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唐朝小官劉賁被毛主席寫詩讚揚,客死異鄉時李商隱連寫四首詩哭吊

劉賁何許人也?劉賁是和李商隱同時的正直敢言的士人。大和二年(828年),他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考試,在對策中猛烈抨擊宦官亂政,要求“揭國柄以歸於相,持兵柄以歸於將”,在士大夫中引起強烈反響。劉賁因此遭到宦官忌恨,被黜不取。

唐朝小官劉賁被毛主席寫詩讚揚,客死異鄉時李商隱連寫四首詩哭吊

開成二年(837年),令狐楚任山南西道節度使,劉賁和李商隱同在幕,兩人大概是這時結識的。

大約在會昌元年(841年),宦官誣陷劉賁,貶責為柳州司戶參軍。直到大中元年(847年),才從貶所放還。大中二年(848年)春初,李商隱由江陵返回桂林鄭亞幕府途中,與自貶所放還的劉賁相遇,商隱曾作詩相贈。兩人旋即在黃陵分別。

第二年秋天,劉賁客死於潯陽。當時,李商隱正在長安,聽到噩耗後,一連寫了四首詩哭吊。這是其中的一首:

上帝深宮閉九閽,巫咸不下問銜冤。

黃陵別後春濤隔,湓浦書來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風義兼師友,不敢同君哭寢門。

另據重修劉賢良祠碑記稱:劉賁昌平人,由賢良對策,指責宦豎,後謫於柳州,官任柳州司戶。至則以德化民,以禮齊民。厥後,省耕,省斂,循行田畝間,竟墜馬而卒,葬鵝山之側。

唐朝小官劉賁被毛主席寫詩讚揚,客死異鄉時李商隱連寫四首詩哭吊

劉賁墓

碑文還說:方公之對策也,本忠義之心,而激以浩然之氣,故能言人之所不敢言。當是時,主司悅其文而不敢取,宰相知其直而不能薦,豈其無忠義之心哉?誠以宦官竊柄,恣橫赫奕,懼其勢而畏其威,由是公不得仕於朝,尋貶柳州司戶。

劉賁雖是一小官,但柳民世稱劉賢良,柳民思之,作廟以祀,懷其德也。曾有傳說當時柳州郊區農民對長期危害水田禾苗的泥鰍束手無策,是他教當地農民燒製生石灰,並用撒生石灰於水田的辦法殺死了泥鰍,使農田稻穀獲得豐收。

在柳州人民心中,大家像敬仰柳宗元一樣敬仰劉賁,並在柳候公園建了柳劉二公合祠。

唐朝小官劉賁被毛主席寫詩讚揚,客死異鄉時李商隱連寫四首詩哭吊

柳候公園,在柳候祠旁,看到一石碑,刻有毛澤東為劉賁寫的一首詩《七絕·劉賁》。詩曰:

千載長天起大雲,

中唐俊偉有劉賁。

孤鴻鎩羽悲鳴鏑,

萬馬齊喑叫一聲。

1958年,毛澤東從《舊唐書·文苑傳》讀到了劉賁對策,有感而發揮筆寫下這首詩。毛澤東旁批道:“起特奇。”

如今重讀這首詩,依然令人心潮澎湃,不能平靜。

歡迎大家閱讀“上馬擊狂胡”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歷史,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