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戰國時期很多人才都從魏國流失,真的是它不想留人嗎?

大侃歷史


魏國是周朝的諸侯國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冊封為侯,隨即周顯王二十五年(前344)魏文侯在安邑稱王,國祚179年。其領土包括現在的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陝西東部、河北南部。

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交錯接界、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

由於魏國地處中央四戰之地,憂患的環境和勃勃的雄心讓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初時他用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為將,攻掠中山國;以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

在整個戰國時期,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史稱“徐州相王”。那麼為什麼戰國時期的很多人才都從魏國流失了呢?

一、魏國是一個人才培養基地,但沒有人才施展的空間。在戰國曆史上,要說對各國貢獻最大的那些臣子名將裡,細數之下我們很容易發現大多都是魏國人:張儀、商鞅、範睢,這三人可以說是為秦國掃六合鋪下了堅實的基礎;吳起、孫臏、龐涓、李悝等等也都在戰國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整個魏國在魏惠王后,魏國開始走下坡路。魏惠王曾感嘆“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鳥都是擇良木而棲,當一個有才能的人看到魏國這樣的境況後,都能分析出魏國未來的發展軌跡,也就失去了輔佐它的信心。

魏國的君王無能導致了臣子之間互相傾軋,增加內耗。雪藏商鞅,直到瀕死之際才舉薦商鞅的公叔痤,仇視孫臏、妒忌孫臏的龐涓,迫害範睢、自大狂妄的魏相魏齊……這些種種事蹟在任何國家都會發生,但只有魏國這樣的事發生最多。這樣的風氣,這樣的環境又怎是一個良好的吸引人才的環境呢?

二、魏國改革無疾而終,還不夠徹底,依然是貴族政治。相比秦國的商鞅變法,魏國最開始的李悝變法真的是太軟弱了。整個改革沒能牽扯到魏國的根本,對當時的舊貴族打擊力度不是很大,導致了李悝之後,魏國的改革很難再持續下去。同時魏國的國君在對改革的看法上也沒有像秦惠文王那樣繼承父志,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

反觀當世秦國,舊貴族在商鞅建造的法令體系下受到了殘酷的打擊,被滅族抄家的不計其數,這讓秦國大大加速了封建化的進程,將權力越來越集中在秦王一人手上。

三、魏國地理位置特殊,決定了人才易流失。魏國位於各個國家來往的要道,聯通整個東南西北,這裡的信息網絡相較於其他國家更多更全。這對於人才來說,但凡知道哪個國家的招賢令或者哪個國君招賢納士,自然會前往投奔。這是個學術活躍的時代,學者們自然可以隨意離開去往不同諸侯國。相比其他國家,魏國做得太差了,因此魏國的人才也容易流失。

劉向曾在《戰國策》裡寫道:“秦果日以強,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事實上,任何朝代的發展都要重視人才,而君王的作為就十分的關鍵,得了人才才能得天下。


鄧海春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是魏國不想留住人才,而是不知將人才放在什麼位置。

秦國君王為了讓秦國快速強大起來,向天下發出招賢令,願以“君”相稱,與天下有才之人共治秦國,共榮秦國,共享秦國,才吸引了天下的人才。

魏國君王卻給不了人才這種待遇,太子世襲家族也不會同意將天下分給人才共治,共榮,共享,就好比你將家裡金銀珠寶都拿出來投資人才,你家裡的人會怎麼想?

秦國是窮怕了,只要有一線生機,君王就願拼死博一回,相信人不相信物,認為人才是這個世界最寶貴的財富,後來普魯士威廉一世也這樣認為,實行全民義務教育,才有普法戰爭的大勝。

秦國君王就是這麼有遠見,兩千年前就想到了,人才是立國,強國,富國的資本,有了人才就能沒地搶到地,沒錢搶到錢,沒人搶到人,才有最近中國各大城市的搶人才大戰。

魏國君王從沒想到這點,以為人才可以用金錢買到,不知道真正的大才視全錢如糞土,能實現自己遠大報復才會投奔你,就好比錢學森放棄美國綠卡,別墅,高工資,也要回到中國,就為報毛主席,周總理的知遇之恩。

可是很多國人都看不到這點,掉進錢眼裡了,認為錢可以買到一切,卻從曾想過錢不過是張紙,是統治者用來束縛你的工具,只要你眼中只有錢,就會成為金錢的奴隸。

商鞅就很聰明,不用錢去愚弄民眾,而用土地去激勵民眾,只要你不怕死,不貪財就能成為新秦人,獲得屬於你的土地,秦國才能最終統一中國。


光芒萬丈34957



我是歷史的味道,這個問題我來作答:

戰國初期,魏惠王和齊威王有一個關於什麼是國寶的爭論,魏惠王說,魏國的國寶是10顆當世稀有的夜明珠,齊威王則說,齊國的國寶是良臣和強將,是人才。

由此可見戰國時魏國留不住人才的根本原因是魏國統治者對人才不夠重視,盲目自大和強烈的門第觀念。

戰國初期,魏國作為第一強國,是許多人才和士子建功立業的第一選擇。後來在秦國變法成功,名震天下的商鞅,剛開始也是打算在魏國一展宏圖的,商鞅在魏國丞相公叔痤府中做了多年的中庶子,公叔痤深知商鞅的經天緯地之才。公叔痤臨終前,極力向魏惠王舉薦商鞅,魏惠王卻覺得商鞅不是師出名門,而不願意用他,對公叔痤的不用商鞅則殺了商鞅的忠告,魏惠王也不以為然,在魏惠王心裡,一個小小的中庶子不足為慮!

正是因為魏國統治者的盲目自大和門第觀念使得魏國錯失了很多大才。後來的秦相張儀、範睢本身都是魏人,卻因為在魏國找不到施展報負的機會,而遠走秦國。

因為人才的流失,魏國從戰國初期的第一強國逐步沉淪為弱國,並最終喪失一統天下的機會。衰落後的魏國,不再是人才施展才華的第一選擇,很多大才都棄魏國而去。
魏國統治者的盲目自大和門第觀念,不夠賢明和對人才的不重視,使得很多人才都從魏國流失,人才的流失又進一步加速了魏國的衰落!


順勢而為2020


知人善用,一個國家能否發現人才、重用人才,基本上決定著它的興衰。戰國時期,群雄逐鹿,對人才的追逐更是到了白熱化的程度,而這個時期的魏國,幾代君主明明本來可以擁有很多人才的,結果後來白白錯過了,並且便宜了對手,令人惋惜。

這其中,比較有名的,按照我所知道的名氣大小,大致有這樣幾位:

1、商鞅

原本是魏國人,在魏國一直不受重用,一身才華和所學得不到施展,最後只得投靠秦國,為秦國所賞識。

歷史功績:進行了著名的“商鞅變法”,進行了“重農桑、獎軍工、”的改革,並進行了統一度量,建立縣制等一系列舉措,使得秦國國力逐漸強大起來,有了與六國爭奪天下的實力。

2、孫臏

在魏國,孫臏在同門師兄龐涓的陷害下,被砍去了手足,並且臉上刺上了字。後來被齊國人看中,幫助他從魏國逃到了齊國。在魏國,孫臏發揮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圍魏救趙”以及著名的打敗魏軍的“馬陵之戰”,都是孫臏指導下進行的。

3、張儀

魏國人,戰國時期著名的連橫派,也因在魏國不受重用,最後投靠秦國,靠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破壞了合縱,成為了歷史上卓越的外交家之一。


4、範睢

魏國人,在魏國不受重用,起初他並沒有反叛魏國的心思。不過後來,齊國人知道了這個人的存在,齊王很希望得到他,所以派人送重禮給他,雖然他沒收,但被多疑的魏王知道了,很是生氣,把他打得奄奄一息。後來,被人救下後,到了秦國,並最終舉薦到了管。提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的秦國國策,也導致了魏國的快速滅亡。

5、總結

就這幾個比較有名的人來看,哪怕重用了一個,魏國也不至於敗的那麼快、那麼慘,可見魏國是留不住人才的,有人才卻因為君主不賞識,而白白送給了對手,浪費了大好的崛起的機會。

或許這就是一個時代中,一個國家的命運,不偏不倚,歷史的輪迴,已經決定了哪些人要輔佐哪個國家,完成什麼重大的使命。


醉觀滄海


嚴格意義上來說,在戰國時期,各國人才都有不同程度的流失,但是最嚴重的還是魏國和楚國,我們也常聽說唯楚有才,秦國名相李斯就是楚人;魏國流落在外的人才就非常多了,比如孫臏,後期的吳起,範睢,張儀等等,個個豪傑,個個人才。這緣於他們的地理形勢和它塑造的地方性格、還有其他國家的人才政策。因為在當時還沒有統一,所有人才出仕各國心理都沒有負罪感。

其實魏國在戰國前期很重視人才,比如李愧、吳起、龐涓、公孫衍這些頂級人才都是其他國家投奔魏國的。

後期雖然人才也有流失,但是各國人才也有到魏國出仕,最著名的就是魏昭王時代的齊國孟嘗君。這表示魏王並不是不尊重人才,不想留人。接下來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魏國無法留住人才的原因。

首先就是它處於天下之中的地理。

處於天下之中,去各國都很方便,人才外流

三家分晉後,魏國很大程度上繼承了晉國的表裡山河,一方面地勢險峻,另一方面佔據中原,處於天下四中,光是周邊接壤的國家就有秦、趙、韓、楚、齊,六國之中五國接壤,無論是觀念,還是風俗,都受其他國家影響最多。

第二個就是它的人才量了,就如水一樣,滿了自然外溢。

居於黃河兩岸,人口稠密,人才眾多

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發源於黃河兩岸,而在戰國時期,魏國正好佔據天下正中,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造成人口稠密,其首都大梁(今開封)不僅在當時肩比臨淄、郢都這樣的大城市,在今天的河南也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人口多了自然產生的人才就多,這是相輔相成的,人才多了,一個國家的官職有限,所以就自然外流。


第三個是確實後期魏國朝堂的壟斷性,人才上升渠道有限。

貴族壟斷朝堂,寒門有才之士只能出仕他國

我們觀察從魏惠王時期魏國的國相,好像除了孟嘗君,其他都是魏國王族,魏齊當國相期間更是逼走了超級人才範睢,這也就註定了它無法留住人才。


最後就是除魏國之外,其他各國的人才激勵機制

周邊國家國力,君主,人才激勵機制的吸引

恰好在戰國中後期,齊國搞了稷下學宮、秦國明君輩出,而他們又緊鄰魏國,和魏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我們今天各個新一線城市搶人才落戶一樣,人都會選擇的。這麼好的人才機制,這麼賢明的君主,賢臣擇主而事,難道會選各方面都不突出的魏王?

其實我們今天的世界,中國很多人才也留不住,我們不能說中國沒有人才,不能用人才,是人才太多,良莠不齊,往往把持重要擇人崗位的人任人唯親,加之在國外,人才能更好的展露身手,制度上的弊端相對少一些,造成中國人才也在逐漸流失。

魏國人才的流失重要原因不是魏王不會用人,是魏國人才太多。正如毛遂所說“吾乃囊中之錐,

未曾露鋒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脫穎而出”,很多人在魏國沒有得到展露的機會。我們不能說

到死才舉薦商鞅的公叔痤、逼走吳起的公叔、戰死馬陵的龐涓、迫害范雎的魏齊不是人才。分析

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臣子之間的內鬥。一方受到魏王重用,另一方就只好離開。而他們去了其他國家,其他國家人才相對匱乏,便受到重用,大顯身手,最後被我們後人定義為“人才”。


歷史如明鏡


淺談下吧。人才的界定,在戰國時應該是首推的是才。魏文侯時期招攬和任用了不少能人,文侯知人善任是關鍵。之後的武侯、惠王也可以說盡心盡力,馬陵之戰是國勢的拐點。雖然之前東征西討,魏國仍然是被強國所包圍,並未有所突破,特別是戰略意義上的突破,常年被列強所圍堵,致使魏國表面強大。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人才未出仕之前就基本定下了揚名立萬和榮華富貴為目標(1、儒學的發展尚不成熟,特別是服務於政治上的理念並不明顯;2、並未有更高遠的人生目標,戰國各國更像一個個家族企業,人才的流動也驗證了各國的興衰)。魏國一旦衰落,或者出現變故,必然跳到別的國家做上卿,所以魏國留不住人也是必然。


懷舊金曲304


魏國從三家分晉後,經過魏文侯、魏武侯的變法,魏國成為當時諸侯國中的強國,加上訓練有素的魏武卒,更是狂的沒邊。

說魏國留不住人才也不全對,像李悝、吳起不也在魏國施展才能嗎?只是後來在魏惠王時期,魏惠王仗著強盛的國力,並且稱王了,逐漸沉迷在這種沒夢中。朝堂政權也把握在王室貴族和權臣手中,人才遭到排擠。我們熟悉的商鞅、張儀、範睢。

並且當時選拔人才的方式就是推薦制,靠有威望的大臣推薦(大秦帝國中景監就推薦過商鞅),還有世襲制。

因為以上原因,魏國留不住人才,魏國的霸主地位也動搖了,國力逐漸下降,去魏國的人才也少了。像秦孝公發求賢令任用商鞅變法,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國都是明君,任用賢能,秦國才能統一。

人治的社會就這樣,君王要是賢明,國力也就強盛。君王要是昏庸,國力也就江河日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