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如何讓你的產品被人記住?《引爆流行》讀後感

去年8月,中信出版社的編輯找到我,向我推薦這本《引爆流行》

。聽說是美亞排名第一的打造爆紅IP的書籍,也曾引入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各種年度書單。只是當時心思在換工作上,也就耽誤了。時至今日,終於能有較完整空閒時間再把這本書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點讀後感受。

如何讓你的產品被人記住?《引爆流行》讀後感


這本書原名《Hit Makers: The Science of Popularity in an Age of Distraction》,直譯過來是:熱點製造者:浮躁時代裡受歡迎的學問,要講的主題看書名就很清晰了——如何打造熱點。原書於2017年出版,作者是《大西洋月刊》高級編輯德里克·湯普森(Derek Thompson)。作者本身的名氣並不被我們熟知,但如果這本書能解答如下問題,你是否會開始有點興趣?

  • 為什麼做了那麼多裂變活動,就是沒法產生病毒效應?
  • 為什麼你的產品足夠優秀,還是不能爆紅?
  • 當你給投資人介紹自己產品時,如何闡述才能讓人印象深刻?
  • 10w+文章和其他文章比起來有什麼不一樣?
  • 如何能讓你的演講被更多人記住?

拿到這本書時,我正好被內容行業一個經典問題所困擾:到底什麼樣的內容才算“好內容”?

也就是說,我們能否構建一個模型,來推斷一款內容是否能火?其實提到“預測爆款”這件事,我覺得貓眼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剛巧之前有同事就在貓眼負責電影社區運營,他自己就曾靠貓眼電影大數據和自己設計的一套分析策略,成功預測出很多電影票房。那究竟這件事可行性有多高?是否可以平移到其他領域?這本書正好為我提供了些線索。

全書最核心在討論的,就是流行文化背後的心理學與經濟學。通過對各領域的流行音樂、人物、藝術作品、影片、企業的探訪,作者積累了大量案例,並從中挖掘出很多值得深思的現象,並結合自己的認知,最大化還原了現象背後的本質。

書中提及的一些理論並非其首創,比如作者會從《思考快與慢》中總結出人們為何更喜歡熟悉的事物,比如談到群體關係會讓一個獨特的個人產生歸屬感,類似的觀點我在《小群效應》中也有見過。同時,作者的很多結論並不難理解,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忽略它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 絕大部分人喜歡他們認同的觀念、容易識別的畫面、容易聯想到自身的故事,以及容易解決的謎題;
  • 人們喜歡那些大膽但又容易理解其理念的產品;
  • 向他人介紹一款原創產品時,將其打造成2個熟悉的成功產品的組合,會更容易被人接受,比如Uber就是“汽車領域的Airbnb”;
  • 如果你選擇一個小的詞語並在整個演講中不斷重複,它就會被記住;
  • 成功學的書,來來回回兜售的,都是同樣的日常道理,但卻使用了交錯和對比進行重新包裝;
  • 觀眾喜歡預測未來,希望他們的預測能以正確的方式得以體現;
  • 一對多時,我們會美化自己的故事,一對一時,我們更樂於表達關切,更直率面對生活中不好的事

當你讀到上面文字時,相信會有和我一樣恍然大悟的感覺。但這些仍舊只是結果,究竟是否有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讓我們每次都能基於此引爆流行呢?

很遺憾,作者並未對此給出明確指示,但有一段文字卻讓我印象深刻:

娛樂行業是“一個複雜的、適應性強的、顯示波色-愛因斯坦分佈的半混沌的行業。這個行業同時具有帕累託冪律特性,並存在雙側不確定性”。翻譯成人話就是:

第一,娛樂行業太過於複雜,其成功也太具有偶然性;

第二,娛樂行業遵循二八法則,80%的收入均源自20%(甚至更低)的成功;

第三,生產側、消費側,任何一側的微弱調整,都可能會引起整個娛樂行業的大變革;

因此,對於內容這種依靠創造力的行業,其成功是一場概率遊戲。你作為創造者正在創造一個不存在的,觀眾也不能事先知道他們是不是喜歡的產品。如果想成功,你最需要的,就是對不可避免的失敗有一種不屈不撓的毅力。也就是說:有志者事竟成!

怎麼樣?是不是有些雞湯?不過的確這也是現狀。當然,充要條件沒有,必要條件還是需要的

,想成功獲得大家的注意力,你至少要做到:

1、內容質量足夠高。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前提是你的酒要夠香,單靠抖機靈帶來的影響力很快會消散;

2、讓你的內容更貼近大家熟悉的事物和觀點,並在此基礎上做出微創新

3、找到圈子裡高影響力的人脈,讓他們幫你做推廣。KOL的廣播式擴散,有時比單純分享裂變效果要好很多;

4、重複曝光。儘可能鋪開渠道,讓更多人接觸到你的內容,久而久之自然成為經典。

做好上述4點,你的“爆品”幾率就會更高。

最後再說說這本書不足的地方。直觀感受,書的內容有點“散”,不知道是翻譯問題還是文化差異,讀起來很累,經常看了後面的忘了前面的。而且信息量非常大,能感覺到作者希望面面俱到,但這樣難免導致哪個點都講的不夠透。再加上書裡大量案例,如一些書籍、人物、電影、流行音樂,都是美國本土的,對國人而言理解起來較困難。因此建議閱讀的時候同步記筆記,不清楚的名詞最好到網上查下,理解會更深入。

以上就是今天對這本《引爆流行》的一點心得,希望對從事產品、市場營銷、商務BD的同學有所幫助,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與我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