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中药小知识——你所不知道的黄连

黄连

饮片

黄连片:呈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细小的须根。 切面或碎断面鲜黄色或红黄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极苦。

酒黄连:形如黄连片,色泽加深。略有酒香气。

姜黄连:形如黄连片,表面棕黄色。有姜的辛辣味。

萸黄连:形如黄连片,表面棕黄色。有吴茱萸的辛辣香气。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

性能特点 本品大苦大寒,清泄而燥,药力颇强,主入心、胃经,兼入肝与大肠经。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为治湿热火郁之要药。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病证 (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2)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3)肝火犯胃呕吐吞酸。(4)血热妄行吐衄,痈瘟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程热疮疹。

配伍

黄连配木香: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木香辛苦性温,功能理肠胃气滞而止痛。 两药相合,既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

黄连配吴茱萸: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吴茱萸辛苦而热,功能燥湿疏肝下气。两药相合,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 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黄连配半夏、瓜萎:黄连苦寒,功能清热燥湿泻火;半夏辛苦而温,功能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瓜萎甘寒,功能清热化痰、利气宽胸。三药相合,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生用长于泻火解毒燥湿,清心与大肠火。酒炒引药上行,并可缓和苦寒之性。 姜汁或吴茱萸炒,则苦泄辛开,缓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强降逆止呕作用。吴茱萸制又治肝郁化火证。使用注意本品大苦大寒,过量或久服易伤脾胃,故内服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常量久服,胃寒呕吐或脾虚泄泻者忌服。

药理 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原虫、抗炎、抗过敏、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降血压、抑制胃肠平滑肌、抗溃疡、利胆、降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抑制中枢等作用。


下图为——黄连

中药小知识——你所不知道的黄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