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小常识

中医治病小常识

望闻问切 四诊合参

中医诊断疾病主要采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谓之“四诊”。在临床运用时,必须将“四诊”得到的材料结合起来,经过科学的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为“辩证施治”提供依据。

1.望诊

就是医生用眼睛观察病人的神(精神)、色(气色)、形态,以及对面色、舌质舌苔和全身各部分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观察的一种诊法,其中包括一般望诊和舌诊两部分。

2.闻诊

就是医生用听觉来听取病人所发出来的各种声音,用嗅觉来并别病人口腔和排泄物所发出的气味,作为诊察疾病的手段之一。

3.问诊

通过询问和听取病人或病人家属、亲友的讲述了解病人自觉症状和发病时间、精情发展过程、治疗经过以及工作环境、生活习惯、职业、精神状况、既往病史等

情况。

4.切诊

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方面。医生用手指头在病人手腕上摸脉以了解脉搏的快慢及其他异常感觉的,叫脉诊;用手摸病人胸腹和四肢等地方,诊察温凉、疼痛等反应的,叫触诊。

就诊中医 注意事项

如今中医看病虽然也很重视各种检查,但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还是从传统的望、闻、问、切中获得。为了让医生获得真实而准确的资料,找中医看病前,患者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化妆

望神色是中医望诊中的主要内容,所以一定要让中医看到你的“本来面目”,在看病前不能擦胭脂、抹口红、画眼圈、涂指甲,以免掩盖病情,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甚至作出错误的判断。

2.不要吃染舌苔的食物和药物

三寸之舌是中医窥探五脏六腑的一面“镜子”,而舌诊则必须防止染苔造成的假象,给诊断带来失误。如你在就诊前刚喝过牛奶或豆浆,就可能给医生望诊造成误差,因为牛奶和豆浆容易使舌苍变得白腻;如果在就诊前刚吃了面简、杨梅、乌梅、橄榄等,也容易造成偏差,因为这些食品容易使舌苔变黑;而咖啡、蛋黄、橘子以及黄连、维生索B2等,则可能使舌苍变黄。此外,进热饮如衣茶和果汁等,可使舌质变红;鼻寒和张口呼吸的病人舌面多干燥,也要注意。所以,患者在就诊前要注意不要进食容易染苔的食物,也不要刮舌苔。而医生如见到舌答突然变化或舌苔与病情不符时,要注意询问病人的饮食及服药情况,防止染苦造成的假象。

3.不要使用香水等气味浓烈的护肤品

嗅气味是中医闻诊的重要内容,很多中医可从患者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诊病。如果患者在就诊前吃了大蒜,用了香水,用了气味浓烈的护肤品或洗浴时用了香波等,就会影响闻诊的准确性。所以,不要在就诊前洗浴,不要吃大蒜等食物,更不可使用香水、香精与香料等。

4.实事求是的态度很重要

问诊是中医诊病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所以惠者一定要实事求是,详细认真地回答医生的提问,绝不可隐瞒病情,讳疾忌医。特别是女性的某些隐私,凡关系疾病诊断时,一定要向医生讲真话。

5.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所以在看中医前不可做剧烈运动,若刚参加运动、长途步行或爬楼梯后,则需休息一定时间待脉博平静后才可让医生诊脉。此外,饱食、饮酒或情绪过于激动,这些因素均可使脉象快而有力,掩盖真实的脉象。所以,情绪波动之后或刚吃完饭、喝完酒,不可立即去就诊。、

中医治病小常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