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俠客島:如何對待基層防疫一線幹部?既要監督,也要信任

俠客島:如何對待基層防疫一線幹部?既要監督,也要信任

如今,防疫形勢依然嚴峻,基層一線幹部同醫護人員一樣,在前線衝鋒陷陣,他們也是戰鬥的士兵。


士氣怎麼樣,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戰鬥的成敗。



這次防疫戰中,各級黨委政府均成立了疫情防控指揮部,以“戰時體制”應對疫情。


何為“戰時體制”?一是黨委政府的運轉要求更高,權力集中化、運轉軍事化、目標單一化;二是社會管控力度加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要根據防疫部署做相應調整。


對一線幹部來說,籌備資源、摸底排查、宣傳發動、隔離防治,無論哪一項都是千頭萬緒,工作量極大。他們不僅要適應工作節奏和狀態的變化,還要花大力氣引導群眾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如隔離疫情區返鄉人員、勸說和監督群眾減少聚會等。


總之,“戰時體制”是非常體制,一切行動聽指揮是基本要求。正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所以,“一問三不知”的黃岡市衛健委主任被迅速免職。黃岡市紀委通報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累計出動了3497人次開展監察檢查,檢查重點部位和場所6416處,處理、處分黨員幹部337人,對防控工作不力的6名領導幹部予以免職,其中3名是正縣級幹部,還有3名是鄉鎮的黨政主要領導,以壯士扼腕的決心和最嚴厲問責倒逼幹部作風轉變。


這些舉措真正做到了“挺紀在前”。


俠客島:如何對待基層防疫一線幹部?既要監督,也要信任


戰場上不僅要有鐵的紀律,更要鼓舞士氣、上下同心、共克時艱。


如何讓將帥的運籌帷幄與一線戰鬥員的能動性都得到充分發揮?這中間的潤滑劑是“信任”二字。


從近些天一線幹部的反饋來看,“形式主義”依舊根深蒂固,有些地方甚至冒出“表格抗疫”的做法。


島叔瞭解到,某鄉鎮每天要填10多張來自上級不同部門的不同表格,單填表就要專門配備3名幹部。入戶排查和給被隔離人員測體溫,也得拍照、填表,以備檢查。


“表格抗疫”的背後,是不信任感:上級總覺得下級會糊弄事,下級疲於留痕以“自證清白”。更讓一線鬧心的是,有些地方上級天天催報表,但卻沒有設置專人為一線幹部配備基本的防護用品。


這種缺少溫度的上下級關係很不正常,一線幹部嘴上不說,心裡總會有疙瘩。



此次疫情來勢洶洶,中國在短時間內迅速動員,已經顯示出整個體制超強的應變能力。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和幹部的表現令人失望。


有些顢頇昏聵,有些心態不正,有些能力不濟,有些經驗欠缺等等,督查中還得擦亮眼睛,仔細分辨。


比如,有些地方要求摸排工作要像精準扶貧一樣精準,如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沒有在摸排檔案裡,必受到紀律處分。與扶貧摸排不同,疫情瞬息萬變,短時間內難免掛一漏萬,如果不考慮這個工作實際,事無鉅細都以紀律處分,難免影響一線幹部士氣。


在這方面,督查更需要實事求是、精準有效。面對一線幹部應對不當的問題,要查明原因後作出慎重結論,不要簡單粗暴地問責和懲戒。如所涉問題尚不嚴重,不妨多點教育和引導。


總之,要在打贏戰爭的大局基礎上,提出更符合工作實際的督查標準,讓被處分者心服口服,也保護和激勵一線幹部的積極性。


此外,大疫當前,亟需上下一心、同仇敵愾,上級領導和機關尤當率先垂範,與一線幹部共同戰鬥。


大年初一,中央就成立了疫情應對工作領導小組,並向湖北和武漢派出中央指導組,這就是非常好的示範。


重大危機關頭,派出工作組與一線幹部並肩作戰,一直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治國理政的重要經驗。各地的督查組不妨先變成工作組,別讓監督成為高高在上的“挑刺”,而是化作和一線幹部一起戰鬥過程中的誡勉督促、教育鼓勵


人們希望,這場嚴峻的防疫大仗戰勝的不僅是病毒,還能通過組織防疫發現、使用一批優秀幹部。不過,讓優秀幹部脫穎而出,需要給予足夠的信任,讓其輕裝上陣、大膽工作,塑造上下同心的幹事創業氛圍。


文/呂德文(武漢大學社會學院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