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正月初八有什么风俗忌讳?

北方游狼


正月初八有放生祈福的习俗,有条件的可以放生,表达好生之德。

正月初八民间有众星下届之意,为祭祀众星,个别地区常常放一盏金灯,来去除不详之事

最后是很多店铺都习惯正月初八开张营业


怀揣梦想的小六


我不知道是什麼日,只知導初八是吉日

我在單位過年上班開工大吉大利好運的日子

有的老闆厂都喜歡初八開年,開工的,初八開工是發,發達達!

我在家乡沒有向讲过是什麼日子的,也沒有忌讳的事⋯⋯

我現在翻了書才知道,初八是順星節!

謝謝🙏邀請!


mary197168681


滢月斋,以女性视角解读古今文化,为你诠释不一样的世界。

正月初八有哪些风俗忌讳呢?这要从三个方面来讲:

一、正月初八是什么日子?

正月初八,既是祭祀星辰、谷子和神仙的日子,因此又被称为顺星节、谷日和八仙节。受到现代放假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春节只有七天,因此正月初八经常被人们忽视。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到正月十五为止,因此正月初八也是个重要的节日。

二、正月初八的风俗

1.祭祀星辰。

中国古代的人们在这一天带着孩子认识天上的星辰,并点燃灯花祭祀星辰,富裕的人家会点燃108盏灯,贫穷的人则会点燃49或9盏灯,放在书桌的案头、灶台和门槛上,以示祝福。9盏灯意味着九位流年照命星宿:日、月、金、木、水、火、土、罗睺、计都。

2.店铺开张。

有些店铺也会选择在这一天开张,来祈求这一年的生意兴隆。

3.祭祀谷神

民间还会在这一天祭祀谷神,起到今年能一切顺遂。从传统的天象上讲,如果正月初八的天气好,这一年就会风调雨顺。如果天气不好,这一年就会从封建帝王的角度上看,中国是标准的农业文明,因此对历法、农具、农业祭祀等都十分重视,祭祀谷神更是重中之重。

在正月初八,长辈们会向后辈们五谷的来历和耕种的辛劳,并带领他们吟诵《锄禾》等农诗,叩拜谷神的神位,还带着他们做一些农活,亲身体验农民的不易。

4.放生祈福

明朝文人刘侗所写的《帝京景物略》洪对这一习俗有过描写:

“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

人们之所以会在这天放生,有两个原因:一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人们想用这种方法积累善行;二是为了防止鸟类和人类争抢食物,于是奉上鱼虾,供它们食用,保证谷物的正常生长。

5.吃元宵

古代有一句俗语“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如果天上的星辰繁多,就意味着人间人丁兴旺。元宵的形状是圆的,因此有团团圆圆、祈求圆满之意。人们选择在此时此元宵,就是为了让天上的星辰保佑自己。

6.祭祀八仙

八仙就是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等神仙,他们一向经常深入民间,解危济困,因此民间十分推崇他们。正月初八和八仙正好相合,因此人们会在这天祭祀他们。

7.庙会

在青岛崂山,每逢正月初八,华严寺都会举行庙会。人们在庙会上举行各种文艺活动,汇集各式各样的风味小吃和年货,香火不断,热闹非凡。

三、正月初八的忌讳

1.不能打碎东西。

如果这一天打碎东西,当年就会运气不佳。有两种方法可以补救:一是将碎片用红色纸包住,口念“岁岁平安”,在神明的案头上放上几天;二是将包着碎片的红纸包扔到河里,口念“撞破瓷,钱银一大堆”。

2.妇女不能随意动针线。

在民间习俗中,正月不仅是人们庆祝新年的日子,还和动物息息相关,有“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正月初八对应的动物是蚕,如果妇女在这天动针线,这一年都过得不顺。

3.男女不能结婚。

正月初八虽然是个吉利的日子,却不适合结婚。相传这天是“抬头红”的日子,有太岁压头,对儿孙不利。

回答完毕,请采纳!


滢月斋


正好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初八的文章,我就直接搬过来了。我的主页还有很多其他文化风俗,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正月初八有很多不一样的名称。比如“顺星节”、“谷日节”“开工日”等,这些都是有渊源典故,每一个称呼后面都带着一种传说,一种文化信仰的传承。

文化传说-初八顺星节

正月初八又称顺星节,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在民间,正月初八被称作是众星下界的日子,也是小孩子们认星星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小灯燃烧祭祀,所以顺星也被称作是“接星”、“祭星”。这一天,不管你去不去庙里进香祭祀,都需要在家里举行一个顺星仪式。传说这一天要从香蜡铺中请来的星神马儿上所列的星宿名号来了解天文。顺星节的祭星仪式在夜里举行,有钱人家摆108盏灯花,一般人家也可摆49盏,最少是9盏,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罗侯和计都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灯碗形似小小高脚杯,有泥质的也有铜质的,内放豆油,灯捻用“灯花纸”捻成。

文化风俗-祭星

祭拜“星神马儿”后,由主妇把这些灯花分别摆放在寝室、厨房、客厅的案头、炕沿儿、箱柜以至院内台阶、角路、门洞等处,宛若一次烛光晚会,名曰“散灯花”。这时,在这神秘的灯花群中,长辈要向儿孙讲“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独”的重要性,因为“流年照命星宿”时刻在监视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散灯花极有浪漫色彩,任你企盼,想象,直至所有灯花燃尽,然后全家互道“星禧”后,灯光才得重亮,鞭炮才得点响,院中的“钱粮盆”内松木杂枝点燃,如同篝火一般使人联想翩翩。

等到祭星活动结束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元宵,寓意团圆美满。这是中华悠久的文化中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只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人都不怎么知道这个“文化”知识了,也很少有人这么做了。文化典籍《燕京岁时记》中有记载:“初八日,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谓之‘顺星’”。在家里散灯花顺星之同时,很多人到白云观元辰殿去参加顺星祭典。

民俗文化-初八谷日节

谷日节,是中华文化中确确实实记载有的传统节日。传说农历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称为“谷日”,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很多活动,主要有四个活动:

占谷:民间认为,这一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观谷:谷日节当日,全家离开城市来到乡村田野,大人向小孩子介绍基本农业知识,全家观看各种越冬作物的长势,让小孩和大人一起亲近农业,帮助孩子树立尊重农业、农民、爱惜粮食的意识。在体验的过程中,同时启发小孩爱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食谷:返家后,由孩子亲手制作一餐谷物晚餐给全家食用。如让孩子亲手和面蒸馒头、亲手制作面条、亲手淘米蒸饭、亲手熬粥,大人只作必要的指导,而不要代替。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更真切的懂得粮食的珍贵,劳动的不易。

分谷:有称分五谷,五谷是粮食作物的统称。这一天家里的大人会教小朋友认识这五谷,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方式。“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

神明文化-初八敬八仙节

敬八仙节,正月初八也是敬八仙节。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

而古代民间传说中,因八仙不畏强权,藐视富贵,经常深入民间,解危济困,深受劳动人民喜欢。这一天,民间备佳肴水果以祭祀八仙,表达人们对八仙的感恩之情。

现代文化-初八“开工日”

正月初八,在现代文化中,是“开工日”。中华儿女都知道大年初八,这一天适合开工。很多公司、企业、店铺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开市,开业。开工祈愿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人们取“八”的谐音“发”如此来讨一个大吉大利,财源广进的彩头。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

在民俗文化中,初八这一天还有很多风俗,比如放生祈福,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在中国古典文化典籍《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鬼谷书生


正月初八是个好日子,每年这个日子都有结婚的。


在我们这边初八这天都会放炮。或许是祈祷这年有个好收成。老百姓会关注这天的天气是否晴朗,如果晴朗预意这
一年棉花会是一个丰收年,适宜种植棉花,老百姓有句顺口溜,棉花开花不开花。单看初八十八二十八。说明正月的这几个八的天气,对于种棉花来说很重要!


小心儿的生活


大家好我是黔多彩彪哥,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我们贵州正月初八有这么些风俗

过完正月初七,就是传说中谷子的生日正月初八了。在这一天,人们不仅要庆祝谷子的生日,还要对鸟类进行放生。

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初八是谷子的生日,据传这天如果天气晴朗,那么这一年就会稻谷丰收,天阴就会歉收。

谷日节这天所蕴涵的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十分值得继承。在谷日节感受农业的重要,对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对于农耕社会来说,谷是命脉,这一天,人们要观谷、食谷和养谷等。

这一天,全家穿着汉服,离开城市来到乡村田野,大人向小孩子介绍基本农业知识,全家观看各种越冬作物的长势,让小孩和大人一起亲近农业,帮助孩子树立尊重农业、农民、爱惜粮食的意识。

在春节期间,来到郊外田野,也是一种很好的休息远足活动。返家后,由孩子亲手做一餐谷物晚餐给全家食用。如让孩子亲手和面蒸馒头、亲手做面条、亲手淘米蒸饭、亲手熬粥,大人只进行必要的指导,而不要代替。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更真切地懂得粮食的珍贵,劳动的不易。

在这一天,人们还有放生的习俗。人们认为,鸟是吃谷的,会抢夺人的收成,所以这一天要放生,主要放生的对象是鸟和鱼,一场表达好生之德,同时也讨好一下鸟类,让它们嘴下留情。

放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善意,而不打捞、捕捉放生的动物,更体现了人的敬畏之心,有了善意与敬畏之心,和谐才会有保障。选择放生,就是初八是顺星之日,可以让星宿看到自己的善行。

顺星又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们去庙里上香祭祀星君,即顺星,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

祭祀仪式上,人们还要选择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

二张神码前后放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天地桌后方正中受祀。

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49盏,或用108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

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

祭星结束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元宵。如今,人们都是在正月十五吃元宵,其实古人一般选择在正月初八吃,以此表示圆满。


黔多彩彪哥


 在民间,大年初八这一天有着很多的习俗,比如放生祈福等等,下面我们就一一来了解这些大年初八的习俗吧。

  大年初八习俗

  1、大年初八习俗有谷日

  民间传说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这种习俗蕴涵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

  2、大年初八习俗有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动,就是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鸟是吃谷的,会抢夺人的收成,所以这一天要放生(主要是鸟和鱼),表达好生之德,同时也贿赂一下鸟类,让它们嘴下留情。选择放生,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初八是顺星之日,可以让星宿看到自己的善行。

  3、大年初八习俗有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正月初八晚上,人们无论是否去庙里进香祀星君(即顺星),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槛、锅台等处各放一盏“金灯”(黄灯花)并点燃,叫“散灯花儿”,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结束后,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顿元宵。

  大年初八的禁忌

  1、大年初八的禁忌有忌观红喜事

  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结婚的,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

  2、大年初八的禁忌有忌打碎器物

  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也可用红纸包上碎片,新年后丢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钱银一大堆”。

  3、大年初八的禁忌有米缸不能空着

  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叫做“聚财”。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装满之后,乡下还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


张章1220


古代人们对星相学有过深入研究,认为天上每颗星星都代表着一位神仙,也叫星君。正月初八这一天,天上星斗出现的最多最全,如同众星神下凡,所以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进行祭拜活动,以求得诸星君的庇护和保佑。

另正月初八这一天,还可以放生,把随缘的小动物放回大自然,让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放生活动,借此表达在新春的开始,期盼与大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当下武汉疫情的严重,更是给人们启示,一定要遵守大自然规则,同为地球上的生灵,一定要善待小动物,善待他们等同于善待人类自己。愿历史的经验教育启发人们的内心,尊重大自然规则,敬畏自然法则!



元彬命理


大年初八的禁忌是什么呢

正月忌观红喜事

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结婚的,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

正月忌理发

古语说: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不然,查满清朝《礼书》书中记载说,正月理发原意为‘思旧’后传言之,传成了‘死舅’。

忌打碎器物

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也可用红纸包上碎片,新年后丢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钱银一大堆”。

米缸不能空着

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叫做"聚财"。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装满之后,乡下还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



星座易控君


正月初八的习俗:

1、正月初八的习俗——祭八仙:民间取八字的读音,将正月初八日演变成了敬八仙节。八仙即民间传说中的李铁拐、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因其不畏强权,藐视富贵,经常深入民间,解危济困,深受劳动人民喜欢。这一天,民间习惯备佳肴水果以祭祀八仙。

2、正月初八的习俗——放生日:正月初八也是民俗春节“放生”之日,这天把家里养的一些鱼、鸟拿到外面,放归野外。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笼禽雀、盆鱼虾、筐螺蚌,罗堂前,僧做梵语,数千相向,纵羽空飞,孽着落屋上,移时乃去,水之类投皇城金水河中网罟笋饵所希至。” 初八放生,不仅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3、正月初八的习俗——祭星日: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罗候、计都九星轮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运如何,完全操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传为“诸星下界”之日,故在这天祭祀星君(即顺星),便有可能获得星君的垂佑。因此,人们有的到庙里去烧香顺星。但不论是否去庙里进香,是日晚间,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燕京岁时记》:“初八日,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谓之‘顺星’”。

正月初八的忌讳:

1.正月忌观红喜事

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结婚的,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

2.正月忌理发

古语说:正月理发死舅舅,其实不然,查满清朝《礼书》书中记载说,正月理发原意为‘思旧’后传言之,传成了‘死舅’。

3.忌打碎器物

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也可用红纸包上碎片,新年后丢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钱银一大堆”。

4.米缸不能空着

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叫做"聚财"。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装满之后,乡下还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