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聯想“蛻變”幕後:楊元慶如何打好智能這張牌?

“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

這是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聯想2018年誓師大會上開頭講的一句話,多少有些渡盡劫波後如釋重負的感覺。

就在一年前聯想2017年創新科技大會上,對於聯想的智能化轉型,楊元慶曾對媒體表示,“AI是信息產業的未來,我們必須全力以赴,賭上身家性命!”

賭上身家性命的聯想,在PC產業持續下滑四年多的14個季度裡,經歷了何等的慘烈市場競爭和內部轉型的陣痛,才迎來了今天的曙光初現?

聯想“蛻變”幕後:楊元慶如何打好智能這張牌?

一、態度決定生死

對於任何一個產業,如果面臨長達四年多14個季度的市場容量下滑,都是一種艱難的產業困局。

全球PC產業正面臨著這種下行看不見底的產業困境。

2015年底,受PC市場下行影響,反覆轉型不見好轉的惠普,在成立77年後被迫拆分,將惠普拆分為惠普企業和惠普;而早在2013年,承受不住因市場下滑帶來的股價下跌壓力的戴爾,完成了私有化。

作為PC產業引領者的聯想,依然在PC領域尋求產品變革和產業模式變革。

事實上,自PC誕生之日至今,PC無論形態和功能、人機交互和用戶體驗等諸多方面並沒有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三十多年基本不變的產品形態與日益變化的用戶需求早已產生了巨大的落差。特別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及新型智能終端的出現,PC所具備的商務、郵件、字處理等一系列功能已經在用戶中向移動終端轉移,PC整體市場的下降早已無法避免。

但是,至少從可預見的未來看,人們尚離不開以PC為代表的個人計算終端。

對於PC而言,無論是從其產品形態、功能還是從用戶需求而言,都需要一場徹底的革命來滿足日益變化著的用戶需求。

從產品導向轉向客戶導向是靈魂深處的價值革命

態度決定生死。

製造業特別是PC產業之所以能形成長期以“產品導向”的價值趨向,是傳統制造業的慣性使然,然而當PC從辦公設備變成為耐用電子消費品後,廠家並沒有真正從態度上發生變化以適應用戶的變化。

需要有勇敢者打破僵局。

2016年,聯想基於對業務和產業的覆盤和推演,開始了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

這是一次看似波瀾不驚,但實際上從肌膚到骨骼都需要進行重組的痛苦轉型。雖然眾多企業都說以客戶(用戶)為中心,但事實上如果要把以客戶為中心體現到企業組織、產品流程和企業文化當中,對於聯想而言,等於將原來執行了多年的企業管理、產品體系進行一次全面的升級再造。

痛苦在所難免。

在這次艱難的轉型中,聯想不僅失去了連續14個季度PC銷量全球第一的位置,而且還引發了媒體和行業對聯想一系列的口誅筆伐。

然而,經過三年的轉型,聯想PC的曙光初現。

聯想不僅通過以客戶為中心的體系、目標和標準的建設,大幅度提高了客戶體驗,而且在one Lenovo的體系中,將以客戶為中心擴大到了數據中心業務和移動業務之中,形成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新組織、新人才和新流程,通過目標、考核、激勵,讓聯想這個龐大的組織進一步貼進了用戶需求。

正是得益於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也確立了聯想從單一PC業務向多元化業務轉型的基礎。不再侷限於PC的聯想,在數據中心業務、移動終端和未來新型智能設備業務領域以及行業智能領域開始了新的突破。

從單一業務向多元化業務的轉型,成為聯想擺脫PC產業整體下行趨勢的決勝之道。

當然,從產品導向向客戶導向的轉型過程中,新的產業模式已經萌動。

聯想“蛻變”幕後:楊元慶如何打好智能這張牌?

PC突圍——構建全新的PC商業模式

2016年底,聯想Yoga Book上市,這一款突破了傳統筆記本形態的產品,同時也是對PC幾十年來輸入方式的一次創新嘗試;

2017年2月,全球首款具備e-SIM服務的聯想筆記本發佈,實現了PC產品的實時在線。

聯想正試圖通過改變PC產品形態和功能,實現PC產業的突圍。

2017年,聯想老將劉軍迴歸,更大範圍的PC突圍戰就此拉開大幕。聯想中國區通過“雙手沾泥,熱血拼搏”新創業精神的塑造,從文化、組織、產品、渠道以及新零售等方面重構PC產業形態,並通過整合聯想在產品、供應鏈等多方面的經驗和能力,構建了以終端和服務為核心的智能生態系統。同時將產品開發資源向打造新模式和雲服務能力上集中,構建了全新的端到端的組織,進一步推動了以PC為核心、以Smart IoT為目標的產業模式的創新。

在4月11日的誓師大會上,楊元慶表示,PCSD(個人電腦及智能設備)團隊“讓聯想始終保持行業領先的盈利能力!”

聯想在市場份額下降的情況下,盈利能力卻保持了行業的領先地位!這得益於聯想在PC突圍戰中新商業模式產生的價值。

對此,楊元慶進一步說明,“我們沒有糾結於短期市場份額和排名的變化,而是更關注可持續發展,更關注業務的轉型、升級,更關注客戶導向,一言以蔽之,就是更關注跑長跑的能力。”

這種長跑的能力,是建立在PC產業新商業模式下的長跑。

從近一年聯想推動PC產業商業模式變革的歷程來看,聯想的PC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PC,而是基於未來智能化的PC。

“我們用Smart Lenovo智慧聯想、Smart Office等等(雲服務平臺),為PC這個傳統設備插上雲的翅膀,讓電腦不再僅僅是本地計算工具,而是用戶實時連接雲端並獲得豐富服務的窗口。”楊元慶表示。

而正是聯想智能化的PC以及提供給用戶豐富的視頻、音樂和遊戲等內容服務,不僅讓聯想在中國區就獲得了千萬級的用戶數量,而且這種與用戶關係的改變,為聯想的PC業務盈利增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從PC到PC+雲服務,從PC到SIoT(Smart IoT)生態系統,聯想以自己的實踐完成了PC智能化的嘗試,這是PC產業一次重大變革的開端。

一個全新PC時代即將來臨。

聯想“蛻變”幕後:楊元慶如何打好智能這張牌?

one Lenovo體系下的曙光

從設備製造到設備+服務的產業模式轉變,是歷史發展的一種選擇,對聯想而言,這不僅僅只是PC產業商業模式的變革。

在聯想one Lenovo體系下,這種變革正在“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體系中不斷滲透到各業務單元當中。

2017年,聯想亞太團隊創新性地將聯想生產的智能設備以租賃的方式交付用戶,實現了“設備即服務”的模式創新。

同樣是在2017年,在聯想中國區,聯想PC及各種類型設備的用戶,可以通過Smart Lenovo平臺,在線消費音樂、視頻等內容資源,實現了“內容即服務”的新業務模式落地。

同樣的商業模式創新還在進行,“連接即服務”、“軟件即服務”、“平臺即服務”等一系列與設備和平臺相關的服務融合,正在推動設備製造業進入全新的商業模式,聯想也正在通過“服務”打通與各類用戶之間的鴻溝,成為真正以用戶需求為主導的企業組織。

在2018年誓師大會上,楊元慶有些興奮地宣佈,“數據中心業務已經進入了不斷增長的軌道,三季度實現強勁增長之後,在剛剛過去的四季度,打超預期、打破記錄、打穿目標,而且在業務25年的歷史上,第一次實現服務器銷售額淡季超旺季的奇蹟!”

正是基於one Lenovo體系下的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轉型,僅僅一年間,聯想數據中心業務已經煥然一新,不僅找準癥結開始補短板,而且組建了強有力的專業團隊,重拾信心,業績實現觸底反彈。從2017財年二季度開始,聯想DCG(數據中心業務集團)業務的盈利水平逐季改善,營業額連續取得同比增長。在三季度,所有大區都實現了兩位數的營業額年比年增長,中國區業務更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扭轉了虧損的局面。

剛剛過去的四季度,數據中心的業務增長勢頭越發強勁,訂單已經排到新財年。

從PC業務的突圍,到數據中心業務的超常規增長,聯想的企業轉型終於迎來了智能化未來的曙光。

聯想“蛻變”幕後:楊元慶如何打好智能這張牌?

二、智能化戰略,決勝未來

2017年聯想在其當年的誓師大會上公佈了其“三波戰略”,在其未來的發展規劃裡,“第一波個人電腦業務,是我們碗裡的飯,我們要保持行業領先的盈利能力;第二波移動和數據中心業務,是我們鍋裡的飯,我們要將它們逐步建設成新的增長引擎和利潤引擎;第三波田裡的莊稼,是打造‘設備+雲’和‘基礎設施+雲’”。

隨後,聯想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以“人工智能”為主題的“創新科技巡展”,在中國主要城市全面展現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創新產品,人們突然發現,聯想這家傳統意義的PC廠家,已然在人工智能領域特別是在智能行業方向走到了行業的前面。

從聯想“三波戰略”執行的一年時間裡來看,聯想這次的戰略制定,事實上是基於多元業務的全面智能化變革。

無論是聯想智能化戰略的制定還是2017年不斷推出的新一代智能設備,都明白無誤地透露出,聯想將其未來的戰略重點,放在了科技產業發展的主航道上。從“三波戰略”發展到現在的“智能化戰略”,聯想的企業轉型將在智能化的路上完成浴火重生。

這多少出乎了行業和公眾的預料。

聯想智能化的天然優勢

聯想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力,看似是與BAT一道加入這次人工智能技術浪潮的興起,實則是聯想多年技術儲備的一次必然。

目前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主要集中在以BAT為代表的基於互聯網用戶大數據算法的優勢,但就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技術而言,無論是基礎理論還是核心技術,仍然與谷歌、微軟、Facebook為代表的國際巨頭有較大的差距。

聯想正在嘗試走另外一條道路。

目前,在全球頂級的25個研究機構中,其中有20家研究機構在使用聯想提供的超算平臺,在全球排名前500的超算平臺中,聯想以91套高性能計算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二。聯想在AI超算方面的天然優勢由此而來,聯想全球領先的計算力構建能力,未來將構成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支撐。

在2018年聯想誓師大會上,楊元慶對此信心十足,“有信心三年內拿下全球第一,強大的計算力,讓我們能夠支持越來越快的機器學習;同時我們將讓‘計算力無處不在’成為現實,大力投資超大規模數據中心、超融合、軟件定義、NFV網絡功能虛擬化等最先進的技術,支撐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等基礎設施建設。”

同樣得益於推動中國企業的數字化進程,有別於BAT基於互聯網用戶的數據,聯想構建的工業大數據平臺,目前擁有50多家企業級客戶,這一數據平臺運營著高達12PB的工業數據,這一天然優勢,未來將推動人工智能向各行業的滲透。2017年,聯想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合作,攜手80多家工業大數據夥伴成立了中國“工業大數據產業應用聯盟”,這一聯盟的成立,將加速中國工業大數據的應用開發,也奠定了聯想在工業大數據領域的優勢地位。

自2017年聯想人工智能實驗室就吸引了大批頂尖學者加盟,微軟亞洲研究院前常務副院長芮勇博士、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語言技術實驗室前首席研究員徐飛玉博士以及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柏林分所負責人漢斯博士陸續加盟聯想,目前聯想網羅了全球100多位一流的研究人員進行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聯想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識別領域的算法研究正在顯山露水。

聯想在人工智能領域更大的優勢則來源於產品化能力和產業化能力。

事實上聯想在製造領域的能力正顯示在新型智能設備的產品化能力方面。當BAT和中國的人工智能公司還在扎堆發佈第一代人工智能音箱時,聯想早在2018年初就緊隨亞馬遜Echo Show發佈了第二代搭載了Android Things OS的Smart Display智能助理產品。

聯想2017/2018第三財季報告顯示,聯想AR頭顯Mirage全球銷量突破50萬套領跑行業。僅在2017年,聯想就上市了Mirage Solo、Mirage camera、ThinkSmart Hub 500智能會議系統等多款新型智能設備,同時基於VR/AR的行業解決方案開始在商業領域應用。

正是受益於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能力和產品化能力,在2018年聯想誓師大會上,楊元慶提出了聯想智能設備的年度目標,“新型設備的銷售規模達到10億美元,軟件、服務等非設備銷售額達到20億美元。”

這對於一個剛開始興起的產業而言,是一個異常令人振奮的消息。

one lenovo體系下的整體業務智能化

聯想戰略的智能化升級,從目前的戰略構想來看,是基於人工智能基礎上的全業務智能化,是基於one Lenovo體系的統一戰略升級。

PC的智能化已經極大地提高了PC盈利能力的持續增長。從產業發展來看,PC市場容量的下降和用戶需求的變化,聯想PC智能化的戰略,極有可能推動整體PC產業商業模式的變革,而聯想PCSD業務智能生態(Think Plus和Lecoo)的建設,將進一步地推動更大範圍內的人工智能和IoT的融合發展,為聯想未來的業務增長提供足夠的動力。

同時聯想在軟件定義數據中心業務上持續的技術投入,實際上就是將數據中心智能化,從推動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上升為智能化轉型,依靠聯想工業大數據平臺的分析和處理能力,配合基於AI的數據中心,推動社會各行業的智能化發展。

早在2017年聯想Tech World大會上,聯想高級副總裁童夫堯表示,聯想新推出的深騰8810系列超算系統,包括了新的管理平臺LiCO,這是基於聯想超算平臺上的管理軟件。新的版本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加開源,整合了業界通用的人工智能的框架,包括TensorFlow、Caffe2、CNTK、Theano等行業主流的框架,是一個可以給客戶帶來更加多普適的,普遍適用各個行業向智能化轉型的一系列的解決方案。

對於未來,楊元慶表示,“代表技術發展趨勢的軟件定義數據中心,我們將加大加快投入,奠定技術上的領先性。”

在“同一個聯想”的體系裡,全業務的智能化戰略的實施,必然帶來聯想整體業務的煥然一新,也將帶來運營體系的不斷優化。

聯想“蛻變”幕後:楊元慶如何打好智能這張牌?

三、構建行業智能的產業門檻

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極大地加快了物聯網的普及和應用,也在催生著新的商業模式的產生和海量新型設備的誕生。行業估計,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將達到200個,相對於目前的PC、智能手機和設備而言,這是一個巨量的市場。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則認為,“智能物聯的機會,2020年將達到130億美金,而我更想說的是商用IOT將是一個十倍於消費IoT大的市場”。

對於這個由智能化引發的巨量市場,楊元慶表示,“我們正在打造自己的Smart IoT平臺,為消費類用戶提供內容服務”,事實上針對聯想智能生態建設,聯想研究院正在進行基於人工智能和物聯網融合平臺的研究,這一平臺將實現廣泛的用戶、設備和服務接入,通過集成化的服務平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用戶提供智能化服務,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這是一個充滿無窮想像的空間,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融合,將徹底改變人們生活的空間和生活方式,也將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大的市場空間。聯想在智能物聯網領域的先發優勢,將隨著產業的進程,未來將逐漸顯示出其引領產業的價值。

聯想是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見證者和支撐力量,在智能變革時代,聯想正在將自身智能化形成的優勢通過行業賦能,推動中國各行業的智能化進程。

在今年的兩會上,楊元慶根據聯想在智能行業的實踐提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世界已經進入新的“智能化”階段,應該在“互聯網+”的基礎上,更加前瞻地向人工智能佈局,讓人工智能像水滴一樣滲透入各行各業,通過“智能+”的新引擎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引入新鮮“活水”。

聯想與溫附醫等醫療機構的合作,通過人工智能和醫療的結合,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社會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解決了公眾看病難的問題,並通過人工智能輔助診療設備的應用,為醫療機構提供了可視化智能化的輔助診療方式。

聯想人工智能與製造業的結合,通過產品設計、供應鏈、生產、營銷、服務全流程的智能化,極大地提高了製造業的勞動效率,而且讓用戶享受到了個性化定製的樂趣。

如此等等,聯想在推動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能政務和智慧城市等行業智能的過程中,正在推動中國各行業的商業變革和效率提升,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

對於智能行業的發展,聯想和楊元慶充滿信心,在誓師大會上,楊元慶描繪出了藍圖,3年內,至少成為一個垂直行業排名第一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垂直行業智能化解決方案的營業額和客戶數各增長3倍”。

2018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家把“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作為智能產業發展目標,而聯想基於智能化戰略的未來戰略重心與此高度重合,聯想一方面通過構建以智能PC為核心的Smart IoT生態推動社會的“智能化生活”,另一方面通過構建以計算力、工業大數據和算法為核心智能行業解決方案,大力推動智能產業,這是一種必然,也是聯想抓住了全球技術發展的潮流,更是與中國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聯想“蛻變”幕後:楊元慶如何打好智能這張牌?

當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迎面而來,經過浴火重生的聯想便挺立潮頭。今天的聯想曙光初現,未來可期,正如楊元慶在誓師大會上所言,在“同一個聯想”的體系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倡導主人翁精神和創業精神,堅定執著,無畏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