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花掉所有积蓄供养了一个大学生,一个月就挣三千块钱值得吗?

遺落的旧时光


听你的口气,你应该是一位家长。

就目前,大学生的培养来说,以一个普通本科为例:大学基本上都是四年时间,学杂费一般在5000元每年、生活费差不过10000元每年,住宿费1000元左右,等加在一起大概就要花费6万多;如果在加上其他的费用如手机、电脑、电话费、衣服、交女友等其他费用,如果所有都计算的话,至少在增加2万。

这个费用还有专业上的区别、大学地区的区别。不如说,如果读的是艺术院校,那学费将更贵,一般都在每年20000元左右。那将需要更多费用。

单就费用而言,的确不少,若是在农村可能会是所有的继续,甚至四处借贷。

再来说大学毕业后。就目前来看,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一般也就3000元左右,有事还比不上农民工的工资。

若果以这时的收入来衡量当初的投入的话,当然远远不划算。

但是你的想道这几个情况:

1.对孩子来讲,大学毕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条件,一些情况下甚至要求更高,比如硕士、博士。上大学,仅仅是给孩子走入社会一个最基本的准入条件。你总不至于舍不得投资,让孩子成为一个啃老族吧!

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长远目光。眼目前3000元,以后呢?也许会5000、上万、甚至几十万,你能用眼前的状态来决定他今后的发展吗?不能!

所以,你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就否定孩子今后的发展价值。

这就是很多农村地区,父母想方设法,即便是贷款也要让孩子读书的原因。

有人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给你500万和一个上清华大学的机会,你二选一。我反正选清华大学,您呢?


大山里的拍客


看了这个题目,我在想,上大学到底花了多少钱,怎么花的,所有的积蓄!听起来有点可怕。有点想笑了,为什么这么说?



  1. 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那就是家里本来没有多好钱吧, 本科一年学费5000千多,四年20000万多,一个月生活费多少:正常的1500左右,你不是富家子弟,所以不要谈一个月几千的生活费,学校的饭很便宜,一学期大概六千左右,一年一万多,四年四万多,总共六万多,在多算点七万多,,这是正常的的水平,因为你是穷人家的孩子,这个数据完全够用了。



  2. 那我告诉你,我为什么想笑:国家有助学贷款吧,每年最高7000,解决掉2万多,那告诉我为什么不用助学贷款呢,国家每年都会有助学金吧,一年一千到四千五不等,你可以申请吧,平时做个兼职吧,寒暑假可以实习吧,打工吧。
  3. 你可能会说我平时学习,没有时间,每学期有各种类型奖学金吧,学习好,毕业找工作非常好找,工资大多4000往上,其次,薪资会随着工龄和经验增长的好吧。
  4. 这样下来。家里也就花一点点,好吧!

不管家长还是学生提的这个问题,我都感觉有点问题。


豆奶加糖果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不惜花费所有的积蓄甚至四处借钱贷款都要供养孩子上学,但是父母从来不会考虑这样做值不值得,他们只是希望孩子以后可以过得好一点,不要再像自己一样辛劳一辈子。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不高是很正常的事情,经过几年的奋斗一般都会逐渐好起来的,再说在城市拥有一份正常的工作要比到工地打工好得多,到工地打工一个月或许可以赚一万多,但必须每天早出晚归,一个月可以一天休息时间都没有,也没有其他任何福利,大学毕业的就不一样了,上的班可以朝九晚五,可以上五休二,可以享受五险一金的福利等。

另外,知识和学历可能不能转化为金钱,但绝对可以拓宽一个人的眼界,所想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这看起来没有什么用,但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很有用的,知道了宇宙的无边无际就会想着去征服他,知道了疾病的来源就想去克服它,知道光合作用的原理就可以反过来把田地管理好。

所以我想,对于父母没有值不值得的问题,只有想不想让孩子过得更好的问题。过得好不好也绝不仅仅是由工资决定的,还有其他。


虽然我现在的工资也就三千多,还不如家里面兄弟的收入高,但是我非常感谢父母能够给我这样一个读书的机会,让我知道了世界如此精彩。作者:大好河山


颤抖的基因


老话说“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无债不来”。儿女投胎到一户人家中是因四种缘之一,或报恩,或报怨,或讨债,或还债。若是报恩来的,即是孝子贤孙,你对不住他,恩将变成仇怨;若是报怨来的,你没好好待他,便是怨上加怨;讨债的来,你如没还清欠他的债,此后一世还将延续;还债来的,他心怀善意,你若害了他,又成了怨仇。因果通三世,以后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记得曾看到一个故事:新城县(今淄博桓台)王渔阳大司马家,有个管钱粮帐目的仆人,家里称得上富有。忽然一日梦见有个人跑进来,说:“你欠我四十吊钱,今天该还了!”问他,他不回答,一直跑到内宅去。醒后,妻子生了个男孩儿。仆人知道是前世的恶报,就把四十吊钱捆起来放在一间屋子里,凡是孩子的衣食病药等花销,都从这里取钱供给。过了三四年,一看屋里的钱,只存七百枚了。刚好奶妈抱着孩子走到这里,在身边逗笑。于是仆人呼唤孩子说:“四十吊钱即将用完,你该走了。”话停下来,孩子便眉头紧锁脸色突变,脖颈偏倒两眼大睁。摸一摸,已经断气了。就用剩下的钱买棺材埋葬了他。

或许对于此类野史传说不少人嗤之以鼻,但不管你信或不信,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才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之说,佛家也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与果是循环,相续,转变的。一个家庭倾尽全力培养孩子,并不是指望孩子学成后能赚多少钱回馈自身,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学有所成,或有一技之长,有好的工作立足社会,过富足安定的生活。如果孩子秉性醇良,有担当,在学成赚钱后自然会将父母放在首位,极尽孝顺,这才是作为父母最大的福报。至于孩子能为家庭贡献多少钱财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孩子能将孝德放在心上。一个懂得孝为先的孩子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于父母而言却是一笔不能用金钱取代的宝贵财富了。


远尘悟佛


这是一个有点以偏概全的问题,原因有三点:


1. 大学生毕业的收入水平其实相差很大的

顶尖的大学生,本科毕业就能进入互联网巨头BAT,或者顶级律所,券商的,拿25W-30W的年薪;次顶尖的大学毕业生,进入500强,例如宝洁,联合利华,国内的地产巨头这些,年薪14-18W。再往下,是年薪10W左右,年薪6-8W的。你所说的3000块月薪的,其实算是较低的那一档了。


当然不是说人分三六九等,而是这个社会把你的学历,你的专业,你的实习经历这些,分为了三六九等。不然为什么500强企业,基本就招211和985的学生,其他二本三本的学生投简历基本上等于石沉大海呢?


2. 即便是毕业挣3000块,不等于一辈子挣3000块

很简单的道理,你难不成一辈子不升职不涨工资不跳槽,守着一份最最基层的岗位干到退休吗?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挣3000月薪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还不思进取,不想想自己和那些年薪30W的大学生存在怎么样的差距,不想办法去弥补这个差距。


我本人最开始找的工作,年薪14W,还行,但是我不满足,想要去到行业内最好的公司工作。然后我有空就去那个公司投简历,有机会就去面试,在面试中发现对方想要什么样的人才,我自己和他们预料的有什么不同,想办法去加强。这个过程整整用了两年,现在我进入了快消行业最顶尖的公司,年薪30W+。


3.大学生的这个学历,其实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有人说,地铁站外面卖煎饼果子的人,月收入都过万,小区门口卖麻辣烫的,月收入好几万,还读什么大学?这种想法其实很可笑,因为卖煎饼果子,卖麻辣烫这些其实是相当累人的工作,起早贪黑没有休息时间,更是没有休假,保险什么的也要自己买。而且月收入几万的,也是他们所在这个行业的顶端了。


对于他们而言,特别是推着车的小摊贩而言,选择这份工作是无奈之举,没有其他办法挣钱了。因为去企业应聘的话缺乏基础的学历和一些工作技能。


而大学生则不一样了,有了本科学历,就相当于有了可能性。可以选择去卖煎饼果子,可以选择去企业上班,也可以选择去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很多公务员的职位,明确规定要本科学历,那不读大学怎么考?


小哈哥说职场


首先我觉得父母花掉所有积蓄供养孩子上大学,不是为了体现孩子一个月工资多少?值不值当。而是希望孩子读了大学之后,以后的人生路会因此走得更加容易顺畅一些。大学生刚毕业步入工作初期月工资三千很正常!我记得我爸爸说过一句话,上过大学出来工作的人,穿的衣服(工作服)都比一般人的好。大学生有资格考公务员,他们有找到好工作的通行证,因为他们有文凭在手。一份工作,只要他们勤奋、努力、上进,高工资很正常!


滴答滴答1990


名牌大学可以去念,二本以下含二本都是拉圾大学,好好的孩子毕业后就成了废人,回到社会上不去,下不来,延误多少青壮年,不如学门手艺,将来生活过的舒坦。把十万元学费已经足够起步当小老板,混的好就成大老板,要是去念拉圾大学,毕业后十年都赚不回学费,坑了父母,废了自己,害了子孙。这社会很现实,赚不到钱什么都不是。


人在旅途136AAAA


看待任何事情都得一分为二,读大学值不值得这也得具体情况具体看,有句话说与时俱进,其实就是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现在大学扩招,每年都有几百万上大学的新生,这中间的又分了一,二,三本,费用又有很大区别,一般情况下,现在的一本类大学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重点本科大学,现在一般都有211,985高校的头衔,二本类的也就是七八十年代的和很多专科类学校或者省部级办的高校,九十年代后期升格为本科高校的,但一二本属于统招公办高校,学费相对三本要低一两倍,一年也就是四千多,生活开支就根据各人情况了,有高有低,大体上一个学生一个月一千多差不多了,三本的学费一万五一年,生活费杂费也比一二本的高一些。再说就业,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是现在就有的,十多年了吧一直存在,不包分配的就业模式在中国的社会,就是个拼爹的社会,有关系有实力,二本三本的也可以找个好工作,没关系的,一本的也不容易找到个事情,这就是眼下的实情。

再说说题主问的问题,读书花光积蓄,还是要看读的学校值不值得,既然办学的人把教育产业化了,我们要读书的人也应该把读书商品化,我们要看你这个学校我们值不值得去读。假如是我读,我还是要看看学校的含金量,一本高校里的名校,我觉得可以去,三本的院校,还真得和家里的实力相集合,家里没有关系,没有实力拼不了爹的,还真不如早点走上社会,早日找工作在工作中学实际经验,上人生的社会大学。


翱翔58709


还是学孓/家長要视具情理性处置对待,切不可冒然跟风。一般来说,家境殷实的供养大学生还行,家境一般般者尤其要多多掂量,倾其所有供大学生。学生毕业遭遇就业难,毕业==失业,咋理性对待适应。故尔,建言,考上985/221一本者选好专业,毕业就业相对容易。二三的建言家境一般者读职业大学,尤其三本成绩者家境困难者就读职业大学或大专,减少家庭负债重负及毕业后面临就业风险。个人观点,家道好点,大不了学生浪费点时间,家長多付出点钱财。多酌情为好,量情量力为好!


三箭客西行记一一甘州


不光家长,其实现在很多学生自己都有这种想法。毕竟,读大学花费不菲,而且最坑爹的是,毕业不再包分配,很多专业毕业=失业!



那么大学还值得上吗?我的回答是值得的——

在拼爹的社会,如果家里在某个领域腰杆很硬,有能力为孩子谋得一份不错的前程,那孩子可能真不需要上大学,比如郑渊洁的儿子,比如郭德纲的儿子。

如果拼不起爹,又想过上最起码吃喝随心,花钱不愁的生活,无非有两条路可走:就业和创业。先说就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不可能的,就业的残酷就在于它有高下之分。而教育对于未来的就业层次是极有价值的一个投资。

纵观各行各业,互联网、it、物流、教育、快销、零售、化工、电子等等,如果没有大学文凭甚至重点大学文凭,这些行业里的企业,你能敲开几家的门?这,就是学历的力量。

但我不得不说的是,大学和大学真是不同的,每个人上大学的目的也都不同,如果急着把学历变现,有很大一部分专业“不好”的本科确实是不如大专的,甚至不如蓝翔技校。



在中国,没有家世背景想步入中产,这你得上大学还要上进,不能逃课混日子;但如果想每天上班下班挣安稳钱,那真不如学门手艺来得快。

再讲创业,如果是想开个小买卖,我也推荐你去上大学,大学本身是个绝佳的商圈!人傻钱多好面子,还容易交流情感开发客户,如果在大学四年都赚不到同学的钱,趁早打消创业心思吧,出去了也是赔光父母血汗钱。



所以说,对绝大多数人来讲,上大学本身是件好事,而且它的价值根本没法直接用投入的金钱来衡量。读大学的孩子具体怎么度过大学阶段,怎么让父母的钱花得其所,这才是问题所在,才是分水岭所在。只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没有找不到工作的专业!你觉得我说的对不?

再说远点,如果你的孩子不上大学读技校,那么你的孙子将来是不是也读技校?主动把子子孙孙阶级固化在蓝领里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