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科院院士:科研界存在許多灰色地帶的學術不端行為

中科院院士:科研界存在許多灰色地帶的學術不端行為

蒲慕明


科研界存在許多灰色地帶的學術不端行為。

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特別點出了:“用不實、浮誇、矇騙方式報道自己的成果,這個問題可能最大。


在提議和執行科研項目、報道或評審科研成果時,有偽造、不忠實和剽竊行為,即為科研不端行為。除了偽造、不忠實和剽竊等明確的科研不端行為之外,還存在許多灰色地帶的不端行為。


最普遍的問題就是誇大研究成果。它不光指論文中的誇大,也指媒體報道的誇大。“我們常常看到,文章只要是國內外高檔期刊出來的,都說是重大突破,這是不好的。”蒲慕明說。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論文沒那麼重要,但為了個人的榮耀,爭取大眾關注,或者為了職位升遷、獲得個人利益和科研資助,仍然說這是重大突破。“對這種不忠實,我們社會文化是容忍的,媒體是容忍的。但是,科學界容忍不容忍?”蒲慕明表示,“同行(會)看到這樣不實的報道,時間久了,對這樣的科學家是有自己的評價的。


灰色地帶的不端行為之所以廣泛存在,是因為灰色地帶的問題通常很難被發現,科學家甚至是著名科學家,對灰色地帶行為也有不同看法,有時他們自己也有不同程度的灰色行為。而且,科研管理機構和科研單位未能對此類不端行為出臺明確的規則指南。根源在於“此類不端行為廣泛被容忍,被發現後沒有任何後果。”

這場講座的主題為 “科研誠信與科研創新”,直播全長近3個小時。

講座視頻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240347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