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蘇聯解體後最慘的一個國家,被一分為二,兩國一個發達一個落後

羅馬尼亞在14世紀先後組成了三個公國,分別是瓦拉幾亞公國、摩爾瓦多公國以及特蘭西瓦亞公國,公元1859年,瓦拉幾亞公國和摩爾多瓦公國合併為羅馬尼亞,1881年改名為羅馬尼亞王國,一戰後,1918年12月,特蘭西瓦亞公國與羅馬尼亞王國合併,羅馬尼亞正式統一。

蘇聯解體後最慘的一個國家,被一分為二,兩國一個發達一個落後

1939年,蘇聯與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瓜分了波蘭等地區,這其中蘇聯又把手伸到了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等到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羅馬尼亞立馬加入德意日的軸心國,參加對蘇作戰,想奪回被佔的領土。

蘇聯解體後最慘的一個國家,被一分為二,兩國一個發達一個落後

二戰以德意日的失敗而告終,作為德國附庸的羅馬尼亞必然沒有收回比薩拉比亞,蘇聯將這一地區拆分為兩部分,靠近黑海的南比薩拉比亞歸烏克蘭,其餘的地方再次成立摩爾瓦多。

此後的幾十年,蘇聯一直對摩爾多瓦實行去羅馬尼亞化的政策:

1把羅馬尼亞語的字母由拉丁字母改為俄語的西裡爾字母,並且改名為摩爾多瓦語。

2將羅馬尼亞人從摩爾多瓦遷往古拉格或者遙遠的西伯利亞,並把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遷入摩爾瓦多,徹底改變了它的人口結構。

羅馬尼亞人和摩爾多瓦人本來是同宗同文的,但是摩爾多瓦加入了前蘇聯,在1991年前蘇聯解體時,它們卻並沒有合併,摩爾多瓦成了一個新的國家。

蘇聯解體後最慘的一個國家,被一分為二,兩國一個發達一個落後

因為摩爾多瓦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俄羅斯人或者烏克蘭人,所以兩國很難合併了。

1994年,摩爾多瓦的公民投票以壓倒性的票數支持維持獨立國家的地位,反對與羅馬尼亞再統一。

如今,羅馬尼亞經濟增長速度在整個歐盟中排第一位,已經變成了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蘇聯解體後最慘的一個國家,被一分為二,兩國一個發達一個落後

羅馬尼亞美女

摩爾多瓦的工業基礎薄弱,獨立後也因缺乏資金,導致大量的基礎設施變得陳舊與落後,吸引不了外資,摩爾多瓦的經濟增長緩慢,居民多外出打工,摩爾瓦多隻有400萬人,其中有100萬人居留在國外,或打工或定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