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中國不輕易投否決票,但為了這個老朋友,不惜連續投了16張否決票

中國為二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就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具有一票否決的權利。但是,中國很少動用否決票,不是萬不得已,是不會輕易用的,然而有一次,中國為了力挺一個非洲的老朋友,不惜連投了16張否決票。

中國不輕易投否決票,但為了這個老朋友,不惜連續投了16張否決票

這個非洲老朋友的名字叫薩利姆,他當時是坦桑尼亞常駐聯合國代表。1981年,聯合國進行秘書長的選舉時,其中有兩個候選人的競爭相當激烈,一個是當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瓦爾德姆,一個就是這位坦桑尼亞的中國老朋友薩利姆。

中國不輕易投否決票,但為了這個老朋友,不惜連續投了16張否決票

說起薩利姆,是坦桑尼亞駐聯合國代表,他主張非洲國家應與中國團結起來,共同對抗西方的霸權主義,支持“南南合作”。當年,中國在非洲國家的全力支持下成功恢復聯合國的席位,薩利姆出了不少力。他一聽到中國恢復聯合席位,立即興奮不已,手舞足蹈,可見,他真是中國的鐵哥們。對於這樣一位“老鐵”,中國肯全力支持他當選聯合國新一屆秘書長。

中國不輕易投否決票,但為了這個老朋友,不惜連續投了16張否決票

中國支持的,美國就反對,所以,美國並不支持薩利姆,轉而支持瓦爾德海姆。就這樣,在聯合國的秘書長的選舉中,中美兩國都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投票開始,薩達姆一共得了11張,瓦爾德海姆一共得到了10張,中國給他投一張否決票,根據投票規則,如果有常任理事投否決票,那麼,投票將進入下一輪。於是,這兩個人角逐又進行到了下一輪比拼。

中國不輕易投否決票,但為了這個老朋友,不惜連續投了16張否決票

下一輪角逐更加激烈,中國已制定方針,無論任何都要全力支持薩利姆當選,於是,中國給瓦爾德海姆投了15張否決票,然而,美國也薩利姆投了15張否決票,這兩個人的競選,始終難見勝負,其背後是中美兩國在聯合國中的實力對壘,勢均力敵。

中國對非洲人的支持是不遺餘力,這一選舉舉動,感動了所有的非洲國家,因為中國與非洲各國在近百年來,都有著共同的苦難的命運,都受盡帝國主義的奴役和壓迫,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人,所以,中非為了維護第三世界國家利益不被列強侵犯,理應共同進退,互相支持。

中國不輕易投否決票,但為了這個老朋友,不惜連續投了16張否決票

最終,由於中美兩國都反對各自候選人,所以,聯合國作出了折中的辦法,讓這兩個候選人一起退出選舉,讓其他候選人來競選,後來,當選聯合國新任秘書長的人選是來自秘魯的佩雷斯·德奎利亞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