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浙江解決企業用工問題有“手段”:搭建省際勞務合作平臺 、成立返崗專班......

浙江解決企業用工問題有“手段”:搭建省際勞務合作平臺 、成立返崗專班......

杭州網訊浙江是勞務輸入性大省,在解決企業員工返崗難、用工難等問題上,浙江採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

今天(3月2日)下午,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力社保廳廳長魯俊在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1場新聞發佈會上,就此問題介紹了三項具體措施。

開展“十省百市千縣”省際勞務合作接返員工

記者瞭解到,主要浙江的外來務工人員主要來自於安徽、河南、貴州、江西、四川、湖南、雲南、陝西等11個省份,遍佈100多個地市和1000多個縣級地區,他們約佔全省用工總量的50%左右。截至2月29日,已有987萬省外務工人員回到浙江。

外來勞動力能否及時返崗,對復工復產起著關鍵性作用。為破解外來務工人員返崗難等問題,浙江開展了“十省百市千縣”省際勞務合作,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

一是搭建省際勞務合作對接平臺。浙江與四川、河南、雲南等10餘個勞動力輸出大省(區、市)簽訂省市縣勞動合作協議,開闢勞務對接綠色通道,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合作覆蓋100個市和1000個縣(市、區)。

二是成立企業員工返崗專班。主要目的是為了打通省外人員返崗堵點卡點,協調解決務工人員返崗過程中的防控防疫、交通運輸等問題,建立和鞏固省際勞務合作長效機制,為省外員工返浙營造氛圍。

據悉,在2月27日,浙江有5個勞務合作工作組,已赴河南、雲南、湖南等9個勞務輸出大省開展對接協調。

三是組織企業員工安全有序返崗。浙江採取包車、包機、包專列等方式,組織當地務工人員集中有序返程,輸入地指導企業落實好防疫防控、返崗員工食宿和崗位安排等工作。

據悉,春節以來,全省已安排包車16751輛、專列184列,包機58架。截至3月1日,累計接回員工49.7萬人。

開展千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服務企業復工復產

目前,全省有3135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充分發揮這些機構的作用,浙江出臺了激勵政策,按每推薦一人就業,給予民辦人力資源服務機構500元的服務補貼,最高補貼可達10萬元。

政策實施以來,全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各顯神通,有的在省外建立勞務引進工作站;有的利用線上招聘、在線面試、電子合同等技術手段,為企業精準招募新員工。

截至3月1日,全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已為企業招聘員工57萬人。

出臺社保減免政策減輕企業負擔

為減輕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浙江研究制定了三項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

一是免徵。對中小微企業免徵今年2月至6月(5個月)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單位繳費。

二是減徵。對大型企業減半徵收2月份至4月份(3個月)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單位繳費;對所有企業減半徵收2月份至6月份(5個月)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繳費。

三是緩繳。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可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

根據測算,該項政策實施後,全省預計可為企業減輕社會保險費負擔469億元左右。再加上前期已經出臺的階段性降低工傷、失業保險費率、返還困難企業社保費等政策,所有政策疊加,預計可為全省企業減負600多億元。

此外,魯俊還回答了現場記者的提問。

記者提問:目前人員返崗難還是制約企業復工復產的一個重要因素,省裡已經成立了工作專班,目前這方面工作進展如何?

魯俊回覆說,2月27日,由人社廳5位副廳長帶隊,成員單位抽調15名處級幹部參加的勞務合作工作組,分5路赴河南、雲南、四川等8個勞務輸出大省開展工作。浙江省的一些縣市區也派出了361個赴外工作者到9個勞務輸出大省開展了有效的對接協調。

比如,浙江與河南省簽署了健康碼互認合作協議,河南省向全省市縣兩級政府範圍明確使用健康碼,並通過河南的主流媒體宣傳,讓廣大務工人員都使用健康碼,確保河南到浙江務工人員能夠出的來。浙江與雲南成立了勞務協作聯合指揮部,並召開了省市縣三級視頻調度會,統一指揮雲南輸出浙江務工人員的調度工作。

總體來看,企業員工返崗工作專班成立以來,通過包車、包機、包專列的形式,加快了省外務工人員返程的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