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滬指開市下跌超8% 多家公募基金表示仍然關注中長期機會

滬指開市下跌超8% 多家公募基金表示仍然關注中長期機會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目前新增確診及疑似病例數量仍在上升。疫情對A股市場帶來的影響,機構投資者們早有預期。

2月3日A股開盤即出現了大幅下跌,跌幅超7%,一度超3000只個股跌停,截至午市收盤,上證指數下跌8.13%,深證成指下跌8.27%,創業板指跌6.56%,北向資金淨流入超80億。板塊方面,口罩、超級真菌、流感等概念逆市上漲。

“疫情不可避免的將對短期經濟活動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可能受到衝擊甚至是存活問題,需要社會以及各項政策的支持。”華南一家大型公募機構分析人士指出。

對於A股下跌,不少機構表示短期下跌符合預期,仍看好長期市場,不過也有機構對當下形勢表達了警惕。

景順長城基金表示,總體來說,預計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將對短期經濟帶來較大負面影響,考慮到目前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也將對節後市場帶來一定衝擊。但相信疫情不會改變中長期趨勢和增長,且目前市場估值具有一定安全邊際,投資者無需過度悲觀,疫情結束後市場有望迴歸中長期運行趨勢。如果短期調整過大,可關注被錯殺的優質個股帶來的投資機會。由於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持續時間及後續影響目前仍然較難做出判斷,建議仍需對疫情發展保持動態密切關注。

朱雀基金認為,疫情的發展一般會經歷兩個峰值,一是新增病例的高峰,二是累計感染人數的高峰,並將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目前仍處於第一階段,即新增病例的爬坡期,但有望在2月份結束,重點是返城人員流動是否會帶來二次爆發。這一階段往往是不確定性最大、最恐慌的時期。參考非典時期,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延續到第二階段。

“目前看,中東地區地緣政治風險加大帶動油價短期上行被疫情壓制,後續依然存在上行風險。另一方面,肺炎疫情的爆發可能同時影響消費品的供給與需求,但其對消費品供給(尤其豬肉受結構性因素)的影響則可能持續更長時間,從而導致本次CPI同比增速的上漲持續更長時間、或者回落速度更慢。而補庫存行為延遲或變得更加微弱,意味著PPI增速的回升可能推遲。也不能忽視本次肺炎疫情對勞動力市場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朱雀基金認為。

朱雀基金認為,但長期來看,政府可能會採用更加擴張的逆週期政策進行應對,並且,隨著天氣回暖疫情結束,受打擊行業將自然回升甚至可能報復性反彈,經濟結構轉型也有望依靠開放和國企改革等加力推進。

易方達基金對於後市更加樂觀,認為A股正處在內外環境向好、市場機制不斷完善、且估值低位的良好階段,中長期仍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不必過度擔憂疫情給市場帶來的短期影響。

“本次疫情可能對經濟和市場帶來一定的短期影響,但影響的時間和幅度有限,不必過度擔憂。首先,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其次,國際環境也在持續向好發展,隨著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達成,企業外部壓力得以階段性緩解;最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企業融資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這將給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撐,後續逆週期政策調節力度亦有望進一步增加。自疫情發生以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快速響應,在春節期間密集出臺了多項防控和支援措施,最大程度的避免疫情的大規模擴散,可以有效減小對後期經濟的影響。”易方達基金表示。

諾安基金亦認為,短期來看,疫情對於宏觀經濟及A股市場,可能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從中長期角度來說,A股市場持續向上的邏輯並未發生改變,我們相信當前市場正處於長期慢牛中的守望期。

諾安基金表示,此次疫情防控需要儘量避免人口大規模遷移、避免高密度人群的聚集,因此短期消費需求會有所降低。但是覆盤2003年SARS疫情,諾安發現疫情類的事件多是脈衝式的:當疫情接近尾聲時第二產業增長迅速恢復;此外,在疫情平息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迅速恢復,並在2004年達到新高。因此,有理由相信,本次疫情雖然同樣始發於前一年12月,但因及時引起廣泛重視,同時春節期間自上而下的嚴格排查和防控隔離,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大概率在1季度就會顯現,待疫情緩和後經濟將會企穩回升。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經濟觀察報,訪問yuanben.io查詢【5VE1JF43】獲取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