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历史上,哪些女人曾经主宰过天下?

润杨阆苑


要说主宰天下,当在大一统的环境下,像秦国的宣太后,虽然主宰着秦国,也可以凭借秦国的国力影响其他六国,但说不上主宰,同理,北魏冯太后、灵太后、北宋的刘太后、高太后和辽国的萧太后,都不算主宰天下。

所以第一个主宰天下的女子应该是吕后,她也拉开了外戚和女子执政的序幕。

一个接一个的汉朝太后

吕雉是刘邦的皇后,汉惠帝之母,政治手腕不比丈夫差多少,在她的压制下,儿子和孙子都是摆设,就连司马迁在《史记》中,也不设《孝惠本纪》,而是设《吕太后本纪》。

吕后为人坚毅果决、心狠手辣,对情敌和刘氏宗亲尤其如此,不过就其治国理政的能力而言,并不输于一般明主,比绝大多数皇帝都要强得多。

长期

西汉的孝道很盛,汉文帝就成了二十四孝之一的亲尝汤药,而在这种氛围之下,汉朝皇帝的母后几乎都有权利干政。吕后之后的薄太后、窦太后和王太后,都曾经干政,只不过程度远远没有吕后那么强罢了。

汉武帝察觉到这种弊端,就在立幼子之前杀了钩弋夫人,不过这种整体氛围的问题并不会因一人一时而改变,到了西汉,又出了一个主宰天下的太后。

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之母,也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太后之一,她没有吕后的能力,也没有她的野心,但她待机时间超长,从汉宣帝年间成为太子妃开始,一直活到西汉覆灭,西汉的灭亡,跟她有很大关系。

王太后虽然掌权,但她并不喜欢治国理政,更喜欢将这些事交给自己的兄弟子侄,让他们处理,自己颐养天年。所以在汉元帝死后,王家一门五侯,显赫无比,朝政几乎都是王太后的兄弟们在处理,汉成帝也乐得如此,整天躲在深宫中淫乐。

汉成帝去世后,其养子汉哀帝即位,汉哀帝生母和祖母的外戚崛起,王氏大手打压,不过汉哀帝二十几岁就死了,王太后立刻掌控了传国玉玺,王氏外戚重新掌权。

此时王太后的兄弟们基本的都去世了,所以他将权力交给了侄子王莽。众所周知西汉亡于外戚,这个外戚就是王莽。

西汉亡于外戚,按理说东汉应该吸取教训,东汉皇帝确实在这方面下过功夫,结果外戚专权没搞定,还弄出来一个宦官专政,东汉中后期那就是外戚和宦官交替掌权的时期。

东汉临朝称制的太后有窦、邓、阎、梁、窦、何六位,分别是汉章帝的皇后窦氏、汉和帝的皇后邓绥、汉安帝的皇后阎姬、汉顺帝的皇后梁妠(nà)、汉桓帝的皇后窦妙和汉灵帝的皇后何氏。

窦氏能力很强,宫斗权谋之术也是熟练掌握。她自己无子,就收养了梁贵人生的刘肇。然后诬陷太子刘庆的母亲宋贵人,使得宋贵人和刘庆渐渐被汉章帝疏远,随后刘庆被废为清河王,刘肇成为皇太子。不久,宋贵人被逼自杀。再接着,窦氏诬陷梁贵人,使梁贵人自杀。

从此,刘肇就成了窦氏的儿子,窦氏待他如亲子,而刘肇并不知道窦氏只是他的养母,母子亲情无间。

汉章帝驾崩后,年仅十岁的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窦皇后成为太后,临朝执政。窦太后大肆任用窦家人,任命窦宪违掌典辅政;太尉邓彪为太傅。

窦家的确有人才,如窦宪大破匈奴,不过窦家人权势太大,对皇帝根本不尊重,最后被汉和帝夺了权,窦太后由此被软禁,不得参与政事。

汉和帝跟外戚斗得死去活来,结果自己又造了一个外戚。

邓太后从25岁起就临朝称制,一直到去世。在她执政期间,东汉王朝度过了"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同时镇压了西羌之乱,使得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她因此被誉为"兴灭国,继绝世"。

当然,她废长立幼,临朝称制十六年而不愿还政于刘氏,自然会招人非议。

汉安帝是邓太后立的第二个皇帝,其皇后阎姬在他死后想长期揽权图谋立幼年皇帝,但在宦官的干预下,太子刘保顺利登基,是为汉顺帝。

阎显兄弟及其党羽都被诛杀,阎姬被迁到离宫居住,一直幽禁。阎姬是六人中执政时间最短的。

汉顺帝去世后,梁太后掌权,政事委托给外戚梁冀,梁冀先立冲帝,冲帝早夭,又立质帝,结果质帝太聪明,被梁冀毒死了,又立桓帝。

汉桓帝忍了十三年,借助宦官的力量一举灭掉梁氏外戚,梁太后被迫归政。


汉桓帝去世后,其皇后窦氏为太后,立灵帝,临朝称制。汉灵帝借助宦官的力量灭掉外戚,夺权,梁太后被迁往南宫。

汉灵帝去世后,其皇后何氏为太后,立刘辨为帝,身自临朝,由其兄何进掌权。之后的故事就不用说了,何太后最终死在了董卓手里。

直接跳到清朝

慈禧太后招招手,从此大清不再有。


平沙趣说历史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首先纠正一下,宣太后芈月确实是一代女主,但是当时的秦国还只是个诸侯国,并没有一统天下,所以不能算“主宰”过天下。同理,北魏的冯太后也不再讨论之列。除此以外,我把那些曾经女主当国的例子枚举如下:

1、吕雉:她应该是实际意义上第一个主宰天下的女子,吕太后的威名天下所共知,就连司马迁在《史记》中都将她的传被列为“本纪”。平心而论,吕雉虽然对刘氏宗亲下手较狠,但是在治理天下方面,她还是比较称职的。

2、王政君:西汉初年和末年都有强势太后,末年的就是王政君。王太后的理政能力虽然不一定比的了吕雉,但是仁慈程度也比吕雉要好很多。只可惜,她太过信任自己的子侄,结果为汉家养了一头叫王莽的白眼狼。

3、刘娥:狸猫换太子里面的女一号、大反派,真实历史里面距离武则天最近的人。她以寒微起家,靠着一个养子登上皇后的位子,而且差一点就篡位当皇帝了。不过差的一点,却仅仅是因为她不忍心杀害和自己没血缘关系的养子。

4、高滔滔:被称为女中尧舜的皇后,在宋史里面评价极高,不过纯粹是因为她迎合了司马光等史官的胃口,把王安石的变法成果一一废除而已。

5、慈禧:不解释。



青言论史


男人可以征服世界,女人可以通过征服一个男人来征服世界。杨贵妃,就是这样一个女性。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她是陕西华阴人,生于宦门大家。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一职。杨玉环生得姿质丰美,她因善于歌舞、精通音律而闻名。皇家的后宫历来都云集各种有才能的女子,但杨玉环在音乐和舞蹈的惊世才华,在历代后宫中很鲜见。

杨玉环后来被人们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据说她姣好的容颜可以“羞花”,可见她的美到了惊人魂魄的地步。李白的《清平调》有诗为证: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杨玉环先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因被唐玄宗看中,而以出家掩人耳目,又来从宗祠中被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唐玄宗极其宠爱杨贵妃,用白居易的《长恨歌》里的诗,就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仰仗着唐玄宗棵大树,杨贵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本人深得皇上恩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不用说了。连她想吃遥远南国的荔枝,都有专门驿道一路快马送至京城,诗人杜牧的作品里就有描写“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早年很是落魄,在妹妹杨玉环得宠后他很快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唐代诗圣杜甫曾在《丽人行》中写道“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在杨国忠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他与安禄山的矛盾也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

杨贵妃本以为能在唐玄宗爱的榆荫之下母仪天下,富足终生。不曾想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就发动了叛乱,她只得随同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在三军不发之时,被玄宗无奈赐死而香消玉殒。

现在想想,如果不是因为杨玉环所嫁之人贵为皇帝,而处于岌岌可危的高位,她和精于韵律的李隆基一起,做一对游历民间的知音伉俪,将是多么琴瑟和谐的组合!

大唐盛世的急转陡落,和一份主宰过天下、而又放纵不羁的爱情相联系,是幸,还是不幸呢?(完)


我是粒粒七七,读小说,读历史,力求认真解读和感悟人性。请关注我吧~


粒粒七七


题主的题目是主宰过天下的女人,换个说法也就是拥有过天下大权的女人,那么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时候,有过几位如此厉害的女人呢?在我看来有两位:


(1)
武则天: 此女子是一个非常有神秘色彩的女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武则天是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当了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给其赐号媚娘。后来唐高宗时初为昭仪,然后被封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后期唐高宗病的很严重,宫里的、宫外的,后宫的、朝堂的,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武则天来管理,高宗心里感激武则天的同时,心里也忌惮着自己这位皇后。唐高宗死后,太子李显登基,武则天也就成为了太后。每次朝中决策,李显都要听取太后的建议,渐渐地,他就开始不耐烦了,谁也不想天天做什么事都被管着,他就开始纠结势力和武后对抗。后来李显被武则天拉下台,武则天扶持了自己最小的儿子李旦当皇帝,她开始临朝称制,改元光宅。武则天对自己儿子的执政能力十分的不信任,最后,为了名正言顺的处理朝政,干脆就直接当上了女皇。女皇在位的时候有很多功绩,最后在去世前把江山还给了李家,也算是给李家一个交代吧!

(2)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素有残忍和狡诈之名。后期掌控了朝廷大权,一手遮天,自比武则天。掌权后,各种流言蜚语在这个时候不断传播:慈禧在后宫淫秽不堪,天天纵情声色,要是哪天不听淫戏、不看春宫画,绝对睡不着。而且有时候,还让御医给她讲情色故事;最不堪入耳的竟然是慈禧私蓄男宠,时常有年轻俊俏的男子打扮成太监模样,出入禁宫。这些我们无从考证,也不知真假。但是她干过那么多的坏事,都是不可磨灭的事实。杀害姐姐慈安,与外国签不平等条约,引外国敌军入境,软禁光绪帝,阻止戊戌变法,不抵抗外敌侵略,反倒割地求和 等等…… 她干的这些祸国殃民的坏事,不尽其数。她做的坏事对比她所做的有利于国家的事情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也是她被众人所骂的原因。

武则天和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曾经最有权利的两个女人,在古代这种重男轻女的社会,能主宰天下,确实是非常有能力,当然也有部分运气。


99夕阳西下


刘皇后

刘皇后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辅佐宋仁宗创下“仁宗盛世”。常与吕后,武后并称,但史书称其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氏出身贫寒,与太子赵恒亲近。为宋太宗所恶,命逐刘氏出京。并为太子选取了潘美的女儿。宋太宗死后,赵恒继位,才把刘氏重新接回宫中。


真宗为了立刘氏为皇后也是煞费苦心。刘氏没有子嗣,出身又低微,所以宋真宗想了一个“借腹生子”的计谋。宋真宗临幸了刘氏的侍女李氏,在李氏怀孕后,真宗宣称刘氏怀孕,后来诞下一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就抱到刘氏那里,公然声称是刘氏所生。刘氏终于被立为皇后。

宋真宗死后,年仅11岁的宋仁宗即位,太后临朝。刘氏先利用丁胃除掉了最反对她的寇准和李迪,后又除掉了和宦官勾结意图独掌大权的丁谓。从此刘氏正式掌握了大权。

刘氏在位期间,提倡节俭,号令严明,虽然对自己亲族封赏,但是严禁他们干政。在她的治理下创造了“仁宗盛世”。

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称帝的女人。十四岁因为美貌而被选入李世民的宫中,唐朝选秀女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因才华,一是因为美貌。徐贤妃属于前者,武则天属于后者。所以在唐朝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不成立的。

武则天在李世民宫中并未得宠,有人说是因为武则天年龄和李世民相差太大,这是不成立的。因为李世民晚年最得宠的徐贤妃比武则天还要小三岁。总之在李世民宫中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一直没有提升。直到她遇见了李治。在李世民的病榻前,他们就开始眉来眼去。


李世民死后,武则天按照旧例,入感业寺出家为尼。后来被李治接回宫中,在排挤掉王皇后和萧淑妃后,逐渐掌握了后宫。借由废立皇后之事,打击不依附自己的大臣,永徽六年褚遂良贬除潭州,显庆四年长孙无忌流放黔州。两位托故重臣先后被贬,武则天彻底掌握了朝政。

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稳定,人口增长将近一倍。农业手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如果单论政绩的话,武则天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吕后

吕后是史记中唯一一个以本纪记载的女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也是中国历史第一个称制的女人。吕后是刘邦发妻,在刘邦称帝前颠沛流离,吕后曾被项羽俘虏,同她一起被俘的还有刘太公。在楚汉相争中的四年,一直作为人质留在楚营。随时都有被杀的可能,直至楚汉以鸿沟为界,平分天下,吕后才被送回。

吕后做上皇后后,吕后帮助刘邦除掉了韩信,彭越等异姓王。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后来戚夫人争宠,吕后地位几乎不保。最终在张良等人的周转下才得以化解。刘邦驾崩后吕后就掌握了政权,并统治了汉朝长达十六年。



吕后在位期间延袭了“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减少刑罚。吕后被司马迁称赞为:“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就是吕后为政不用出宫殿,天下就太平无事。

还有,窦太后,慈禧,如果秦国宣太后算的话,那辽国萧太后一定也算了。


渔耕樵读


中国历史上曾经主宰天下的女人有:吕雉、王政君、贾南风、武则天、慈禧!宣太后芈八子只是主宰过秦国,那时秦国没有统一天下,因此芈月太后不能入选!



吕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与皇太后,在汉高祖刘邦去世后,西汉大政由吕雉执掌!吕雉治国还是有一套的,她年轻时就当过农民,在地里种过庄稼,养过牲畜,因此她无为而治,与民修养,对于恢复国力,发展民生是有重大贡献的。吕雉恩怨分明,对于曾经的情敌戚夫人下手毒辣,对于刘氏宗亲杀伐果断,对功臣集团也多有诛杀!整体而讲,吕太后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王政君作为西汉最后一位实权太后,先后辅政三代皇帝,但是她提拔重用侄儿王莽,最后导致王莽篡汉,又毁坏传国玉玺,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

贾南风是西晋第二位皇帝的皇后,此女又凶又恶还淫荡无比,她的专权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而八王之乱直接削弱了西晋的整体国力,为后来的五胡乱华提供了基础!

武则天丽质天生,先后侍奉太宗、高宗两位皇帝。武则天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心机深沉,权谋高超,先后任大唐皇后,大周皇帝!武则天跟吕雉一样,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杀伐果断,深得帝王之术精华!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执掌国之重器的女性,但是她远不能跟吕雉、武后相比,只比贾南风稍稍好一点!慈禧太后误国三十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罪人!


大秦铁鹰剑士


其实男女都一样的。女人有才同样可以主宰天下。只是在男权社会里,许多人都不愿意去接受而已。只要不过分重用外戚,还是可以的,看几个实例吧。

吕后(前241至前180),名雉,字娥姁,通称吕后或吕太后,后世把吕后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武吕”。吕后是刘邦的妻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史书记载的皇后,皇太后。被项羽囚禁之后,吕后由原来的贤良淑德变成阴险毒辣了。重用外戚,除掉开国功臣韩信,这些都是不足之处。当然,她的吏治还是好的,开“文景之治”之先河。

武则天(624至705),本名珝,后改名曌,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690至705年在位)。武则天十四岁入宫,原为唐太宗才人,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为“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后为中宗、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都洛阳,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期间,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奖励农耕,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才,史评有“贞观遗风”。

慈禧太后(1835至1908),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是晚清重要的政治人物。曾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后废掉恭亲王,大权独揽,从同治到光绪,实际掌权几十年。临死前拉光绪帝作陪。


绮阁书生


主宰天下的女人不少呀,如果王国天下也算的话,秦国宣太后算第一个。

之后是汉朝吕后的听政。

再来就非常著名了,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最后一位可以说臭名昭著了,那就是慈禧太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