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京津冀协同发展6年:新“两翼”不断绽放新光彩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程晖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作出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部署。

2019年1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京津冀三省市视察工作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深入社区、医院、疾控中心,了解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视频连线抗击疫情前线,对全国疫情防控再作部署。京津冀三地迅速建立京津冀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出台了联动机制工作方案,在人员流动引导、交通通道防疫、防疫物资保障、生活物资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专业部门对接机制,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协同发展工作“两不误”。

三地协同联动一盘棋,不仅体现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更贯通于六年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之中。

高质量推进北京新“两翼”建设

2019年伊始,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传来好消息。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原则同意《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两天后,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两份规划接续出台,为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了法定蓝图和施工总图,也标志着两个地区的发展从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是北京发展重要的“一翼”。一直以来,北京都把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为北京分内之事,将雄安新区和北京发展“一体谋划、统筹考虑”,做到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主动支持什么。河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京津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并分别与京津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重点承接平台建设合作协议》《关于进一步深化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三地务实合作。

京冀两地把雄安新区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新区建设起步良好。“1+N”规划体系基本建立。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和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实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印发实施。雄安新区综合交通、地震安全、能源、产业等10个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完成,由有关部门与河北省联合印发实施。雄安质量标准体系、人力资源、行政体制等13个配套实施方案相继出台。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制定实施雄安新区2019年67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全部进场施工,雄安高铁站等项目基本呈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各类项目建设带动1.6万名当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生态环境治理全面实施。白洋淀及上游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引黄入冀补淀向白洋淀生态补水3500万立方米,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470个,治理涉水企业1013家,开工建设67个生态环境和保护重点项目,淀区湖心区水质由劣V类转为IV类。

围绕打造北京另外重要“一翼”,科学编制并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以北京市级机关搬迁为契机,高质量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规划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按程序印发实施,提出了2020年先行启动的23项重点事项清单并基本协调一致。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明显。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东延至通州区乔庄东站实现运营,地铁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年内开通,城市绿心完成绿化8000亩,环球主题公园大型设施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北运河实现部分河段游船通航,剧院、图书馆、博物馆

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北京市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签约合作项目52个,正在持续落地,连接北京通州区与河北燕郊的燕潮大桥建成通车。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各项工作正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不断取得新进展。北京市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2019年以来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1100多件,累计达2.28万件。持续推动一批学校、医院等疏解转移,2019年,北京市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399家,疏解提升市场49个,疏解关停物流中心16个,压缩教育培训机构53个。坚持疏控结合,不断完善调控机制,深入实施居住证制度和积分落户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等措施,常住人口持续下降,继2017年首次实现负增长之后连续3年保持负增长。

协同发展重点任务实现新突破

让京津冀三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协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六年来,三地在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形成“双枢纽”格局。“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打造,京张铁路开通运营,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逐步扩大。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公路交通更加便捷通畅。京张、京雄城际北京段、大张、张呼、崇礼铁路开通运营,京滨、京唐等铁路加快建设,津兴铁路开工建设,石雄城际、雄商高铁、雄忻高铁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兴延高速、延崇高速平原段、唐廊高速天津段一期与唐山段开通运营,津石高速、延崇高速山区段加快建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3航站楼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张家口宁远机场改扩建项目的飞行区工程完工并复航。

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协同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津冀完成年度239万户散煤治理任务,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有力推进,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重点湿地修复保护工程2019年初确定的119个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92个。京冀潮白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积极落实,津冀签订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补偿机制第二轮协议,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建设,潘大水库水质持续向好。2019年,京津冀区域内13个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京津冀地区水质达到或好于III类断面比例为54.5%,同比增加5.7个百分点。

产业对接协作持续深化。2019年,北京·沧州生物医药园累计落户北京医药企业140家,河北省高碑店新发地新签约入驻800户北京商户。京煤曹妃甸制造基地、张家口北汽福田项目二期建成投产,首钢京唐二期一步项目试生产。天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空客A350完成和交付中心项目落户天津。

协同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凸显。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18项改革举措基本完成,形成了3批共15项改革举措,其中9项举措已向全国复制推广。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117家、研究中心3家、企业技术创新中心30家。北京中关村与津冀科技园区合作不断深化,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403家,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产业载体中心部分投入使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入驻企业累计235家,雄安中关村科技产业基地入驻企业12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新增天津东丽区、河北石家庄市,加速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力度加大,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182.4亿元,同比增长75.8%,中关村企业在津冀新设立分支机构454家。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稳步推进。教育合作不断深化。河北省骨干校长教师赴京挂职学习项目深入实施,2019年,选派200余名骨干校长教师到北京市优质学校跟岗学习。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进一步深化,建设优质课程共享平台、开放优势科研资源、联合开展研究等重点合作任务深入推进。河北58所学校分别与京津225个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天津市、河北省试点建设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医疗卫生社保协作紧密。河北省133家医疗机构与京津278家医疗机构实现36项临床检验结果互认,89家医疗机构与京津87家医疗机构实现2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三省市启动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文化旅游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京津冀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文化馆总分馆制建成数量分别为88个、80个。旅游一体化加快发展,三省市共同推出56条京津冀旅游线路,发放京津冀旅游一卡通70万张。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有序推进,北京与张家口两个赛区128项冬奥会场馆及设施开工123项。对口扶贫力度加大。北京市14个区与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保定23个县(区),天津市5个区与河北省承德市5个县对口帮扶工作深入推进。京津两市与河北省张家口、承德、保定三市互派挂职干部200余人次,向三市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1.8亿元,支持实施扶贫项目近400个。周边地区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推动落实支持山西省与京津冀地区加强协作实现联动发展的意见。内蒙古乌兰察布与天津港、曹妃甸港共建综合物流园区,与首都机场集团签订了货运和备降协议。山东省的济南、东营、聊城等地区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产业承接、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