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2018去哪儿拿地?要参照这几个特别的指标!一般人不懂

房企在考量是否应该进驻一个城市时,应该依据什么指标来精准判断?表面是看这个城市的房价是否有上涨趋势,但从本质来看,一个城市的房价水平又是受经济、市场、政策三大变量的综合作用,市场指标则是行业供需外在表现的衡量指标,也是我们最容易感知的维度;而政策指标更多的是体现了国家的调控意志,属于典型的外力因素,经济指标是最底层的逻辑,是支撑楼市发展的基座,也是支撑任何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指数,政策、市场、经济三者是由表及里的递进关系。

从最核心、最根本的经济指标来看,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城市发展新格局下,我们研判城市投资价值的经济指标应该有哪些转变?基于大量的数据分析、以及与大量标杆房企的交流实战,明源地产研究院提炼了八大经济新指标,本文中,我们以其中的“高净值人群”及“每平方公里轨道里长”两大指标为例来进行具体分析阐述。

2018去哪儿拿地?要参照这几个特别的指标!一般人不懂

01

高净值人群,

决定一个区域住房的最高购买力

一个城市的房价水平,直接受购房者收入水平的影响。从购房者收入角度来看,以往衡量一个城市居民的住房购买力水平,通常是依据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储蓄余额等指标,而根据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判断购买力,其背后有两个默认的前提:一是默认一个城市的居民财富差距不大,所以可以从人均的角度来判断,二是默认购买这个城市住房的群体都为本市居民。

但是,从当前中国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形势来看,这两个默认的前提都已经不复成立:一方面,城市的社会阶层分化越来越明显,居民间的财富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再看人均意义上的收入水平已经失去意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的住房购买主力已经不再是本市居民,而是转为以投资需求为主的外地投资客,因此仅以本市居民收入来判断也同样已经不合时宜。因此,总体来讲,一个区域住房的最高购买力,取决于该区域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那部分高净值人群(指资产净值在1000万元人民币资产以上的个人)数量及其所拥有的财富水平,同时还需兼顾外来投资者的数量和经济实力。

根据胡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7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恰恰是高净值家庭数量最高的四大城市,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高净值人群明显高度集中在上海、北京两市,上海以23万户高净值家庭数量遥遥领先于长三角其他城市,北京以26.3万户高净值家庭高居京津冀城市群首位,相较而言,珠三角高净值人群集中度相对较低,深圳、广州高净值人群位居前二,但相较京沪两地差距仍相当之大,可以说,高净值人群正是支撑一线城市高房价的重要因素。横向比较三大城市群来看,长三角城市群历来经济富庶,明显是高净值人群最多的区域,杭州、宁波、苏州、温州等地也聚集了大量高净值人群。而从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来看,重庆、成都的高净值人群数量明显高于武汉、长沙和南昌,未来的住房购买力可期。

2018去哪儿拿地?要参照这几个特别的指标!一般人不懂

总体而言,对于房企来讲,应该努力寻找和捕捉一个城市的高净值人群这部分群体,并了解外地投资客的占比和收入水平,进而对一个城市的住房购买力及市场前景进行准确的判断。

02

每平方公里轨道里长,

衡量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通达性

轨道交通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涵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两大基本类型,其中,铁路又涵盖普速铁路及高铁轨道,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相连接的通道,尤其是高铁的发展,极大的拉近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1-2小时经济圈概念被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则属于市内交通网络范畴,涵盖地铁、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APM七种基本制式,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方式。

每平方公里轨道里长(轨道运营里程/城市面积),也就是路网密度,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指标,用以衡量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的通达性和完善程度。我们分别从铁路轨道和城市轨道交通两大方面,来分析我国及各区域的轨道交通通达性,并将其作为判断一个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的一大关键变量。

1.铁路网络、尤其是高铁的发展,将重塑城市格局

从铁路运营里程来看,据Wind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了12.4万公里。与全球典型国家对比来看,美国铁路一直保持全球最长,2015年以约22.8万公里里程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中国铁路里程明显比其他国家增速快,在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分别超过印度、俄罗斯,2015年底达到了约12.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但相较来看,与位居第一的美国仍存在较大距离。

2018去哪儿拿地?要参照这几个特别的指标!一般人不懂

从全国各区域对比来看,我国的铁路发展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特征,华北、东部沿海一带,每平方公里铁路里长处于较高水平,而中西部铁路密度仍总体偏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作为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其铁路密度却处于较低水平,仅为231公里/平方公里,在全国排名靠后,更远不及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铁路密度,从这个角度来讲吗,珠三角的改善和上升空间更大。

2018去哪儿拿地?要参照这几个特别的指标!一般人不懂

铁路轨道中最重要的制式就是高铁,从高铁建设情况来看,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及路网密度逐年增长,尤其是从2014年起呈跳跃式增长、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至2016年,高铁运营里程达2.2万公里,约占全球的64%,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铁运营里程总和。

2018去哪儿拿地?要参照这几个特别的指标!一般人不懂

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对不同城市带来的影响可能天差地别:对于实力相当的两个城市而言,高铁的连接将使两个城市对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对于实力悬殊的大小城市而言,高铁的开通将使大城市变成强力的磁场,虹吸效应放大,资源通过高铁通道被大城市不断吸走,小城市短期生产要素面临流失;对于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城市而言,特大城市因自身承载负荷,产业与人口继续疏解和迁移,高铁开通将为一线城市向邻近城市转移人口及产业提供交通条件,增强溢出效应,推进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群协同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高铁节点城市作为重要交通枢纽,房地产市场发展前景广阔。2017年底全国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已完美收官,形成了郑州、武汉、西安等米字型高铁枢纽,大幅提升了这些省会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增强了其对周边八方县市的人口吸聚力及产业吸附力。典型例如郑州,郑西高铁、京广高铁、郑徐高铁等线路在郑州交汇,使得2010年以来郑州人口年均增加18万人,在产业上,2010年成功引入富士康,并由此带来相关产业进驻,形成产业集群,三产占比快速提升。同时,每一次新增的高铁线路,都明显带动了郑州房价的上涨。从城市群范围来看,高铁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群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推进城市群核心区域及周边主要区域的1-2小时通勤圈的形成,实现城市群真正意义上的交通一体化,环一线城市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城市轨道交通,助推都市圈扩围、加速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协同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34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运营总里程5032.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3883.6公里,占比77.2%。从各城市对比来看,北京、上海城轨运营里长高居前二,广州、南京、深圳位居第二阵营,在每平方公里城轨里长指标上,仅深圳、上海超过0.1公里/平方公里。

2018去哪儿拿地?要参照这几个特别的指标!一般人不懂

相较世界发达国家城市,我国城市的轨道交通路网密度仍明显偏低,当前,纽约都市区、东京圈、首尔圈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分别高达3347公里、2705公里、1098公里,路网密度分别为0.34公里/平方公里、0.31公里/平方公里、0.23公里/平方公里,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里长最长的上海,也仅为732.2公里,路网密度最高的深圳,也仅为0.15公里/平方公里,差距甚远。

出行结构与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密切相关,我国一线城市的轨道交通出行比例明显低于国际发达城市,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足、里程较短、密度偏低,则是导致轨道交通出行比例低、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城轨结构的失衡也是另一关键原因,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目前主要以地铁为主,其他制式(包括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APM)发展仍非常不足,占比很低。

2018去哪儿拿地?要参照这几个特别的指标!一般人不懂

相较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在助推都市圈扩围、促进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的协同、实现跨城工作生活上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随着核心城市地铁线路的延伸,与周边城市的地铁线路实现接驳,依托地铁线路的相连,相邻城市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以珠三角为例,地铁线路的规划连接,助推深莞惠一体化加速、助推广佛同城化加速,从而明显带动地铁沿线地段价值的上涨,带动周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升温。

总体而言,伴随铁路网络、城轨网络的逐步完善,中国城市发展必将步入新的台阶,这对房企而言,显然也是巨大的红利,房企若能深刻洞察轨道交通带来的城市格局变化,将有助于快速发掘潜力城市,抢占市场先机。

更多城市研判新指标、更多标杆房企布局实战案例,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城市新格局》专题研究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