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说新古典主义是质朴的?

Hiro_TheHunter


必须毫不客气地讲,把新古典主义与质朴挂上钩的人都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因为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乃是一种始于18世纪意大利的复古运动。而任何复古运动,从观念上讲都绝不会是质朴的。

表面上看,信奉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希望重振古希腊罗马的质朴之风,反对巴洛克、洛可可之类艺术的华丽和矫饰,因而他们的作品常被人误以为是古典的、朴素的、端庄的、雅致的。可惜的是,这几个形容词本身就很矛盾——而唯一可以与“质朴”画上等号的“朴素”,偏偏新古典主义绝对不具备。

早在19世纪德国大诗人席勒就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在一篇文章里区分了艺术的两大类型。一类是感伤,另一类是朴素,也就是题主所谓的质朴。他认为,“自然的艺术家”与“追寻自然的艺术家”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的艺术与自然浑然天成,纯粹的自然是他们唯一的创作源泉——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大多如此,譬如荷马、譬如那些不具名的人体雕塑。但是,“追寻自然的艺术家”不一样,正是因为感到自己与自然被什么东西割裂开了,他们才有追寻自然的念头。换句话说,这样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源泉往往不是自然,而是追寻自然的那个心灵。而这样的心灵,由于怀着回到自然或恢复自然的情愫,怀着现实与过去的比较,内心与外在的比较,故而永远无法真正与自然浑然一体。席勒说这样的艺术总是感伤的,而决非质朴的。

请注意,席勒并没有评判两种艺术类型的高下优劣,他只是指出了二者的区别。不过可以想见,近现代的艺术大多数都是感伤的艺术,而非质朴的艺术。所谓新古典主义恰巧是感伤主义的一种变型。它表面上的古典端庄或雅致朴素都掩饰不了这一类艺术家的刻意——刻意模仿、刻意尚古、刻意反对等。而刻意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是质朴的呢?

席勒之后,哲学家以赛亚·伯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等人都讨论过朴素与感伤的对立关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他们的文章或书来读一读,就会明白,新古典主义绝对不可能是质朴的。


西闪


回答这个问题,就应该知道什么是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一种艺术运动。它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上模仿古希腊、古罗马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抢劫萨宾妇女》(局部)――大卫

新古典主义遵循唯理主义观点,认为艺术必须从理性出发,排斥艺术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会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个人既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从理智和法律,又倡导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牺牲自己,为祖国尽责。并在艺术形象之上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注重古典艺术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庄重、和谐,同时坚持严格的素描和明朗的轮廓,极力减弱绘画的色彩要素。它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因此,新古典主义又称革命古典主义,它的杰出代表是达维特。


《宫娥和女奴》――安格尔

当你明白了新古典主义的概念,你就知道,新古典主义者在创造理念上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与艺术观念,也就明白,新古典主义者内心的革命倾向。虽然在某些程度上来说,革命是对暴政的颠覆,但在生命本质上,革命者内心几乎都是恶的,有着杀人的理念。为此,直接的为政治服务的新古典主义,就失去了艺术从善、从灵魂的概念,而在某些人的创作上,成为一种宣传的工具。而达维特的作品《马拉之死》《苏格拉底之死》《拿破仑》系列,等,就有着这样的理念。在他们的心中,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着革命的倾向,有着理想主义的崇高情操,更有着利益为先导,名望重于一切的心态,因而容易受到蛊惑。因之,达维特悲剧的命运,就显得自在情理之中了。反而安格尔,则从人的性灵出发,从人性的圣洁出发,以发自灵魂深处对人性的赞美,表现出一种静穆的崇高。


《土耳其浴室》

但是,说新古典主义是质朴的,我以为不完全准确。虽然它有着古希腊艺术所推崇的自然质朴的艺术特征,思想上崇尚理性的英雄主义。但过分的追求理性,排斥主观的思想感情,让个体服从集体,服从理智和法律,则不是人的质朴感情与性灵的表述,而是一种刻意的雕琢。为此,你从达维特和安格尔的画中,都能看到这种雕琢。而在选材上,则截取历史、神话、宗教及现实中的重大事件,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为此,“质朴”一词是不能用于新古典主义画家的作品中的。因之,任何复古的运动,都不是质朴的运动,反而有着一种哗宠取众之下,生命最终的回归。从达维特到安格尔,你就会发现那种服务于政治的哗宠取众,使他的命运悲剧起来,而安格尔则在对时局的漠不关心中,使自己的艺术走向审美的极致。

劫夺萨宾妇女——达维特


为此,我发现,凡是在历史上和政治风云人物密切相关的画家,他们的命运看似辉煌,实则最后大多悲催。而且他们的心态,多为利益与欲望而来,因之很难谈上崇高。所以,过于的迎合,使他们失去了自我,从而使自我的灵魂陷入泥沼,难以自拔。

拿破仑——达维特


用户62081517873


18到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诞生,此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而在这一时期西方的政治版图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国正处于资产阶级大革命的风暴中,正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和政治上的革命,此时的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理性至上,大家都用理性克制情欲,这种社会思潮主要是有美术领域反映出来,而此时的美术领域则是借助复古来表达的,所以说新古典主义也是质朴的。

(荷拉斯兄弟之誓)

其实从内容上看,古典主义主要还是为王权服务的,而新古典主义为何说质朴,还是因为其主要遵循的是唯理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艺术就必须抛弃主观思想,要从理性出发,特别是当你自身矛盾的时候,社会和个人利益有冲突的时候,这时就要克制自己的感情和情绪,艺术形象的创造主要还是推崇古希腊的思想美,要注重古典艺术的完整、雕刻的造型,还有就是追求典雅、庄重、和谐,这些无一不都与质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新古典主义”的新主要也在于他们是借用古代英雄主义的题材,直接描写的是现实当中的人和事。

(卡诺瓦)

一是新古典主义具备古典主义与现代化双重审美效果;

二是风格、造型上不是单纯的仿古、复古、而是追求神似;

三是注重装饰的效果,他们会用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典设施以及家居等物品来彰显室内的氛围,这种氛围就趋向于质朴;

(英国塞特维那stvilla皇室家具新古典风格)

从当时的一些作品来看也是趋于质朴的。


猫眼观史


neoclassical(新古典主義),強調氣勢宏大、簡潔、穩重、高貴,充滿英雄的理想主義氣質,對於古典時期的思想的重新發掘,不僅僅是對藝術和建築產生影響,同時也帶來了政治重心的轉移和哲學思想的極大豐富,進而造成了包括法國大革命、美國独立革命、拿破崙的崛起等一系列的社會巨變。

這一時期被為自然神論的自然宗教興起的時期,相信造物主在創造了世界並讓它運轉之後,就不再參與其中。不必說,所有的人的生而平等並應享有充分的政治自由的觀念,使啓蒙運動的思想家們與既有社會秩序的捍衛者發生衝突。舊的政治結構是建立在對教會的迷信、貴族的特權和王權至上基礎上的。伏爾泰攻擊教士和貴族的特權行為,稱讚中產階級的美德,曾說中產階級有常識、勤勞,而輕佻的朝臣的奢侈舉動和抹粉的假發是他筆下經常攻擊的目標。可以說,一種更自然的、適合於商人或制造實業者的外表成為了典範。在自身的經濟利益和啓蒙哲學家的原則的激勵下,在法國和美國迅速增長的、更自信的中產階級奮起反抗君主制和它的支持者,理性的時代讓位於革命的時代。

反映在藝術領域裏,所謂的「質樸」,就是「平民化」。換言之,社會的變化影響和促進了藝術豐富與發展。比喻,在音樂方面,過去,大部分民眾在教堂裏聽宗教音樂作品,這幾乎是音樂生活的全部。到了世紀中葉,中產階級有了足夠錢來組織和贊助他們自己的音樂會,同時自己還想演奏音樂。在繪畫藝術領域裏,Jacques Louis David(雅克.路易.大衛,1748-1825)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領袖人物(用茨威格的話說,此人雖然下賤卑鄙,才能卻是貨真價實的。哈哈~因爲他被認為是一個政治上反復變節以求明哲保身的人),他的《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作於1805-1807,現存巴黎 盧浮宮美術館)被堪稱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豐碑式的作品,何等宏偉壯觀。但這幅畫是在羅伯斯庇爾雅各賓派「熱月政變」失敗後,為免被送上斷頭台,謳歌新皇帝的大作~

這也可以說「質樸」,在動盪的年代,活命耍緊,還管什麼恬不知恥了~哈哈,戲言、戲言~





填格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88630004ca7da3d1e642\

平安是福281015308


古典就是古代作品的精华。新的古典就是现代大师吸取古代作品的精华,将其和自己理念合一,创造适合现代人审美,喜欢的作品。这种作品不失古代作品的典雅,又迎合了现代人的口味。既保留了古代作品的风茂,又将古代的作品进行了创新。使人耳目一新,感觉质朴大样,作工更为精巧,设计合理,吸引着大群人进行收藏。古代作品的沿续,现代作品的革新。


简单33843


老发这干嘛,吸引眼球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