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袁隆平为什么不研究提高小麦产量的科技?

黑子rs闲聊


袁隆平是育种家,这个领域是搞应用性研究的,不是基础性研究。任何研究都是术业有专攻,毕其一生有一件事做成功了就足矣。举个具体点的例子说明吧,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而非中国科学院院士。前者大体上集中在应用研究领域,而后者才基本上是搞理论研究的,聚焦跨品种的“前育种”领域研究,比如我认识的一些科学家,一辈子只研究某一种病源菌的机理,从分子和基因层面的深入研究,可能会对育种家培育抗病新品种有作用。

除了杂交稻育种方面的巨大成就,其实袁老更了不起的成就是证实了自花授粉的作物也可以运用杂种优势进行杂交稻新品种的培育。在此之前的水稻科研界普遍认为,水稻雌雄器官同在一朵花里,不能像玉米这种异花授粉的作物那样进行杂种优势利用。

回过头来再说小麦。小麦研究领域也有院士,如李振声、于振文,以及众多在小麦研究界有名的专家,如郭天财、郭进考、许为钢等。事实上,因为水稻、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两种口粮作物,中央层面又一直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所以我们在小麦科研方面的实力并不差。具体表现来说,中国小麦的品种几乎都是国产品种,而经过几次品种大规模更新,单产水平也是居世界前列的。


三农记者董峻


因为,袁隆平是人,是几十万农业科技工作者中【非常幸运】的一个人而已,他不是神人,也不是神,除非一部分不喜欢用脑子思考的人【认为他是神】!

中国的水稻领域院士除了袁隆平,还有9位研究水稻的院士

水稻产业领域10位院士袁隆平、李家洋、陈温福、罗锡文、谢华安、张洪程、宋宝安、朱英国、刘旭、万建民等。

【据《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帼蓉 植仁政 李伟文 摄影 郑建斯 2017-04-12】

中国搞水稻,最值得一提的人:邹江石

在1997年时,来自江苏农科院的邹江石培育出了“两优培九”,并表现出优异的品质,在2002年后接替“汕优63”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

附图3:袁隆平的履历

附图4:袁隆平在水稻上的成就

附图4:潘国君:育成国内年种植面积最大水稻品种-佳木斯日报

附图5:网上检索《全国累计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

通过以上资料对比可以证明:袁隆平先生只是几十万农业科技工作者中“非常幸运”的一个人而已!

小编是北方人,偶尔吃的大米,吃的是【黑龙江的五常大米】,没有吃过袁隆平大米。不过从央视记者王宁采访袁隆平的视频中知道:袁隆平的试验田100多亩,是赔钱的,每亩投入比正常农民投入增加1000多元!【100亩试验田,多投入10万元】。——见图1,图2。

可以说,中国水稻,不是袁隆平一个人的功劳;仅仅一个水稻,就足够袁隆平先生研究的了。

回过头,再说小麦,在全国共分10个生态区,搞小麦育种的至少几万人呢!这些,岂是一个袁隆平能搞的了的呢?!——再者说了,袁隆平先生快90岁的人啦,仅仅水稻一会在青岛搞“海水稻”,一会又到迪拜搞“沙漠稻”,他怎么能有精力搞小麦研究呢?!——除非就是挂一个名字而已!

1.东北春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辽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

2.北部春麦区:全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的伊盟及巴盟,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

3.西北春麦区:全区以甘肃及宁夏为主。并包括内蒙古西部及青海东部。

4.新疆冬春麦区: 北疆以春麦为主,南疆以冬麦为主,麦田面积北疆为大。

5.青藏春麦冬麦区:包括西藏和青海大部,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 6.北部冬麦区: 包括河北长城以南的平原地区,山西中部及东南部,陕西北部,辽宁及宁夏南部,甘肃陇东和京、津两市。

7.黄淮冬麦区【又分南片、北片】:包括山东全省,河南除信阳地区以外全部,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山西西南以及甘肃天水地区。

8.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全区北抵淮河,西至鄂西、湘西丘陵山地区,东至海滨,南至南岭,包括上海、浙江、江西3省全部,江苏、安徽、湖北、湖南4省的部分,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

9.西南冬麦区:包括贵州全省,四川、云南大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以及湖北、湖南两省西部。

10.华南冬麦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5省(区)及云南南部。





十星科技


上海科技报科普回答主持人:主任记者吴苡婷


在科学界不存在万能的科学家,同样与社会上一样,术业有专攻,袁隆平研究的领域主要是水稻,也有著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是小麦,这里介绍一下,“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也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李振声院士。虽然他的名气没有袁隆平院士大,但是对于国家粮食产业的贡献并不比袁隆平院士小。他们两人都是中国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


很少有人知道,今天我们中国大地的高产小麦凝聚着李振声院士团队的心血。建国初期,我国的农业科学家们发现,中国种植的传统小麦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选择和栽培,如同温室里的花朵,抗病的基因已经慢慢消失,1956年,中国爆发了一次很严重的小麦条锈病,条锈病可以说是小麦的癌症,会大大影响小麦的产量,特别严重的可以颗粒无收。李振声院士当时树立的理想就是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他的路径是远缘杂交将偃麦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至此麦条锈病发病率大大降低。所以我们一直很误解的转基因技术,其实已经被运用在了很多作物的生产中,优良的基因引入才能提高这些作物的生长能力。


李振声院士研制的高抗病的小麦品种,已经累计推广了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了75亿公斤,使得过去小麦低产区的面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提高了广大北方农民的种植收入,也为解决人口的温饱问题,提高中国的粮食产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坛春秋精选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隔行如隔山,并不是针对水稻的研究可以轻松放到小麦上的。如果是这样,那么科学上的事情都可以以一推十,那么就没什么问题是难倒科学家的了。

所以,在面对粮食产量少的问题上,解决了水稻的问题就已经是解决了很大的人口问题、社会问题。毕竟中国14亿人,吃米的多还是吃饭的多呢?

其次,我们还要聊一聊袁隆平院士自身的原因。

一开始就选择了水稻的杂交方向,如果半路去换,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得从头再来。说的功利一些,袁隆平院士这样选择,很可能在两个领域都没有建树。

这里要提一位大家可能不认识的科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生先生。他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他其实就是小麦界的袁隆平。

他最大的成就就是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

而这个品种和方向,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给中国的粮食问题又再提高了一个水平。

说到底我们还是对他不太熟知,也就是因为袁隆平的大名已经如雷贯耳。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希望您可以给我点个赞!花不了多少流量哒!相信我!嘿嘿嘿!


不哈韩的小韩


题主可能把育种家们的工作想的太简单了。大家都知道粮食问题一直是中国的根本问题,除了水稻外,还有很多重要的作物,比如小麦,谷子,高粱,玉米,都面临着必须保证稳产,增产的巨大压力。

袁老一生专注水稻育种事业,做出卓越贡献,而且水稻也是一种全球性的作物,所以袁老的工作成果广为公众所知。但其实对于每一种作物,都有很多人毕其一生在默默的付出。


比如说小麦,也有很多重量级的育种家。比如赵洪璋,金善宝,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就一直在小麦育种领域耕耘。而这些老先生并不为太多人所知,主要是因为他们故去甚早,当时的媒体还没有现在这样的传播力度。

赵洪璋(1918—1994)


金善宝(1895-1997)


说到健在的育种家,还要提一位仍然非常活跃的老先生,“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赵老对谷子育种的贡献不亚于袁老之于水稻,所以有所谓的“南隆平,北治海”之说。

赵治海


谷子就是小米,是我国特有的具有悠久驯化历史的作物。传统的谷子亩产只有2,300公斤,赵老从80年代末开始专注谷子杂交育种,到今天已经将亩产提高到800公斤以上。


我前几天有幸还和赵老见面聊了很久,讨论利用新一代分子育种技术加速谷子育种进程的可行性。我也深刻的感受到,赵老对基础的科学问题仍然有浓厚的兴趣。



所以大家应该了解到,我们身边有大批踏踏实实做着事情的人,这才是我们国家能够飞速崛起的根源。


罗生物语


可能大众会认为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做的很突出,去研究小麦也可以很突出。这可能真的是一个误区。

小学生会学习生物,高中生也学习生物,可是读到了博士其研究的可能只是局限在一个细胞。这说明了,在科学领域越往前走,研究的路子就越窄,因为科学世界未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够研究透彻生物领域的某一块内容,那就很了不起了。袁隆平院士也同样如此,他们团队也只是致力于如何将杂交水稻产量提升品质得以改良。

其次来说,小麦问题,国内也有很多专家在进行研究,育种专家李振声、程顺和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对他们贡献的认可。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说现在袁隆平院士跳转到小麦领域的话,即便他的理论应用技能再高短期内可能也无法做出成绩,当然我也不否认在小麦领域能够做出突出贡献的可能性。科学研究你可以通过文献资料了解到别人在做什么,做到什么地步,吃透别人的原理,具体到实践则又是另外一回事。我们也同样从事育种行业,导师每到花期都要亲自下田,观察材料性状,她曾说依照她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尚且不能对有些材料不能做出很好的判断,交给我们她更不能够放心。实践出来的经验有时候不是书本上能够表达出来的,具体到研究还是要专业的人从事专业的事情,研究做好自己的事情。

有什么疑问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也欢迎大家添加关注。


科学兴农


首先,不管是杂交水稻育种还是小麦育种均是一项耗费时间精力的长期工程。袁院士一生能把杂交水稻做到举世闻名已经非常不错了。再去做小麦首先是时间精力不够,另外研究方法也差异巨大。所以,我国小麦研究的标志性人物就是另一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科院遗传所的李振声院士。非常有幸在农科院听过李院士的报告,很朴素,演讲稿还是自己手写在信纸上。


相比水稻而言,小麦的研究工作更复杂困难。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小麦是异源六倍体,而水稻是二倍体;二是小麦的基因组序列一直没有完整的测序结果,直到今年才有一个完整的六倍体基因组序列。而且小麦的遗传转化也特别难,水稻的怎么转都有,效率60%以上,小麦一般研究室做不了,只有少数几个实验室能稳定的做出来。所以各种因素都抑制着小麦的研究工作。

但值得自豪的是,我国的小麦单产(5103公斤/公顷)比美国的3013公斤/每公顷高的不是一点半点啊!而我们的水稻单产6777公斤/公顷反而没有美国的8348公斤/公顷高。为以李院士为首的中国小麦科研工作者点赞。



柳小庆


这么说吧,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小麦育种专家一生都在研究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所以,袁隆平院士不必跨界,把更多心思放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上即可。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件费力费神的事情,他也是凡胎肉身,没有三头六臂,有些时候也是分身乏术,在一个领域专心致志有什么不好,为什么非得牵强附会的到另外一个领域做出点什么?你是觉得袁隆平院士在稻谷育种领域做得好不够多么?更何况,就我国目前的小麦育种情况来看,我国小麦的平均亩产量和总体产量已经在世界遥遥领先了!

不用袁隆平出马,我国就有一大批优秀的小麦育种专家在努力提高我国的小麦产量和育种水平。

中国小麦育种世界领先!

诚然,袁隆平院士是世界公认的水稻育种专家,更是被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在国内外获奖无数,载誉满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育种就一文不值。可以这么说,我国的小麦育种技术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小麦的平均亩产达到了840斤,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500斤左右,中国人能够吃饱饭,吃的好,少不了袁隆平为代表的这些粮食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向他们致敬。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2.23


粮油市场报


1102搞科研不是在家种地,想种什么呢就种什么,想搞什么就搞什么;科学研究需要有很多的数据,需要很多的实验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技术和超前的科研理念指导。

袁隆平先生就是他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因为在一株不育系水稻的材料支撑下,很好的解决了雄性不育系,优良基因筛选固定的问题,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经过多年的研究才有人杂交水稻。

这是可遇不可求的。

科学研究不是简单的类比推理。

袁隆平不一定非要去跨行去研究小麦等行业的,而且我国已经有非常厉害的专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研究小麦育种了。

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生先生,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2006年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在李振生先生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开辟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领域,,提出了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

他育成小麦和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新品种“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50多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筹划组织“渤海粮仓”项目,分离出耐盐小偃麦新品种和新品系。



另一位小麦方面专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秉华,他利用遗传育种技术,历经数年成功研制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树立了小麦遗传育种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使我国小麦育种技术研究实现了革命性突破。

刘秉华教授带领团队推出的“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曾被“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布劳格博士誉为“小麦育种的革命”。



所以小麦育种方面也有非常重要而厉害的专家,也已经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农业引擎


我觉得小编很无知,在任何一个领域,一个科学家的经历是有限的,袁隆平院士专家,他只要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的种植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之后,这当然就会给年轻的科学工作者更好的启示,然后,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就可以举一反三,就不会再去走弯路,就可以根据袁隆平院士专家杂交水稻栽培技术的原理去改造其他的粮食品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