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新中国语文课本中“消失”的吟诵

在这期间,又有一位重量级学者加盟进来,就是

吕叔湘先生

新中国语文课本中“消失”的吟诵

吟诵的学生

吕叔湘先生参与了《国文月刊》的编辑工作,在《国文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与叶圣陶先生、朱自清先生合编了《开明文言读本》,并撰写了理论与方法、纲领与材料兼备的“导言”部分,即后来进入新中国语文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使用的文章。

除去以上几位先生之外,在民国时期,还有很多学术大家、教育学者关注过吟诵、呼吁过吟诵,其著者如唐文治先生,用桐城派读文法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著名的研讨还有1946年北京大学魏建功先生主持的“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等。

新中国语文课本中“消失”的吟诵

叶圣陶先生铜像

叶圣陶先生则是语文吟诵浮沉的主角。

他在1945年收入《国文教学》的多篇文章里,继续主张语文吟诵:

现在四五十岁的人大都知道从前书塾的情形。从前书塾里的先生很有些注重方法的。他们给学生讲书,用恰当的方言解释与辨别那些难以弄明白的虚字。他们教学生阅读,让学生点读那些没有句读的书籍与报纸论文。他们为学生改文,单就原意增删,并且反复详尽地讲明为什么增删。遇到这样的先生,学生是有福的,修一年学,就得到一年应得的成绩。(《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1]

这里介绍传统私塾的教学法,所谓虚字、阅读、点读等,都属于吟诵教学的范围。

教书逐句讲解,是从前书塾里的老法子。

讲完了,学生自去诵读;以后是学生背诵,还讲,这就完成了教学的一个单元。从前也有些不凡的教师,不但逐句讲解,还从虚字方面仔细咬嚼,让学生领会使用某一些虚字恰是今语的某一种口气;或者就作意方面尽心阐发,让学生知道表达这么一个意思非取这样一种方式不可;或者对诵读力面特别注重,当范读的时候,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这种教师往往使学生终身不忘;学生想到自己的受用,便自然而然感激那给他实益的教师。这这种教师并不多,一般教师都只做逐句讲解的工作。(《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2]

这里介绍了私塾教学全套环节,着重说明了吟诵教学的价值。

古人的书并非不该读,为了解本国的文化起见,古人的书甚且必须读;但是像古典主义那样死记硬塞,非但了解不了什么文化,并且在思想行动上筑了一道障壁,读比不读更坏。……知要真知,能要真能,那方法决不是死记硬塞,决不是摹仿迎合。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泳,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认识国文教学》)[3]

这里反对死记硬背,仍然主张讲解和吟诵并举的方法。

再往后,就是与朱自清先生、吕叔湘先生合著《开明文言读本》。随后,将之介绍进新中国的第一版语文教材。

编辑全国语文教材,是叶圣陶先生几十年的心愿,因为他看到了民国语文教育的缺憾,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准备了大量的教学材料,现在他走马上任,准备全心奉献。

可以看到,很多叶圣陶先生此前积累的课文、教法等,都进入了新中国语文课本,而且很多留至今天,说明的确经典。然而,他没有保住吟诵……


[1] 叶绍钧,朱自清著.国文教学[M].开明书店,1945:3.

[2] 叶绍钧,朱自清著.国文教学[M].开明书店,1945:12.

[3] 叶绍钧,朱自清著.国文教学[M].开明书店,1945:68-69.

新中国语文课本中“消失”的吟诵

战江出品,必属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