妃嫔等主子们天天都看得到的东西,聪明的太监不可能在这个上面揩油水。

那另一种情况就是太监故意让蜡烛没有捻,毕竟在没有电的时代,照明主要还是得靠蜡烛,一旦没有蜡烛,夜晚的紫禁城那就得一片黑灯瞎火的啥也看不见,那某些人如果要干一些事情就方便的多了,而在漆黑一片一下,肯定会越搞越乱,越乱自然越好。

因此,周培公凭借多年的经验直觉,尤其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乱局之中,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对劲,毕竟要杜绝一切潜在的风险,于是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朝胡太医大喊“小心太监作乱”。

后来,周培公又自告奋勇,主动请缨,进入兰州城劝降了当时清廷西北大患王辅臣,为康熙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将其派到地方任职,周培公因个性问题,与地方官员合不来,干了几年就辞官回乡赋闲去了。

直到1690年,噶尔丹举兵反清,已经在家赋闲近十年的周培公希望复起,写信给康熙皇帝,呈上了一些“平叛良策”,大多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采纳,康熙还安排他去盛京做提督,为大清守边。

1701年,周培公死于任上,享年69岁。

相比较张廷玉、李光地、姚启圣,周培公的官做的不算大,死后享受的待遇也不算高,总体中庸,总体还好。


云中史记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这是古代更夫巡夜中常喊的一句话。在电灯未出现之前,蜡烛是我们在黑夜中最常用的照明工具。

关于蜡烛的故事,当属《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因蜡烛无捻而挫败了一起宫廷惊变最为有名。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吴三桂起兵西南,与之相呼应的是朱三太子蛰伏京城伺机而动。朱三太子组织的教会子弟中不乏官府中人,甚至在清廷深宫中亦布有卧底。随着吴三桂挥师直逼湖南,广西,军情紧急,形势严竣,周培公奉康熙之命在宫中和几位重臣商讨应对之策。

众人落座之时,天色擦黑未久,烛火闪摇间,人影绰约。到得一更天时,众人讨论日趋激烈,周培公在桌上摊开一卷军情地图,正要照图解说,那几位重臣围将过来,瞅了半天,嚷嚷着烛火太暗,难察地图中细微之处。

说到这里,倒想起我少年时的一个疑惑。看《清明上河图》或是《金瓶梅》中的插画,里面的文人才子大多弯腰驼背,哪里有半点名士该有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作派。后来和朋友谈及,方知这才是那个时代文人原本的形象,无他,只因近视耳。不弯腰驼背就看不清脚下的路。

古时候的文人读书,大多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心只读圣贤书",平时刻苦倒也罢了,兴之所致,常常秉烛夜读,以至通宵达旦。如此这般用眼过度,视力下降便在所难免。如同和周培公夜谈国事的这几位重臣,且不论他们是否才高八斗,单就近视而言,这度数就低不了。

周培公眼见他们探头伸脑,眼眯一线,犹似睁眼瞎,不禁莞尔,叫来殿前当值太监道:"再燃四根大烛,置于桌前,方便几位大人就近观图"。

太监哪敢怠慢,很快便取来备用的蜡烛,火石打着,蜡烛却一根都没有点燃。

"这可奇了,这蜡烛居然没有捻子",那几个太监叫了起来。

周培公心里"格登"一下,忙道:"以前宫中是否也有这种情况?"

太监们叫起屈来:"这可从来没有,皇上身边就无小事,若是因这事儿遭主子责罚,那也太不值当了"。

周培公霍然站起,脸色己变道:"不好,看来宫廷生变,就在今晚。我得马上面见皇上"。

事态的发展果然如周培公所料,朱三太子率领数百会众与宫中太监相勾结,对宫中皇上,皇后,皇太后等人所居寝宫展开了猛烈的攻击,若非周培公洞察先机,早有布置,几乎就让朱三太子的偷袭得手。

一夜风云过去,等到周培公打着呵欠回来,那几位重臣丝毫不见熬夜的辛苦,反而精神抖擞地围了上来,非要问个明白不可。

周培公淡淡笑道:"蜡烛乃宫中采办之物,无论是采买,司库,配给都有一定之规,倘若出现一根无捻蜡烛,归于偶然失误,情理上也说得过去。如若是备用蜡烛个个无捻,那就说明这蜡烛的问题不是出在釆买、司库的环节上,必然是在配送过程中被人为调包。正所谓事出反常即为妖,于是我便在想,是什么人要调包这无捻蜡烛,他的目的何在?”

“蜡烛的功用是照明,而备用的蜡烛是为了在烛火未熄之前续火备用,以免到时出现黑灯瞎火的情况。而有人把这备用蜡烛换成无捻,那么其意就是希望到时候这些使用无捻蜡烛的场所都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以便达成他不可告人的目的,由此令我想起了一句老话,叫做月黑风高杀人夜"。

“于是我大胆推断,这是一起内外勾结企图在宫廷作乱的谋逆大案。他们事先设定好攻击目标,再利用内应将目标所居住的场所里的备用蜡烛调换。调换蜡烛的目的,主要是方便这些外来的反贼识别目标,更利于黑暗中在同一时间对多个目标展开攻击。"

“平心而论,这个计划切合实际,更显周密。数百人要在黑夜之中潜入戒备森严的宫中,即使有内贼接应,也必然要花费时间分批次才能完成。而这个时间,基本上当确定为一根蜡烛燃完的时间。时间一到,这些人仓促集结,又无地利之便,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寻到目标发动攻击,那么就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哪里灯熄,就攻击哪里。这才是蜡烛无捻的厉害之处"。

周培公哈哈笑道:"可惜的是,朱三太子再怎么算,也没有算到在座的几位。要不是你们视力太差,我们又怎会勘破玄机,结阵张网请他老人家入瓮呢。”

几位重臣在大笑声中,都不由得为周培公这般缜密的思维,洞察细微的观察力所叹服,所谓非常人在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周培公仅此一役,已不负他康熙朝一代名臣之名。


煮茶道史


《康熙王朝》作为历史正剧的高峰之作,塑造出了无数的经典角色,而这些角色的塑造往往是通过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来完成的。如康熙身边的智囊臣子中就塑造出了几个性格迥异的人物,但是惟有周培公符合我们对一个儒将的一切想象。他出身贫寒,却盛负才名,得康熙帝师伍次友推荐却不寄人篱下,只想富贵直中取。一封给宰相的推荐信也抵不过他与小姑娘的贫贱友情。幸被康熙发掘,破格提拔,进入上书房行走。

而周培公在发现送来的蜡烛都没有捻的时候,很快就反应出来是太监要做乱,并及时加以防备,将这场宫廷逆乱镇压在了萌芽状态。当时的形式晦暗不明,三藩王刚刚造反,朝廷大军节节败退,康熙对自己的独断专横生出愧意,决意废掉自己的帝位。而外面又有三郎香会的叛贼,这时的大清王朝风雨飘摇,正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

为什么周培公能那么快就判断出是太监在捣乱呢?众所周知,有清一代设立了内务府来掌管宫廷大小事宜,并把太监分为十二监,各有所司,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而这些太监中恰好有一司是负责宫内日常物品的采购与监造,而上书房的蜡烛通通没捻,说明这绝不是偶然。因为负责此事的太监是要对采购(或监造)的蜡烛负责的,就像修建长城的砖石上要刻上工匠的名字一样。所以这个时候所有的蜡烛都没捻,说明这些太监连死都不怕了。他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要造反。

而自从秦王扫六合之后,太监就在中国的政治局面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无论是赵高矫旨,还是东汉的十常侍祸乱宫廷。历朝历代的宫中政变和政事更迭,背后总是少不了太监的参与,所以想到太监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此时的大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些太监将蜡烛中的捻通通毁掉,目的便是要让宫殿中漆黑一片。因为在灯火通明的地方,这些太监很容易就被一网打尽。所以不难推断,这些太监要造反,而目标则是康熙皇帝和孝庄太皇太后。所以周培公判断出了太监的意图,在康熙的寝宫外设下埋伏,便将这些太监通通一网打尽。

通过这件事就可以充分证明周培公此人绝不仅仅是一个会读书的读书人,他还精通文韬武略,是文武全才。并且反应灵敏,为他日后平察哈尔王和吴三桂埋下了伏笔。但是也为他日后被放逐盛京做足了铺垫,因为周培公不会收敛锋芒,毕竟上书房大臣都在,自己就和胡太医把事情给搞定了。有时候国家的安危不重要,自己的禄位才更重要,能力强的同事是会被人记恨的。

可怜一代儒将,因为满汉之分,被康熙放逐在那样一个冰天雪地之中,抑郁成疾,遗憾终身。

以上。


逆流时代


大丈夫求功名,只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这是周培公的座右铭,所以他将伍次友的推荐信当做草稿纸,为施舍他一碗豆腐花的小寡妇写唱词伸冤。换作旁人,定会拿伍次友的推荐信如至宝,怎么会如此糟践?

这就是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比历史上那个真实的周培公有气节多了。周培公为小寡妇写的伸冤唱词没有白费,他换得一碗豆腐脑,让穷途末路的周培公填饱了肚子,有力气遇见康熙皇帝,从此走上青云之路,康熙皇帝也为小寡妇伸了冤,可谓一举多得,善莫大焉。

通过这件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周培公的骨气,还能看见他的机敏。尽管我们可以假设:要是康熙皇帝不上街会发生什么事,还能不能遇见周培公这样的人?相信很多人对此深有疑虑,而且这样的概率要远远大于遇见康熙皇帝,因为皇帝很少出门,谁又能保证在合适的地点碰见合适的人呢?

但是周培公的做法却给出了方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是励志和求索的根本,若是万事都知可为,天下也就没什么难事了,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也就虚晃了。

话题扯远了,回到本题。周培公没有姚启圣那样的臭脾气,所以一开始,就展现出大智慧,就平三藩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康熙皇帝大为赞赏,更难得的是,周培公知大局,不在明珠索额图之间求平衡,一心只为康熙办事,这让他很快取得康熙皇帝的信任。

周培公获得圣宠之时恰逢吴三桂起兵谋反,康熙皇帝面临的是平三藩的任务。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在京内勾结了假朱三太子杨起隆配合,密谋杀害康熙皇帝,先是以自己亲妹妹紫云为诱饵,希望自己的妹妹毒死康熙皇帝,但是紫云饮毒自尽放弃了。

而搭起康熙皇帝与紫云关系的,正是宫里的太监总管黄敬。黄敬就是杨起隆安插在宫中的一根眼线,除了黄敬,还有很多太监都是杨起隆培养的。

像宫中掌灯,点烛这样的事儿,都是由太监来做。在皇宫中的太监队伍中,隐藏着很多杨起隆的人,他们很可能将皇宫采购的蜡烛调包偷换了,用没有捻心的蜡烛替换了有捻心的。这样,如果在夜晚实行攻击的话,皇宫黑暗,无法亮起灯火,就可以趁浑水摸鱼,直击康熙皇帝。

这个计划很好,但是遇着了周培公,当他和众大臣讨论战事的时候,叫人换蜡烛时,才发现蜡烛没有了捻心,机智的周培公立马警觉起来,让太医胡功山控制了宫中的太监。作乱不作乱暂且不管,但这事儿一定和太监有关是肯定的。

控制了宫中的太监,就等于斩掉了杨起隆伸到宫中的手臂,太监就算作乱,也翻不了天,所以也就注定了杨起隆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