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俗语: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麦堆堆,是什么意思?涨知识了

农谚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通过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总结出来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的言语,所谓“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mai堆堆”,也是一句农业生产谚语,不过这涉及到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俗语: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麦堆堆,是什么意思?涨知识了


古代农业生产受到的天气条件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风调雨顺那自然五谷丰登,粮食的供给就有保证,人民生活和朝廷的发展就有保证,如果出现水旱灾害,那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几乎就是致命的,必然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对当地人民的生活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正月里也就是新春佳节期间,正是腊尽春回的时节,是天气逐渐转暖的时节,这个时候如果出现打雷的现象,那就说明节令不正常,春天是春风送暖,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时候,这是一个生发的季节,而不是疯长的季节。

如果这个时候打雷,说明天气的回暖过猛,以至于直接从春季跨到了夏季,天地万物还没有从寒冬的凝滞中苏醒过来,就要投入火热的夏季了,这对于动植物的生长都不利。

植物还在萌发阶段还没有长到足够的强壮,就打雷了,把冬眠的动物都叫醒,结果这些沉睡了一个冬天,饥肠辘辘的动物走出冬眠的洞穴,发现大雪还没有化尽,植物还正在萌发,没有吃的食物,只好去啃食嫩草,这必然造成对这些植物生长的破坏,而那些食肉动物,则会因为食草动物太少和天气太冷被冻饿而死。

俗语: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麦堆堆,是什么意思?涨知识了


农作物也会因为天气转暖的迅猛而受到影响,轻则粮食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古代的朝廷救济体系不完整,赈济灾民的制度不完善,一旦出现大的饥荒,往往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

而且很多饥荒都是伴随着瘟疫等次生灾害发生的,这样的多重的灾害相互叠加,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就会成倍扩大,造成更多的人口死亡。

再加上古代封建社会历来都有利用赈灾的机会贪污、私分、挪用赈灾款物的陋习,朝廷下拨的极为有限的钱粮,也很难真正送到饥民手里,即使送到了也是经过层层扒皮后所剩无几的钱粮,更多的时候就是开粥厂,只是给饥民一顿吃不饱饿不死的稀粥,这些粥也是贪污、盘剥之后的剩余产品。

所以大饥荒往往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也就是所谓的人堆堆。

二月里打雷就基本正常了,农历的二月有两个节气,一个是惊蛰,一个是春分。惊蛰的意思就是把蛰伏的动物惊醒,让它们走出冬眠的洞穴,开始一年的新生活。用什么惊醒这些冬眠的动物呢?春雷,雷声滚滚,把天地间冬眠的蛰伏的动物都惊醒,这时候草木已经长得很茂盛了,食草的、食肉的动物出来都有东西可吃,时节又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崭新轮回。

俗语: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麦堆堆,是什么意思?涨知识了


这时候打雷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预示着这一年有个好的开头,这一年大致就是风调雨顺的一年,因为风调雨顺所以粮食会丰收,丰收的粮食都一堆一堆的堆在麦场上,给人们带来的是丰足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