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连锁干货》: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做好了,才叫做了

魔鬼总在细节中

执行不到位,往往是由于细节出了问题。

魔鬼总选择在细节中下手,稍不留神,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很大的灾难。

执行要到位,就必须不放过任何细节,不让魔鬼有任何可乘的机会。

小处不可随便

对于一流的执行者来说,即使再小的地方,也绝对不会随便,这样才能保证执行的万无一失。

十几年前发生在新疆克拉玛依的那场大火。大火夺去了323条生命,其中288人是孩子。

电工对一盏照明灯随便了,结果引起了熊熊大火;

工作人员对几扇安全门随便了,结果堵死了人们逃生的路;

消防人员对几把工具随便了,结果导致了最宝贵时间的延误。。。。

任何执行,都没有大小之分,只有将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来看待,“魔鬼”才没有任何可乘的机会。

“想当然”最容易造成错误及悲剧

执行中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就是“想当然”的时候。

“想当然”,就会凭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办事,忽略了实际情况,只想到一种可能,由此造成错误和悲剧的发生。

要想避免执行中的“想当然”并不难,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一) 先问:“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二) 再问:“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三) 弄清了真实情况之后再行动。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执行中,小心谨慎、考虑周全是非常必要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发生的概率虽然小,但只要一出现,后果往往就会很糟糕。

所以,执行要到位,既要考虑“一万”,更要考虑“万一”,甚至为了避免“万一”的出现,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做法。

因此,在执行的时候,我们要做到:

(一) 不要只想一种可能性,而要想多种可能性;不能只想好的结局,也要想到不好的结局。

(二) 当担心有可能出现“万一”的迹象时,一定要像周总理这样及时核实,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 万一出现不好的结局,要有第二套方案和准备措施,以及时进行补救

细节体现在细节中

要想魔鬼在细节中无机可乘,就需要用细致作为后盾。

细节和细致到底是怎么的关系?以克拉玛依那场大火为例,如果当时考虑了照明灯的安全因素,那就是注意了细节,但是,只有将每盏灯都进行彻底的检查,这才叫细致。

如果说细节是基础,那么细致就是让细节到位的保证。

越细致,出现差错和失误的概率就会越小,执行就会越到位。

执行力就是竞争力。同样的执行,比的就是细节,而细节,往往体现在细致上!

(一) 比别人多想一点、多走一步,甚至达到“心细如发”的程度。

(二) 对细节中的每个点进行检查、核对、落实。

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

执行不到位,就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导致极大的浪费,甚至带来加倍的损失。

在做任何执行的时候,抱着“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的心态,才能有效地保证执行真正到位。

执行要做好,并不在于事后的反思,而在于事前的计划和布置,以保证将事情做好、做成。

执行不到位,会造成前功尽弃

很多执行在实施之前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旦执行不到位,就会前功尽弃,造成很大的损失和浪费。

要避免因执行不到位而引起前功尽弃,就需要做到:

(一) 执行之前,制订细致的计划和进行周密的布置。

(二) 对执行者进行全面了解,以确认他是否就是这次执行最合适的人选。

(三)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执行不到位,为对手赢得了先机

执行力就是竞争力,在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执行一旦不到位,就会为对手赢得先机,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一) 将对方的缺陷变成自己的优势。

(二) 抓住机会、迅速行动。

(三) 以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取胜。

执行不到位,会陷于自造陷阱

一边重复再重复、强调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一边却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最终陷入了自造的陷阱,酿成了重大的安全事故。

要记住:制度制定了,未必是执行了。执行了,未必是执行到位了。如果仅仅是满足于制度的制定和为不到位的执行而沾沾自喜,最终要掉入自造的陷阱,后悔莫及!

执行不到位,会加倍造成损失

有时候,执行不到位,不仅仅会导致前功尽弃,甚至会造成加倍损失。

保证完成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这是红军和解放军在接受任务与命令时最普遍的回答,表明了他们坚决执行命令的态度。这也是执行到位的第一大要点。

“保证完成任务!”并不是一句简单、冒失的口号,而是一种说出来就必须做到的承诺。

在军队中,言必行,行必果,一句“保证完成任务”,就相当于一纸军令状。而在单位和企业中,保证完成任务,则意味着面对一项任务,没有任何借口,必须执行到位!

《连锁干货》: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做好了,才叫做了


保证完成任务,这是执行到位的第一大要点。其含义是:对上级布置的任务,能不折不扣地全部做好。

每做一件事,都要有结果,都要达到预定的目的。

(一) 彻底对工作的结果负责

(二) 全面正确理解领导的意图

(三) 不是机械执行,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执行。

(四) 懂得及时执行的重要性,绝不错过机会。

执行任何任务不拖、不等,所以才没有因为自己的耽误而错失机会。

一个最优秀的执行者,必须也是及时保证执行到位的人!

一个崇尚“做好了,才叫做了”的执行者,必然是最优秀的执行者!

不是“做事”,而是“做成事”

保证完成任务是另一个关键,就是必须从“做事”到“做成事”。

做事并不难,人人都在做,天天都在做,难的是将事做成。

做事只是基础,而只有将事做成,执行才算完成、到位。

“做事”和“做成事”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例: 有一天,刘墉和女儿一起浇花。女儿很快就浇完了,准备出去玩。刘墉叫住了她,说:“你看看爸爸浇的花和你浇的花有什么不一样?”

女儿看了看,觉得没有什么不一样。

于是刘墉将女儿浇的花和自己浇的花都连根拔了起来,女儿一看,脸就红了,原来爸爸浇的花水都浸透到了根上,而自己浇的水仅仅只将表面的土淋湿了。

刘墉语重心长地教育女儿,做事不能做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彻底,做到“根”上。

执行其实也和浇花一样,如果只是简单地做事,不用心,不细致,不看结果,只是敷衍了事,那就等于在浪费时间,做了跟没做一样

《连锁干货》: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做好了,才叫做了


要想从“做事”到“做成事”,首先要做到的是:任务一旦明确,就必须做成,不允许用任何借口和理由来拖延;另外,要善于变通,用智慧保证执行的完成。

按时、按质、按量

任务完成,必须达到三个标准:按时、按质、按量。三者缺一不可。

按时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绝不拖延,按质就是要保证质量,不能偷工减料;按量就是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量,少一个都不行。

敢对“死命令”负责

当执行难度很大但又关系重大的时候,就要敢于对“死命令”负责。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胜利夺取泸定桥,就是敢于对“死命令”负责的结果。

有人评价说,“飞夺泸定桥”是毛泽东用兵最狠的一次。为了完成“死命令”,240华里的山路,红军是跑着完成的,不仅如果,在跑完240华里的山路后,红军立刻就投入了战斗。

但就是这种敢于对“死命令”负责的精神,让夺取泸定桥的胜利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死命令”有时看起来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往往事关重大甚至决定了生死存亡,这时候,就要敢于对“死命令”负责,用尽一切办法,保证完成任务!

以合适投入获得最大成效

《连锁干货》: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做好了,才叫做了

执行到位,不仅要看结果,也要看投入产出。

同样的执行,运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投入的成本就有很大的差异,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

真正到位的执行,是能够以合适投入获得最大成效的执行,这是执行到位的第二个标准。

“会道者一缕藕丝牵大象,肓修者千斤铁棒打苍蝇”

在执行中,它正好说明了“以最合适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这个观点。

“会道”可以做多种解释,如善于修炼、能切中要点、会思考、有方法、善于解决问题等,从而达到以小搏大、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会道的”和“肓修者”就好比丙种完全不同的执行者:

前者用最小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效果;

后者则用最大的投入,换来了最小甚至是得不偿失的效果。

所以,在执行中,要做“会道者”,而不学“肓修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