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少林《易筋經》第一式易的是哪條筋,給你點點竅

引言:中國武術種類繁多,不完全統計有完整訓練體系的流派有兩百多個。傳統武術裡有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但是站樁是大多數武術採用的方法。大的門派像武當、少林寺等等,都有站樁功法。在所有的傳統武術中,形意拳是其中獨樹一幟的拳種,其勁法凌厲,打法硬朗,難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說,其體系完整,但動作簡單,易學易練,深得眾人的喜愛。這簡單的招式後面蘊藏的了很多看不見的幸苦和練法。形意拳練的是勁,不是動作,動作知識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練法,在動作的背後,是功夫,是勁力。形意拳首先是要練明勁,之後就是練暗勁。形意也罷,太極拳也罷,傳統武術修煉大體需要經過四個階段,修正身法,換勁,練勁,用勁。站樁,能解決修正身法和換勁的問題。三體式和五行拳解決練勁和用勁的問題。站樁的要領很多,但是最核心的就是身法,很多人不懂,有些人懂但是沒有足夠的重視。所以站樁不能出好的效果,有些人會站樁站的腰疼。

少林易筋經共計十二勢,

其預備式為:   兩腿開立,頭端平,目前視,口微閉,調呼吸。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鬆。

少林《易筋經》第一式易的是哪條筋,給你點點竅

第一勢:韋馱獻杵第一勢  

點竅:這一式中鍛鍊的經筋為手陽明經筋,習練時必須兩腳相距約一尺二三寸的距離,最好以本人的腳為標準,兩隻腳的距離等於一個腳的長度。同時後踵和腳尖必須看齊,兩腳的內側空襠裡,立成一個長方形的樣子。 

動作:兩臂曲肘,徐徐平舉至胸前成抱球勢,屈腕立掌,指頭向上,掌心相對(10釐米左右距離)。此動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   

訣曰:立身期正直,環拱手當胸,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亦恭。   

少林《易筋經》第一式易的是哪條筋,給你點點竅

少林易筋經要領:   

1、預備樁功:兩腳平行站立,與肩等寬,雙膝微屈,兩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五指自然併攏微屈,兩眼平視前方,繼而放鬆,輕輕閉合,眼若垂簾。心平氣和,神能安詳,洗心滌濾,心澄貌恭。全身自上而下頭頸、肩、臂、平、胸、腹、臀、大腿、小腿、腳依次放鬆,軀體各關節及內臟放鬆,做到身無緊處,心無雜念,神意內收。   繼而再做內觀放鬆,神意內收,導引氣血內觀泥丸,自覺頭腦清新,清瑩如晨露。   

引氣下行,內觀咽喉,自覺頸項放鬆。   

引氣下行,內觀小丹田,自覺心胸開闊,神清氣爽。   

引氣下行,內觀脾骨,自覺中焦溫澗,胃脘舒適。   

引氣下行,內觀下丹田,自覺命門相火溫煦,無氣充沛,腹內暖意融之。   

引氣下行,內觀會陰,自覺會陰放鬆。   

引氣沿兩腿內側下行,內觀湧泉,自覺無限生機自足下湧出。   

2、拱手當胸:兩臂徐徐前手舉,掌心相對與肩等寬,兩臂平直,再屈肘,肘節自然向下提墜,兩手慢慢內收,距胸約一拳後,兩手指尖相疊,拇指輕觸,掌心向內。此時要求沉肩墜時,含胸拔背,氣沉丹田,舌抵上顎,面帶微笑。

想想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這種現代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深邃,被膚淺的認為落後!由中醫及武術,我心痛哉!很多習武的人,對傳統武術莫名愛好,但卻缺少明師指引,難以客觀正確的認識武術,即便是自己修煉,由於中國傳統武術自帶文化屬性,很多地方很多竅要,非指點無法突破。正因為傳武的誤解氾濫,急需撥亂反正,我師兄應眾人邀請,提筆著書,成《傳統武術答疑解惑錄》一書,廣傳武術思想,點破修煉竅要,為光大愛好者答疑解惑,幫助光大愛好者瞭解武術,練習武術,其拳拳之心實為我等欽佩!師兄常說,雖水平有限,但願做法佈施,以弘武道。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有緣得見者,望惜緣!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少林《易筋經》第一式易的是哪條筋,給你點點竅

少林《易筋經》第一式易的是哪條筋,給你點點竅

少林《易筋經》第一式易的是哪條筋,給你點點竅

少林《易筋經》第一式易的是哪條筋,給你點點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