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還想著17 年的成績?18年你要被辭退了!

這篇文章與其說是寫給你看的,不如說是我寫給自己的。因為進入18年已有一週,我卻似乎遲遲找不到狀態,甚至連今天該發的專欄也試圖找各種藉口推掉,還好在9:30時總算逼自己寫出來了,無論寫得好壞,至少寫了。

因為我知道,只要第一次找到了藉口放棄,以後就自然會有各種各樣的藉口。

我和我的大部分朋友一樣,還沉浸在2017年的成績中。說實話,17年是我職業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一年,我對自己和團隊去年的成績還是相當滿意的。從年中的《我的前半生》的火爆和人力資源史上首個人機大戰到年末《獵場》的熱播以及非凡僱主全國巡演獲的完美落幕,我確實有點兒飄飄然了,我覺得老孃有足夠的資本好好歇歇了!

但事實上工作並沒有給我更多可以懈怠的時間,當我面臨來自各個部門一個又一個關於18年的問題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對於新的一年完全沒準備好。很多人勸我,上吊還得喘口氣呢。沒錯,張弛有度非常重要。但問題是你是在享受放鬆時光為新的一年儲備能量,還是根本還沒有找到新的一年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可能真的是到了中年危機,當我發現其實我只是在無所事事和毫無狀態中浪費掉18年的1/52的時候,突然特別恨自己。

以下三點與各位共勉:

1、過去的就過去了,所有的NB只是簡歷的一部分。

對不起,職場是無情的,沒人能活在過去的成功裡。

就像我寫了很多次的那個故事:在一次職場節目的錄製中,有個老師把銷售工作比做舉重,只要你上一把舉起來了,下一把就是新的重量。我特別喜歡這個比喻,因為不僅僅是銷售,職場中的我們都逃離不了這個厄運,就像任正非老爺子說“我們的企業離倒閉永遠只有三個月”,而李彥宏也曾經說百度離破產只有三天。

昨天的所有成績都將成為我們職業生涯中最亮麗的一筆,未來無論對於我們新的職業機會還是當我們白髮蒼蒼和兒孫吹牛逼的時候都是極其寶貴的資本。但是,如果今天我們就活在昨天的成績中,那我們可能就離人生的下坡路不遠了。

這幾年科學技術帶動的社會巨大變革,讓身處其中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焦慮。前幾天連我們91年的產品經理都感受到跨入奔三行列的焦慮,更別說我們這種奔四的了。今天這個時代也許比任何時間都需要我們不斷歸零,真正地隨時隨地歸零。否則,我們很可能瞬間從領先變成落後,失去自己的競爭力。

2、及時調整狀態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這種調整既包括了精神狀態的調整,也包括了情緒的調整。

對不起,職場是無情的,沒人有空當你媽。

隨著負責的事情越來越多,也終於明白了“人”的重要性。雖然一直在人力資源圈子裡,雖然一直被告知業務第一負責人才是真正的人力資源第一負責人,雖然一直在被review管人和管事,但是總覺得先把眼前的事情幹好最重要。

人嘛,總有一天是要為曾經的自己買單的。

醒悟過來了,開始猛去補“人”的課。除了大家說的各種優秀的人的特質以外,我覺得有一點特別重要,自己也從中受益很多,那就是自控力。這種自控力包括了對自己時刻清醒的認知和能夠及時做出正確調校的能力。

我要感謝長跑運動和湛廬文化的陳曉暉陳總,他總是告訴我在跑步的過程中去體會個人成長和管理的所有本質。之前,我是一個非常隨性的人,經常大半夜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從回龍觀打個車衝到簋街喝酒吃小龍蝦,然後第二天理所當然地找個藉口晚點兒去上班或者索性上午就不去了。又或者跟老闆一言不合就拍桌子,去你媽的,我還不信姑奶奶離開你就找不著工作了。我把自己的上述行為稱為“性情”“耿直”“率真”。

給這些詞定義不是我的目的,我想說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以及持續的日常訓練,能夠做出理性的決定、及時對自己的當下狀態做出正確判斷並主動及時調整是多麼重要。

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人有能夠感受到自己狀態的能力,問題是你是願意控制還是放縱。我們是人,不是機器,誰都有高峰和低谷。我也總是有那麼幾天感覺特別沮喪,簡直不明白自己SB似的這麼賣命到底圖個什麼。我同學都比我混得好,要麼是銀行行長,要麼創業成了小老闆,要麼拿著百萬年薪還不用打卡,最差的也是嫁了個有房有車的老公算是在北京站穩了腳跟。

這個時候,我們是選擇幫助自己積極起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擁抱生活中美好的一面,還是陷入到這種情緒中久久不能自拔?我經常看到身邊很多夥伴一旦跌入某種情緒就開始怨天怨地怨老闆怨公司,全世界都對不起他。我去,那你就慢慢怨吧,醒過味兒來的時候,你可能已經錯過了最好的一次成長的機會。

3、職場殘酷,越向上越殘酷。

對不起,職場是無情的,越往上走越心累。

大部分人能夠走到更高的職位,是因為具備了更遠的遠見、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能力和更強的人格魅力。與之相伴的,一定是更大的責任、更大的壓力和更大的挑戰。所以,首先如果你覺得今天特別累和特別難並不是一件壞事,或者說這很正常,請不要再大驚小怪和一遍遍地吐槽了。

與此同時,只要沒成為“老皇上”,作為夾心層總要受點兒夾板氣。新的一年,老闆的要求更高了,但是團隊夥伴未必能夠理解;新的一年總要有些人員升級,到底晉升誰淘汰誰,名額只有那麼幾個,到底如何決策;新的一年自己的發展又何去何從?老闆人心不足蛇吞象提出新要求的時候,又讓自己看到了什麼樣的未來呢?

沒辦法指望所有人理解自己,很多時候只能打掉牙往肚裡咽。對不起,這就是向上成長路上一定會遇到的,越向上承擔的就越多,能理解你的人就越少,可傾訴的人就越少。所以,我一度問我老闆,我有沒有機會去做一個大KA,做好我的業績,什麼都不要管。

人生都是選擇,我們當然可以選擇做一名一線夥伴管好自己掙自己該掙的錢,但我們也可以選擇成為團隊leader帶領更多人一起實現價值;我們當然可以選擇縱容自己所有的情緒,但我們也可以選擇告訴自己成長總要付出代價,這輩子最重要的是在離開的時候沒有遺憾地說“我努力過”;我們當然可以選擇活在昨天的成績中,但我們也可以選擇,每一天都歸零,然後去享受每一個新的成就。▲

還想著17 年的成績?18年你要被辭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