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还想着17 年的成绩?18年你要被辞退了!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写给你看的,不如说是我写给自己的。因为进入18年已有一周,我却似乎迟迟找不到状态,甚至连今天该发的专栏也试图找各种借口推掉,还好在9:30时总算逼自己写出来了,无论写得好坏,至少写了。

因为我知道,只要第一次找到了借口放弃,以后就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

我和我的大部分朋友一样,还沉浸在2017年的成绩中。说实话,17年是我职业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一年,我对自己和团队去年的成绩还是相当满意的。从年中的《我的前半生》的火爆和人力资源史上首个人机大战到年末《猎场》的热播以及非凡雇主全国巡演获的完美落幕,我确实有点儿飘飘然了,我觉得老娘有足够的资本好好歇歇了!

但事实上工作并没有给我更多可以懈怠的时间,当我面临来自各个部门一个又一个关于18年的问题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对于新的一年完全没准备好。很多人劝我,上吊还得喘口气呢。没错,张弛有度非常重要。但问题是你是在享受放松时光为新的一年储备能量,还是根本还没有找到新的一年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可能真的是到了中年危机,当我发现其实我只是在无所事事和毫无状态中浪费掉18年的1/52的时候,突然特别恨自己。

以下三点与各位共勉:

1、过去的就过去了,所有的NB只是简历的一部分。

对不起,职场是无情的,没人能活在过去的成功里。

就像我写了很多次的那个故事:在一次职场节目的录制中,有个老师把销售工作比做举重,只要你上一把举起来了,下一把就是新的重量。我特别喜欢这个比喻,因为不仅仅是销售,职场中的我们都逃离不了这个厄运,就像任正非老爷子说“我们的企业离倒闭永远只有三个月”,而李彦宏也曾经说百度离破产只有三天。

昨天的所有成绩都将成为我们职业生涯中最亮丽的一笔,未来无论对于我们新的职业机会还是当我们白发苍苍和儿孙吹牛逼的时候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本。但是,如果今天我们就活在昨天的成绩中,那我们可能就离人生的下坡路不远了。

这几年科学技术带动的社会巨大变革,让身处其中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焦虑。前几天连我们91年的产品经理都感受到跨入奔三行列的焦虑,更别说我们这种奔四的了。今天这个时代也许比任何时间都需要我们不断归零,真正地随时随地归零。否则,我们很可能瞬间从领先变成落后,失去自己的竞争力。

2、及时调整状态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这种调整既包括了精神状态的调整,也包括了情绪的调整。

对不起,职场是无情的,没人有空当你妈。

随着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多,也终于明白了“人”的重要性。虽然一直在人力资源圈子里,虽然一直被告知业务第一负责人才是真正的人力资源第一负责人,虽然一直在被review管人和管事,但是总觉得先把眼前的事情干好最重要。

人嘛,总有一天是要为曾经的自己买单的。

醒悟过来了,开始猛去补“人”的课。除了大家说的各种优秀的人的特质以外,我觉得有一点特别重要,自己也从中受益很多,那就是自控力。这种自控力包括了对自己时刻清醒的认知和能够及时做出正确调校的能力。

我要感谢长跑运动和湛庐文化的陈晓晖陈总,他总是告诉我在跑步的过程中去体会个人成长和管理的所有本质。之前,我是一个非常随性的人,经常大半夜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从回龙观打个车冲到簋街喝酒吃小龙虾,然后第二天理所当然地找个借口晚点儿去上班或者索性上午就不去了。又或者跟老板一言不合就拍桌子,去你妈的,我还不信姑奶奶离开你就找不着工作了。我把自己的上述行为称为“性情”“耿直”“率真”。

给这些词定义不是我的目的,我想说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以及持续的日常训练,能够做出理性的决定、及时对自己的当下状态做出正确判断并主动及时调整是多么重要。

可以肯定的是每个人有能够感受到自己状态的能力,问题是你是愿意控制还是放纵。我们是人,不是机器,谁都有高峰和低谷。我也总是有那么几天感觉特别沮丧,简直不明白自己SB似的这么卖命到底图个什么。我同学都比我混得好,要么是银行行长,要么创业成了小老板,要么拿着百万年薪还不用打卡,最差的也是嫁了个有房有车的老公算是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这个时候,我们是选择帮助自己积极起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拥抱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还是陷入到这种情绪中久久不能自拔?我经常看到身边很多伙伴一旦跌入某种情绪就开始怨天怨地怨老板怨公司,全世界都对不起他。我去,那你就慢慢怨吧,醒过味儿来的时候,你可能已经错过了最好的一次成长的机会。

3、职场残酷,越向上越残酷。

对不起,职场是无情的,越往上走越心累。

大部分人能够走到更高的职位,是因为具备了更远的远见、更大的格局、更高的能力和更强的人格魅力。与之相伴的,一定是更大的责任、更大的压力和更大的挑战。所以,首先如果你觉得今天特别累和特别难并不是一件坏事,或者说这很正常,请不要再大惊小怪和一遍遍地吐槽了。

与此同时,只要没成为“老皇上”,作为夹心层总要受点儿夹板气。新的一年,老板的要求更高了,但是团队伙伴未必能够理解;新的一年总要有些人员升级,到底晋升谁淘汰谁,名额只有那么几个,到底如何决策;新的一年自己的发展又何去何从?老板人心不足蛇吞象提出新要求的时候,又让自己看到了什么样的未来呢?

没办法指望所有人理解自己,很多时候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对不起,这就是向上成长路上一定会遇到的,越向上承担的就越多,能理解你的人就越少,可倾诉的人就越少。所以,我一度问我老板,我有没有机会去做一个大KA,做好我的业绩,什么都不要管。

人生都是选择,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做一名一线伙伴管好自己挣自己该挣的钱,但我们也可以选择成为团队leader带领更多人一起实现价值;我们当然可以选择纵容自己所有的情绪,但我们也可以选择告诉自己成长总要付出代价,这辈子最重要的是在离开的时候没有遗憾地说“我努力过”;我们当然可以选择活在昨天的成绩中,但我们也可以选择,每一天都归零,然后去享受每一个新的成就。▲

还想着17 年的成绩?18年你要被辞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