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所中
我們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在空間中
我們探討自己與自己的關係
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場所空間藝術工作室,屬於公共空間藝術系。公共空間藝術系設立於2002年,是國內最早設立的公共藝術教研機構。
2016年,城市雕塑專業劃分為城市雕塑工作室和場所空間藝術工作室。場所空間藝術工作室強調了公共空間的在地性,當代性。以跨界、綜合、實驗的精神積極探索當今自然、人文景觀中藝術的在地方法,研究聚焦於當代公共空間中的藝術媒介與觀念以及相關的實踐、理論與知識。
此次畢業作品的創作主題是「句身·生境」,強調的是個人的生活體驗。從日常生活出發,從親人之間的關係出發。這種情感,是超越我們自身的。人的生命是短暫的,然而這份情感一直在空間中,是永恆的。這是藝術的力量。這種力量來源於生活,同時也賦予了我們對生活的想象,體現了美妙的人性。這便是設立主題的初衷。
主題確立後,就進入到方案的設計。方案的確立是作品最重要也最糾結的階段,需要大量的時間想出可行的方案,每個方案都是自己內心感受的呈現,都是檢視自己內心的一次修行,然後否定,再確定,再否定,最後確立畢業作品的方案,畫出設計圖,來形成一個作品直觀的感受。
就像畢業生陳菲的作品《117次》(作品名暫定),她的母親常常會有腸痙攣。她用117塊陶泥,留下的是媽媽117次疼痛的痕跡,每當看到這個作品,就聯繫到她跟她親人之間的一種關係。作品留下的是親人之間的感情痕跡,最終呈現的是陶泥燒製作品,卻並非傳統意義的一個造型作品。
當感情內核和作品方案確立,就需要面對各樣的製作過程,也會遇到各種技術問題。姚佳麗為太奶奶歌唱詩歌《沙崙的玫瑰》時,記錄並保存她當時的心率, 最後由led燈、歌詞和她的心率相結合,通過led燈的頻閃,使心率變化可視化。
姚佳麗記錄太奶奶的心率
從找到合適的方法記錄心跳,到將心跳的頻率轉化為LED的閃爍頻率,最後使用LED塑型,無一不是需要解決的難題。
作品方案
由於場所空間藝術的特殊性,作品依託於其所處的場所和空間。作品陳列或放置也需要與公共空間的場地負責各方協調和溝通,足夠考驗一個人的耐心與溝通能力。
梁景堯的作品,就經過了多番的思量考度,才能最終確定作品的呈現地點和呈現方式。他將作品放置地點從山上移到岸邊,最後又決定置於湖中,來對自己四年在美院的藝術學習與觀察,進行深沉的反思、顛覆和重組。
作品製作過程
人的生存,呼吸,無不依託於一定的空間,人的生活,日常,無不依託於變換的場景。我們或多或少,有意無意將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意識向外伸出。而這些情緒和意識,將在空間中蔓延,在場所中滋長。
雲子的《自述》通過影像,展現了一位女性的自述 ,表達了女性的複雜情感,正是一種將情緒置入空間,將其如標本般保存的一種嘗試。
影像作品截圖
舞蹈像水,就如女性柔軟卻有力量,而泡沫是裡是夢想,是情感,同時也是脆弱。這裡面是飽含著現在與未來的空間。旋轉是徘徊,猶豫和無奈,而桌子是女性所避免不開的家庭場所,是人跟周圍的關係的探討,是在回答「人如何棲居在這個世界」的問題。
作品製作中
經歷了四年的學習,畢業作品是場所的同學們在學校裡的最後一件作品,也可能是他們即將面對社會的第一件作品。這意味,離開學校之後,他們要獨立地直面這個社會。這是將來作為一個藝術家的擔當,這也是作為一個成年人的擔當。
工作室環境
對自我和場所、空間之間關係的思考也將伴隨他們一路走下去。
請期待他們為校園生活劃下的句點,也請期待他們正在踏上的新起點。
「寄言2028」——中國美術學院2018年畢業展
▼
畢業作品展 (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周)
◎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 / 象山校區
優秀畢業作品展
◎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學院
攝影 |尹思桐 陳葦怡
文字 |尹思桐 鄒來旺
部分圖片來源 |場所空間藝術工作室
閱讀更多 中國美術學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