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樂山大佛出名不僅是大而聞名,很少人卻不知道大佛內有乾坤!

大家去四川旅遊不外乎是去九寨溝、都江堰、黃龍看看風景,要麼去熊貓基地看看我們的國寶。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地方也在四川,但它不像九寨溝那麼熱門,它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它就是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出名不僅是大而聞名,很少人卻不知道大佛內有乾坤!

樂山大佛始建於唐代,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光是腳面都可圍坐百人以上。不僅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比號稱世界最大的阿富汗怕米昂大佛還要高出18米。

樂山大佛出名不僅是大而聞名,很少人卻不知道大佛內有乾坤!

樂山大佛還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他的兩耳和頭顱後面有一個很隱秘的排水系統,可以讓佛像不被雨水侵蝕,更令人驚奇的是,大佛頭部的第四層、第九層、第18曾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大佛的衣領、衣紋皺褶、胸部背側等處都有水溝和洞穴,保證了排水和通風,千百年來保護了大佛,防止被侵蝕,到現在依然保存完好,不得不讚嘆古人的聰明!

樂山大佛出名不僅是大而聞名,很少人卻不知道大佛內有乾坤!

大佛的幼兒耳垂根部內側,還有一個很大的窟窿,大約20cm左右,裡面有許多腐朽的木泥,看來這個佛耳是用木柱作為結構的,也應徵了《吳船錄》中的記載:“集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不僅耳朵,大佛的鼻孔下端也發現了窟窿,看來與耳朵的建造方法是一樣的。

樂山大佛出名不僅是大而聞名,很少人卻不知道大佛內有乾坤!

在大佛左右兩側,還有兩尊石刻,他們身高都超過16米,看起來就像大佛的左右護法,這兩位護法還有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場面雄偉壯觀。在1962年,樂山縣政府對大佛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維修工程,在他們修補前胸的時候,發現大佛胸部內有一個封閉的藏髒洞,這個洞約高3米,寬1米。其實在佛教造像的規矩中,佛像身上都會設有藏洞,但這些藏洞大部分都是在佛體背部,這個樂山大佛卻開鑿在佛心,這是從未見過的。

樂山大佛出名不僅是大而聞名,很少人卻不知道大佛內有乾坤!

​打開藏洞一看裡面妝的都是廢鐵、磚頭等,讓人大失所望。有人說這個藏洞應該是藏財寶的,因為在大佛建成之後,肯定有很多人來朝拜,寺廟就能收到許多捐贈的善款,這個解釋也不無道理。樂山大佛是我們祖先的智慧財富,我們繼續保護好祖先留給我們的瑰寶就好了。你去過樂山大佛嗎?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