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扶風縣人民醫院為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增添防護措施

扶風縣人民醫院為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增添防護措施

1月23日,陝西省衛健委組織中醫藥救治專家組,研究擬定了《陝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預防方案》。

扶風縣人民醫院為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增添防護措施

按照縣委、縣政府和縣衛健局要求,我院高度重視,積極開展中醫藥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有關工作,及時安排中藥房和煎藥房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煎熬中藥製劑,第一時間將中藥製劑送到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手中,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的作用。堅持預防為主,杜絕院內感染,更好地關心和保護好醫護人員健康安全,切實做到防護設備配置到位、防護措施落實到位。

扶風縣人民醫院為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增添防護措施

我院黨員幹部職工將以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竭誠盡責,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這場硬仗,確保疫情防控與醫療救治工作及時、有序、有效。

扶風縣人民醫院為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增添防護措施

附:《陝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治療方案》

本病屬於中醫“風瘟”範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病位在肺,基本病機特點為“溼、熱、毒、瘀”。結合我省氣候寒冷乾燥的特點,制定本方案,各地可根據患者病情、體質等情況,參照下列方案進行辨證論治(本方案不可用於預防)。

一、輕症

(一)寒溼束表,熱鬱津傷

主症:發病初期,乾咳,低熱或高熱,乏力,胃脘痞滿,或惡寒,或頭痛,或嘔惡,或咽乾咽痛,口微幹。

舌脈:舌質淡紅,苔薄白略膩,脈浮緊或浮緩。

治法:解表化溼,宣肺透熱。

推薦處方:甘露消毒丹合藿香正氣散加減。

基本方藥:藿香(後下)、蘇葉、桔梗、薄荷(後下)、連翹、蘆根、滑石(布包煎)、炒白朮、茯苓、陳皮、厚朴、生甘草;或選用麻杏苡甘湯合升降散加減。

(二)熱毒襲肺

主症:發熱頭痛,熱勢較高,口乾咳嗽,咽痛目赤,口渴喜飲,小便短赤。

舌脈:舌質紅,苔黃或膩,脈滑數。

治法: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推薦處方:銀翹散合麻杏甘石湯加減。

基本方藥:連翹、金銀花、桔梗、薄荷(後下)、牛蒡子、竹葉、蘆根、淡豆豉、麻黃、生石膏(先煎)、杏仁、柴胡、蟬蛻、生甘草。

(三)外寒內熱

主症:高熱煩躁,惡寒怕風,身痛無汗,咽痛口乾,咯黃粘痰或咳痰不利,大便秘結。

舌脈:舌質紅,苔白而少津,脈滑數。

治法:發汗解表,清肺化痰。

推薦處方:大青龍湯合千金葦莖湯加減。

基本方藥:麻黃、桂枝、杏仁、生石膏(先煎)、蘆根、冬瓜仁、桃仁、生薑、生薏苡仁、大棗、生甘草。

二、重症

(一)熱毒壅肺

主症:高熱不退,咳嗽明顯,少痰或無痰,喘促短氣,頭身痛;或伴心悸,躁擾不安。

舌脈:舌質紅,苔薄黃或膩,脈弦數。

治法:清熱宣肺,通腑洩熱。

推薦處方:麻杏甘石湯合宣白承氣湯加減。

基本方藥:生石膏(先煎)、杏仁、生大黃(後下)、全瓜蔞、炙麻黃、知母、黃芩、蘆根、生甘草。

(二)內閉外脫

主症:神識昏蒙、淡漠,口唇爪甲紫暗,呼吸淺促,咯粉紅色血痰,胸腹灼熱,四肢厥冷,汗出,尿少。

舌脈:舌紅絳或暗淡,脈沉細數。

治法:益氣固脫,清熱解毒。

推薦處方:參附湯加減。

基本方藥:生曬參(先煎另燉)、 制附片(先煎)、天冬、麥冬、生大黃(後下)、金銀花、水牛角(先煎)、山萸肉、五味子、蘆根、生甘草。

三、恢復期

(一)餘熱未清

主症:身熱多汗,或有微渴,心胸煩熱,氣逆欲嘔,口乾喜飲,氣短神疲。

舌脈:舌紅少苔,脈虛數。

治法: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推薦處方:竹葉石膏湯加減。

基本方藥:竹葉、生石膏、太子參、麥冬、半夏、粳米、蘆根、炒谷芽、生甘草。

(二)氣陰兩虛

主症:神倦乏力,氣短,咳嗽,痰少,納差。

舌脈:舌暗或淡紅,苔薄膩,脈沉細。

治法:益氣養陰。

推薦處方:麥味補中益氣湯加減。

基本方藥:太子參、麥冬、五味子、生黃芪、炒白朮、陳皮、當歸、北沙參、杏仁、炙枇杷葉、炙百合、炙甘草。

扶風縣人民醫院為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增添防護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